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智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技术祛魅与转型
1
作者
吕宁
李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0-83,共4页
数智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劳动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是面对中国国情、时代变革、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但数智技术发展带来技术异化、技术依赖、技术赋权等问题,遮蔽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削弱了劳动者的...
数智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劳动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是面对中国国情、时代变革、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但数智技术发展带来技术异化、技术依赖、技术赋权等问题,遮蔽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削弱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并造成现实身体离场。基于此,数智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技术祛魅中坚定育人目标;坚持虚实并进,在技术嵌入中拓展劳动场域;坚持全面发展,在技术赋能中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劳动教育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四位一体”机制探究
2
作者
姜剑
高立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经由萌芽孕育期到逐步发展期再到日益完善期的构建过程,“四位一体”机制逐步形成。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学校日常教育欠缺针对性,社会价值协...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经由萌芽孕育期到逐步发展期再到日益完善期的构建过程,“四位一体”机制逐步形成。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学校日常教育欠缺针对性,社会价值协同难以体现,家庭教育基础有所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优化机制提出了强烈的现实要求。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主流政治信仰;以学校为主体,完善政治认同教育体系;以社会为平台,创建良好政治认同教育环境;以家庭为基础,巩固与延续主流政治信仰等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方发力、综合施策的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机制,激活青年主体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四位一体
政治信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思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9-41,共3页
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彰显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在"我是谁"的角色问题上具有牢固的坚定性;在"为了谁"的价值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有何为"的目标问题上具...
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彰显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在"我是谁"的角色问题上具有牢固的坚定性;在"为了谁"的价值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有何为"的目标问题上具备明确的认知力;在"如何为"的作为问题上展现有效的执行力。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可以从构建系统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知,优化自我教育方法、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身份领悟,拓展实践教育途径、夯实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发挥模范引领效应、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期望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身份意识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党领导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良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41,共3页
高等学校的二级院系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治理组织。在党的领导框架下,构建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能够彰显党的全面领导优势,充分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解决传统院系治理中存在的形效差异、协同壁垒、路径依赖等短板问题。为此,应从领导...
高等学校的二级院系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治理组织。在党的领导框架下,构建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能够彰显党的全面领导优势,充分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解决传统院系治理中存在的形效差异、协同壁垒、路径依赖等短板问题。为此,应从领导机制、协同机制、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一套以“党的领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为范式的院系治理共同体,使高校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院系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的领导
院系治理
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意蕴、百年历程与推进理路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剑
马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形成了优良的学习传统。实践证明,学习型政党建设是确保党永葆先进性的力量之源,是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现实之需,是建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
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形成了优良的学习传统。实践证明,学习型政党建设是确保党永葆先进性的力量之源,是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现实之需,是建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前提之基,是成为世界各国政党标杆的关键之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走过了百年艰辛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并向“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强国”建设。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学深悟透建设理念之本,擘画学习型政党新蓝图;奋楫笃行方法原则之实,打造学习型政党新优势;砥砺深耕保障机制之稳,夯实学习型政党新基座;踵事增华全球视野之阔,开辟学习型政党新境界;聚焦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之维,系统构建“三型”执政党新生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推进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价值意蕴
百年历程
推进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知性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熊筱晶
严运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在这种背景下,"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它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互动
德育模式
知识化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略探
被引量:
27
7
作者
吕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49,共3页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学校治校办学的全过程。高校在探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党的领导为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基,以党的组...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学校治校办学的全过程。高校在探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党的领导为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基,以党的组织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因此,要深度挖掘高校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的队伍协同、文化融合的机制体制,从而实现党建与“三全育人”的同频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引领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吕宁
严运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8-90,共3页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蕴藏在革命文化中的丰富历史知识、深厚价值情感能够有效地教育人、感染...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蕴藏在革命文化中的丰富历史知识、深厚价值情感能够有效地教育人、感染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部分高校在将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融入水平有待提升、对学生需求把握不准、融入效果有待增强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以课程教育改革为重点,实现革命文化的资源协同;以时空载体建设为渠道,把握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优化制度评价为保障,夯实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可
姜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旨在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一致,让人们在内心确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达到这个目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重要推手。“知情意行”不仅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呈现为由浅入深的发展状态,构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旨在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一致,让人们在内心确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达到这个目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重要推手。“知情意行”不仅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呈现为由浅入深的发展状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拓展人们掌握科学真理的知识广度,增强人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厚度,提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韧度,激发人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为力度等环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教育目标
知情意行
实现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智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技术祛魅与转型
1
作者
吕宁
李爽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研究生
工作部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0-83,共4页
基金
2023年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专项研究项目“转型与优化:数字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2023-dycx-2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数智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劳动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课题。劳动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是面对中国国情、时代变革、学生成长的必然要求,但数智技术发展带来技术异化、技术依赖、技术赋权等问题,遮蔽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削弱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并造成现实身体离场。基于此,数智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要坚持守正创新,在技术祛魅中坚定育人目标;坚持虚实并进,在技术嵌入中拓展劳动场域;坚持全面发展,在技术赋能中完善评价体系。
关键词
数智时代
劳动教育
优化路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四位一体”机制探究
2
作者
姜剑
高立伟
机构
上海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研究生
工作部
上海
大学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6-49,共4页
基金
2021年上海市哲社课题“大数据时代民族团结分众教育研究”(2021EKS003)
2022年上海市哲社课题“百年党章演进视角下党的组织法规体系优化路径研究”(2022EDS005)的研究成果。
文摘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经由萌芽孕育期到逐步发展期再到日益完善期的构建过程,“四位一体”机制逐步形成。当前,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状态,学校日常教育欠缺针对性,社会价值协同难以体现,家庭教育基础有所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对优化机制提出了强烈的现实要求。通过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主流政治信仰;以学校为主体,完善政治认同教育体系;以社会为平台,创建良好政治认同教育环境;以家庭为基础,巩固与延续主流政治信仰等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方发力、综合施策的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机制,激活青年主体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四位一体
政治信仰教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思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蓓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研究生
工作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9-41,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用抗疫精神强化学生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的路径研究”(课题号2021ZX077)的成果。
文摘
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事关党的事业发展。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彰显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在"我是谁"的角色问题上具有牢固的坚定性;在"为了谁"的价值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在"有何为"的目标问题上具备明确的认知力;在"如何为"的作为问题上展现有效的执行力。培育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可以从构建系统教学模式、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知,优化自我教育方法、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身份领悟,拓展实践教育途径、夯实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认同,发挥模范引领效应、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身份期望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身份意识
培育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党领导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朱良博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上海
师范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9-41,共3页
基金
2022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百年党章演进视角下党的组织法规体系优化路径研究”(2022EDS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高等学校的二级院系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治理组织。在党的领导框架下,构建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能够彰显党的全面领导优势,充分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解决传统院系治理中存在的形效差异、协同壁垒、路径依赖等短板问题。为此,应从领导机制、协同机制、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一套以“党的领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为范式的院系治理共同体,使高校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院系治理效能。
关键词
高校
党的领导
院系治理
共同体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意蕴、百年历程与推进理路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剑
马可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6,共8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百年党章演进视角下党的组织法规体系优化路径研究”(2022EDS005)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分众式教学方法改革研究”(2023ZSS017)。
文摘
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学习型政党的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形成了优良的学习传统。实践证明,学习型政党建设是确保党永葆先进性的力量之源,是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现实之需,是建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前提之基,是成为世界各国政党标杆的关键之钥。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走过了百年艰辛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学习型政党”并向“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强国”建设。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学深悟透建设理念之本,擘画学习型政党新蓝图;奋楫笃行方法原则之实,打造学习型政党新优势;砥砺深耕保障机制之稳,夯实学习型政党新基座;踵事增华全球视野之阔,开辟学习型政党新境界;聚焦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之维,系统构建“三型”执政党新生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推进理路。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价值意蕴
百年历程
推进理路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知性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熊筱晶
严运楼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文摘
现代高校德育模式主要以知识化、思维化的知性德育为主,即知性德育模式。知性德育发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主义思潮的推进而逐渐形成,并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现代德育潮流。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知性德育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在这种背景下,"知行互动"的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探索旨在从根本上解决知性德育模式下"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问题,它既能继承知性德育的优点,又能超越知性德育的局限性。
关键词
知行互动
德育模式
知识化
专业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略探
被引量:
27
7
作者
吕宁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49,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立项课题“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9ZX08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学校治校办学的全过程。高校在探索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党的领导为高校构建“三全育人”体系的根基,以党的组织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因此,要深度挖掘高校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着力打造党建引领的队伍协同、文化融合的机制体制,从而实现党建与“三全育人”的同频共振。
关键词
高校党建
引领
“三全育人”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吕宁
严运楼
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88-90,共3页
基金
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新工科背景下文化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19-D-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中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中所形成的先进文化。蕴藏在革命文化中的丰富历史知识、深厚价值情感能够有效地教育人、感染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高度契合。部分高校在将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时存在融入水平有待提升、对学生需求把握不准、融入效果有待增强等问题。对此,高校应以课程教育改革为重点,实现革命文化的资源协同;以时空载体建设为渠道,把握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以优化制度评价为保障,夯实革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关键词
革命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思政课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路
被引量:
1
9
作者
马可
姜剑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
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工作部
(处)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分众进路研究”(16BKS135)。
文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旨在实现理论掌握群众和群众掌握理论的一致,让人们在内心确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达到这个目标,“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是重要推手。“知情意行”不仅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呈现为由浅入深的发展状态,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要通过拓展人们掌握科学真理的知识广度,增强人们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厚度,提升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韧度,激发人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行为力度等环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教育目标
知情意行
实现进路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智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技术祛魅与转型
吕宁
李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四位一体”机制探究
姜剑
高立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培育大学生党员身份意识的思考
朱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校党领导院系治理共同体机制研究
朱良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共产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价值意蕴、百年历程与推进理路
姜剑
马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校知性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熊筱晶
严运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校党建引领“三全育人”体系构建略探
吕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革命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吕宁
严运楼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标的实现进路
马可
姜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