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津大学地理专业入学考试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牛爱军 梁振民 李雪凤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54,共4页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学校,拥有一流的学术水平。2023年牛津大学新增加地理专业入学考试。本文通过解析牛津大学地理入学考试的两套样本试卷,发现牛津大学的地理入学考试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与...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学校,拥有一流的学术水平。2023年牛津大学新增加地理专业入学考试。本文通过解析牛津大学地理入学考试的两套样本试卷,发现牛津大学的地理入学考试十分关注学生的学术阅读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与随机应变能力;试题情境多与国际热点问题相关,较为新颖,且多来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试题图表质量较高。基于其考试特点,本文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地理教学与评价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津大学 地理专业 入学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文化旅游空间形成要素及路径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扎根理论分析
2
作者 马聪玲 滕菲菲 李翎维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103,共17页
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的愈加成熟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机遇,游客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希望在文旅空间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因此,沉浸式文旅产业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愈加成熟不断细分出众多沉浸式文旅业态。以沉浸式文旅空间作为切入口... 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的愈加成熟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机遇,游客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希望在文旅空间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因此,沉浸式文旅产业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愈加成熟不断细分出众多沉浸式文旅业态。以沉浸式文旅空间作为切入口,运用扎根理论,对“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的游客评论进行逐级编码,识别出游客的心流历经“心流前因—心流体验—心流影响”三个阶段,“前期设计”与“现场管理”两个外界因素在游客心流历程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前期设计”通过对目标游客、工具使用、任务类别的限定来影响三者的协调搭配,进而干预心流前因;“现场管理”通过工作人员的服务让游客渐渐沉浸其中,顺利完成心流历程的后两个阶段。基于此,提炼出核心范畴“价值共创”,游客心流是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依据研究结论对沉浸式文旅产业的管理策略、文旅融合等方面提供实际建议,有助于文旅产业借助沉浸式风口实现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体验 扎根理论 价值共创 沉浸式文旅空间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观作为一种世界观:理论建构与现实意义
3
作者 王春雷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13,共4页
特殊活动(special events)是指在发起人常规计划之外,在参与者日常生活或工作之外,能满足组织者特殊目的并带给参与者特殊体验的聚集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的集体狩猎到现代社会的商业会展,活动的形式不断演变却始... 特殊活动(special events)是指在发起人常规计划之外,在参与者日常生活或工作之外,能满足组织者特殊目的并带给参与者特殊体验的聚集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的集体狩猎到现代社会的商业会展,活动的形式不断演变却始终贯穿于人类生活中,不仅帮助个人定义和提升生活的意义,而且推动了社区、社会文化、宗教和国家的发展2。随着加速社会的到来,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曾面临或正在经历一种矛盾:社会财富显著增加,但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并未同步提升3。作为连接个体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活动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对人们认识世界、构建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进而会显著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关于活动观作为一种世界观的探讨由此展开。在此背景下,活动学(eventology)应运而生,它致力于借助特殊活动为社会成员创造积极利益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狩猎 幸福感 人类生活 活动学 特殊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人才空间分布与流动格局——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凡 林晓 +1 位作者 戴杨 刘承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4-972,共9页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基于领英(LinkedIn)大数据洞察平台,获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数字人才静态区位(2022年)和动态迁移(2021—2022年)数据,比较分...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基于领英(LinkedIn)大数据洞察平台,获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数字人才静态区位(2022年)和动态迁移(2021—2022年)数据,比较分析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人才分布与流动格局。结果表明:(1)数字人才高度集中在核心城市,但在能级上与顶尖全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2)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发展的协调水平高于京津冀地区,并形成了港–深、沪–苏两大高地;(3)数字人才在中国呈现环流格局,但全球尺度上是非“零和博弈”,表现出以香港地区为枢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4)三大城市群中不存在净流入型活跃城市,因而都面临严峻的数字人才流失风险。最后,从全球、区域和地方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人才 人才流动 关键核心技术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型改进及时空演化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妮娜 曾刚 +2 位作者 史正燕 宋艳姣 陈鹏鑫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4-160,共17页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局部区域且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缺乏对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研究。文章... 旅游气候舒适度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子,也是影响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对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研究多集中在局部区域且各评价指标具有较强的局限性,缺乏对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的研究。文章基于气象站点数据,并结合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改进国际上典型的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内地1961—2020年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及空间格局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旅游气候舒适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中国内地的实际情况。时间上,中国内地旅游气候舒适度在近60年中表现出非线性和多时间尺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空间上,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旅游气候舒适天数呈减少趋势,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呈增加趋势。该结论为我国未来旅游气候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气候舒适度 中国内地 气候变化 多时间尺度变化 非线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资源保护的就业增长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娜 朱妮娜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75,共18页
文章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及国家5A级景区名录为基础,综合衡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程度,匹配2000—2019年的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旅游资源保护的就业增长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保护不仅能够有效带动住... 文章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录及国家5A级景区名录为基础,综合衡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程度,匹配2000—2019年的地市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旅游资源保护的就业增长效应及其背后的机制。研究发现,旅游资源保护不仅能够有效带动住宿与餐饮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而且对建筑业等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利用空间滞后模型进行的拓展分析表明以上结论相对稳健,并进一步证实就业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旅游资源保护的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制度环境的优化和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在其中起到了正向支撑作用。文章对各地因地制宜利用名录效应进行旅游资源保护,拉动各产业就业增长,优化旅游发展政策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保护 就业 产业异质性 空间效应 制度环境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施晓燕 刘海泉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23,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西方话语垄断下中国的失语现象依然存在,全球性议题中中国的弱势地位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学术论坛的中国特色国际话语发声不足,国际话语传播渠道劣势短期无法改变。提升中...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如,西方话语垄断下中国的失语现象依然存在,全球性议题中中国的弱势地位依然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学术论坛的中国特色国际话语发声不足,国际话语传播渠道劣势短期无法改变。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好中国国际话语权顶层设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中国国际话语权道义担当;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国际话语传播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国际话语权 顶层设计 传播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