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状态相关衰落信道下异构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最优无线控制
1
作者 王淑玲 李沛哲 +2 位作者 朱善迎 陈彩莲 关新平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8-2379,共12页
随着工业4.0的发展,移动智能体系统(Mobile agent system,MAS)与多回路无线控制系统(Wireless control system,WCS)被部署到工厂中,构成异构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系统,协作执行智能制造任务.在协作过程中,MAS... 随着工业4.0的发展,移动智能体系统(Mobile agent system,MAS)与多回路无线控制系统(Wireless control system,WCS)被部署到工厂中,构成异构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IIoT)系统,协作执行智能制造任务.在协作过程中,MAS与WCS紧密耦合,导致状态相关衰落,两者性能相互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异构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满足WCS控制性能约束与MAS安全生产约束的同时,最小化系统平均通信成本.首先,利用有限域系统描述MAS在不同阴影衰落程度工作区间的转移,刻画MAS与WCS耦合下的状态相关衰落信道模型.基于此,利用矩阵半张量积理论,通过构建受限跟随者状态转移图(Follower state transition graph,FSTG),建立最优控制问题可行性图判据,给出关于受限集合镇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其次,基于加权跟随者状态转移图的最小平均环理论,建立领航-跟随MAS最优控制序列的构造算法,并证明其最优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工业物联网系统 状态相关衰落信道 无穷时域最优控制 矩阵半张量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核电设备状态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2
作者 许勇 蔡云泽 宋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核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评估对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影响重大.以往国内核电厂对系统、设备、构筑物的运维评估手段多依赖于设备自身报警机制、简单阈值判断或者现场工程师经验.随着在线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实施和海量设备运行... 核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评估对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影响重大.以往国内核电厂对系统、设备、构筑物的运维评估手段多依赖于设备自身报警机制、简单阈值判断或者现场工程师经验.随着在线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实施和海量设备运行数据的积累,利用数据驱动技术进行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已经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对此,介绍核电在线监测系统现状,分析主要核电设备存在的常见故障,并将核电设备的状态评估归纳为异常检测、寿命预测和故障诊断共3大问题,分别综述其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阐述深度学习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核电厂设备状态评估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设备 状态评估 异常检测 寿命预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控制器间通信的线性多智能体一致性的降阶协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煜文 李贤伟 李少远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36-1844,共9页
针对线性同质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降阶输出反馈一致性协议.该协议仅依赖智能体间相对输出信息,当相对输出信息可直接测量时,该协议无需在邻居智能体间共享控制器的状态,降低系统对通讯媒介的依赖.本文首先给出该协议存在的充要条... 针对线性同质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降阶输出反馈一致性协议.该协议仅依赖智能体间相对输出信息,当相对输出信息可直接测量时,该协议无需在邻居智能体间共享控制器的状态,降低系统对通讯媒介的依赖.本文首先给出该协议存在的充要条件,然后证明闭环系统的一致性并计算一致性状态.理论分析表明,该协议仍然具有类似分离原理的性质,因此其参数构造过程非常简便.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输出反馈 控制器间通信 一致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饱和控制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3
4
作者 赖文馨 李元龙 林宗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6-926,共11页
执行器饱和是实际控制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执行器持续饱和将会造成闭环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失去稳定性.抗饱和控制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执行器饱和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抗饱和控制的基本框架和简要历史;之后重点围绕抗饱和补偿... 执行器饱和是实际控制系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执行器持续饱和将会造成闭环系统性能下降,甚至导致系统失去稳定性.抗饱和控制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执行器饱和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抗饱和控制的基本框架和简要历史;之后重点围绕抗饱和补偿器的结构设计和激发机制两个方面,梳理了现有文献中的重要成果,同时对诸如嵌套饱和、非对称饱和及多智能体系统等情况下的抗饱和控制进行了拓展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器饱和 抗积分器溢满 补偿器 激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速率编码中度分布的研究和发展
5
作者 乔越 伏玉笋 +1 位作者 原牧云 唐金辉 《电信科学》 2022年第10期1-19,共19页
无速率编码作为一种纠删码,在减少反馈重传的同时也具有码率灵活、编译码简单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度分布作为无速率编码设计的基础,对无速率编码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无速率编码的广泛应用,度分布的设计也需... 无速率编码作为一种纠删码,在减少反馈重传的同时也具有码率灵活、编译码简单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度分布作为无速率编码设计的基础,对无速率编码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无速率编码的广泛应用,度分布的设计也需要随着场景和需求的变化进行优化。首先论述了无速率编码的发展与应用,从几种经典的无速率编码和度分布开始,详细地从应用场景、优化目标以及现有优化方法3个角度,对目前无速率编码中度分布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对无速率编码和度分布的发展应用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速率编码 喷泉码 度分布 网络编码 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视频网络智能感知:挑战与进展
6
作者 涂静正 温晓婧 +1 位作者 陈彩莲 关新平 《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8期1715-1738,共24页
工业视频网络是由工业网络系统现场层的视觉感知终端组成的网络,是实现工业网络系统泛在感知的重要基石.通过支持边缘计算层和现场设备层之间的交互和物联,工业视频网络将独立的视觉传感器单元无线连接、边缘处理,以实现空间分散下的协... 工业视频网络是由工业网络系统现场层的视觉感知终端组成的网络,是实现工业网络系统泛在感知的重要基石.通过支持边缘计算层和现场设备层之间的交互和物联,工业视频网络将独立的视觉传感器单元无线连接、边缘处理,以实现空间分散下的协作监控和精确感知.它具有感知维度高,网络动态性强,感知与传输、计算、存储紧密耦合等突出特性.如何在计算、网络、存储资源受限环境下实现终端压缩提纯、边缘协作处理、云端敏捷分析,是这类系统研究的新挑战.本文首先简述工业视频网络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其次分析工业视频网络智能感知面临的挑战和关键问题;然后综述基于边缘计算的工业视频网络智能感知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工业视频网络智能感知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潜在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网络系统 工业视频网络 智能感知 边缘计算 多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杨逸文 贺越生 +1 位作者 王春香 杨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98-102,109,共6页
为了解决固态激光雷达外参标定繁琐与验证其标定结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标定场和标志物,随后利用标志物完成激光雷达的角度标定,再通过测绘方法完成激光雷达的距离... 为了解决固态激光雷达外参标定繁琐与验证其标定结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标定场和标志物,随后利用标志物完成激光雷达的角度标定,再通过测绘方法完成激光雷达的距离标定,以此来减少角度外参与距离外参的相关性,并保证标定结果的精度.最后通过比较计算得出外参误差,验证激光雷达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且大幅减少了激光雷达标定和验证结果所需要的设备准备时间和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外参标定 验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输出的嵌套饱和系统抗饱和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赖文馨 李元龙 林宗利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7-195,共9页
针对嵌套输入饱和系统的吸引域扩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输出的抗饱和补偿器激发策略,将被控系统输出信号经性能补偿器馈入到抗饱和补偿器激发环节中,形成蕴含系统实时性能信息的抗饱和激发新机制,克服了传统抗饱和激发机制无法... 针对嵌套输入饱和系统的吸引域扩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输出的抗饱和补偿器激发策略,将被控系统输出信号经性能补偿器馈入到抗饱和补偿器激发环节中,形成蕴含系统实时性能信息的抗饱和激发新机制,克服了传统抗饱和激发机制无法直接反映系统性能的缺点.基于上述抗饱和控制新框架,本文建立了抗饱和补偿器及性能补偿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依此构建了优化问题求解最优补偿器增益以实现扩大闭环系统吸引域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控制系统 嵌套饱和 抗饱和 吸引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行分组深度学习运行状态分析与故障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钱虹 孙勃 +3 位作者 郭媛君 凌君 杨之乐 冯伟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6-943,共8页
在现代工业生产运行中,如何充分挖掘海量的多源异构生产运行数据,实现异常工况的快速检测和故障预测,有效提高工业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仍然是研究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分组深度学习的工业生产运行状态分析与故障预测模型,针对时间序... 在现代工业生产运行中,如何充分挖掘海量的多源异构生产运行数据,实现异常工况的快速检测和故障预测,有效提高工业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仍然是研究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分组深度学习的工业生产运行状态分析与故障预测模型,针对时间序列突变故障设计了串行分组深度学习网络框架,实现目标对象的故障检测与预测,及时发出故障预警。通过对某造纸厂数据以及风力发电频率监测数据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为提高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减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安全稳定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串行分组深度学习 长短期记忆模型 卷积网络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KF的四旋翼飞行器空气阻力系数辨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其磊 张卫东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针对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存在强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空气阻力系数难以通过实验获得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机理建模与辨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将待辨识参数作为状态变量增广到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中,然后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 针对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存在强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空气阻力系数难以通过实验获得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机理建模与辨识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将待辨识参数作为状态变量增广到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中,然后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状态量进行估计。针对UKF算法发散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基于状态方差阵对角相似分解的采样策略,最终有效辨识出了飞行器的三轴空气阻力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了UKF应用于四旋翼飞行器模型参数辨识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四旋翼飞行器 模型辨识 参数估计 空气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水下物联网的混合地理路由协议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闫磊 何天恺 +2 位作者 王易因 张榕鑫 李鑫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6-1973,共8页
该文针对水下物联网(IoUT)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地理路由协议。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严重地限制了IoUT水下物联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因此需要一个高效的路由协议以对抗复杂的信道环境。无状态几何路由(G-STAR)是一种采用贪婪转发... 该文针对水下物联网(IoUT)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地理路由协议。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严重地限制了IoUT水下物联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因此需要一个高效的路由协议以对抗复杂的信道环境。无状态几何路由(G-STAR)是一种采用贪婪转发模式的地理路由协议,在大多数3维物联网情景中能够找到合适的数据传输路径,然而水下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G-STAR的性能。对此,该文提出一个混合G-STAR(Hybrid GSTAR,H-G-STAR)协议,在保有G-STAR优势的基础上对协议在水下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通过增加基于信道监听的无协作转发策略,在节点数量足够时自发地选择信道状况最佳的路径进行路由,由此避开贪婪转发在水下环境中可能遭遇的极端劣化信道。仿真结果显示H-G-STAR协议相较于基准G-STAR协议有着更好的路由性能,并且在物理层能够取得更低的误比特率(BER),在水下节点的网络拓扑中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物联网 水下信道 地理路由 无协作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主题模型的飞行员脑疲劳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奇 陈琪琦 +1 位作者 彭献永 仇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01-1810,共10页
飞行员脑疲劳状态检测需要解决脑认知图谱生成和脑疲劳检测模型构建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等距方位投影法将全脑电极位置的脑疲劳指标映射为二维脑功率图谱,形成一种新型脑认知图谱.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建立一种深度主题学习模型... 飞行员脑疲劳状态检测需要解决脑认知图谱生成和脑疲劳检测模型构建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等距方位投影法将全脑电极位置的脑疲劳指标映射为二维脑功率图谱,形成一种新型脑认知图谱.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建立一种深度主题学习模型,即深度潜狄利克雷模型(Deep Latent Dirichlet Model,DLDM),解决了飞行员疲劳状态主题学习问题.DLDM深度模型通过多项式分布逐层扩展脑功率图谱中蕴含的概率分布信息,推理脑功率图谱的层次概率分布特征,实现更有效的飞行员疲劳状态主题学习.同时为了避免启发式假设,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不同层与主题间自适应学习率的随机梯度下降推断方法,更加高效地推理DLDM网络结构参数.实验结果显示,DLDM网络可以逐层扩展脑功率图谱中蕴含的概率分布信息,推理出更丰富的抽象特征信息,实现脑疲劳认知主题学习.对比其他脑疲劳检测方法,本文方法分类精度可提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率图谱 疲劳认知状态 主题学习 深度模型 概率推断 狄利克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柔性支撑龙门双驱平台的解耦与同步控制
13
作者 位广宇 谷朝臣 +1 位作者 杨舒盛 关新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600,共8页
针对采用非对称柔性支撑结构的龙门双驱运动平台,提出基于模型补偿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解耦与同步控制策略.考虑柔性支撑结构特点和负载加速度对龙门平动、转动模态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动力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平动和转动... 针对采用非对称柔性支撑结构的龙门双驱运动平台,提出基于模型补偿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解耦与同步控制策略.考虑柔性支撑结构特点和负载加速度对龙门平动、转动模态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动力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平动和转动控制回路并采用带有已知耦合项补偿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并抑制由建模误差和未知耦合项等因素组成的总扰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框架与解耦策略能有效解除双驱动轴间的动态耦合并抑制扰动,显著提升龙门试验台的动态响应和同步精度,且具有部署简单、所需测量模型参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柔性支撑 龙门双驱运动平台 解耦 同步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综述 被引量:7
14
作者 伏玉笋 唐金辉 《电信科学》 2022年第9期18-35,共18页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垂直业务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时间敏感网络 安全 定位 网络切片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directional pricing and demand response for nanogrids with HVAC systems:A Stackelberg game approach 被引量:2
15
作者 CAO Jia-xin YANG Bo ZHU Shan-ying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1-1798,共18页
Owing to the fluctuant renewable generation and power demand,the energy surplus or deficit in nanogrids embodies differently across time.To stimulate local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inimize long-term energy co... Owing to the fluctuant renewable generation and power demand,the energy surplus or deficit in nanogrids embodies differently across time.To stimulate local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inimize long-term energy costs,some issues still remain to be explored:when and how the energy demand and bidirectional trading prices are scheduled considering personal comfort preferenc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For this purpose,the demand response and two-way pricing problems concurrently for nanogrids and a public monitoring entity(PME)are studied with exploiting the large potential thermal elastic ability of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HVAC)units.Different from nanogrids,in terms of minimizing time-average costs,PME aims to set reasonable prices and optimize profits by trading with nanogrids and the main grid bi-directionally.Such bilevel energy management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stochastic form in a longterm horizon.Since there are uncertain system parameters,time-coupled queue constraints and the interplay of bilevel decision-making,it is challenging to solve the formulated problems.To this end,we derive a form of relaxation based on Lyapunov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o make the energy management problem tractable without forecasting the related system parameters.The transaction between nanogrids and PME is captured by a one-leader and multi-follower Stackelberg game framework.Then,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Stackelberg equilibrium(SE)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game property.Following that,we devise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reach the SE with less information exchange.Numerical experimen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irectional pricing energy management HVAC nanogrids game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方位角观测的多机器人系统离散分布式最优围陷控制
16
作者 付瑛博 杨紫雯 +1 位作者 朱善迎 陈彩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15-1824,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离散时间多机器人系统对静态目标的同步定位与围陷问题.首先,为了引导多机器人系统以任意编队在任意轨道上运动,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系统法的路径规划方案.其次,为了实现在缺少机器人全局位置信息下的目标定位与跟踪问题,本文... 本文研究了离散时间多机器人系统对静态目标的同步定位与围陷问题.首先,为了引导多机器人系统以任意编队在任意轨道上运动,本文提出了基于虚拟系统法的路径规划方案.其次,为了实现在缺少机器人全局位置信息下的目标定位与跟踪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方位角观测的离散时间估计器与控制器的联合设计方法.估计器充分利用了正交性质估计实时相对位移,并基于估计值设计控制律.基于离散时域拉塞尔原理与迭代法,本文给出了估计误差与跟踪误差收敛的充分条件与稳定性证明.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种增益调整优化算法以提高收敛速率,使得离散时间多机器人系统可以更快达到理想编队.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整体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人系统 离散时间 纯方位测量 优化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