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太阳能工程中心兆瓦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霄童 郝国强 +2 位作者 叶陈生 赵欣侃 李红波 《绿色建筑》 CAS 2010年第2期10-12,15,共4页
针对光伏城市应用的热点问题--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并网技术,介绍了上海太阳能工程中心兆瓦级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BIPV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兆瓦级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太阳能应用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国强 赵国靖 +3 位作者 刘勉 于霄童 吴洲 李红波 《上海节能》 2010年第4期29-32,共4页
文章介绍了上海世博会永久场馆中国馆、世博中心、主题馆太阳能应用,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组件等。理论计算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光伏系统发电量及CO2减排。
关键词 光伏建筑一体化 光伏发电 光伏遮阳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国强 李红波 +2 位作者 黄勇 于霄童 陈鸣波 《上海节能》 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在城市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上海世博会中太阳能发电的应用形式,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太阳能灯及太阳能小品应用。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太阳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太阳电池组件工艺缺陷的红外检测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叶飞 李红波 +3 位作者 张滢清 薛永胜 刘小宇 陈鸣波 《太阳能》 2010年第2期36-37,55,共3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半导体电致发光原理检测硅太阳电池组件工艺缺陷的设备,并简要分析了工艺缺陷的产生及检测原理。利用电致发光原理,能够检测出虚焊、断栅、碎片和隐裂四种较明显的工艺缺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电致发光 太阳电池组件 工艺缺陷 死片 断栅 隐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光伏电站监控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8
5
作者 冯相赛 《太阳能》 2016年第11期47-50,59,共5页
综述了我国光伏电站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技术在光伏电站远程监控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并阐明了光伏电站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在光伏电站远程监控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监控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无人机及其应用概述 被引量:4
6
作者 冯相赛 《太阳能》 2018年第7期10-15,75,共7页
首先,针对太阳电池的电源系统,对其发电、储能和电源控制子系统关键技术做了简单阐述,并对发电子系统和储能子系统的新型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其次,对除电源系统外对太阳能无人机性能有所改善的新型技术——重力混合储... 首先,针对太阳电池的电源系统,对其发电、储能和电源控制子系统关键技术做了简单阐述,并对发电子系统和储能子系统的新型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和展望;其次,对除电源系统外对太阳能无人机性能有所改善的新型技术——重力混合储能技术及垂直起降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简单剖析了目前太阳能无人机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对太阳能无人机政策上的支持与控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无人机 发电子系统 储能子系统 重力混合储能 垂直起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发光(PL)检测技术在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曾光 薛永胜 刘小宇 《上海节能》 2013年第3期25-27,共3页
光致发光检测技术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新型检测手段,广泛应用于太阳电池硅片检测及太阳电池生产制备过程中。研发成功后,为使用企业提升了发电效率及产品寿命。
关键词 光致发光 光伏检测 效率 寿命 缺陷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及晶硅电池组件功率推算研究
8
作者 郝国强 李红波 +3 位作者 徐清国 叶晓军 柳翠 袁晓 《上海节能》 2020年第9期1075-1081,共7页
针对薄膜及晶硅光伏组件功率推算误差较大的缺陷,介绍了一种精确度相对较高的组件功率推算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对比及研究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用实际数据论证了该算法的优势。该方法的提出不仅提高了薄膜及晶硅电池组件功... 针对薄膜及晶硅光伏组件功率推算误差较大的缺陷,介绍了一种精确度相对较高的组件功率推算算法,并对其进行实验对比及研究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用实际数据论证了该算法的优势。该方法的提出不仅提高了薄膜及晶硅电池组件功率推算的准确度,而且大幅降低了组件实时功率推算的难度,对进行光伏系统现场的推算实时可靠的评估提供了更可行的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及晶硅电池 功率推算 外推法 内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组件耐极端气候环境性能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慧 冯相赛 +2 位作者 钱峰伟 杨瑰婷 韩婷婷 《太阳能》 2020年第6期17-21,共5页
综述了极低温、高辐射及强风力等气候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不同构成部分的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改善光伏组件结构、材料等方法,降低因复杂气候环境因素造成的光伏组件失效概率,提升了光伏组件适应极端气候环境的能力,可为后续光伏组件在极... 综述了极低温、高辐射及强风力等气候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不同构成部分的性能的影响,通过采用改善光伏组件结构、材料等方法,降低因复杂气候环境因素造成的光伏组件失效概率,提升了光伏组件适应极端气候环境的能力,可为后续光伏组件在极端气候环境的应用及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环境 光伏组件 光伏玻璃 EVA 背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度下双面光伏发电增益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鹤源 郝国强 +2 位作者 李庆来 李红波 周瑞 《上海节能》 2022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前关于双面发电增益(Bifacial GaininEnergy,BGE)研究大多集中在北半球30°以上的高纬度区域,并且几乎没有关于BGE与纬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因此,需要补充BGE在低纬度的研究并且分析BGE与纬度之间的联系。采用实证数据验证了使用P... 目前关于双面发电增益(Bifacial GaininEnergy,BGE)研究大多集中在北半球30°以上的高纬度区域,并且几乎没有关于BGE与纬度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因此,需要补充BGE在低纬度的研究并且分析BGE与纬度之间的联系。采用实证数据验证了使用PVsyst模拟结果计算双面发电增益的可行性。其次,使用PVsyst计算了在30°S-30°N之间13个地点所对应于不同安装条件下的BGE。分析纬度对于BGE的影响,发现在赤道处的BGE最大。建立了纬度与BGE之间的联系,并且通过以5°纬度为间隔建立了在低纬度30°S-30°N之间的BGE模型深化研究,使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数据与第三方的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误差比例在4%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发电增益 模拟 光伏发电技术 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性能研究
11
作者 冯相赛 黄慧 +3 位作者 盖宁 杨瑰婷 韩婷婷 钱峰伟 《太阳能》 2019年第8期52-55,共4页
在常规光伏组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研制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光伏组件,并通过同一户外试验平台对常规光伏组件和自散热式光伏组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 自散热 光伏组件 性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光伏系统发电功率的新型耐热斑组件技术
12
作者 乔虹桥 冯相赛 +4 位作者 张海磊 唐寅彬 王翀 王训春 赵欣侃 《上海节能》 2015年第8期445-449,共5页
通过对普通光伏组件与新型耐热斑组件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普通组件与耐热斑组件在有无阴影遮挡下的发电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耐热斑芯片的组件在不影响组件系统发电频率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组件系统的工作温度,提高组件系统的输出电流,最... 通过对普通光伏组件与新型耐热斑组件的对比,分析研究了普通组件与耐热斑组件在有无阴影遮挡下的发电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耐热斑芯片的组件在不影响组件系统发电频率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组件系统的工作温度,提高组件系统的输出电流,最终提高组件系统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斑 光伏系统 发电功率 遮挡情况 输出功率 光伏发电技术 发电效率 电池片 逆变器 直流输出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自主闭环的智能测风系统的研究
13
作者 黄慧 冯相赛 +1 位作者 钱峰伟 张宁宁 《太阳能》 2021年第3期80-84,共5页
以风电场开发、气候气象等领域对精确、可靠的测风系统的需求为背景,搭建了一套可实现能量自主闭环的智能测风系统,对该智能测风系统所具有的风能信息精确获取与主动识别、风光储多种能源综合利用与能量自主闭环、区域性风能资源数据科... 以风电场开发、气候气象等领域对精确、可靠的测风系统的需求为背景,搭建了一套可实现能量自主闭环的智能测风系统,对该智能测风系统所具有的风能信息精确获取与主动识别、风光储多种能源综合利用与能量自主闭环、区域性风能资源数据科学处理与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风电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为其建设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自主闭环 智能 测风系统 新能源 风能 激光雷达测风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致发光的空间太阳电池方阵缺陷检测
14
作者 祁永庆 《上海节能》 2014年第12期11-13,20,共4页
针对空间太阳电池方阵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采用非接触式的光致发光检测方法检测太阳电池方阵中的碎片、缺角和隐裂等缺陷。介绍了对局部图像的校正和拼接方法,消除了图像失真现象,得到了分辨率高且图像质量良好的电池方阵的完整... 针对空间太阳电池方阵尺寸大、精度要求高等特点,采用非接触式的光致发光检测方法检测太阳电池方阵中的碎片、缺角和隐裂等缺陷。介绍了对局部图像的校正和拼接方法,消除了图像失真现象,得到了分辨率高且图像质量良好的电池方阵的完整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方阵 失真校正 图像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LADR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旭红 杨一矜 +3 位作者 潘宇 顾伟伟 杨慧 贾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出现,为支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由于VSG常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存在动态响应时间久、抗扰动能力弱的缺点,考虑LADRC对扰动具有更优异的动态响应速度,该文提出一种用于VSG电压... 随着大规模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出现,为支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由于VSG常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存在动态响应时间久、抗扰动能力弱的缺点,考虑LADRC对扰动具有更优异的动态响应速度,该文提出一种用于VSG电压外环控制的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案,并采用RBF对LADRC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在线整定,以实现控制器的实时优化。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仿真模型,并对所提出的改进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照,结果显示该策略可有效提高并网环境下虚拟同步发电机功率和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RBF神经网络 线性自抗扰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红外高光谱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16
作者 袁立银 林颖 +4 位作者 何志平 徐卫明 张滢清 舒嵘 王建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针对长波红外高光谱系统背景辐射强以及信噪比低的特点.设计了能有效抑制背景辐射的长波红外精细分光光谱成像系统。利用杂散辐射分析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背景辐射分析,包括全波段各辐射面源对背景辐射的贡献分量、各光学通道的背景辐... 针对长波红外高光谱系统背景辐射强以及信噪比低的特点.设计了能有效抑制背景辐射的长波红外精细分光光谱成像系统。利用杂散辐射分析软件,对系统进行了背景辐射分析,包括全波段各辐射面源对背景辐射的贡献分量、各光学通道的背景辐射、机械内壁吸收率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以及光机内壁温度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主要通过制冷光机系,统的温度、抛光亮化处理光谱仪的内部表面,降低系统的背景辐射。搭建了一套地面实验装置,该系统光谱范围为7.7~9.3p,m,光谱分辨率为54nm,空间分辨为0.75mrad,推扫式成像。整机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光谱分辨率(SRF)达到了预先设计的要求值,低温150K时,系统的噪声等效温差NETD接近300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系统 长波红外 高光谱 背景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0×6长波红外探测器的低噪声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宝蓉 傅雨田 张滢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7-1182,共6页
480×6长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是一款480列,6阶TD I的高探测器率的CMOS探测器。以此探测器为例,介绍了长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系统的低噪声设计过程。着重解决了硬件电路在满足驱动的条件下如何降低噪声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集系统工作正常... 480×6长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是一款480列,6阶TD I的高探测器率的CMOS探测器。以此探测器为例,介绍了长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系统的低噪声设计过程。着重解决了硬件电路在满足驱动的条件下如何降低噪声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采集系统工作正常,且具有较好的噪声特性,在300 K黑体直接照射情况下,整个采集系统所测得的均值噪声为1.20 mV,信噪比可达到55 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 TDI 长波 采集系统 低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0×256长波红外探测器低噪声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宝蓉 傅雨田 张滢清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1-194,203,共5页
针对320×256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工作原理和输出信号特点,从低噪声角度出发,设计了长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系统,着重解决了如何在满足驱动能力条件下降低噪声问题。对提供精密偏置电压和输出信号处理过程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 针对320×256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工作原理和输出信号特点,从低噪声角度出发,设计了长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系统,着重解决了如何在满足驱动能力条件下降低噪声问题。对提供精密偏置电压和输出信号处理过程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获得了较好的噪声特性,在300 K和310K黑体照射下、探测器积分80μs且远未饱和情况下,平均噪声等效温差为80 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0×256 长波红外 低噪声 噪声等效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法生长晶化硅薄膜的机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晓宇 郭群超 +3 位作者 柳琴 庞宏杰 张滢清 李红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64,435,共5页
硅薄膜在太阳电池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薄膜的晶化对硅薄膜的性质和太阳电池效率都有很大影响,研究薄膜晶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刻蚀模型认为H原子会轰击薄膜生长表面,打断吸附较弱的化学键,促使形成强的Si-Si键,使薄膜发生晶化。通过... 硅薄膜在太阳电池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薄膜的晶化对硅薄膜的性质和太阳电池效率都有很大影响,研究薄膜晶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刻蚀模型认为H原子会轰击薄膜生长表面,打断吸附较弱的化学键,促使形成强的Si-Si键,使薄膜发生晶化。通过Monte Carlo法对具体的生长晶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薄膜晶相的转变发生在生长温度350K(77℃)以上,并且在低温(T<550K)下,晶化的过程主要发生在氢稀释度90%以上。结果与实验数据在高氢稀释下基本吻合,低氢稀释下有偏差。认为低氢稀释下晶化反应所需中间产物产量少,模型中未被考虑的其他基团影响了它们的相对数量,造成模拟结果的偏差。模型对硅薄膜晶化过程的理论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薄膜 晶化 选择刻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罩光学设计与均匀性仿真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小芳 李红波 +1 位作者 薛永胜 祁永庆 《光电技术应用》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运用非成像光学的光学扩展量理论,根据反射罩曲面上一定区域内入射光通量分布比例与反射光通量分布比例对等的原则,确定每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方向,求出所需反射罩的形状.根据光源的配光曲线、辐照面积、辐照强度和辐照不均匀... 运用非成像光学的光学扩展量理论,根据反射罩曲面上一定区域内入射光通量分布比例与反射光通量分布比例对等的原则,确定每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方向,求出所需反射罩的形状.根据光源的配光曲线、辐照面积、辐照强度和辐照不均匀性等要求,进行大面积太阳模拟器的反射罩设计,并运用TracePro软件对所设计的系统进行光线追迹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这种方法设计反射罩曲面,大大缩短设计时间,提高了效率,并且所设计的曲面能较好地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罩 非成像光学 光线追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