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驱动的核电设备状态评估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
作者 许勇 蔡云泽 宋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8,共12页
核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评估对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影响重大.以往国内核电厂对系统、设备、构筑物的运维评估手段多依赖于设备自身报警机制、简单阈值判断或者现场工程师经验.随着在线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实施和海量设备运行... 核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状态评估对提高核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影响重大.以往国内核电厂对系统、设备、构筑物的运维评估手段多依赖于设备自身报警机制、简单阈值判断或者现场工程师经验.随着在线监测系统在核电厂的应用实施和海量设备运行数据的积累,利用数据驱动技术进行设备健康状态评估已经成为行业关注重点.对此,介绍核电在线监测系统现状,分析主要核电设备存在的常见故障,并将核电设备的状态评估归纳为异常检测、寿命预测和故障诊断共3大问题,分别综述其研究和应用现状,重点阐述深度学习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核电厂设备状态评估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设备 状态评估 异常检测 寿命预测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速率编码中度分布的研究和发展
2
作者 乔越 伏玉笋 +1 位作者 原牧云 唐金辉 《电信科学》 2022年第10期1-19,共19页
无速率编码作为一种纠删码,在减少反馈重传的同时也具有码率灵活、编译码简单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度分布作为无速率编码设计的基础,对无速率编码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无速率编码的广泛应用,度分布的设计也需... 无速率编码作为一种纠删码,在减少反馈重传的同时也具有码率灵活、编译码简单的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度分布作为无速率编码设计的基础,对无速率编码的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无速率编码的广泛应用,度分布的设计也需要随着场景和需求的变化进行优化。首先论述了无速率编码的发展与应用,从几种经典的无速率编码和度分布开始,详细地从应用场景、优化目标以及现有优化方法3个角度,对目前无速率编码中度分布的研究和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对无速率编码和度分布的发展应用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速率编码 喷泉码 度分布 网络编码 多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特征增强集成注意力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蔡云泽 张彦军 《空天防御》 2021年第4期14-22,共9页
针对目前远距离红外目标探测中存在的弱小目标特征信息少、环境复杂、噪音干扰多,且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漏检率和虚警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特征增强集成注意力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整体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双通道特征提取模块... 针对目前远距离红外目标探测中存在的弱小目标特征信息少、环境复杂、噪音干扰多,且传统目标检测算法漏检率和虚警率高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特征增强集成注意力网络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整体网络结构主要包括双通道特征提取模块、特征增强模块和集成上下注意力模块三部分。与单通道特征提取相比,双通道特征提取可以获得更多的特征信息,并通过特征增强模块进一步丰富目标特征,再结合集成上下注意力模块自适应地增强目标特征和弱化背景噪音,从而提升弱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最后,通过对比传统算法、其他深度学习算法以及本文提出算法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漏检率和误检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弱小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特征增强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杨逸文 贺越生 +1 位作者 王春香 杨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98-102,109,共6页
为了解决固态激光雷达外参标定繁琐与验证其标定结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标定场和标志物,随后利用标志物完成激光雷达的角度标定,再通过测绘方法完成激光雷达的距离... 为了解决固态激光雷达外参标定繁琐与验证其标定结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固态激光雷达的简易标定与验证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标定场和标志物,随后利用标志物完成激光雷达的角度标定,再通过测绘方法完成激光雷达的距离标定,以此来减少角度外参与距离外参的相关性,并保证标定结果的精度.最后通过比较计算得出外参误差,验证激光雷达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且大幅减少了激光雷达标定和验证结果所需要的设备准备时间和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外参标定 验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水下物联网的混合地理路由协议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闫磊 何天恺 +2 位作者 王易因 张榕鑫 李鑫滨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6-1973,共8页
该文针对水下物联网(IoUT)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地理路由协议。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严重地限制了IoUT水下物联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因此需要一个高效的路由协议以对抗复杂的信道环境。无状态几何路由(G-STAR)是一种采用贪婪转发... 该文针对水下物联网(IoUT)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混合地理路由协议。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严重地限制了IoUT水下物联网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性能,因此需要一个高效的路由协议以对抗复杂的信道环境。无状态几何路由(G-STAR)是一种采用贪婪转发模式的地理路由协议,在大多数3维物联网情景中能够找到合适的数据传输路径,然而水下环境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制约了G-STAR的性能。对此,该文提出一个混合G-STAR(Hybrid GSTAR,H-G-STAR)协议,在保有G-STAR优势的基础上对协议在水下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了针对性设计。通过增加基于信道监听的无协作转发策略,在节点数量足够时自发地选择信道状况最佳的路径进行路由,由此避开贪婪转发在水下环境中可能遭遇的极端劣化信道。仿真结果显示H-G-STAR协议相较于基准G-STAR协议有着更好的路由性能,并且在物理层能够取得更低的误比特率(BER),在水下节点的网络拓扑中更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物联网 水下信道 地理路由 无协作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主题模型的飞行员脑疲劳检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奇 陈琪琦 +1 位作者 彭献永 仇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01-1810,共10页
飞行员脑疲劳状态检测需要解决脑认知图谱生成和脑疲劳检测模型构建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等距方位投影法将全脑电极位置的脑疲劳指标映射为二维脑功率图谱,形成一种新型脑认知图谱.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建立一种深度主题学习模型... 飞行员脑疲劳状态检测需要解决脑认知图谱生成和脑疲劳检测模型构建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本文通过等距方位投影法将全脑电极位置的脑疲劳指标映射为二维脑功率图谱,形成一种新型脑认知图谱.针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建立一种深度主题学习模型,即深度潜狄利克雷模型(Deep Latent Dirichlet Model,DLDM),解决了飞行员疲劳状态主题学习问题.DLDM深度模型通过多项式分布逐层扩展脑功率图谱中蕴含的概率分布信息,推理脑功率图谱的层次概率分布特征,实现更有效的飞行员疲劳状态主题学习.同时为了避免启发式假设,本文提出一种有效的不同层与主题间自适应学习率的随机梯度下降推断方法,更加高效地推理DLDM网络结构参数.实验结果显示,DLDM网络可以逐层扩展脑功率图谱中蕴含的概率分布信息,推理出更丰富的抽象特征信息,实现脑疲劳认知主题学习.对比其他脑疲劳检测方法,本文方法分类精度可提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率图谱 疲劳认知状态 主题学习 深度模型 概率推断 狄利克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柔性支撑龙门双驱平台的解耦与同步控制
7
作者 位广宇 谷朝臣 +1 位作者 杨舒盛 关新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3-600,共8页
针对采用非对称柔性支撑结构的龙门双驱运动平台,提出基于模型补偿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解耦与同步控制策略.考虑柔性支撑结构特点和负载加速度对龙门平动、转动模态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动力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平动和转动... 针对采用非对称柔性支撑结构的龙门双驱运动平台,提出基于模型补偿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解耦与同步控制策略.考虑柔性支撑结构特点和负载加速度对龙门平动、转动模态的影响,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龙门动力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设计平动和转动控制回路并采用带有已知耦合项补偿的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并抑制由建模误差和未知耦合项等因素组成的总扰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框架与解耦策略能有效解除双驱动轴间的动态耦合并抑制扰动,显著提升龙门试验台的动态响应和同步精度,且具有部署简单、所需测量模型参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柔性支撑 龙门双驱运动平台 解耦 同步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伏玉笋 唐金辉 《电信科学》 2022年第9期18-35,共18页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垂直业务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 时间敏感网络 安全 定位 网络切片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