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林海波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康飞宇 王选朋 尹钊 戴兴建 林曦鹏 朱轶林 张弛 张宇鑫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俞振华 党荣彬 邱清泉 陈仕卿 史卓群 张华良 李浩秒 徐成 周栋 司知蠢 宋振 赵新宇 刘轩 梅文昕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9-2192,共44页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储能又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保持了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机构和学者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WIPO国际发明专利数、新增集成示范和产业化项目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型储能装机功率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总体上中国储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高频高功率储能专辑》主编寄语
2
作者 安仲勋 戴兴建 谢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特征以及负荷复杂特性,使电网面临秒/毫秒级频率、电压波动、瞬时功率缺额等严峻挑战。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秒/毫秒级电网波动挑...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特征以及负荷复杂特性,使电网面临秒/毫秒级频率、电压波动、瞬时功率缺额等严峻挑战。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秒/毫秒级电网波动挑战,短时高频高功率储能技术涵盖超级电容、飞轮储能、高倍率电化学储能及混合系统等,凭借其毫秒级响应、长循环寿命及高功率耐受能力,已成为平抑新能源波动、保障电网频率稳定、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增强关键负荷可靠性的核心支撑,更是轨道交通制动能量回收、工业脉冲负荷优化、数据中心应急保障等场景不可替代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特性 间歇性 可再生能源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钠化比例对AC//HC型钠离子电容器的性能影响
3
作者 安仲勋 梁鹏程 杨重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9-1686,共8页
本工作以镍铁锰酸钠(NaNi_(0.4)Mn_(0.4)Fe_(0.2)O_(2),NMF)作为钠源,将不同比例的钠离子预掺杂到活性炭//硬碳(AC//HC)型钠离子电容器的HC负极,通过各项测试,研究分析了不同预钠化比例对钠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预钠... 本工作以镍铁锰酸钠(NaNi_(0.4)Mn_(0.4)Fe_(0.2)O_(2),NMF)作为钠源,将不同比例的钠离子预掺杂到活性炭//硬碳(AC//HC)型钠离子电容器的HC负极,通过各项测试,研究分析了不同预钠化比例对钠离子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预钠化比例提高至50%以上,AC//HC型钠离子电容器各项性能均得到显著提升,包含电压、直流内阻、容量、倍率性能、功率密度和循环性能等。当预钠化比例提高至80%时,在电压区间内呈现较好的线性曲线,放电容量达到83.73 mAh,与预钠化比例为0的电容器相比提升了3倍。以0.1 A(1.5C)的放电能量为基准计算不同电流下的放电能量保持率,大倍率电流3 A(44C)下的放电能量保持率达到79.35%,而预钠化比例为0的电容器在3 A(44C)电流下的放电能量保持率仅为26.35%。此外,当预钠化比例从0提高至80%时,功率密度从9807.89 W/kg提高至24498.51 W/kg。预钠化比例高于50%的电容器循环3000圈时的能量保持率仍然高于90%,且胀气程度较低。基于预钠化后的负极具有较低的OCV,能够相应地提升AC正极的工作电压范围,进而有效提高了容量和能量密度。与此同时,预钠化后的负极OCV降低,有利于形成致密的SEI膜,提高了HC负极表面SEI膜的稳定性。需要指出的是,预钠化比例需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实现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最优化。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为预钠化钠离子电容器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容器 预钠化 镍铁锰酸钠 活性炭 硬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锂化对AC//Nb_(2)O_(5)型锂离子电容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范羚羚 刘中柱 杨重阳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3-2924,共12页
锂离子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可以填补高功率器件和高能量器件之间的技术空白。本工作以活性炭(AC)为正极,正交晶相五氧化二铌(T-Nb_(2)O_(5))为负极组装为软包装的锂离子电容器,研究预锂量对该种器件在不同正负极质量比下(P/N比... 锂离子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可以填补高功率器件和高能量器件之间的技术空白。本工作以活性炭(AC)为正极,正交晶相五氧化二铌(T-Nb_(2)O_(5))为负极组装为软包装的锂离子电容器,研究预锂量对该种器件在不同正负极质量比下(P/N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预锂化,可以有效提高该种器件的电化学性能,不论采用何种P/N比,预锂量提高至60%后,开路电位均可提高到1.5 V以上,首次库仑效率可提高至80%以上,在有效提高材料克容量的同时具备更小的内阻,循环伏安曲线具有典型的电容特征,常温搁置33天后电压保持能力仍有75%及以上,在100C大倍率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5%以上,30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均高于90%。P/N比越高对该种器件性能更有利,具体表现为首次库仑效率更高,自放电中具有更高的电压保持能力,其中P/N比最大的锂离子电容器(P/N=1.1)预锂60%后,在103.2 W/kg的功率密度下可发挥30.4 Wh/kg的能量密度,在2098.1 W/kg的功率密度下能量密度仍旧有29.4 Wh/kg,具有稳定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容器 预锂化 活性炭 五氧化二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7
5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阎景旺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戴兴建 张宇鑫 俞振华 宋振 彭煜民 马一鸣 郭欢 王星 周鑫 胡傲伟 张弛 相佳媛 张浩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谢飞 夏恒恒 杨重阳 邱清泉 艾巍 李浩秒 刘轩 梅文昕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9-1397,共39页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新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保持了全球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展望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同时总体上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叠式车载超级电容器热管理方式分析
6
作者 唐盼春 严嵘 +1 位作者 张灿 孙泽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91,共9页
本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6.0软件对堆叠式车载超级电容器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且针对空冷和液冷两种不同的热管理方式分别建立了热模型以对比其热管理效果。首先,在相同的参数变化范围内,分别研究了空冷和液冷两种方式的超级电容... 本研究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6.0软件对堆叠式车载超级电容器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且针对空冷和液冷两种不同的热管理方式分别建立了热模型以对比其热管理效果。首先,在相同的参数变化范围内,分别研究了空冷和液冷两种方式的超级电容器的最高温度与换热介质的初始温度、在入口处的流速以及超级电容器模组的发热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换热介质的初始温度越高,超级电容器的发热功率越大,则超级电容器的最高温度越高,而换热介质在入口处的平均流速越大,则超级电容器的最高温度越低,且存在一个临界流速1.5m/s,超过该临界值之后,二者的相关性将大大减弱。此外,基于参数化研究结果,设定相同的操作参数,深入分析了这两种热管理方式的换热过程,解释了本研究中空冷和液冷在高度方向上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的现象,并从最高温度与温差、温度分布和换热时间三个方面对比了二者的热管理效果。结果表明,液冷超级电容器的最高温度更低,温差很小,温度分布十分均匀,且换热时间远少于空冷超级电容器,热管理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叠式超级电容器 热管理 热模型 空冷 液冷 热流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掺杂改性中Li位和Fe位掺杂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俊喜 许明玉 +5 位作者 曹小卫 宋锴焱 梅颖 严锦程 杨希 王保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699-702,共4页
对LiFePO4的不同位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位和Fe位Mg2+、Mo6+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通过XRD、XPS、充放电曲线以及CV、Mott-Schottky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主要分析了金属离子在Li位和Fe位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 对LiFePO4的不同位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i位和Fe位Mg2+、Mo6+掺杂的LiFePO4正极材料,通过XRD、XPS、充放电曲线以及CV、Mott-Schottky对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主要分析了金属离子在Li位和Fe位掺杂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和Mo6+可以分别在Fe位和Li位掺杂,且不会影响磷酸铁锂的橄榄石结构,掺杂可以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从掺杂效果来看,Fe位掺杂比Li位掺杂更优越,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半导体性质着手对掺杂机理作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掺杂 Li位 Fe位 Mott-Schott-ky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SOC估计 被引量:6
8
作者 韦莉 张世博 +3 位作者 姚勇涛 苗小丽 章锦 翁焕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188-5197,共10页
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超级电容器SOC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参数辨识方法求解超级电容器实时电动势,定义不... 作为大规模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混合型超级电容器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是能量管理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超级电容器SOC预估方法。首先,利用参数辨识方法求解超级电容器实时电动势,定义不同初始电压放电至相同终止电压的容值为动态容值。其次,设计不同温度、不同电流倍率的实验得到超级电容器不同工况下特性。再次,建立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全工况预测模型,修正电动势归一化和电荷再分配现象导致的SOC估计的误差。最后,通过多个温度下的随机变电流放电实验数据,将基于动态容值修正的SOC估计值和电流Ah积分法得到的SOC参考值进行对比,证明该SOC估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SOC估计 电动势 动态容值 电荷再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流充放电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温度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兴磊 王文 +1 位作者 华黎 衡建坡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7-1214,共8页
温度特性是双电层电容器的重要特性之一,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可逆热和不可逆热的产生。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双电层电容器在恒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一个双电层电容器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 温度特性是双电层电容器的重要特性之一,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伴随着可逆热和不可逆热的产生。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双电层电容器在恒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传热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一个双电层电容器样品在循环过程中的内部及外部温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对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恒流充放电循环过程中双电层电容器内部和外部的传热特性、温度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讨论了循环过程中电容器可逆热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由可逆热引起的温度波动的变化。另外,实验数据表明,超级电容器在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需要进行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温度特性 传热 数值模拟 测量 可逆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容器研究进展及示范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安仲勋 颜亮亮 +2 位作者 夏恒恒 徐甲强 华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8-536,544,共10页
锂离子电容器兼具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电动公交车、节能电梯和有轨电车等的工况需求,成为近年来各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的研究热点。从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电极材料体系以及负极... 锂离子电容器兼具双电层电容器的高功率密度与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极大程度的满足了电动公交车、节能电梯和有轨电车等的工况需求,成为近年来各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的研究热点。从锂离子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电极材料体系以及负极预嵌锂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系统的介绍了作者课题组自主开发的能量密度大于20Wh kg-1的锂离子电容器在城市纯电动公交车上的示范应用。运行结果表明,锂离子电容器在固定线路电动公交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储能量大,实现20 km以下线路首站一次充电跑完全程;2先进的通讯管理系统,实时监控锂离子电容器运行情况,及早预判故障,提高运营安全;3先进的热管理系统,电容单体的最高温度仅比环境温度高3~4℃,完全能够承受高温天气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容器 预嵌锂 电极材料 电动公交车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性炭/镍钴锰酸锂(AC/LiNi_(0.5)Co_(0.2)Mn_(0.3)O_2)复合正极的锂离子超级电容电池的构建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夏恒恒 安仲勋 +6 位作者 黄廷立 方文英 杜连欢 吴明霞 索路路 徐甲强 华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233-1241,共9页
采用有机体系(NMP+PVDF)混料及乙醇萃取的方法成功制得活性炭/LiNi_(0.5)Co_(0.2)Mn_(0.3)O_2(AC/NCM)复合电极片,通过设计不同AC/NCM配比能够调控能量和功率密度。选取AC/NCM为1/3配比的复合正极和硬碳(HC)负极组装的超级电容电池循环... 采用有机体系(NMP+PVDF)混料及乙醇萃取的方法成功制得活性炭/LiNi_(0.5)Co_(0.2)Mn_(0.3)O_2(AC/NCM)复合电极片,通过设计不同AC/NCM配比能够调控能量和功率密度。选取AC/NCM为1/3配比的复合正极和硬碳(HC)负极组装的超级电容电池循环伏安(CV)曲线呈现近似矩形的容性特征,恒流充放电过程电压随时间的变化(V-t曲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行为。此外,采用导电炭黑(SP)/碳纳米管(CNT)/石墨烯(graphene)=3/1/1的质量比设计了复合导电剂,立体导电网络的构建有效降低了器件内阻。按照IEC 62660—1标准,在2.5~4.2 V电压窗口,83.4 W/kg功率密度下测得的能量密度高达66.6 W·h/kg,在最大功率密度6.5 kW/kg下测得的能量密度为21.5 W·h/kg。器件充满电后在65℃高温存储168 h能量保有率为97.4%,且无任何胀气现象,平均自放电率为27.5 mV/天,表现出优良的高温特性。采用14 C和50 C电流循环充放电1000次后能量保有率分别为99.06%和96.45%,体现出该超级电容电池的长寿命优势。在12kW/kg平均放电功率密度下进行脉冲测试,连续放电100次后该器件仍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表明在车辆启动、脉冲器件等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电池 锂离子 活性炭 镍钴锰酸锂 复合正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I/MWCNT复合材料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晓书 丛文博 华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2-1155,共4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苯胺(PANI)及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ANI/MWCNT),扫描电镜(SEM)、IR表征样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其电容性能。结果表明,PANI/MWCNT电极在1 mol/L的H2SO4溶液中电容性能良好,在... 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苯胺(PANI)及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PANI/MWCNT),扫描电镜(SEM)、IR表征样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及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其电容性能。结果表明,PANI/MWCNT电极在1 mol/L的H2SO4溶液中电容性能良好,在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为523 F/g。PANI/MWCNT电极较纯PANI电极有更好的大电流放电能力,50 mA/cm2下复合电极的比电容仍达490 F/g,容量仅衰减了6.31%,而PANI电极的容量则衰减了29.74%。交流阻抗证明,与纯PANI电极相比,PANI/MWCNT复合电极的电阻较低,且具有更为优越的功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聚苯胺 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NiCo金属粒子的N掺杂多孔碳结构作为Zn空气电池优异的双功能电催化剂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忠军 李生娟 +3 位作者 马占宇 储筱曼 李诗婷 吴明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12-6021,共10页
利用气体发泡技术和高温快速碳化的方法制备了负载过渡金属NiCo金属粒子的N掺杂多孔碳结构作为Zn空气电池优异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利用SEM、XRD、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负载NiCo金属粒子的多孔碳进行形貌、物相、比表面... 利用气体发泡技术和高温快速碳化的方法制备了负载过渡金属NiCo金属粒子的N掺杂多孔碳结构作为Zn空气电池优异的双功能电催化剂。利用SEM、XRD、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负载NiCo金属粒子的多孔碳进行形貌、物相、比表面积和孔径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最后组装成全电池进行充放电以及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当镍源和钴源的质量比为1∶1,碳化温度为1000℃(Ni1/2Co1/2NCF-1000)的样品,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1023.85 m2/g),而且其ORR半波电位(0.24V)仅比贵金属催化剂Pt/C的半波电位(0.21 V)低30 mV,OER的过电位为450 mV,远小于贵金属催化剂RuO2的过电位(480 mV)。Ni1/2Co1/2NCF-1000样品组装成Zn空气电池后其比容量和比能量分别达到827mAh·g-1和1013Wh·Kg-1,远大于贵金属催化剂Pt/C+RuO2的比容量和比能量(756 mAh·g-1和871 Wh·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多孔碳 NiCo金属粒子 双功能电催化剂 ORR和O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构筑于多通道炭纤维实现室温钠-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高效吸附
14
作者 叶鑫 李质奇 +5 位作者 孙皓 吴明霞 安仲勋 庞越鹏 杨俊和 郑时有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随着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有限的能量密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成本不断上升的两大困境。室温钠-硫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但其存在多硫化钠的“穿梭效应”导致... 随着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有限的能量密度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成本不断上升的两大困境。室温钠-硫电池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备受关注,但其存在多硫化钠的“穿梭效应”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较差的问题,亟需解决。在此,本文提出将纳米TiO_(2)颗粒构筑于多通道炭纤维以稳定硫,从而实现室温钠-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提高。首先通过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制得有纳米TiO_(2)负载的多通道炭纤维载体材料,后续采用熔融扩散载硫方法制备出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纳米TiO_(2)颗粒的加入可增强了对多硫化物的吸附力,同时促进其向Na2S2和Na2S的快速转化。在0.1 A g^(−1)电流密度条件下,电极材料经循环100次后的比容量为445.1 mAh g^(−1),库仑效率接近100%;即使在电流密度为2 A g^(−1)时,经500次循环,该电极材料仍保持有300.5 mAh g^(−1)的容量,显现出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通过表征测试手段与理论计算相结合,验证了纳米TiO_(2)颗粒的加入可增强碳基材料对多硫化物的吸附作用。这项工作有望为高性能室温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硫电池 正极 二氧化钛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系电解液添加剂对镍钴锰酸锂//石墨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恒恒 梁鹏程 安仲勋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90-2400,共11页
本工作系统研究了6种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硫酸乙烯酯(DTD)、1,3-丙二醇环硫酸酯(PCS)、1,3-丙烷磺酸内酯(PS)、1,3-丙烯磺酸内酯(PST)]对镍钴锰酸锂(NCM111)//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首... 本工作系统研究了6种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亚硫酸乙烯酯(ES)、硫酸乙烯酯(DTD)、1,3-丙二醇环硫酸酯(PCS)、1,3-丙烷磺酸内酯(PS)、1,3-丙烯磺酸内酯(PST)]对镍钴锰酸锂(NCM111)//石墨体系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首次充放电效率、放电容量、倍率特性、低温放电能力、高温存储性能以及循环寿命等发现:VC在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碳碳双键(C=C)能够改善成膜特性,循环性能优异,可独立使用;ES在化成、循环和存储过程中因电解液持续分解而胀气,无法单独使用;硫酸酯添加剂(DTD和PCS)能够明显降低阻抗并提升低温性能,但高温性能稍差;磺酸内酯添加剂(PS和PST)对抑制高温胀气效果突出,含有双功能基团的PST循环性能及抑制电压衰减的能力优于PS,但低温阻抗较高。综合对比发现,单组分硫系添加剂在某些性能方面有自己的特色,但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缺陷,无法独立使用。通过与VC进行等比例复配,硫系添加剂循环性能差的问题得以解决,而高首效、低内阻、大倍率和高温稳定性等特色功能得以保持,二元联用后的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单组分添加剂,采用添加剂联用方式来改善电池综合性能是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液 添加剂 硫系 锂离子 镍钴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铝箔对超级电容器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颜亮亮 范羚羚 +2 位作者 李和顺 方文英 安仲勋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7-451,共5页
通过采用不同铝箔材料作为集流体,制作叠片软包装双电层电容器,采用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脉冲放电和循环寿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光铝箔、腐蚀箔和导电层涂覆铝箔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片状石墨SFG为主的3#导电... 通过采用不同铝箔材料作为集流体,制作叠片软包装双电层电容器,采用扫描电镜、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脉冲放电和循环寿命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光铝箔、腐蚀箔和导电层涂覆铝箔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片状石墨SFG为主的3#导电涂覆铝箔制备的超级电容器具有最小的交流阻抗,且交流阻抗变化率最小,倍率性能最佳,在400C下的容量保有率为92.48%;脉冲测试表明最大比功率可达到28 393.8 W/kg;1 000次寿命循环后,容量仍保有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导电涂层 涂炭箔 腐蚀箔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极石墨/硬碳电极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思 章庆林 +1 位作者 杨重阳 周义荣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5-488,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是判断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在负极石墨中引入硬碳,并调控硬碳在石墨负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及25%),研究不同硬碳含量对单体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碳质量分数的增加,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是判断其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在负极石墨中引入硬碳,并调控硬碳在石墨负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20%及25%),研究不同硬碳含量对单体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硬碳质量分数的增加,电池的内阻呈现下降趋势,常温5 C连续不间断充放电2 000次后,5%~20%硬碳质量分数的电池容量几乎没有衰减。低温-20℃循环结果显示,随着硬碳含量的增加,低温循环逐步改善。同时,高温搁置性能显示,含15%~25%质量分数硬碳的电池具有较好的高温自放电电压保持率和较小的内阻变化率。综合分析后,得出在负极石墨中添加20%质量分数的硬碳不仅可以兼顾常温和低温循环性能,还在高温搁置上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硬碳 内阻 循环 高温搁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公交车用化学电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然 许检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78-480,共3页
当前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电动公交车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工具。简要介绍了电动公交车用各种化学电源的性能,并分析电动公交车用各种化学电源方案的特点,从中得出了超级电容电动公交车将有着广阔的推... 当前环保问题和节能问题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电动公交车在很多国家已成为优先发展的公共交通工具。简要介绍了电动公交车用各种化学电源的性能,并分析电动公交车用各种化学电源方案的特点,从中得出了超级电容电动公交车将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公交车 化学电源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隔膜在镍钴锰酸锂/石墨锂离子电池中性能
19
作者 吴明霞 杨重阳 +3 位作者 章庆林 陈思 安仲勋 周义荣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4期725-731,共7页
陶瓷隔膜广泛应用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电性能。选取了6种商品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陶瓷复合膜和聚烯烃/陶瓷复合膜,研究了其表面形貌、接触角、透气度和吸液率。并选用这6种隔膜制作了容量为2A·h的镍钴锰... 陶瓷隔膜广泛应用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直接影响到电池的电性能。选取了6种商品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陶瓷复合膜和聚烯烃/陶瓷复合膜,研究了其表面形貌、接触角、透气度和吸液率。并选用这6种隔膜制作了容量为2A·h的镍钴锰酸锂/石墨软包锂离子电池,考察电池的内阻、自放电、容量、阻抗、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和高温浮充。结果表明,使用涂覆的陶瓷颗粒直径较小且均匀(0.2~0.5μm),高吸液率(2.0mg·cm^-2),低透气度[72s·(100mL)^-1]和较小内阻(4.65mΩ)的2号PET/陶瓷复合膜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最好,10C的高倍率下容量高达1C的94.9%,5C的大倍率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102%,65°C高温浮充1000h后容量保持在初始的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隔膜 锂离子电池 高温浮充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会展中心超级电容节能电梯技术应用
20
作者 高文伟 华黎 李庆来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8-2130,共3页
超级电容节能电梯系利用超级电容器高比功率、长寿命和快充等特性,将电梯曳引机所产生的再生电能进行存储和再利用,具有节能显著、性价比高等特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作为实际使用电梯最多的单体建筑,50多台垂直电梯采用超级电容节能... 超级电容节能电梯系利用超级电容器高比功率、长寿命和快充等特性,将电梯曳引机所产生的再生电能进行存储和再利用,具有节能显著、性价比高等特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作为实际使用电梯最多的单体建筑,50多台垂直电梯采用超级电容节能电梯技术,以技术创新开创了建筑节能新途径,引领了电梯安全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超级电容 节能电梯 安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