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线盒上盖逆向工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中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5年第S1期43-46,共4页
以接线盒上盖作为实物,阐述复杂型面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逆向技术的应用。首先分析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样本实物扫描、测量数据的修正、建立零件原始点云模型、曲面重构等。然后以SolidWorks和MasterCAM为软件平台,分析CAD建模、模具设计、... 以接线盒上盖作为实物,阐述复杂型面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逆向技术的应用。首先分析数据采集技术,包括样本实物扫描、测量数据的修正、建立零件原始点云模型、曲面重构等。然后以SolidWorks和MasterCAM为软件平台,分析CAD建模、模具设计、模拟加工、生成NC程序等过程,说明逆向工程在快速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技术。最后说明快速原型制造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可缩短新产品的上市周期,提高产品开发质量,对快速响应市场产生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数字化扫描 模具设计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工程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17
2
作者 林文松 何亮 刘延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1,25,共3页
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是教育部指定的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工程材料"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文对"工程材料"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 我校的"车辆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是教育部指定的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工程材料"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文对"工程材料"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标出发,对该课程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在实验类型、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卓越工程师 工程材料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工程课程实验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文松 李曼萍 +1 位作者 童建华 刘延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1期123-124,142,共3页
该文分析了材料专业课程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对新设课程“纳米材料工程”实验课的设置及实施进行了全新的思考,设计了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单元。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性实验课程可以把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 该文分析了材料专业课程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和不足,对新设课程“纳米材料工程”实验课的设置及实施进行了全新的思考,设计了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验单元。教学实践表明,创新性实验课程可以把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课程 原始性实验 纳米材料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包装材料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香君 陈晨 +1 位作者 李军 熊露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0-188,共9页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见包装材料分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PBS、HDPE、LDPE、LLDPE、PP、PS、POE、PPC、PBAT、PLA、PGA+PBAT这11类常用包装材料进行光谱数据采集,然后采用滑动平均(MA)、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见包装材料分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PBS、HDPE、LDPE、LLDPE、PP、PS、POE、PPC、PBAT、PLA、PGA+PBAT这11类常用包装材料进行光谱数据采集,然后采用滑动平均(MA)、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决策树和随机森林4种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定性判别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和混淆矩阵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SNV结合K-近邻的模型分类效果较优,准确率达到97.03%。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仪的塑料鉴别研究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包装材料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潘瑞 冯英豪 +4 位作者 陈沛 陈树君 蒋凡 杨瑾 李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144,共19页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 脆硬性透明材料连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封装和传感器等领域,开展脆硬性透明材料间的连接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工程应用价值.激光微连接作为一种新兴的连接技术,相对于传统焊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强度、高可靠、高效率等优点,文中介绍了脆硬性透明材料连续激光和脉冲激光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激光连接脆硬性透明材料的机理,总结了工艺参数对接头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文中讨论了当前激光连接脆硬性材料面临的挑战,并基于个人观点,讨论了脆硬性透明材料激光连接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硬性透明材料 连续激光 脉冲激光 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陶瓷层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6
作者 王敏 孙勇涛 +1 位作者 赵伟文 袁建辉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7,共10页
ZrO_(2)基陶瓷、稀土锆酸盐、铝酸盐、钽酸盐、铌酸盐、钙钛矿、A_(6)B_(2)O_(17)陶瓷等常被用作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陶瓷层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涡轮叶片金属基体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许用工作温度,延长叶片使用寿命。对上述... ZrO_(2)基陶瓷、稀土锆酸盐、铝酸盐、钽酸盐、铌酸盐、钙钛矿、A_(6)B_(2)O_(17)陶瓷等常被用作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的陶瓷层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涡轮叶片金属基体的工作温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许用工作温度,延长叶片使用寿命。对上述热障涂层陶瓷层材料的微观结构及性能提升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并对比了大气等离子喷涂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等制备方法。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应集中在:通过稀土掺杂改性等方法使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叶片基体材料更好地匹配,同时提高其断裂韧性,降低热导率;对现有制备方法进行参数调控或不同工艺融合等优化,从而获得成本低且性能稳定的热障涂层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陶瓷层 热导率 热膨胀系数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结构陶瓷与金属材料钎焊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家科 刘磊 +3 位作者 刘意春 沈彬 于治水 胡文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10,共5页
先进结构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及其可加工等性能,将两种材料连接起来可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对典型的先进结构陶瓷(Al_2O_3、SiC和Si_3N_4等)与金属材料(钛合金、镍基合金和铜等)的钎焊连接工艺、钎料... 先进结构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而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及其可加工等性能,将两种材料连接起来可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对典型的先进结构陶瓷(Al_2O_3、SiC和Si_3N_4等)与金属材料(钛合金、镍基合金和铜等)的钎焊连接工艺、钎料接头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陶瓷与金属钎焊连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陶瓷 金属材料 钎焊技术 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文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9,共3页
 综述了功能梯度材料涂层的主要制备技术和性能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功能梯度材料涂层目前的应用范围,并对其未来的应用领域作了展望。
关键词 功能梯度材料 涂层 电沉积 热喷涂 等离子喷涂 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块体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文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9-40,44,共3页
综述了金属纳米块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制备技术和材料性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金属纳米块体材料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块体材料 等通道挤压 热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细应 王文治 林文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8,42,共3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潜在的应用领域。着重讨论了碳纳米管在表面工程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表面工程 复合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植禄 马盼 +4 位作者 张楠 方亚成 张志宇 魏水淼 王灿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6,共13页
石墨烯拥有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如优异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自被发现以来即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作为增强相来增强金属基材料,从而获得高性能的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近年来为了满足复合材料性能优化及结构精... 石墨烯拥有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殊性能,如优异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自被发现以来即获得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应用是作为增强相来增强金属基材料,从而获得高性能的结构和功能复合材料。近年来为了满足复合材料性能优化及结构精密复杂的需求,对其制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避免了传统制造技术成本高、周期长、精度低等问题,可更加灵活地实现功能-结构-材料一体化。本文总结了SLM制备石墨烯及其增强金属基(铝、镍、钛、铁、铜)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现状,讨论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石墨烯 金属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涂层在镁合金防腐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黄秀玲 王付 +1 位作者 张凡 陶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38,共28页
镁合金因其优良的性能在工业和生物医用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镁合金在空气与潮湿环境中极易被腐蚀,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在镁合金基体表面构建纳米粗糙结构,并使用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以形成超疏水涂层,可有效防止其在空... 镁合金因其优良的性能在工业和生物医用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镁合金在空气与潮湿环境中极易被腐蚀,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在镁合金基体表面构建纳米粗糙结构,并使用低表面能物质修饰,以形成超疏水涂层,可有效防止其在空气与潮湿环境中被腐蚀。本文首先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随后综述近年来镁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蚀刻法、水热法、微弧氧化法、电沉积法、浸渍法等,分析各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所获得的超疏水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差异,并介绍了超疏水涂层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目前超疏水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镁合金表面超疏水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涂层 镁合金 防腐蚀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模精铸K4169合金复杂薄壁件缺陷预测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祥 张莹 +6 位作者 隋大山 陈忠奉 董安平 郭钊 齐飞 易出山 桂大兴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K4169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类铸件熔模精铸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对缺陷的形成进行预测,并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复杂薄壁铸件进行浇注,对其缩松水平、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进... 采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K4169镍基高温合金复杂薄壁类铸件熔模精铸的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铸造过程中的温度场,对缺陷的形成进行预测,并使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对复杂薄壁铸件进行浇注,对其缩松水平、显微组织和拉伸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浇注温度为1530℃、模壳预热温度为1000℃时,金属液充型平稳,凝固过程符合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整体缺陷较少;统计不同部位的显微缩松平均体积分数,最高约为1.01%;薄壁区域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小约为18.4μm,厚大部位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大为38.8μm;K4169合金的铸态组织为树枝晶组织,经过标准热处理后枝晶长大、变粗,晶粒内树枝晶形貌已不明显;标准热处理态K4169合金的平均室温抗拉强度为785.0 MPa,平均屈服强度为659.7 MPa,平均断后伸长率为13.9%,缩松水平会显著影响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两项指标,但伸长率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熔模精铸 镍基高温合金 复杂薄壁铸件 显微缩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热喷涂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4
作者 郭铁波 周细应 +2 位作者 林文松 李培耀 钱士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1,共4页
介绍了纳米热喷涂结构涂层的组装、涂层结构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并展望了纳米热喷涂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纳米热喷涂技术 纳米结构涂层 涂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组织和硬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超 陈轩 +3 位作者 肖寒 尹正培 李广杰 罗醒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7,共4页
实验选用具有高硬度、高熔点的WC硬质颗粒和韧性较好的Ni粉作为熔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致密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显微硬度仪对熔覆涂层的显微组织、物... 实验选用具有高硬度、高熔点的WC硬质颗粒和韧性较好的Ni粉作为熔覆材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钛合金表面制备了致密WC增强Ni基复合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显微硬度仪对熔覆涂层的显微组织、物相、成分、硬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采用WC∶Ni质量比为7∶3的粉末配比,在Ti-6A1-4V基体上制备了WC金属基复合涂层。涂层主要是由Ti2Ni、NiTi、WC、W_(2)C、TiC、α-Ti等组成,杆状、枝晶状的黑亮TiC、块状的WC分布于整个涂层中和部分针状物分布于靠近界面基体一侧。涂层显微硬度平均硬度大约为760 HV,基体的硬度大约为380 HV,涂层较基体硬度提高了约2倍,且从涂层表面到基体呈现平稳过渡的硬度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涂层 WC增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结构钼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婕丽 林文松 +2 位作者 姜自旺 杨国良 段丽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4-178,共5页
在真空环境下,将铜熔渗到钼纤维预制体中,制得纤维结构的致密的钼铜复合材料。通过控制钼纤维预制体的表观密度,可以方便地改变钼铜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工艺参数对钼铜复合材料的... 在真空环境下,将铜熔渗到钼纤维预制体中,制得纤维结构的致密的钼铜复合材料。通过控制钼纤维预制体的表观密度,可以方便地改变钼铜复合材料的成分组成。采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研究工艺参数对钼铜复合材料的成分、密度、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无纺技术结合模压成形获得的钼纤维预制体可形成较宽范围的孔隙度,从而得到钼含量不同的钼铜复合材料;熔渗工艺制得的钼铜复合材料具有致密均匀、特征明显的纤维结构组织;所得钼铜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均达到99%以上。当钼质量分数为84.77%时,得到的材料致密度达到最大值99.43%,其硬度为226.7HV,电导率为16.5 M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 钼铜复合材料 钼纤维 熔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基复合材料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国良 林文松 +2 位作者 王婕丽 段丽慧 吴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1,共5页
碳化硼断裂韧性低、烧结温度高、抗氧化能力差、对金属的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进一步应用。综述了碳化硼粉末的成型方法以及碳化硼基复合材料的烧结方法,总结了碳化硼陶瓷的增韧及烧结过程中的氧化行为。
关键词 碳化硼 成型方式 相变增韧 晶须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机器人智能化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聂云鹏 张培磊 +1 位作者 庄乔乔 李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10,14,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智能化机器人焊缝跟踪关键技术,重点阐述了焊接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焊缝自动跟踪、多机器人协调、离线编程与运动仿真、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对焊接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化 焊接机器人 研究现状 关键技术 未来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涛 周细应 +3 位作者 答建成 张有为 杨涛 聂志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1-32,37,共3页
对近些年来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以及不足,并介绍了碳纤维的分布取向、界面状况以及残余应力对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碳纤维 金属基复合材料 界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增强PP复合材料流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振刚 廖秋慧 +1 位作者 徐晨 吕成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在总结聚合物流变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流动性能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理论,通过测定各参数组合实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长度来表征其流动性,考察了熔体温度、注塑压力、保压压力、注塑速率四个因素对6种配方聚丙烯(... 在总结聚合物流变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流动性能的各个因素。应用正交实验设计理论,通过测定各参数组合实验的阿基米德螺旋线长度来表征其流动性,考察了熔体温度、注塑压力、保压压力、注塑速率四个因素对6种配方聚丙烯(PP)/碳纤维(CF)复合材料熔体流动性的影响,对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对比,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条件获得了流动性最好的工艺参数组合,并通过实验验证。应用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对CF含量和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以及螺旋线长度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机理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注塑压力和注塑温度对于熔体的流动性能影响最大,PP/CF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和螺旋线流动长度随着CF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降低的速度先快后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流动性 阿基米德螺旋线 工艺参数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