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NA大模场光纤高耦合效率模场适配器
1
作者 熊峰 慕伟 +4 位作者 王洋 马云亮 徐呈霖 张琦 张小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为提高低数值孔径大模场光纤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并提高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结合加热扩芯技术和大模场光纤拉锥技术实现二者的模场匹配。基于粒子扩散和绝热拉锥方程分别建立了热扩芯光纤和锥形大模场光纤的理论模型,并仿真了其模场... 为提高低数值孔径大模场光纤与单模光纤的耦合效率,并提高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结合加热扩芯技术和大模场光纤拉锥技术实现二者的模场匹配。基于粒子扩散和绝热拉锥方程分别建立了热扩芯光纤和锥形大模场光纤的理论模型,并仿真了其模场分布和传输特性,优化了器件的结构及制备参数。采用数值孔径分别为0.06和0.05的商用和自制的锥形大模场光纤与无附加损耗的热扩芯光纤,制备得到两款模场适配器。分别对器件的插入损耗和光束质量因子进行了实验测试,基于数值孔径分别为0.06和0.05的大模场光纤的模场适配器的正向插入损耗分别为0.29 dB和0.23 dB,正反向损耗差值分别为0.19 dB和0.06 dB,输出光束的质量因子分别为1.26和1.15。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低数值孔径的大模场光纤对于高阶模式的抑制能力更强且受到纤芯偏移和角度偏移影响更小。基于数值孔径为0.05的大模场光纤的模场适配器具有更高的耦合效率和光束质量,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中有广泛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模场适配器 光束质量 数值孔径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光纤的双机理温度传感特性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汪柯红 余洋 +5 位作者 王洋 刘笑尘 赵帅昌 杨勇 张琦 张小贝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9-67,共9页
实现了一种基于负曲率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级联型光纤传感器件,并从理论和实验上分别研究了其反谐振干涉和多模干涉两种机理的温度传感特性。器件由单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与空芯光纤级联熔接制成,在实现高效率耦合下,基于两种机理... 实现了一种基于负曲率反谐振空芯光纤的级联型光纤传感器件,并从理论和实验上分别研究了其反谐振干涉和多模干涉两种机理的温度传感特性。器件由单模光纤、渐变折射率多模光纤与空芯光纤级联熔接制成,在实现高效率耦合下,基于两种机理实现温度传感并进行比较研究。仿真分析了空芯光纤的纤芯模式和包层管模式,基于光纤材料的热膨胀和热光效应理论研究了温度传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反谐振干涉和多模干涉机理的温度灵敏度分别为17.29 pm/℃和7.70 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光纤 级联型光纤器件 反谐振干涉 多模干涉 温度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干涉成像的七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测量
3
作者 沈立翠 黄素娟 +2 位作者 陈伟 闫成 赵欣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67,共9页
提出了基于空间干涉成像的多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的测量方法。用CCD记录不同波长下的空间干涉图,利用干涉图中所有像素点的干涉信息构建三维空间干涉光谱,并通过光谱分析可得芯间群延时差。搭建了基于空间干涉成像的多芯光纤芯间群延时... 提出了基于空间干涉成像的多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的测量方法。用CCD记录不同波长下的空间干涉图,利用干涉图中所有像素点的干涉信息构建三维空间干涉光谱,并通过光谱分析可得芯间群延时差。搭建了基于空间干涉成像的多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测量实验装置,测量了沟槽辅助型弱耦合七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该方法的测量装置简单,测量精度可达10~(-4)ps/m,不仅可测量两芯间的延时差还可同时测量任意相邻的多个芯的芯间延时差。测量时使用三维调节台加CCD的组合使得待测纤芯的选择激发更加简单。此外,还研究了多芯光纤芯间延时差的弯曲依赖性,结果显示,随着弯曲半径的增大,多芯光纤芯间群延时差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干涉成像 光谱分析 弱耦合七芯光纤 芯间群延时差 弯曲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许丽 曾丹 张之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31,97,共7页
本文针对交比不变原理的结构光光平面标定方法,利用泰勒展开和矩阵扰动原理分别对系统的测量误差和光平面标定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结构光测量系统的误差传递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实验特例的精度要求,即满足在1 000 mm的测量距离上获得... 本文针对交比不变原理的结构光光平面标定方法,利用泰勒展开和矩阵扰动原理分别对系统的测量误差和光平面标定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了结构光测量系统的误差传递模型。并给出了一个实验特例的精度要求,即满足在1 000 mm的测量距离上获得±0.5 mm以内的测量精度情况下,各标定参数所需满足的精度要求,以及标定样本的精度要求。对误差传递模型所得出的标定参数的精度要求进行实测实验验证,得到测量数据的均方根误差为0.333 4 mm,满足理论上的精度要求。该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述的误差分析可以有效地对结构光系统误差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测量系统 交比不变 系统误差分析 矩阵扰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光系统的周期编码光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许丽 陈黎霞 张之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4-302,共9页
在结构光系统中,编码光是解决对应点匹配的关键,编码光的性能直接影响结构光测量的精度、分辨率和实时性。在深入分析条纹图变形机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到编码光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运用空间周期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在编码光... 在结构光系统中,编码光是解决对应点匹配的关键,编码光的性能直接影响结构光测量的精度、分辨率和实时性。在深入分析条纹图变形机理的基础上,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到编码光设计的可行性,提出了运用空间周期的约束条件,分析了在编码光设计中引入空间周期性对测量性能的改进。分析结果表明,在编码图个数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结构光编码中引入空间周期性,系统测量分辨率将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样在保持测量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应用空间周期性可减少编码模式的个数,更适合实时测量系统。结合时空编码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编码光设计方案——周期时空条纹编码。该编码方式利用了空间周期性,在保证测量分辨率和精度的情况下,可减少编码模式的个数,适应实时测量的应用。对该编码方式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空间周期性应用于编码光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系统 编码光设计 空间周期性 周期时空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T的光OFDM系统PAPR抑制算法
6
作者 陈琳 方勇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62,共3页
针对光OFDM系统存在高峰均功率比(PAPR),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哈特利变换(DHT)的选择映射抑制算法。采用快速哈特利逆变换(IFHT)代替传统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和Hermi t i an对称算法,并结合非对称限幅法产生满足光OFDM系统要求的正... 针对光OFDM系统存在高峰均功率比(PAPR),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哈特利变换(DHT)的选择映射抑制算法。采用快速哈特利逆变换(IFHT)代替传统的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和Hermi t i an对称算法,并结合非对称限幅法产生满足光OFDM系统要求的正、实值信号送入光纤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选择映射算法 离散哈特利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多开关状态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小志 方捻 +1 位作者 王陆唐 黄肇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87,共6页
为了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开关的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多开关状态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半导体激光器、多开关传感网络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多开关传感网络包括多个反馈光路,每个光路由耦合器、光纤和强度反射式光开关... 为了能够同时检测多个开关的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多开关状态检测系统.该系统由半导体激光器、多开关传感网络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多开关传感网络包括多个反馈光路,每个光路由耦合器、光纤和强度反射式光开关构成.所有开关都闭合时,系统没有反馈,激光器输出连续光.当有开关被打开时,光反馈使系统工作在混沌状态.根据系统输出信号的自相关曲线中与各开关位置对应处的峰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来判断开关的状态,通过编程令其它位置处的峰值为零来消除干扰峰.搭建了3个开关的实验系统,分别对不同开关状态下的系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检测单个或多个开关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检测 半导体激光器 光反馈 开关网络 混沌 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OFDM符号定时同步在FPGA上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傅磊 陈健 +3 位作者 冯俊飞 虞礼辉 徐朝星 韩景龙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5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非全局时钟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的高速并行算法,并阐述了该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的实现过程,分析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补偿方法。在25km标准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运用该同步算法实现... 提出了一种在非全局时钟光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符号定时同步的高速并行算法,并阐述了该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的实现过程,分析频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补偿方法。在25km标准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运用该同步算法实现了2.667Gb/s数据实时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符号定时同步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M通信系统下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用户检测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男 龚磊 翟旭平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5期72-77,共6页
M2M通信具有零星性,为了缓解大规模M2M通信带来的大量控制信号开销问题,CS-MUD被广泛研究。讨论了在帧传输结构下利用压缩感知的MMV模型来进一步提高多用户检测中的行为检测性能。为了使SOMP算法更具实际价值,提出CV-SOMP算法,通过利用... M2M通信具有零星性,为了缓解大规模M2M通信带来的大量控制信号开销问题,CS-MUD被广泛研究。讨论了在帧传输结构下利用压缩感知的MMV模型来进一步提高多用户检测中的行为检测性能。为了使SOMP算法更具实际价值,提出CV-SOMP算法,通过利用交叉验证残差在迭代次数等于稀疏度时具有极小值来估计稀疏度。一方面,MMV模型通过利用源信号具有相同的稀疏结构,使得SOMP算法每次迭代中通过利用残差矩阵来更新支撑集,大幅提高了用户行为检测性能;另一方面,用户行为检测性能的提高导致用户数据检测性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仿真结果表明CV-SOMP算法在稀疏度未知情况下不仅能够100%进行稀疏度估计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多用户检测性能,另外在保证检测性能的条件下能够支持过载系统,提高频谱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通信 压缩感知 多用户检测 MMV模型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人体和手部网格重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平 刘熠尧 +2 位作者 周敏 黄新彭 杨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5-1196,共12页
三维人体网格重建在影视、虚拟现实等下游任务中有广泛应用。然而现有重建方式关注更好的重建精度和纹理表达,也因此更依赖高性能的计算或采集设备,缺乏对低成本、轻量化重建方式的研究。为降低人体重建任务的使用成本和硬件要求,本文... 三维人体网格重建在影视、虚拟现实等下游任务中有广泛应用。然而现有重建方式关注更好的重建精度和纹理表达,也因此更依赖高性能的计算或采集设备,缺乏对低成本、轻量化重建方式的研究。为降低人体重建任务的使用成本和硬件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化的人体和手部网格重建方式,基于参数化模型对身体和手部重建任务进行解耦,针对身体和手部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分支网络。身体重建分支和手部重建分支均为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身体重建分支编码器为双阶段编码器,第一阶段通过Litehrnet和Canny算子获得热点图和边缘图,并对图片进行代理表示,第二阶段通过Shufflenet提取全局特征,解码器通过级联低维度多层感知器以概率分布的方式对人体参数进行回归;手部重建分支的编码器以Litehrnet为主干网络获取多分辨率特征分支,通过姿态池化对多分辨率特征分支进行融合得到全局特征,解码器通过深度可分离卷积网络获得手部顶点,并通过MLP对形状进行估计,利用顶点坐标基于逆向拓扑数学求解得到关节旋转参数。与现有方法相比,参数量和计算量显著减少,整体参数量为6.12M,计算量为433M,且具有较好的重建效果,在Human3.6M数据集中平均关节点误差(MPJPE)为86.7 mm,手部重建分支在FreiHand数据集上对齐后平均关节点误差(PA-MPJPE)为10.8 mm。此外该方法完成了在移动设备的推理,在骁龙8Gen3处理器推理速度为79.7 ms(12.5 fps),可以达到实时推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重建 轻量化网络 SMPL+H模型 MAN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选型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安淇 吴雄斌 +1 位作者 徐一昊 周永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能量选择表面技术主要通过周期结构加载非线性器件可自适应实现对高功率入射波的非线性响应,即“低通高阻”。以二极管选型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首先,通过注入实验评估不同型号二极管在高功率信号输入时的功率毁... 能量选择表面技术主要通过周期结构加载非线性器件可自适应实现对高功率入射波的非线性响应,即“低通高阻”。以二极管选型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性能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首先,通过注入实验评估不同型号二极管在高功率信号输入时的功率毁伤阈值,并进行相应的毁伤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达到47dBm时,BAP65二极管内部电流过载引发热失控,导致毁伤;其次,选择4种不同型号的二极管评估它们对能量选择表面天线罩的插入损耗和屏蔽效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75~0.9GHz,加载MMP4401二极管的能量选择表面具有低于0.5dB的插入损耗和大于15dB的屏蔽效能。此外,双管并联的能量选择表面表现出较好的屏蔽效果,而单管则具有更低的插入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选择表面 高功率微波 PIN二极管 毁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12
作者 王浩 周永金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通信存在抗干扰性能差、防捕获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宽带平面印刷全向天线、窄截面有源超表面天线罩以及双频阻抗匹配网络组成。当超表... 针对无人机数据链通信存在抗干扰性能差、防捕获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良好气动性能的基于有源超表面天线罩的窄截面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该天线由宽带平面印刷全向天线、窄截面有源超表面天线罩以及双频阻抗匹配网络组成。当超表面天线罩上二极管均截止(未加偏置电压)时,天线罩处于全透波状态,天线工作于宽带全向通信模式。当超表面天线罩特定区域二极管导通时,该区域天线罩处于全屏蔽状态,天线工作于双频定向通信模式,此时通过引入双频阻抗匹配网络显著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全向通信模式下,天线相对带宽达到44.6%,全向增益可达1.37 dBi,不圆度小于2.5 dBi;定向模式下,双频天线上下频带分别为1.4 GHz和1.8 GHz,相对带宽分别为9.1%和15.3%,最大定向增益达5.2 dBi。该天线具有窄截面、低成本等优点,能够在宽带全向通信和双频定向通信工作模式之间灵活切换,有望提高无人机抗干扰、防捕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链通信 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有源超表面天线罩 阻抗匹配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0.1π旋转相位Grover算法的ECC电压毛刺攻击算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潮 曹琳 +1 位作者 贾徽徽 胡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共8页
将Grover算法应用到对公钥密码的故障攻击中,提出一种基于固定相位旋转Grover量子算法,当旋转相位为0.1π时,仿真实验搜索成功率提高到99.23%。进一步与故障攻击结合,提出基于0.1π旋转相位Grover算法的椭圆曲线密码电压毛刺攻击算法,... 将Grover算法应用到对公钥密码的故障攻击中,提出一种基于固定相位旋转Grover量子算法,当旋转相位为0.1π时,仿真实验搜索成功率提高到99.23%。进一步与故障攻击结合,提出基于0.1π旋转相位Grover算法的椭圆曲线密码电压毛刺攻击算法,仿真实验以100%的概率攻击了NIST公布的Koblitz安全曲线K-163,其计算复杂度呈指数级降低。这是除Shor算法之外量子计算对公钥密码的一种新的有效攻击途径,有助于拓展量子计算对其他公钥密码体制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搜索算法 GROVER算法 相位匹配 量子计算 电压毛刺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OFDM快衰落信道的稀疏自适应感知估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小平 方勇 汪敏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33-1839,共7页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怎样在较高频谱利用率的情况下对快时变信道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该文在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快时变环境下MIMO-OFDM...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怎样在较高频谱利用率的情况下对快时变信道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该文在利用压缩感知理论可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快时变环境下MIMO-OFDM系统的稀疏自适应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不再受到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条件约束,避免了传统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频谱利用率低的缺点。该文方法通过构建多天线群时频结构特征稀疏基,利用多天线间和群时变OFDM符号内信道冲激响应具有更强稀疏性的特点,对MIMO-OFDM快衰落信道进行稀疏变换。由于实际MIMO-OFDM快衰落信道往往处于频率选择性、时变性和多种干扰并存的复杂环境,受到干扰的信道参数对系统而言是未知,采用该方法克服了现有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信道估计方法需要预先知道信道冲激响应稀疏度才能重构信道参数的不足,在信道稀疏度未知道的情况下,运用稀疏自适应的方法来对不同时频结构特征的信道参数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估计方法具有对快时变信道参数估计的鲁棒性和较高频谱利用率,且均方误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信道估计 快衰落 稀疏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模糊相关性的单通道置换图像盲分离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伟 方勇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针对模糊处理后的置换图像,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糊相关性的单通道盲分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置换图像进行二次模糊,估计二次模糊前后对应子块的相关系数来构造一个映射空间,利用映射空间内参数的不同分类完成置换混合矩阵的估计,从而实现... 针对模糊处理后的置换图像,提出一种基于二次模糊相关性的单通道盲分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置换图像进行二次模糊,估计二次模糊前后对应子块的相关系数来构造一个映射空间,利用映射空间内参数的不同分类完成置换混合矩阵的估计,从而实现置换源图像子块的分离.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经历不同模糊处理的置换图像均能达到较高的检测正确率,同时,算法对高斯噪声和有损JPEG压缩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图像 盲源分离 二次模糊相关性 映射空间 单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想载波同步下OFDM快衰落信道的稀疏与感知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勇 赵维杰 汪敏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5,23,共7页
针对稀疏导频OFDM系统,提出非理想载波同步OFDM快衰落信道稀疏表示与感知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稀疏化信道核向量的广义信道冲激响应矩阵稀疏化表示方法;推导了稀疏导频快衰落信道估计压缩感知模型;利用OMP算法重构稀疏化信道核向量与广... 针对稀疏导频OFDM系统,提出非理想载波同步OFDM快衰落信道稀疏表示与感知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稀疏化信道核向量的广义信道冲激响应矩阵稀疏化表示方法;推导了稀疏导频快衰落信道估计压缩感知模型;利用OMP算法重构稀疏化信道核向量与广义信道冲激响应矩阵,从而完成非理想载波同步下的OFDM快衰落信道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非理想载波同步的稀疏导频OFDM系统的误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压缩感知 快衰落 正交频分复用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I双重构的免携带设备目标无线定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凯 方小俊 黄青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免携带设备定位是利用目标对无线通信链路产生的阴影衰落来估计目标的位置。针对现有算法定位精度有限、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在无线层析成像(radio tomographic imaging,RTI)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重构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正则化快速... 免携带设备定位是利用目标对无线通信链路产生的阴影衰落来估计目标的位置。针对现有算法定位精度有限、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在无线层析成像(radio tomographic imaging,RTI)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重构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正则化快速重构的特点,首先对目标进行初步的定位;其次将粗定位区域进行像素精确划分,同时利用链路选择法减少链路个数,降低算法复杂度;最后提出补空间稀疏度自适应匹配重构算法,将目标位置转化为稀疏信号重构问题,完成定位。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RTI的单重构定位算法相比,所提双重构算法能达到较好的定位精度,且实时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携带设备定位 正则化 压缩感知 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漏缆覆盖的轨道交通LTE-M系统信道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郑国莘 林苏燕 +3 位作者 武艺鸣 蓝燕锐 徐宗铭 匡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6-911,共6页
下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采用LTE-M系统,并采用多根漏泄电缆(简称漏缆)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因此,需要研究漏缆设置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依据时域信道测量方法与MIMO信道相关理论,在典型的类地铁隧道... 下一代轨道交通系统将采用LTE-M系统,并采用多根漏泄电缆(简称漏缆)组成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因此,需要研究漏缆设置与系统性能之间的关系。依据时域信道测量方法与MIMO信道相关理论,在典型的类地铁隧道环境中,测量并分析了1.8GHz频段下基于双根漏缆覆盖的MIMO系统性能,通过测量不同极化方式下的漏缆和接收天线以及不同漏缆间距下的信道信息,分析了信道相关性,发现当接收机天线垂直极化而双漏缆同采用水平极化时MIMO性能最优,相关性大小并不太依赖于漏缆间距.这些结果可对今后LTE-M系统部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泄漏电缆 LTE—M MIMO 信道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分解的置换混叠图像盲分离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新涛 方勇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3,共6页
针对一类存在形态差异的置换混叠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置换混叠图像盲分离新算法。该算法为了利用置换混叠图像中被置换区域和置换区域在不同的字典上稀疏表示存在的稀疏差异,分别选择Contourlet变换基字典和局部离散余弦变... 针对一类存在形态差异的置换混叠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置换混叠图像盲分离新算法。该算法为了利用置换混叠图像中被置换区域和置换区域在不同的字典上稀疏表示存在的稀疏差异,分别选择Contourlet变换基字典和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基字典作为分离的特征域,通过置换混叠图像在两个特征域上的稀疏形态分解,把纹理图像从置换混叠图像中分离出来。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一类包含分片光滑和纹理成分的置换混叠图像,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把纹理图像从置换混叠图像中分离出来,同时,对纹理图像的大小、位置、个数和类型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混叠图像 稀疏表示 冗余字典 形态差异 稀疏分解 盲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限幅法降低OOFDM系统的PAPR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琳 方勇 汪敏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
为降低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高PAPR(峰均功率比),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法的抑制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门限电平去除信号负项并对信号峰值进行限幅,产生满足OOFDM系统要求的正、实基带信号,同时联合滤波技术避免较大PAP... 为降低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高PAPR(峰均功率比),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限幅法的抑制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门限电平去除信号负项并对信号峰值进行限幅,产生满足OOFDM系统要求的正、实基带信号,同时联合滤波技术避免较大PAPR的出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地改善PAPR特性,又能保证系统获得可靠的误码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峰均功率比 非对称限幅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