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兵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4-1150,1158,共8页
以南苕溪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监测常规水质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探讨DOM光谱特征与水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苕溪存在4个DO...
以南苕溪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监测常规水质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探讨DOM光谱特征与水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苕溪存在4个DOM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蛋白组分(记为C1、C2)和两个类腐殖质组分(记为C3、C4)。荧光指数(FI)为1.83±0.10,腐殖化指数(HIX)为3.19±2.05,生物源指数(BIX)为0.88±0.20,表明南苕溪水体DOM呈现出腐殖化程度低,新近自生源高的特点,南苕溪DOM以内源生产为主,外源输入为辅。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藻类生产、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是南苕溪水体中类蛋白组分的重要来源,BIX和氨氮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组分与磷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有色溶解性有机质在355 nm处的吸收系数(a 355)和溶解性总磷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腐殖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水质参数
南苕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流域特征对南苕溪溶解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兵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8,共10页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选取南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其16个子流域开展近一年的采样调研,提取各子流域水温、流量、面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以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天然林、经济林(雷竹林)、农田、城镇、水域〕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共10个流域特征变量,同时测定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和溶解有机磷(DOP)浓度,分析DOM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并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流域特征对DOM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DOC、DOP浓度呈由上游河源到下游河口递增的趋势,与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及相应的污染梯度变化一致。DON浓度受到流域内雷竹林集约经营活动的影响,就空间而言,在用地类型以雷竹林为主的子流域,DON浓度最高;就季节而言,春季DON浓度最高。夏、秋季DOP浓度小于春、冬季,此与水生生物对水中磷素吸收作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坡度等)对DOM浓度的影响要强于河流水文状况(流量、温度)。在主成分样点得分图中,以天然林为主的子流域与其他受人为影响的子流域(经济林、农田、城镇)分开分布,表明人为活动会引起DOM浓度的增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用地占比是DOM浓度的最优预测变量,虽然城镇面积小(平均面积占比约为5%)、分布散,但却是流域内DOM重要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特征
土地利用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氮
溶解有机磷
南苕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兵兵
机构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4-1150,1158,共8页
基金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08ZX07101-006-07)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项目(No.201609-JS-C2090-018)。
文摘
以南苕溪为研究对象,选取16个采样点位采集水样监测常规水质参数,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模型,分析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DOM)组成和来源,探讨DOM光谱特征与水化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苕溪存在4个DOM荧光组分,包括两个类蛋白组分(记为C1、C2)和两个类腐殖质组分(记为C3、C4)。荧光指数(FI)为1.83±0.10,腐殖化指数(HIX)为3.19±2.05,生物源指数(BIX)为0.88±0.20,表明南苕溪水体DOM呈现出腐殖化程度低,新近自生源高的特点,南苕溪DOM以内源生产为主,外源输入为辅。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藻类生产、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是南苕溪水体中类蛋白组分的重要来源,BIX和氨氮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蛋白组分;类腐殖质组分与磷的迁移转化密切相关,有色溶解性有机质在355 nm处的吸收系数(a 355)和溶解性总磷浓度能够较好地表征类腐殖质组分。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水质参数
南苕溪
Keywords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three 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UV-Vis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South Tiaoxi River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流域特征对南苕溪溶解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兵兵
机构
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8,共10页
基金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项目(201609-JS-C2090-01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08ZX07101-006-07)。
文摘
溶解有机质(DOM)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流域尺度上流域特征对河流DOM输出的调控机制研究,有助于加深对DOM经由河流向下游水体迁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认识,为改善河流及其下游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和进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选取南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其16个子流域开展近一年的采样调研,提取各子流域水温、流量、面积、平均坡度、平均高程以及5种土地利用类型〔天然林、经济林(雷竹林)、农田、城镇、水域〕面积占流域面积比例共10个流域特征变量,同时测定溶解有机碳(DOC)、溶解有机氮(DON)和溶解有机磷(DOP)浓度,分析DOM浓度的空间分布及季节动态,并结合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流域特征对DOM浓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DOC、DOP浓度呈由上游河源到下游河口递增的趋势,与流域内土地利用格局及相应的污染梯度变化一致。DON浓度受到流域内雷竹林集约经营活动的影响,就空间而言,在用地类型以雷竹林为主的子流域,DON浓度最高;就季节而言,春季DON浓度最高。夏、秋季DOP浓度小于春、冬季,此与水生生物对水中磷素吸收作用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地形地貌特征(土地利用类型、坡度等)对DOM浓度的影响要强于河流水文状况(流量、温度)。在主成分样点得分图中,以天然林为主的子流域与其他受人为影响的子流域(经济林、农田、城镇)分开分布,表明人为活动会引起DOM浓度的增加。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镇用地占比是DOM浓度的最优预测变量,虽然城镇面积小(平均面积占比约为5%)、分布散,但却是流域内DOM重要的“源”。
关键词
流域特征
土地利用
溶解有机碳
溶解有机氮
溶解有机磷
南苕溪
Keywords
watershed characteristics
land us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dissolved organic phosphorus
South Tiaoxi River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苕溪溶解性有机质光谱特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徐兵兵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流域特征对南苕溪溶解有机质浓度的影响
徐兵兵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