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素娟
张杰
+2 位作者
邵蔚
朱福全
王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4-200,共7页
将光学涡旋与计算全息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光学涡旋阵列的形成和分布特征,并模拟仿真产生涡旋光束阵列.基于面向目标的共轭对称延拓傅里叶计算全息方法编码生成光学涡旋阵列的全息图,利用...
将光学涡旋与计算全息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光学涡旋阵列的形成和分布特征,并模拟仿真产生涡旋光束阵列.基于面向目标的共轭对称延拓傅里叶计算全息方法编码生成光学涡旋阵列的全息图,利用单个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光电再现了与理论一致的光学涡旋阵列,并通过马赫-增德尔干涉法对生成的光学涡旋阵列进行验证.产生的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提供了更复杂的结构分布和更多的可控参量,且实验光路易实现.研究结果在光学微操控、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学涡旋
空间光调制器
光学涡旋阵列
拓扑电荷
计算全息图
马赫-增德尔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扭转保偏光纤的三维折射率测量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素娟
曾俊璋
+2 位作者
闫成
林贇怡
王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采用横向干涉系统,旋转被测的扭转保偏光纤,获得光纤180°视角下各个角度的全息图并由CCD记录,通过图像处理与再现算法提取物光波的相位分布信息.利用滤波反投影还原出光纤各个断面的二维折射率分布,并由...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采用横向干涉系统,旋转被测的扭转保偏光纤,获得光纤180°视角下各个角度的全息图并由CCD记录,通过图像处理与再现算法提取物光波的相位分布信息.利用滤波反投影还原出光纤各个断面的二维折射率分布,并由此构建扭转保偏光纤的三维折射率分布,揭示扭转保偏光纤内部的三维信息.测量结果显示,扭转保偏光纤的应力柱随着光纤同时扭转,但包层、应力柱和纤芯的折射率并不改变.采用边缘检测提取了光纤不同断面应力柱的位置,并计算了扭转保偏光纤的扭转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三维折射率
扭转保偏光纤
三维结构
滤波反投影
横向干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海燕
孙修立
+2 位作者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4期485-487,共3页
基于兰姆波的结构工况检测技术在评估复合材料和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传统的压电换能器(PZT)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光纤传感器在传感方面的应用正被广泛地挖掘出来,包括兰姆波检测。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超...
基于兰姆波的结构工况检测技术在评估复合材料和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传统的压电换能器(PZT)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光纤传感器在传感方面的应用正被广泛地挖掘出来,包括兰姆波检测。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超声兰姆波作用下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EFPI)传感器参数与其输出性能之间的关系。数值结果显示了传感器的性能与其相对于声源的方向角以及传感器的计量长度与超声波长的比值相关。所得出的结论对于EFPI传感器精确地探测兰姆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姆波
光纤传感器
非本征法布里-玻罗干涉仪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布拉格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的反射谱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海燕
孙修立
+2 位作者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5期605-609,共5页
传统的兰姆波多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激发和接收。建立了新的超声兰姆波无损检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布拉格光纤传感器作为兰姆波的接收器。光纤光栅传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光栅反射的中心波长移动实现对外界参量如超声的测量。超声...
传统的兰姆波多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激发和接收。建立了新的超声兰姆波无损检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布拉格光纤传感器作为兰姆波的接收器。光纤光栅传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光栅反射的中心波长移动实现对外界参量如超声的测量。超声作用下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发生变化,对超声作用下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对光栅反射谱的影响与超声波长与光栅长度的比值是高度相关的。只有当这个比值相当大时,反射谱的形状才不会变化而中心波长发生偏移,此时光纤传感器可用来探测兰姆波。这个结论为利用新的兰姆波无损检测系统在布拉格光栅长度的设计和兰姆波波长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姆波
布拉格光栅
反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纤电流互感器远程同步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剑
肖悦娱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11期97-100,103,共5页
为了获取和研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OCT)挂网试运行的准确参数和真实性能,介绍了1种基于GPS授时模块的OCT远程实时同步监测系统。由于OCT光源光强不稳定,增加了光源光强信息的采集;利用GPS模块的PPS脉冲和授时,实现异地同步采集;通过AMR1...
为了获取和研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OCT)挂网试运行的准确参数和真实性能,介绍了1种基于GPS授时模块的OCT远程实时同步监测系统。由于OCT光源光强不稳定,增加了光源光强信息的采集;利用GPS模块的PPS脉冲和授时,实现异地同步采集;通过AMR11芯片控制数据采集、GPS授时和远程通信,实现单CPU结构的SPMU功能。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方便扩展等特点;同时系统在监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上有良好表现,达到了设计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
同步数据采集
GPS授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脸建模及嘴部驱动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裴丽
曾丹
+1 位作者
史浩
张之江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0期22-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嘴部驱动方法,首先根据人脸各部位不同的外观特征、解剖学结构及力学特征,分别构建人脸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建立嘴部所受施力与其应变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综合影响人脸运动变形的两方面因素——受力人...
提出了一种基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嘴部驱动方法,首先根据人脸各部位不同的外观特征、解剖学结构及力学特征,分别构建人脸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建立嘴部所受施力与其应变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综合影响人脸运动变形的两方面因素——受力人脸各部位的运动力学性质及施力肌肉的控制模型,合成面部表情。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线性驱动方法,该方法较好地模拟出人脸的力学性质及运动特征,驱动得到真实细腻的人脸表情;在嘴部驱动方面,由于采用非线性方法,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嘴部变化,运动效果更加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生物力学
嘴部驱动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亮
甘朝钦
石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7,共3页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特定波长光源,它具有测试简单、易耦合以及易形成阵列等独特优势,已在光并行互连及高密度光存贮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文章介绍了VCSEL的结构和当前的制造工艺...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特定波长光源,它具有测试简单、易耦合以及易形成阵列等独特优势,已在光并行互连及高密度光存贮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文章介绍了VCSEL的结构和当前的制造工艺水平,阐述了各波段VCSEL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了VCSEL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VCSEL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光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HF RFID标签谐振特性非接触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9
8
作者
李帅
张雪凡
+1 位作者
任秀方
孟春阳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针对UHF RFID标签贴附在介质表面时,标签的谐振特性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通过建立标签的接收功率模型,分析标签芯片获取到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非接触式测试UHF RFID谐振特性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利用频率和距离关...
针对UHF RFID标签贴附在介质表面时,标签的谐振特性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通过建立标签的接收功率模型,分析标签芯片获取到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非接触式测试UHF RFID谐振特性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利用频率和距离关系测试标签谐振特性的原理,说明了非接触式测试方法硬件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法和测试软件的编写思想,并完整地实现了该平台。实测实验证明,该测试方法和平台能有效地测试标签的谐振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标签的谐振特性设计适合不同物体的标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F
RFID
谐振特性
测试平台
频点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邵亮
甘朝钦
周杨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阐述了偏振模色散的产生原因及其特性,介绍了几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基于电域和光域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对其性能和实现方式作了分析。波分复用技术是当前光通信网中常用的技术,为此,介绍了几种基于波分复用系统的PMD补偿方案,指出了各...
阐述了偏振模色散的产生原因及其特性,介绍了几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基于电域和光域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对其性能和实现方式作了分析。波分复用技术是当前光通信网中常用的技术,为此,介绍了几种基于波分复用系统的PMD补偿方案,指出了各方案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差分群时延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数字全息的玻璃微加工形貌测量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伟霞
黄素娟
闫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5,共12页
利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对玻璃微加工中微结构的形貌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基于马赫-曾德离轴显微干涉系统记录微结构的数字全息图,用混合重建算法和行列扫描法解包裹提取高精度的相位分布,进而构建微结构的形貌,并计算了深度。对平凸球形微...
利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对玻璃微加工中微结构的形貌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基于马赫-曾德离轴显微干涉系统记录微结构的数字全息图,用混合重建算法和行列扫描法解包裹提取高精度的相位分布,进而构建微结构的形貌,并计算了深度。对平凸球形微透镜进行了形貌仿真与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载玻片表面进行光刻微加工,定量分析了不同光刻参数对玻璃微结构的形貌及深度的影响,以及加工热影响区引起的重凝高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刻深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打标速度的减小而增大,Q频较小时深度较大。这有助于指导玻璃的精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形貌
玻璃微结构
光刻参数
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石磊
甘朝钦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WDM-PON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在系统安全和网络带宽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WDM-PON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着重对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作了研究,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多...
WDM-PON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在系统安全和网络带宽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WDM-PON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着重对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作了研究,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多波长光源、ONU光源和MAC协议等)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总结了WDM-PON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M-PON
动态波长分配
多波长光源
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曹娅楠
甘朝钦
张锋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2,共4页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作为一种大容量、易升级、对称性和高度保密性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波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作为一种大容量、易升级、对称性和高度保密性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波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三种混合PON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接入网
波分复用
码分多址
WDM/OCDMA-P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素娟
张杰
邵蔚
朱福全
王廷云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4-20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475098)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No.14440500100)资助~~
文摘
将光学涡旋与计算全息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产生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光学涡旋阵列的形成和分布特征,并模拟仿真产生涡旋光束阵列.基于面向目标的共轭对称延拓傅里叶计算全息方法编码生成光学涡旋阵列的全息图,利用单个反射式空间光调制器光电再现了与理论一致的光学涡旋阵列,并通过马赫-增德尔干涉法对生成的光学涡旋阵列进行验证.产生的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提供了更复杂的结构分布和更多的可控参量,且实验光路易实现.研究结果在光学微操控、光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
物理光学
光学涡旋
空间光调制器
光学涡旋阵列
拓扑电荷
计算全息图
马赫-增德尔干涉
Keywords
Physical optics
Optical vortex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Optical vortex array
Topological charge
Computer-generated hologram
Mach–Zehnder interference
分类号
TN2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扭转保偏光纤的三维折射率测量
被引量:
5
2
作者
黄素娟
曾俊璋
闫成
林贇怡
王廷云
机构
上海大学
通信与
信息
工程
学院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61178088,61475098)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No.14511100100)资助~~
文摘
基于数字全息显微层析技术,采用横向干涉系统,旋转被测的扭转保偏光纤,获得光纤180°视角下各个角度的全息图并由CCD记录,通过图像处理与再现算法提取物光波的相位分布信息.利用滤波反投影还原出光纤各个断面的二维折射率分布,并由此构建扭转保偏光纤的三维折射率分布,揭示扭转保偏光纤内部的三维信息.测量结果显示,扭转保偏光纤的应力柱随着光纤同时扭转,但包层、应力柱和纤芯的折射率并不改变.采用边缘检测提取了光纤不同断面应力柱的位置,并计算了扭转保偏光纤的扭转角度.
关键词
数字全息
三维折射率
扭转保偏光纤
三维结构
滤波反投影
横向干涉系统
Keywords
Digital holography
3D refractive index
Spun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optical fiber
3D inner structure
Filtered back-projection algorithm
Transverse interference system
Edge detection algorithm
分类号
TN2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海燕
孙修立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4期485-48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874110
10504020)
+1 种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和科委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S30108
08DZ2231100)
文摘
基于兰姆波的结构工况检测技术在评估复合材料和金属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对传统的压电换能器(PZT)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光纤传感器在传感方面的应用正被广泛地挖掘出来,包括兰姆波检测。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超声兰姆波作用下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EFPI)传感器参数与其输出性能之间的关系。数值结果显示了传感器的性能与其相对于声源的方向角以及传感器的计量长度与超声波长的比值相关。所得出的结论对于EFPI传感器精确地探测兰姆波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兰姆波
光纤传感器
非本征法布里-玻罗干涉仪
灵敏度分析
Keywords
Lamb waves
fiber optic sensor
extrinsic 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O426.4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布拉格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的反射谱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海燕
孙修立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机构
上海大学
通信与
信息
工程
学院
出处
《声学技术》
CSCD
2009年第5期605-60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874110,10504020)
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上海市科委重点实验室项目(S30108,08DZ2231100)
文摘
传统的兰姆波多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激发和接收。建立了新的超声兰姆波无损检测系统,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布拉格光纤传感器作为兰姆波的接收器。光纤光栅传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检测光栅反射的中心波长移动实现对外界参量如超声的测量。超声作用下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发生变化,对超声作用下光纤光栅的反射谱变化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对光栅反射谱的影响与超声波长与光栅长度的比值是高度相关的。只有当这个比值相当大时,反射谱的形状才不会变化而中心波长发生偏移,此时光纤传感器可用来探测兰姆波。这个结论为利用新的兰姆波无损检测系统在布拉格光栅长度的设计和兰姆波波长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关键词
兰姆波
布拉格光栅
反射谱
Keywords
Lamb wave
fiber Bragg grating
reflection spectrum
分类号
O426.4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纤电流互感器远程同步监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剑
肖悦娱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2011年第11期97-100,103,共5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项目资助(S30108)
文摘
为了获取和研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OCT)挂网试运行的准确参数和真实性能,介绍了1种基于GPS授时模块的OCT远程实时同步监测系统。由于OCT光源光强不稳定,增加了光源光强信息的采集;利用GPS模块的PPS脉冲和授时,实现异地同步采集;通过AMR11芯片控制数据采集、GPS授时和远程通信,实现单CPU结构的SPMU功能。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方便扩展等特点;同时系统在监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上有良好表现,达到了设计初衷。
关键词
OCT
同步数据采集
GPS授时
Keywords
OCT
Synchronous data sampling
GPS timing
分类号
TP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脸建模及嘴部驱动技术
被引量:
1
6
作者
裴丽
曾丹
史浩
张之江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2010年第10期22-25,共4页
文摘
提出了一种基于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的嘴部驱动方法,首先根据人脸各部位不同的外观特征、解剖学结构及力学特征,分别构建人脸各部位的几何模型;建立嘴部所受施力与其应变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综合影响人脸运动变形的两方面因素——受力人脸各部位的运动力学性质及施力肌肉的控制模型,合成面部表情。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线性驱动方法,该方法较好地模拟出人脸的力学性质及运动特征,驱动得到真实细腻的人脸表情;在嘴部驱动方面,由于采用非线性方法,可以完成较复杂的嘴部变化,运动效果更加真实。
关键词
解剖学
生物力学
嘴部驱动
非线性
Keywords
anatomy
biomechanics
mouth driven
nonlinearity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黄亮
甘朝钦
石磊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7,共3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T0102)
文摘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VCSEL)是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低成本、高性能的特定波长光源,它具有测试简单、易耦合以及易形成阵列等独特优势,已在光并行互连及高密度光存贮等领域得到大规模应用。文章介绍了VCSEL的结构和当前的制造工艺水平,阐述了各波段VCSEL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了VCSEL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并指出了VCSEL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
光互连
Keywords
VCSEL
DBR
optical int erconnection
分类号
TN24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HF RFID标签谐振特性非接触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
9
8
作者
李帅
张雪凡
任秀方
孟春阳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6期5-10,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12510500600)项目
文摘
针对UHF RFID标签贴附在介质表面时,标签的谐振特性用接触式测量方法存在较大的误差问题,通过建立标签的接收功率模型,分析标签芯片获取到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提出非接触式测试UHF RFID谐振特性的方法。详细描述了利用频率和距离关系测试标签谐振特性的原理,说明了非接触式测试方法硬件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法和测试软件的编写思想,并完整地实现了该平台。实测实验证明,该测试方法和平台能有效地测试标签的谐振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标签的谐振特性设计适合不同物体的标签。
关键词
UHF
RFID
谐振特性
测试平台
频点偏移
Keywords
UHF RFID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test platform
frequency offset
分类号
TN0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邵亮
甘朝钦
周杨
机构
上海大学
通信与
信息
工程
学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T0102)资助
文摘
阐述了偏振模色散的产生原因及其特性,介绍了几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基于电域和光域的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对其性能和实现方式作了分析。波分复用技术是当前光通信网中常用的技术,为此,介绍了几种基于波分复用系统的PMD补偿方案,指出了各方案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差分群时延
波分复用
Keywords
polarization-mode dispersion, degree of polarization, differential group-delay,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分类号
TN919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字全息的玻璃微加工形貌测量
被引量:
3
10
作者
李伟霞
黄素娟
闫成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5,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2075125)
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Nos.20DZ2204900,19DZ2294000)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D20031)。
文摘
利用数字全息显微技术对玻璃微加工中微结构的形貌进行了高精度测量,基于马赫-曾德离轴显微干涉系统记录微结构的数字全息图,用混合重建算法和行列扫描法解包裹提取高精度的相位分布,进而构建微结构的形貌,并计算了深度。对平凸球形微透镜进行了形貌仿真与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对载玻片表面进行光刻微加工,定量分析了不同光刻参数对玻璃微结构的形貌及深度的影响,以及加工热影响区引起的重凝高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刻深度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打标速度的减小而增大,Q频较小时深度较大。这有助于指导玻璃的精细加工。
关键词
数字全息
形貌
玻璃微结构
光刻参数
微加工
Keywords
Digital holography
Morphology
Glass microstructure
Lithography parameters
Micromachining
分类号
TN2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石磊
甘朝钦
机构
上海大学
通信与
信息
工程
学院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11,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102)资助
文摘
WDM-PON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发展趋势,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在系统安全和网络带宽升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文章介绍了WDM-PON的基本结构及运行原理,着重对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作了研究,并对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如多波长光源、ONU光源和MAC协议等)作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总结了WDM-PON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
WDM-PON
动态波长分配
多波长光源
MAC协议
Keywords
WDM-PON
dynamic wavelength assignment
multi-wavelength light source
MAC protocol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12
作者
曹娅楠
甘朝钦
张锋
机构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22,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和科委重点实验室项目(S30108
08DZ2231100)资助
文摘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作为一种大容量、易升级、对称性和高度保密性的新一代光接入网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宽带光接入网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波分复用和码分多址技术结合的可能性,介绍了混合WDM/OCDMA-PON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三种混合PON系统的实现方案,提出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光接入网
波分复用
码分多址
WDM/OCDMA-PON
Keywords
optical access network
WDM
OCDMA
WDM/OCDMA-PON
分类号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质量光学涡旋阵列的实验研究
黄素娟
张杰
邵蔚
朱福全
王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扭转保偏光纤的三维折射率测量
黄素娟
曾俊璋
闫成
林贇怡
王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光纤非本征法布里-玻罗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灵敏度分析
张海燕
孙修立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声学技术》
CSCD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光纤布拉格传感器兰姆波检测的反射谱分析
张海燕
孙修立
石志东
陈娜
肖悦娱
《声学技术》
CSCD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光纤电流互感器远程同步监测系统的研制
杨剑
肖悦娱
《电子测量技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人脸建模及嘴部驱动技术
裴丽
曾丹
史浩
张之江
《电子测量技术》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垂直腔表面发射激光器的研究
黄亮
甘朝钦
石磊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UHF RFID标签谐振特性非接触测试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李帅
张雪凡
任秀方
孟春阳
《电子测量技术》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研究
邵亮
甘朝钦
周杨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基于数字全息的玻璃微加工形貌测量
李伟霞
黄素娟
闫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基于动态波长分配的WDM-PON技术研究
石磊
甘朝钦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基于WDM/OCDMA的混合PON技术研究
曹娅楠
甘朝钦
张锋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