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油对益生菌的增殖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树兴 闫莉斐 +1 位作者 陈蕊 何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63,共3页
通过体外厌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苏油对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两种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结果表明:紫苏油添加量为3%时,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数达到最大值,为1.292;当紫苏油添加量为1%时,双歧杆菌的增殖数达到最大值,为1.352。紫苏油具有... 通过体外厌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紫苏油对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两种益生菌的体外增殖作用。结果表明:紫苏油添加量为3%时,嗜酸乳杆菌的增殖数达到最大值,为1.292;当紫苏油添加量为1%时,双歧杆菌的增殖数达到最大值,为1.352。紫苏油具有一定的促进益生菌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益生菌 增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树兴 郑灿辉 何颖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33,共5页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麦芽糊精(MD)为壁材,紫苏油为芯材,并添加少量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确定紫苏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油微胶囊制...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麦芽糊精(MD)为壁材,紫苏油为芯材,并添加少量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确定紫苏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配方:SPI、WPI和MD质量比为2∶1∶2,芯壁材质量比为2∶3,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3%,固形物浓度为20%。在此工艺配方下,紫苏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到91.23%,表面含油率为3.1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表面结构完整致密无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微胶囊 喷雾干燥 包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