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包装材料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汪香君
陈晨
+1 位作者
李军
熊露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0-188,共9页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见包装材料分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PBS、HDPE、LDPE、LLDPE、PP、PS、POE、PPC、PBAT、PLA、PGA+PBAT这11类常用包装材料进行光谱数据采集,然后采用滑动平均(MA)、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见包装材料分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PBS、HDPE、LDPE、LLDPE、PP、PS、POE、PPC、PBAT、PLA、PGA+PBAT这11类常用包装材料进行光谱数据采集,然后采用滑动平均(MA)、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决策树和随机森林4种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定性判别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和混淆矩阵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SNV结合K-近邻的模型分类效果较优,准确率达到97.03%。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仪的塑料鉴别研究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包装材料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晨
汪香君
+3 位作者
黄金飞
李军
汪洋
熊露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3-669,共7页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NIRS)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旨在对塑料种类与组份进行识别,从而提高回收效率最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首先介绍传统塑料分选技术发展;其次概述近红外检测技术原理与其在塑料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在塑料分选领域...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NIRS)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旨在对塑料种类与组份进行识别,从而提高回收效率最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首先介绍传统塑料分选技术发展;其次概述近红外检测技术原理与其在塑料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在塑料分选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在塑料分选领域,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相比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等明显的优势,可通过实时、在线检测,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未知样品进行识别与分选。尽管该技术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工程应用特别是检测的精准度,外延新的应用场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无损检测
塑料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晨
潘宇飞
+2 位作者
于绍凤
李军
熊露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2,共8页
目的综述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共混改性的常用策略,为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工业化开发提供思路与理论方法。方法共混改性是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常用策略,因其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针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
目的综述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共混改性的常用策略,为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工业化开发提供思路与理论方法。方法共混改性是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常用策略,因其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针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性策略,选取聚乳酸(PLA)、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对象,对增韧共混改性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同时对比各自的增韧改性效果及优点和不足。结论以生物可降解塑料取代不可降解塑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未来地膜和包覆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油/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悦婷
江振林
+5 位作者
侯芳
陈晨
熊露璐
陈阿斌
彭齐飞
王朝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装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耐热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等问题。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比的端羟基硅油(SO)/PBAT复合材料,探讨耐热添加助剂对PBAT热稳定...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装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耐热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等问题。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比的端羟基硅油(SO)/PBAT复合材料,探讨耐热添加助剂对PBAT热稳定性和可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当SO质量分数达0.6%时,最终分解温度提高到411.02℃,热分解速率较纯PBAT降低了10.34%。SO的添加显著延缓了PBAT的热氧老化,SO/PBAT降解稳定性得到提升,热氧降解30 d后0.6%SO/PBAT的拉伸强度保持率较纯PBAT提高了27.48%,质量损失率较纯PBAT降低了20.78%。此外,复合材料的分子量下降幅度减缓,低场核磁反演曲线说明SO的添加并未改变PBAT的热氧老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端羟基硅油
可降解性能
耐热性能
老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包装材料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汪香君
陈晨
李军
熊露璐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0-188,共9页
基金
青科研专2022-17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高峰学科科研专项。
文摘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见包装材料分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首先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PBS、HDPE、LDPE、LLDPE、PP、PS、POE、PPC、PBAT、PLA、PGA+PBAT这11类常用包装材料进行光谱数据采集,然后采用滑动平均(MA)、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KNN)、决策树和随机森林4种模式识别方法建立定性判别模型,最后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和混淆矩阵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SNV结合K-近邻的模型分类效果较优,准确率达到97.03%。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仪的塑料鉴别研究为塑料回收和再利用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包装材料
分类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chnology
packaging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分类号
TB484.3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晨
汪香君
黄金飞
李军
汪洋
熊露璐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大学
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出处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3-669,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雏鹰计划项目(No.CY2023214)资助。
文摘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NIRS)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旨在对塑料种类与组份进行识别,从而提高回收效率最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本文首先介绍传统塑料分选技术发展;其次概述近红外检测技术原理与其在塑料领域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在塑料分选领域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在塑料分选领域,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相比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无损、高效等明显的优势,可通过实时、在线检测,定性与定量的方式对未知样品进行识别与分选。尽管该技术在一些实验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工程应用特别是检测的精准度,外延新的应用场景等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无损检测
塑料分选
Keywords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lastic sorting
分类号
X7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P2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陈晨
潘宇飞
于绍凤
李军
熊露璐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有限公司
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5-112,共8页
基金
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咨询项目(QPXHB23-04)。
文摘
目的综述国内外生物可降解塑料共混改性的常用策略,为高品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工业化开发提供思路与理论方法。方法共混改性是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常用策略,因其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而被广泛采用,本文针对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性策略,选取聚乳酸(PLA)、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对象,对增韧共混改性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同时对比各自的增韧改性效果及优点和不足。结论以生物可降解塑料取代不可降解塑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未来地膜和包覆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增韧
改性
Keywords
biodegradable
toughening
modification
分类号
TB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油/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悦婷
江振林
侯芳
陈晨
熊露璐
陈阿斌
彭齐飞
王朝生
机构
上海
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微纳制造先进材料研究中心
东华大学高性能纤维与
制品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大觉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福建百宏高新材料实业
有限公司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基金
上海市“扬帆计划”人才项目(19YF1417800)。
文摘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包装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耐热稳定性差、易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等问题。本文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添加比的端羟基硅油(SO)/PBAT复合材料,探讨耐热添加助剂对PBAT热稳定性和可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当SO质量分数达0.6%时,最终分解温度提高到411.02℃,热分解速率较纯PBAT降低了10.34%。SO的添加显著延缓了PBAT的热氧老化,SO/PBAT降解稳定性得到提升,热氧降解30 d后0.6%SO/PBAT的拉伸强度保持率较纯PBAT提高了27.48%,质量损失率较纯PBAT降低了20.78%。此外,复合材料的分子量下降幅度减缓,低场核磁反演曲线说明SO的添加并未改变PBAT的热氧老化机理。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端羟基硅油
可降解性能
耐热性能
老化机制
Keywords
Poly(butylene-adipate-co-terephthalate)
Silicone Oil
Degradable Property
Heat Resistance
Age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Q323.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常用包装材料分类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汪香君
陈晨
李军
熊露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在塑料分选中的应用进展
陈晨
汪香君
黄金飞
李军
汪洋
熊露璐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增韧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陈晨
潘宇飞
于绍凤
李军
熊露璐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硅油/PBA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耐热性能研究
周悦婷
江振林
侯芳
陈晨
熊露璐
陈阿斌
彭齐飞
王朝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