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王元章 吴春华 +2 位作者 周笛青 付立 李智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08-114,共7页
光伏阵列多安装在较恶劣的室外环境中,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发生故障。为辨别光伏阵列故障类型,提出了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深入分析不同故障状态下光伏阵列输出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变量... 光伏阵列多安装在较恶劣的室外环境中,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发生故障。为辨别光伏阵列故障类型,提出了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深入分析不同故障状态下光伏阵列输出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故障诊断模型的输入变量。本方法无需额外的设备支持,具有简便、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在线实时地进行故障诊断。仿真和初步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光伏阵列短路、断路、异常老化及局部阴影等四种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L-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光伏并网与有源滤波的统一控制 被引量:32
2
作者 吴春华 黄建明 +1 位作者 陈卫民 陈国呈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109,117,共8页
光伏并网系统由于日照强度不定,利用率不高,目前的APF装置主要应用在工业三相大功率系统中,成本高且功能单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相光伏并网与有源滤波器的统一控制策略,在同一装置上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的同时,将系统剩余容量进行部分或全... 光伏并网系统由于日照强度不定,利用率不高,目前的APF装置主要应用在工业三相大功率系统中,成本高且功能单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相光伏并网与有源滤波器的统一控制策略,在同一装置上实现光伏并网发电的同时,将系统剩余容量进行部分或全部无功和谐波补偿,提高系统利用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无功电流和谐波电流的检测方法,以及电流环和电压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单相并网 有源滤波器 无功补偿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下光伏组件建模及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周笛青 吴春华 +2 位作者 李智华 付立 王元章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8-2105,共8页
分析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针对遮挡情况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可模拟大部分遮挡情况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方法,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可对光照强度、温度、遮挡面积等参数进行调节,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光照、温度以及阴影条件下的光伏... 分析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针对遮挡情况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可模拟大部分遮挡情况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方法,与传统建模方法相比,该模型可对光照强度、温度、遮挡面积等参数进行调节,能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光照、温度以及阴影条件下的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并分析不同旁路二极管结构的组件在遮挡情况下的功率损失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局部阴影条件下,非交错组件中6个旁路二极管的组件可最有效地输出功率,其研究结果可为光伏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仿真建模 局部阴影 旁路二极管 输出特性 功率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流型并网逆变器的拓扑和控制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春华 崔开涌 +3 位作者 陈国呈 陈卫民 肖鹏 张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导抗变换器的单相和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及三角波-三角波脉冲宽度调制模式,详细分析了该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推导了导抗变换器及三角波-三角波调制模式的输出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正... 提出一种基于导抗变换器的单相和三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及三角波-三角波脉冲宽度调制模式,详细分析了该主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推导了导抗变换器及三角波-三角波调制模式的输出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案的正确性。由于本逆变器采用高频电感和高频变压器替代了传统电流型逆变器中的工频电感和工频变压器,具有控制简单,成本低,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并网电流不受电网电压影响,可以实现高功率因数电流源并网逆变。提出的三相并网逆变方案,相比于传统三相并网逆变器,具有系统冗余性好,抗电网波动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网 电流型 导抗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被引量:35
5
作者 王元章 李智华 吴春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0-1705,共6页
随着光伏发电系统大力发展并投入运行,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文献侧重点的不同,将这些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分别是:基于电路结构法、基于数学模型法、基于电气... 随着光伏发电系统大力发展并投入运行,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总结了当前国内外在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根据文献侧重点的不同,将这些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分别是:基于电路结构法、基于数学模型法、基于电气测量法、基于智能检测法、基于红外图像分析法和基于监控系统法。同时对这些故障诊断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探讨了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光伏系统故障诊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故障诊断 数学模型 智能检测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刷直流电机转子位置检测方法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影 阮毅 陶生桂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4,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假中性点电压交流分量积分过零点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通过对假中性点电压信号特性的分析,提出假中性点电压交流分量积分过零点对应电机换相时刻。该方法低速检测范围更宽,实现简单,不要求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理想的梯形...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假中性点电压交流分量积分过零点的转子位置检测方法。通过对假中性点电压信号特性的分析,提出假中性点电压交流分量积分过零点对应电机换相时刻。该方法低速检测范围更宽,实现简单,不要求无刷直流电机具有理想的梯形波磁场,在直流母线电压低的中小功率应用场合尤其具有技术优势。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假中性点 交流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光伏分布式MPPT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春华 徐坤 +2 位作者 黄建明 杨宇 许富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88,共5页
分析了基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光伏分布式MPPT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其阻抗变换特性,从负载阻抗匹配的角度阐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此算法能够自适应... 分析了基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光伏分布式MPPT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其阻抗变换特性,从负载阻抗匹配的角度阐述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实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非反相Buck-Boost变换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此算法能够自适应地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系统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BUCK-BOOST 最大功率点跟踪 非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单级式三相升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吴春华 张翼 +3 位作者 崔开涌 陈国呈 陈卫民 肖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单级式三相升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主电路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并网电流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的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一级变换同时进行升压和DC... 提出了一种单级式三相升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主电路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并网电流的输出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基于DSP芯片TMS320LF2407的控制系统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通过一级变换同时进行升压和DC/AC变换,最终实现高功率因数电流源并网,省去了传统电流型逆变器中直流侧工频电感,同时任何时刻只有两个开关管导通。本逆变器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由于采用了数字控制,具有控制灵活、稳定性高、并网电流质量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 电流型 逆变器 升压型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率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春华 黄建明 杨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06-112,共7页
在充分考虑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效率、成本、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反激逆变器准谐振模式实现功率管ZVS动作及电流型并网的控制策略,深入分析了准谐振模式的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正弦波控制方法,达到高电能质量、高... 在充分考虑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效率、成本、电能质量等方面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反激逆变器准谐振模式实现功率管ZVS动作及电流型并网的控制策略,深入分析了准谐振模式的谐波问题,提出了一种优化正弦波控制方法,达到高电能质量、高效率光伏并网发电。提出了一种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弱光照间歇模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较低光照强度时系统效率。为了提高光伏组件在间歇模式时MPPT跟踪效率,进一步提出利用间歇模式的母线电压波动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方法,使得在间歇模式时不需要加入额外的扰动也能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提高MPPT跟踪精度。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并网电流谐波、系统效率、间歇模式控制、间歇模式MPPT等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逆变器 并网控制 间歇模式 准谐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负载阻抗扰动的分布式MPPT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建明 吴春华 +1 位作者 徐坤 付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25-130,共6页
介绍了光伏优化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本质。针对光伏优化器系统中每块光伏组件进行MPPT控制,造成传统MPPT方法由于负载阻抗扰动而引起误判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阻抗扰动的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该方法综... 介绍了光伏优化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本质。针对光伏优化器系统中每块光伏组件进行MPPT控制,造成传统MPPT方法由于负载阻抗扰动而引起误判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负载阻抗扰动的分布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控制量扰动和负载阻抗扰动进行MPPT判断,避免光伏优化器系统中各个独立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等效负载阻抗扰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及抗负载阻抗扰动能力,其稳定性优于传统的MPPT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优化器 等效负载阻抗 最大功率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风机水泵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春华 黄建明 刘军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本文通过建立电稳态模型观测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完成电机的起动过程。在中高速运行时,本文构造全阶状态观测器,通过反电动势的观测及坐标系跟踪控制,实现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起动... 本文通过建立电稳态模型观测器,实现永磁同步电机低速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完成电机的起动过程。在中高速运行时,本文构造全阶状态观测器,通过反电动势的观测及坐标系跟踪控制,实现转子位置和转速估算;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算法简单、起动电流小、切换平滑、可靠性高等优点,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稳态观测器 全阶状态观测器 无位置传感器 起动 永磁同步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模块式光伏并网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建明 吴春华 许富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
在分析共直流母线并网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一种直流模块式光伏并网控制系统,采用前级共直流母线的直流并联模块,后级集中并网逆变的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灵活性,减小功率器件应力,增强系统冗余性,重点介绍了并网逆变控制器的数学... 在分析共直流母线并网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一种直流模块式光伏并网控制系统,采用前级共直流母线的直流并联模块,后级集中并网逆变的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及灵活性,减小功率器件应力,增强系统冗余性,重点介绍了并网逆变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及相应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设计一台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及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模块 并网控制 光伏 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变换的含风电场和电动汽车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张涛 陈豪杰 +2 位作者 戴俊杰 李卫彬 李雪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7-134,共8页
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发电的广泛接入增加了现代配电网的复杂性,同时输入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对配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基于此,本文采用Nataf变换或者三阶多项式正态变换实现变量从相关非正态空间到相关标准正态空间的转换,采用初等变换或者... 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发电的广泛接入增加了现代配电网的复杂性,同时输入随机变量的相关性对配电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基于此,本文采用Nataf变换或者三阶多项式正态变换实现变量从相关非正态空间到相关标准正态空间的转换,采用初等变换或者正交变换实现变量从相关标准正态空间到独立标准正态空间的转换,从而得到标准的点估计运算所需的相互独立输入随机变量,进而建立了能用2m+1点估计方法求解的概率潮流模型,从而解决了相关输入随机变量的概率潮流问题,以实现含电动汽车的有源配电网系统的仿真运行分析。最后,在一个含风电和电动汽车的IEEE-33节点配电网中进行算例仿真,比较四个方案处理输入随机变量相关性的有效性。算例分析表明,Nataf变换结合初等变换具有最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风电场 配电网 相关性 点估计 概率潮流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垂控制微电网的无功补偿失稳机理及抑制对策 被引量:3
14
作者 施云杰 冯夏云 +2 位作者 汪飞 张笠君 李玉菲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1期29-35,共7页
出于线路经济运行与传输损耗的要求,就孤岛微电网的无功补偿,研究了基于下垂控制的孤岛微电网采用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的谐振问题。首先,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建立了下垂控制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揭示了下垂功率控制环(主要是Q-U控... 出于线路经济运行与传输损耗的要求,就孤岛微电网的无功补偿,研究了基于下垂控制的孤岛微电网采用无功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的谐振问题。首先,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建立了下垂控制逆变器输出阻抗模型,揭示了下垂功率控制环(主要是Q-U控制参数)仅影响逆变器低频段输出阻抗。然后,基于阻抗的稳定性判据分析了采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的孤岛微电网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采用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时,将使系统失稳。最后提出在电流内环中引入电容电流反馈控制,实现输出阻抗重塑,抑制谐振,并设计了一台3kW变换器,验证了所建输出阻抗模型及谐振抑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无功补偿 下垂控制 孤岛微电网 阻抗稳定性判据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