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应变分析
1
作者 于峰 施坤 +2 位作者 管玉聪 方圆 许波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7,共11页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 为分析芯钢管连接的PVC-CFRP管混凝土柱-RC梁边节点的应变发展规律,通过10个芯钢管边节点试件和1个普通边节点试件的低周反复试验,探析芯钢管含钢率、CFRP条带间距、节点环箍配箍率、轴压比和梁纵筋配筋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在节点处发生剪切破坏。早期节点剪力主要由混凝土斜压杆承担,当试件达到峰值承载力时,节点斜向压力仍由混凝土承担,而斜向拉力由柱纵筋和节点环形箍筋共同承担,芯钢管直接参与抗剪。考虑芯钢管含钢率、节点环箍配箍率和轴压比的影响,引入边节点抗剪综合影响系数,建立边节点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FRP管混凝土 节点 钢管混凝土 破坏形态 应变分析 受剪机理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GO气凝胶制备及其对抗生素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微 徐子婷 +2 位作者 王贺 刘水 向韬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64,共7页
以提高金属有机骨架(MOFs)吸附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高效稳定性为目标,采用溶剂热法将MOFs粉末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制备MOFs气凝胶UIO-66-NH_(2)/GO。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技术,分析U... 以提高金属有机骨架(MOFs)吸附水中抗生素类有机污染物高效稳定性为目标,采用溶剂热法将MOFs粉末与氧化石墨烯(GO)混合制备MOFs气凝胶UIO-66-NH_(2)/GO。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技术,分析UIO-66-NH_(2)/GO形态结构与性能,利用吸附试验研究了UIO-66-NH_(2)/GO对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及循环再生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GO成功负载到UIO-66-NH_(2)中,形成八面体空间网络结构;UIO-66-NH_(2)/GO气凝胶的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12 h,温度40°C,pH为7,初始浓度为100mg/L,对环丙沙星、四环素的最佳吸附量分别为144.32 mg/g和158.25 mg/g。UIO-66-NH_(2)/GO气凝胶对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吸附是一个吸热、自发、随机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UIO-66-NH_(2)/GO气凝胶循环利用8次,对抗生素的吸附量仍能达到100 mg/g以上,UIO-66-NH_(2)/GO气凝胶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s气凝胶 环丙沙星 四环素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E图像的水泥基修补材料物相分析方法对比
3
作者 张高望 吕江鹏 +2 位作者 陈泽鑫 袁捷 杨小刚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6-824,共9页
基于背散射电子(BSE)图像,对比了频率-灰度直方图法、累计频率-灰度直方图法和高斯混合模型(GMM)法在水泥基修补材料(CRM)物相分析中的表现,并基于表现最优的方法研究了修补界面过渡区的物相占比。结果表明:GMM法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和一致... 基于背散射电子(BSE)图像,对比了频率-灰度直方图法、累计频率-灰度直方图法和高斯混合模型(GMM)法在水泥基修补材料(CRM)物相分析中的表现,并基于表现最优的方法研究了修补界面过渡区的物相占比。结果表明:GMM法具有最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推荐在物相定量分析的灰度阈值分割中使用;修补界面过渡区的孔隙和未反应颗粒分布较密,其中改性硅酸盐水泥基修补材料的未水化颗粒含量较高,磷酸盐水泥基修补材料的孔隙率较高,在修补工作中应作相应处理,以提升修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修补材料 背散射电子图像 修补界面过渡区 灰度分割阈值 物相占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4
作者 文龙 秦泗凤 +1 位作者 马存多 徐春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6,78,共11页
为系统地把握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态势,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统计量工具对2000~2022年573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Pushover分析方法领域的研究脉络,结果表明:在发文数量方面,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呈现起步慢、增速高、逐渐平稳... 为系统地把握Pushover分析方法的研究态势,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统计量工具对2000~2022年5737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Pushover分析方法领域的研究脉络,结果表明:在发文数量方面,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呈现起步慢、增速高、逐渐平稳的趋势;在国内外研究网络方面,国内研究机构网络联系不够密切,各机构之间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国际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意大利、伊朗、美国、中国等在相关领域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研究热点方面,增量动力分析和时程分析在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领域中起到了枢纽作用,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涉及到框架结构、桥梁、地下结构、高桩码头等方面,其中建筑结构领域居多,在其它领域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研究前沿方面,关键词能力谱法突现强度最大,数值模拟、地下结构、自复位、风险评估、动水压力、波浪力等关键词在Pushover分析方法研究中保持活跃状态,反映了Pushover分析方法朝着多元、精细化方向发展。利用可视化图谱深入分析Pushover分析方法的演进历程、热点主题及发展趋势,研究结论可为该分析方法的未来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HOVER 时程分析 能力谱法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拉伸性能的精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鲍佳文 高强 +1 位作者 唐林 赵唯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4-823,共10页
为了揭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细观工作机理和内部灌浆料的开裂、破坏过程,利用DIANA 10.3有限元软件建立接头试件的肋尺度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轴向拉伸荷载下接头的连接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接头试件的破坏模式... 为了揭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细观工作机理和内部灌浆料的开裂、破坏过程,利用DIANA 10.3有限元软件建立接头试件的肋尺度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轴向拉伸荷载下接头的连接性能.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接头试件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及钢筋和套筒的轴向应变分布规律;钢筋锚固区灌浆料中的圆锥状裂缝与接头轴向呈35°~45°夹角分布;灌浆键的剪切破坏会导致钢筋的机械咬合作用失效,造成套筒有效约束面内移;布置在钢筋自由端的套筒肋无法充分发挥对灌浆料的止推作用;纯灌浆段无法形成锥面斜压杆应力传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全灌浆套筒 精细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应变分布 裂缝开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6061-T6铝合金的修正塑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小农 宗绍晗 +1 位作者 张超众 成张佳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9-1088,共10页
铝合金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中。能准确描述铝合金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本构关系,对铝合金结构在复杂工况下的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von Mises屈服准则忽略了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并不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下... 铝合金材料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中。能准确描述铝合金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本构关系,对铝合金结构在复杂工况下的分析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von Mises屈服准则忽略了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并不适用于复杂应力状态下的铝合金材料。通过试验证明了应力三轴度和Lode角均会对6061-T6铝合金的塑性行为产生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国产6061-T6铝合金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本构模型,并校准了全过程硬化规律和新屈服准则。通过试验和数值结果对比可知,该塑性本构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国产6061-T6铝合金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弹塑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塑性本构模型 应力三轴度 Lode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初始饱和度条件下高液限滑带土环剪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吕玺琳 钟启锋 +3 位作者 颜建春 唐正辉 徐柯锋 刘先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边坡滑带土,开展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其残余强度的影响。制作1.20 g·cm^(-3)和1.35 g·cm^(-3)两种干密度条件下初始饱和度为25%、45%、65%、85%和100%的滑带土试样,在100 kPa、200 kPa和400 kPa... 针对某高速公路沿线边坡滑带土,开展了一系列环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其残余强度的影响。制作1.20 g·cm^(-3)和1.35 g·cm^(-3)两种干密度条件下初始饱和度为25%、45%、65%、85%和100%的滑带土试样,在100 kPa、200 kPa和400 kPa正应力条件下开展试验,获得了滑带土剪应力与剪切角关系曲线。根据曲线得到残余剪切强度,得出滑带土的残余强度参数。结果表明,当正应力为100 kPa时,初始饱和度对滑带土残余强度影响不明显,当正应力为200 kPa和400 kPa时,初始饱和度增大将使残余强度降低。当干密度为1.35 g·cm^(-3)时,残余黏聚力随初始饱和度增加而增加,而当干密度为1.20 g·cm^(-3)时则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规律。对于两种干密度的滑带土,残余摩擦角均随初始饱和度增加而减小。低干密度条件下残余强度参数随初始饱和度的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滑带土 环剪试验 饱和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Fe-SMA主动加固混凝土柱的轴压试验研究
8
作者 强旭红 田伟潇 +2 位作者 张德林 姜旭 徐春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19-4531,共13页
为研究混凝土柱等竖向构件的主动加固方法,制作9个素混凝土柱试件和4个钢筋混凝土柱试件,使用国产铁基形状记忆合金(Fe-based shape memory alloy,Fe-SMA)条带对混凝土柱进行预应力主动加固,通过轴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混凝土柱... 为研究混凝土柱等竖向构件的主动加固方法,制作9个素混凝土柱试件和4个钢筋混凝土柱试件,使用国产铁基形状记忆合金(Fe-based shape memory alloy,Fe-SMA)条带对混凝土柱进行预应力主动加固,通过轴压试验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于混凝土柱轴压性能的提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Fe-SMA条带的加固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柱的轴向承载力、极限位移、延性,增加Fe-SMA条带数量且对条带进行加热激活后,加固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提出的主动加固方法适用于混凝土柱等竖向构件的日常维护加固与防灾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柱 主动加固 铁基形状记忆合金 轴压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深层调蓄排水管道长期运营累积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麒璇 周维祥 +3 位作者 徐柯锋 徐震 朱长根 吕玺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31-235,共5页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 深层调蓄管道因长期承受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运营期产生较大沉降,并可能进一步引起管道泄漏、损坏等,从而影响深隧调蓄系统正常运营与环境安全。针对长期充放水循环荷载导致的软土地层管道沉降问题,采用拟静力有限元模拟得到管道满流荷载导致的地基应力分布,并基于分层总和法与软土塑性应变、孔压随加载循环累积的经验公式,提出了管道下方软土地基长期沉降的计算方法。将该法用于上海苏州河段深层调蓄管道长期沉降预测,分析得到了管底地基未加固条件下管道-地基系统长期沉降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因充放水循环荷载具有低频重载的特点,地基沉降的绝大部分由于软土的循环累积塑性应变导致,而由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几乎可以忽略。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深隧排水系统设计和运维安全保障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排水管道 长期沉降 循环荷载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驻极滤袋对荷电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超 杨小川 +1 位作者 朱冕 柳静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3-669,共7页
本文利用单针-板电极负直流高压电晕放电装置对针刺毡滤袋进行电晕驻极处理,设计搭建了由线-板式预荷电器和驻极滤袋集尘装置组成的复合电/袋过滤实验平台,系统的研究了电晕驻极滤袋对未荷电、单极荷正电、单极荷负电以及双极荷电的0.3... 本文利用单针-板电极负直流高压电晕放电装置对针刺毡滤袋进行电晕驻极处理,设计搭建了由线-板式预荷电器和驻极滤袋集尘装置组成的复合电/袋过滤实验平台,系统的研究了电晕驻极滤袋对未荷电、单极荷正电、单极荷负电以及双极荷电的0.3~10μm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对比了不同风速条件下驻极滤袋对不同荷电类型微细颗粒物捕集效率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滤料捕集未荷电颗粒物,库仑作用的引入使得驻极滤料捕集荷电颗粒物具有更高的效率,尤其是对于粒径0.3μm颗粒物提升效果最为明显,荷正电、荷负电和双极荷电使其捕集效率从79.9%分别提升到99.9%、99.3%和98.6%;基于库仑力的静电捕集效率还能够补偿由于风速增大而造成的机械捕集效率降低幅度,对于粒径0.3μm颗粒物,荷正电、荷负电和双极荷电使其捕集效率差值从9.4%分别降低到0.06%、0.2%和5.2%.更具体地说,即库仑引力作用强于库仑斥力作用,且两者均优于异相荷电凝并作用.此外,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不同荷电类型颗粒物在驻极滤袋表面沉积的微观形貌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尘饼生长理想化模型用于进一步解释以上实验结果.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发展静电-机械双效捕集脱除微细颗粒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极滤袋 细微颗粒物 荷电 捕集效率 尘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简化计算模型及应用
11
作者 胡大柱 占昆旺 +2 位作者 吴志平 赵娟 徐春丽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3,共12页
为解决防屈曲钢板墙屈服位移大,在小变形阶段仅提供刚度和承载力而无法消能的缺点,将墙式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钢板墙在厚度方向进行并联布置,构成新型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小变形阶段,复合构件中的摩擦阻尼器滑动消能,随着变... 为解决防屈曲钢板墙屈服位移大,在小变形阶段仅提供刚度和承载力而无法消能的缺点,将墙式摩擦阻尼器与防屈曲钢板墙在厚度方向进行并联布置,构成新型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小变形阶段,复合构件中的摩擦阻尼器滑动消能,随着变形增大,防屈曲钢板墙进入屈服状态,摩擦阻尼器和防屈曲钢板墙共同消能。基于防屈曲钢板墙、摩擦阻尼器以及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构件的试验结果以及复合构件构造特点,建立了弹簧束简化计算模型,用于模拟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的力学性能。简化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替代实体有限元分析,且可在结构整体分析中直接应用。基于简化模型,通过参数分析的方法,以最优附加阻尼比为控制指标,探讨了复合构件中摩擦阻尼器滑动摩擦力与防屈曲钢板墙屈服承载力的合理比值(滑屈比)、构件高宽比建议值。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高宽比建议小于1.5,而滑屈比合理比值范围为0.07~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防屈曲钢板墙复合减震构件 摩擦阻尼器 防屈曲钢板墙 弹簧模型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刘巧会 黄海峰 +1 位作者 薛苗苗 秦肖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62,共9页
为揭示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钢纤维掺量为控制变量开展UHPC轴压试验并进行本构模拟。研究表明:UH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掺加钢纤维后,UH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变缓;随... 为揭示钢纤维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以钢纤维掺量为控制变量开展UHPC轴压试验并进行本构模拟。研究表明:UH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由上升段和下降段组成;掺加钢纤维后,UHPC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变缓;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的受压弹性模量、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均呈递增趋势;假定UHPC受压损伤区服从Weibull随机分布,构建损伤变量,引入损伤修正因子,建立一种新的考虑钢纤维掺量的UHPC受压损伤模型并分析损伤变量发展规律,利用UHPC轴压试验数据验证新建模型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不同钢纤维掺量下UHPC轴压力学性能的研究及本构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钢纤维掺量 轴压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弦支穹顶索撑节点滑移性能试验 被引量:8
13
作者 罗永峰 王飞 +1 位作者 倪建公 许立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71,共7页
为精确研究弦支穹顶索撑节点对拉索的约束性能,以某在建的弦支穹顶钢屋盖为例,采用试验方法,对索撑节点的滑移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得到了该类节点的失效和破坏模式。提出了滑移力密度的概念,并用于描述此类节点的滑移性能,获得了拉... 为精确研究弦支穹顶索撑节点对拉索的约束性能,以某在建的弦支穹顶钢屋盖为例,采用试验方法,对索撑节点的滑移性能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得到了该类节点的失效和破坏模式。提出了滑移力密度的概念,并用于描述此类节点的滑移性能,获得了拉索在节点中的实测静摩擦系数,并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针对节点在张拉后对拉索约束力不足的缺点,提出了在节点凹槽内加肋的改进措施,并与未加肋节点的抗滑移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密封套筒与插耳造成了约10%的预应力损失,施工中应进行超张拉以补偿这部分损失。原设计节点的破坏模式为拉索从节点中滑出,并伴随有外包PE的损坏,节点的最大实测滑移力为150kN,滑移力密度为18.3kN/mm,实测拉索与节点间静摩擦系数为0.24,与有限元分析数据吻合。加肋改进节点最大实测滑移力为240kN,实测滑移力密度为26kN/mm,滑移力密度提高了42%,较好地改善了节点对拉索的约束效果,提高了节点的抗滑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 索撑节点 滑移性能 滑移力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缩径缺陷桩的透明土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明芳 遆永新 +2 位作者 徐志军 刘军 郭兆翔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36-1446,共11页
针对传统室内模型试验无法了解缩径桩桩周土体内部位移场的缺点,利用透明土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深部不同缩径参数对单桩承载特性和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完整桩和缩径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场发现:缩径径... 针对传统室内模型试验无法了解缩径桩桩周土体内部位移场的缺点,利用透明土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研究深部不同缩径参数对单桩承载特性和桩周土体位移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完整桩和缩径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以及桩周土体位移场发现:缩径径向尺寸对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大于缩径长度;当荷载达到极限承载力时,桩端土出现扇形的位移面,桩顶周围的桩侧土仍随着桩体的沉降而下移,但是桩端周围的桩侧土却出现逆桩身上移的现象;缩径的存在会增加桩侧土体的变形范围,使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变形区域发生贯穿,形成整体的大变形;缩径长度对桩侧土变形范围的影响程度大于缩径径向尺寸。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缩径桩的加固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缩径缺陷 承载特性 土体位移场 透明土 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间位移协调的承压水降压引起土层变形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贾亚杰 梁发云 +1 位作者 崔振东 叶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48,共7页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 承压水降压引起的地面沉降由含水层、弱透水层和潜水层的变形组成。当承压层降压时间短、弱透水层固结变形较小时,可以假设弱透水层为严格的隔水层。采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基于位移协调条件分别建立了单井抽水以及第三类基坑工程降水(隔水帷幕插入降水含水层)引起的土层变形分析模型,与数值模拟和现场抽水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覆土层弹性参数变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抽水井附近的土层变形呈现"上小下大"特点,一定距离以外含水层与地面沉降大致相等,根据承压含水层降深要求,可估算出基坑外的水位降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 层状弹性体系 变形协调 土层变形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地区煤矸石作为建筑回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长明 刘洪亮 王丽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了利用煤矸石作为建筑回填材料,控制其压实质量,以室内土工试验的方法,对太原地区某矿煤矸石进行了物理、力学等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所用煤矸石性能良好,性质较稳定,适合作为回填材料。并回归出该煤矸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得出... 为了利用煤矸石作为建筑回填材料,控制其压实质量,以室内土工试验的方法,对太原地区某矿煤矸石进行了物理、力学等指标的试验研究。结果证明,所用煤矸石性能良好,性质较稳定,适合作为回填材料。并回归出该煤矸石的应力-应变关系式,得出了物理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实验 煤矸石 颗粒级配 特征参数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承式路堤桩土荷载分担特性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玺琳 庞博 +3 位作者 朱长根 张甲峰 徐柯锋 马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0-53,共4页
基于自主研制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桩承式路堤桩土荷载分担特性试验。通过模拟桩土差异沉降形成过程,分析了不同填土高度下桩承式路堤应力分布变化特性,并阐明了桩土应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上方路堤自重传递至桩顶,进... 基于自主研制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桩承式路堤桩土荷载分担特性试验。通过模拟桩土差异沉降形成过程,分析了不同填土高度下桩承式路堤应力分布变化特性,并阐明了桩土应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上方路堤自重传递至桩顶,进而导致桩间土的竖向土压力减小,桩顶土压力增加。随着桩土差异沉降增加,桩土应力比变化呈现出先快速增加、后略有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路堤填土高度越大,最终稳定状态的桩土应力比越大。试验研究成果可为桩承式路堤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承式路堤 差异沉降 模型试验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液压管路分割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平 佟昆宏 王学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针对液压管路背景多变、管道弯折、管道重叠排布等复杂现象且现有图像分割方法对管路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以U-net网络为基础,结合Mobilenetv3网络、SE注意力机制模块、自校正卷积模块的液压管路分割方法。该方法以Mobilenetv3-l... 针对液压管路背景多变、管道弯折、管道重叠排布等复杂现象且现有图像分割方法对管路分割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以U-net网络为基础,结合Mobilenetv3网络、SE注意力机制模块、自校正卷积模块的液压管路分割方法。该方法以Mobilenetv3-large模型作为骨干网络,结合LR-ASPP网络处理特征图;在解码过程中,融入SE注意力模块和SC自校正模块,提升了特征提取能力;最后采用Dice函数和BCE函数的组合来作为网络的损失函数,有效地提升了网络的收敛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交并比、像素精度指标上的均值分别达到90.8%、95.2%,且模型体积为16.9 M,推理每张图像所耗时间20 ms,可应用于需实时部署的场景,为液压管路渗漏的准确识别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管路 图像分割 Mobilenetv3网络 注意力机制 SC自校正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离子在带接缝混凝土内的传输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延永东 司有栋 +2 位作者 陆春华 高生宇 刘雪扬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6,共8页
为得出不同类型接缝及石灰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构件在氯盐环境中的耐久性影响,设计了一侧为普通混凝土、另一侧为石灰石粉混凝土、中间为不同类型接缝的组合试件。将养护后的试件在10%浓度的氯盐溶液中浸泡270 d后取样,检测接缝处及其两侧... 为得出不同类型接缝及石灰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构件在氯盐环境中的耐久性影响,设计了一侧为普通混凝土、另一侧为石灰石粉混凝土、中间为不同类型接缝的组合试件。将养护后的试件在10%浓度的氯盐溶液中浸泡270 d后取样,检测接缝处及其两侧混凝土内的自由氯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同一试件内,接缝处的氯离子浓度最大,距接缝0~20 mm处混凝土内的氯离子浓度向远离接缝方向逐渐减小,距接缝20 mm之外混凝土内的氯离子浓度基本相等;相同侵蚀时间下,同一深度处直接湿接缝内的氯离子浓度最大,凿毛接缝处次之,界面剂接缝处最小,拟合得出的3种接缝处的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基体混凝土的1.95倍、1.87倍、1.83倍;接缝两侧相同距离处,掺石灰石粉混凝土内的氯离子浓度均大于普通混凝土,石灰石粉掺量(质量分数)为10%、20%、30%时混凝土表观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增大9.8%、11.8%、65.8%;数值模拟得到的氯离子在带接缝混凝土内的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接缝 石灰石粉 氯离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媛 聂晓宁 田黎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71,479,共9页
为分析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Keiwitt‑6(K6)型球面网壳缩尺模型的连续倒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力路径和初始缺陷对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 为分析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Keiwitt‑6(K6)型球面网壳缩尺模型的连续倒塌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传力路径和初始缺陷对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传力路径依次失效后,网壳主要通过压杆机制抵抗连续倒塌,其破坏模式为局部倒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传力路径与初始缺陷对网壳抗连续倒塌性能影响显著:传力路径依次失效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传力路径同时失效时,结构的动力响应明显增大;随着初始几何缺陷大小的增加,网壳的抗连续倒塌性能降低;当初始缺陷大小相同时,结构并非均是在第1阶屈曲模态下率先发生连续倒塌。建议考虑传力路径的影响,取前10阶屈曲模态进行网壳的连续倒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球面网壳 连续倒塌 传力路径 初始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