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不确定性:世界一流大学数字化教学的发展策略——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1
作者 朱炎军 许德镇 郭婧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13,共14页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借助数字化教育的历史优势,在新冠疫情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加速推进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战略。学校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制度化举措展开,包括面对数字化的开放包容态度,基于战略规划和...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借助数字化教育的历史优势,在新冠疫情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加速推进了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战略。学校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发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制度化举措展开,包括面对数字化的开放包容态度,基于战略规划和标准的制度设计,数字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支持。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发现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呈现出人文性、主动性、立体化三个特征。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的数字化教学发展带来四点启示:积极借助数字化手段规避风险应对不确定性,将数字化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在数字化教学的技术、标准、伦理框架建设中下足功夫,以及要建立学校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不确定性 数字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如何塑造未来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加拿大奎尔夫大学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炎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6,112,共10页
研究生是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发展研究生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国外研究型高校开展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制度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发展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做法有相当的代表性。在教学办公室的主导下,... 研究生是大学教师的主要来源,发展研究生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国外研究型高校开展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制度建设具有丰富的经验。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发展研究生教学能力的做法有相当的代表性。在教学办公室的主导下,奎尔夫大学的研究生教学能力发展形成了以大学教学基础项目、研究生大学教学日、教学能力发展课程、研究生助教项目为内容的制度性框架。奎尔夫大学研究生教学能力发展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基于战略规划的政策支持、多部门协同的系统化运作、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理念的项目设计、注重教学能力的阶梯式发展、奖励和认证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提高中国未来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可以借鉴奎尔夫大学的经验,构建强化研究生教学能力发展的政策性框架、建设制度化的支持性项目与课程、建立跨部门的协同培养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大学教师 教学能力 研究型大学 奎尔夫大学 研究生助教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研究--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晓红 李学书 朱炎军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3,共15页
英国大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博士教育,在博士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帝国理工学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英国著名高校,设置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在博士教育中突出“融合”优势,强化协同培养、跨学科课程设计、国际化能力、可转移技术... 英国大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博士教育,在博士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帝国理工学院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和英国著名高校,设置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在博士教育中突出“融合”优势,强化协同培养、跨学科课程设计、国际化能力、可转移技术培训等诸多元素的整合。融合型博士培养模式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背景,在招生要求、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质量保障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取得一定成效。帝国理工学院融合型博士培养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如何创新博士培养模式,推进博士生的跨学科培养,提升博士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博士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 博士教育 融合型博士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开展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机制与限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炎军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0,共9页
从中观层面把握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和机制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认为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逻辑组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呈现出强制、竞争、模仿和学习四种发生机制。四种机制对教师评价改革的创新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产... 从中观层面把握教师评价改革的逻辑和机制是一条重要的路径。研究从组织视角出发,认为基于合法性和效率的双重逻辑组织,高校教师评价改革呈现出强制、竞争、模仿和学习四种发生机制。四种机制对教师评价改革的创新性、有效性和持续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教师评价改革应该重视学术逻辑的作用,在学术、合法性、效率三重逻辑间形成新的张力,进而产生社会网络、自我建构两种新的改革机制。在不同的逻辑组合下,教师评价改革会呈现出多项机制兼容与并存,改革机制发生阶段化变化,且不同类型高校的改革机制之间会有显著的差异性三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改革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效果的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炎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6,共6页
借助柯氏培训评价理论,建立一个包含满意度、获得感和适切性等三个维度的高校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效果的评价量表。通过对参加2013-2018年上海市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的调查,获得了高校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的评价结果,并对影响评价... 借助柯氏培训评价理论,建立一个包含满意度、获得感和适切性等三个维度的高校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效果的评价量表。通过对参加2013-2018年上海市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的调查,获得了高校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的评价结果,并对影响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获得教师认可;助教经历、参训年度和学科不同的教师对培训评价呈现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发现,助教经历、参训年度、培训内容、培训专家、重点专业、共同体支持、教学压力、科研压力对培训效果存在显著性影响。研究建议,要采用统一标准实施培训和做好培训评价,为教师在培训前提供助教经历、足够的教学共同体支持和教学成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新教师 岗前培训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