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向度
1
作者 赵勇 张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3,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这突破了"中国威胁论"的认知逻辑,打破了&qu...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递了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中国之问"和"世界之问"。这突破了"中国威胁论"的认知逻辑,打破了"历史终结论""新自由主义经济论""文明冲突论"的多重理论约束。新时代要做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理论探索和话语表达,积极主动地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 世界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勇 吴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彰显...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塑造了一大批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彰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肯定。延安时期劳模的产生经历了由积极参与生产劳动的普通群众发展为地方性模范人物再发展为全社会的劳模的过程,展现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塑造劳模形象的内在逻辑理路。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劳模形象的塑造取得了巨大成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模 形象塑造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学术同行评议反而不专业?——“科学伪装”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10
3
作者 查自力 樊秀娣 朱晨光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6,共10页
同行评议是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制度,但目前在中国高校中遭遇信任危机,这与评议中的“科学伪装”现象有关。以同行评议之名行量化评价之实、以同行评议之名行管理之便、以同行评议之名为个人目的“背书”严重影响了同行评议的科学性。科... 同行评议是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制度,但目前在中国高校中遭遇信任危机,这与评议中的“科学伪装”现象有关。以同行评议之名行量化评价之实、以同行评议之名行管理之便、以同行评议之名为个人目的“背书”严重影响了同行评议的科学性。科学性受阻主要源于同行评议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内在的复杂逻辑。科学性困境的突破需要在多重逻辑互嵌下构建同行评议的“协同治理”模式,建立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四者相互分工、相互支持、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理顺高校牵头的评议组织者、评议人和被评议人的权利责任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学术共同体尽责、社会参与的“四位一体”现代学术同行评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行评议 科学伪装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