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良程 刘聃 《山西建筑》 2008年第36期230-231,共2页
从外墙保温节能设计、门窗及屋面保温隔热节能设计、太阳能节能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目前我国房屋建筑中节能设计的现状,同时从技术、管理及使用方面对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前景作了概述,从而进一步推广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房屋建筑 节能设计 外墙保温技术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表面织构流体润滑问题的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裴世源 徐华 +1 位作者 马石磊 狄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6,共8页
为解决传统数值方法在求解多尺度织构流体润滑问题时计算速度慢、效率低、规模受限等问题,提出了有限细胞算法.针对简单的织构模型,通过对比有限元、流体力学和细胞算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不同计算规模下... 为解决传统数值方法在求解多尺度织构流体润滑问题时计算速度慢、效率低、规模受限等问题,提出了有限细胞算法.针对简单的织构模型,通过对比有限元、流体力学和细胞算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算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比不同计算规模下有限元和细胞算法的数值试验结果,发现新算法的计算速度和计算规模都有显著提升.对于大规模多尺度的织构模型,使用细胞算法进行求解,发现新算法的计算时间与网格数目成线性关系,表明细胞算法对于大规模织构问题具有良好的快速求解能力,并且为工程中类似的多尺度问题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细胞算法 多尺度计算 表面织构 流体动压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技术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路守彦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8期1-6,共6页
对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生产现状、各种工艺技术、催化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连续重整为最有竞争力的工艺,大力发展芳烃等石油化工行业,加快连续重整生产工艺的国产化,打破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连续重整技术的垄断,有利于我国催... 对国内外催化重整工艺生产现状、各种工艺技术、催化剂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连续重整为最有竞争力的工艺,大力发展芳烃等石油化工行业,加快连续重整生产工艺的国产化,打破长期以来国外公司对连续重整技术的垄断,有利于我国催化重整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重整 连续重整 工艺 国内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焦炉气合成甲醇工艺中转化工段的模拟和废热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银生 林立 +1 位作者 徐念椿 李甫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2-25,8,共4页
采用Aspen Plus工程软件对焦炉煤气生产甲醇过程中的焦炉气转化工段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焦炉气组成及转化工段的操作条件,采用RK-ASPEN物性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用绝热反应器模型RSTOIC模拟转化炉上部的燃烧过程,用绝热反应器模型REQUI... 采用Aspen Plus工程软件对焦炉煤气生产甲醇过程中的焦炉气转化工段进行了模拟计算。根据焦炉气组成及转化工段的操作条件,采用RK-ASPEN物性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用绝热反应器模型RSTOIC模拟转化炉上部的燃烧过程,用绝热反应器模型REQUIL模拟转化炉下部的转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焦炉气中甲烷转化率大于98%,出转化炉的转化气中甲烷含量低于0.4%,满足甲醇合成需要。出转化炉的转化气温度约980℃,与实际操作温度吻合。高温废热可以副产转化过程需要的中压蒸汽、预热和加热粗焦炉气、副产甲醇精馏需要的低压蒸汽、作为甲醇精馏加压塔再沸器热源以及加热脱盐水和预热冷凝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EN Plus工程软件 焦炉气 转化 甲醇生产 废热利用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塔结构挠度限值的规范比较研究
5
作者 冯大权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3期61-62,共2页
介绍了单管塔的应用和发展,对比研究了国内外规范和标准对挠度限值和容许应力的要求,对单管塔设计的控制荷载风荷载结合国外规范做了相应的对比,希望能为单管通讯塔相关行业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单管塔 规范 挠度 风荷载 容许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裂缝分析与对策
6
作者 徐华斌 《中国科技财富》 2010年第22期291-291,共1页
化工厂房传统上采用梁上部、下部相同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mm, 会使梁上部实配钢筋比强度计算值提高60%以上,这样造成梁上部配筋很大,甚至超筋,也不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设计。为了改善这个缺点,化工生产厂房应该优化设计,具体是梁... 化工厂房传统上采用梁上部、下部相同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mm, 会使梁上部实配钢筋比强度计算值提高60%以上,这样造成梁上部配筋很大,甚至超筋,也不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设计。为了改善这个缺点,化工生产厂房应该优化设计,具体是梁上部最大裂缝宽度限值按环境类别一类0.3mm控制;梁下部按环境类别二类或三类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2 mm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厂房 钢筋混凝土 框架梁 裂缝宽度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