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释氧材料在河湖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曹洋 顾敦罡 +2 位作者 李光辉 黄民生 何文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投加增氧剂作为一种提升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手段常用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修复,研发具有缓释效果的增氧材料可使增氧剂在实际工程中更持久、更稳定地发挥作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缓释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释氧性能,综述了投加缓释氧材料对河... 投加增氧剂作为一种提升水体溶解氧的重要手段常用于城市水环境的治理与修复,研发具有缓释效果的增氧材料可使增氧剂在实际工程中更持久、更稳定地发挥作用.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缓释氧材料的制备方法和释氧性能,综述了投加缓释氧材料对河湖沉积物和上覆水中营养盐等污染物赋存形态与迁移转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最后对缓释氧材料在河湖水体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氧材料 制备方法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兵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4-1150,1158,共8页
以南苕溪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监测常规水质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探讨DOM光谱特征与水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苕溪存在4个DO... 以南苕溪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监测常规水质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探讨DOM光谱特征与水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苕溪存在4个DOM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蛋白组分(记为C1、C2)和两个类腐殖质组分(记为C3、C4)。荧光指数(FI)为1.83±0.10,腐殖化指数(HIX)为3.19±2.05,生物源指数(BIX)为0.88±0.20,表明南苕溪水体DOM呈现出腐殖化程度低,新近自生源高的特点,南苕溪DOM以内源生产为主,外源输入为辅。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藻类生产、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是南苕溪水体中类蛋白组分的重要来源,BIX和氨氮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组分与磷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有色溶解性有机质在355 nm处的吸收系数(a 355)和溶解性总磷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腐殖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水质参数 南苕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材料协同耐盐植物强化人工湿地净化高盐水体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饮江 李肖 +1 位作者 程梦雨 赵志淼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2,共12页
为深入探讨人工湿地中耐盐植物协同基质材料在高盐条件下净化水体的作用机理,以美人蕉(Canna indica 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物协同单一填料、复合... 为深入探讨人工湿地中耐盐植物协同基质材料在高盐条件下净化水体的作用机理,以美人蕉(Canna indica L.)、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三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物协同单一填料、复合填料,在不同碳氮比、盐度条件下,各装置对受损高盐水水质的净化效果,在对系统内植物的酶活性、植物根际与填料表面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净化机理.结果表明:①当碳氮比为4∶1、盐度为15时,含碱矿渣材料的海三棱藨草装置(CW-Sc)对TN、TP、COD的净化效果最佳,净化率分别为45.38%、78.89%、50.32%.②CW-Sc装置中植物叶片酶活性、可溶性糖、蛋白及过氧化氢酶(CAT)含量较高,丙二醛(MDA)含量较低,表明植物受损坏程度低.碱矿渣材料协同植物可提升可溶性糖、蛋白含量及保护酶的活性,增强湿地植物修复受损水体的效果.③碱矿渣材料电镜扫描(SEM)结果表明,海三棱藨草装置中碱矿渣材料对微生物的挂膜效果与其他装置差异显著.④CW-Sc装置中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填料表面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多样性和结构分布状况较佳,碱矿渣材料可有序优化装置内微生物结构分布,协同发挥菌群优势;植物根际革兰氏阴性菌、杆菌比例显著提高,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适应盐胁迫,提升微生物蛋白质直系同源基因簇(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COG)功能的丰富度,强化湿地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研究显示,在高盐条件下耐盐植物海三棱藨草协同碱矿渣材料能够提高湿地系统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可为近海、滨海高盐水生态修复提供一定参考依据与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含盐水体 耐盐植物 微生物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曝气增氧-生物膜组合工艺的黑臭水体提升研究
4
作者 邵为亮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年第12期27-29,共3页
黑臭水体是城市治理的对象,也是阻碍城市环境优化、形象美化的“顽疾”。如今,人们对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治理技术不断丰富而治理标准也不断提升,大量先进技术工艺在这一领域得到运用。基于此,本文以某水系生态修复项目为例... 黑臭水体是城市治理的对象,也是阻碍城市环境优化、形象美化的“顽疾”。如今,人们对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治理技术不断丰富而治理标准也不断提升,大量先进技术工艺在这一领域得到运用。基于此,本文以某水系生态修复项目为例,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基于曝气增氧-生物膜组合工艺的黑臭水体提升策略加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曝气增氧-生物膜组合工艺 生态环境修复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特征对南苕溪溶解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兵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8,共10页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选取南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其16个子流域开展近一年的采样调研,提取各子流域水温、流量、面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以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天然林、经济林(雷竹林)、农田、城镇、水域〕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共10个流域特征变量,同时测定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和溶解有机磷(DOP)浓度,分析DOM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并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流域特征对DOM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DOC、DOP浓度呈由上游河源到下游河口递增的趋势,与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及相应的污染梯度变化一致。DON浓度受到流域内雷竹林集约经营活动的影响,就空间而言,在用地类型以雷竹林为主的子流域,DON浓度最高;就季节而言,春季DON浓度最高。夏、秋季DOP浓度小于春、冬季,此与水生生物对水中磷素吸收作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坡度等)对DOM浓度的影响要强于河流水文状况(流量、温度)。在主成分样点得分图中,以天然林为主的子流域与其他受人为影响的子流域(经济林、农田、城镇)分开分布,表明人为活动会引起DOM浓度的增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用地占比是DOM浓度的最优预测变量,虽然城镇面积小(平均面积占比约为5%)、分布散,但却是流域内DOM重要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特征 土地利用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氮 溶解有机磷 南苕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规避、融资约束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兴盛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税收规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税收规避显著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进而降低了... 采用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税收规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税收规避显著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其中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其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进而降低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同时,基于融资约束差异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更高时,税收规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会计信息可比性 盈余管理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