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惠金融发展的演进历程、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爱喜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1,共9页
“普惠金融”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手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性发展三个阶段。可以从生成逻辑、运行机制、驱动因素和创新发展四个... “普惠金融”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手段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分为探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创新性发展三个阶段。可以从生成逻辑、运行机制、驱动因素和创新发展四个维度构建普惠金融理论框架。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政策持续发力,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供给规模不断增长,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普惠金融重点在农村和小微企业。但也面临着普惠金融概念“混沌”导致实践偏误、城乡“三大鸿沟”导致发展不均衡、金融机构“成本—风险”约束导致供给不足、数字化潜在风险导致监管风险升级等挑战。为此,要做好普惠金融概念界定,优化农村科技、金融与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供给意愿,完善普惠金融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演进历程 理论逻辑 中国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上市公司股票错误定价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202,共24页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定价 股权激励 代理成本 契约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影响、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5
3
作者 吴婷婷 王俊鹏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37,共13页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防范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对金融市场造成风险,维护我国的货币主权,央行开始计划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正在部分城市进行数字货币运营试点工作。本文首先梳理了央行即将... 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防范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对金融市场造成风险,维护我国的货币主权,央行开始计划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正在部分城市进行数字货币运营试点工作。本文首先梳理了央行即将发行的数字货币的主要概念及特征,并分析了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性;接着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货币政策及支付结算的视角分析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业务形成挑战,促使商业银行现金业务转型,提高货币政策的精确性和有效性,优化国内外支付结算流程,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针对在发行流通、信息技术、金融体系和法律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央行要做好数字货币宣传推广工作,加强数字货币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货币交易处理能力和加密技术,健全与数字货币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区块链 货币主权 支付技术 第三方支付 货币政策 数字经济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2
4
作者 吴婷婷 朱昂昂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1,共9页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 本文以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分析非典疫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新冠肺炎疫情与非典疫情在传染范围、外部环境、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等四个维度的差异,分别讨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供给侧、需求侧、金融市场、产业链和供应链、逆全球化的影响,以此探究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时期以及在全球蔓延时期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两次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有序地推进全面复工复产,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应对逆全球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疫情防控 产业链 逆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经济困局的由来及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婷婷 王岑伊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7,共11页
2001年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根廷经济开始了艰难又缓慢的复苏过程,但在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剧烈、自由化进程过快以及金融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阿根廷经济持续剧烈波动,货币... 2001年债务危机爆发后,阿根廷经济开始了艰难又缓慢的复苏过程,但在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国内政治局势不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剧烈、自由化进程过快以及金融监管缺失等一系列原因,导致阿根廷经济持续剧烈波动,货币不断贬值,陷入难以自拔的经济困局。本文对与中国同属于新兴经济体且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阿根廷进行分析,梳理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阿根廷经济不稳定的原因,总结其实体经济、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等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推进经济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构建合理产业结构以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调整宏观政策以维持经济稳定;谨慎实施金融自由化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与预警机制;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发展。本文研究显示,在当前国际外部政经形势严峻、国内经济状况不稳定的背景之下,阿根廷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走出经济困局,其经济问题仍有持续发酵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经济 债务危机 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产业结构 财政失衡 债务管理 货币政策 金融开放 金融自由化 金融监管 金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