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99
1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8 位作者 杨秉瑜 程娜 王璐 黄晓野 汪苗苗 苏美文 张成甦 王云凤 刘美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8,共2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习近平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我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更是把这种认识推向了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明确指出“必须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AI大模型 数据要素 生成式AI 人工智能产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北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产关系如何驱动经济绿色发展——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娜 王愉涵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7-145,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新型生产关系是以适应绿色生产力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首要特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技术条件、以绿色制度创新为运动载体的全面升级的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新型生产关系是以适应绿色生产力发展为本质要求、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首要特征、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技术条件、以绿色制度创新为运动载体的全面升级的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的绿色制度创新需强调问题导向,需围绕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将国际、国内两个维度,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法律、制度、道德三方面内容纳入逻辑分析框架。“绿色化”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应从前提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入手,通过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构建生态环境法律完善机制、低碳经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绿色经济发展现代化治理机制、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创新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进而反作用于绿色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产关系 新质生产力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有效性分析与经济学反思 被引量:17
3
作者 巫景飞 李骏阳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0,共7页
一般认为,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加以规制,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现实中规制政策却常常失效。本文利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我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进行了有效性评估,发现政策... 一般认为,由于市场失效的存在,因此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加以规制,以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是现实中规制政策却常常失效。本文利用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我国《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实施效果进行了有效性评估,发现政策基本无效。对此,我们尝试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视角,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阐释。结合上述分析,文章最后对规制失灵是否意味着需要强化规制、规制中的政府角色以及公共利益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制政策 零供关系 规制失灵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战略视角下产业模块化动力机制研究——基于计算机产业史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大军 巫景飞 芮明杰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77-181,198,共6页
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计算机产业从大型机时代向PC机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对产业模块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索分析。认为由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创新战略是产业模块化的主要驱动力量:产业演化初期,有实力的在位企业会通过激进式创新... 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对计算机产业从大型机时代向PC机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对产业模块化的动力机制进行探索分析。认为由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创新战略是产业模块化的主要驱动力量:产业演化初期,有实力的在位企业会通过激进式创新,完成产品从一体化向模块化的转换;在此背景下,新进入者会从"低端价值模块"进入,采用模块创新策略逐渐瓦解在位企业所垄断的一体化价值链;新进入者也会利用破坏创新技术,采取"低端客户进入"与开放技术标准等策略,来破坏在位企业的竞争优势,加速产业模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产业模块化 动力机制 计算机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型酒店服务质量的IPA分析——以如家快捷与锦江之星为调查对象 被引量:37
5
作者 巫景飞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1期95-98,共4页
经济型酒店正在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投资热点。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质量如何,与消费者期望的差距何在?这都是经济型酒店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文章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工具,基于对中国两家领先的连锁经济型... 经济型酒店正在成为中国旅游行业的投资热点。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质量如何,与消费者期望的差距何在?这都是经济型酒店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文章运用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分析工具,基于对中国两家领先的连锁经济型酒店——如家快捷和锦江之星的研究,探索了上述问题的答案,并对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服务品质改善给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型酒店 IPA分析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二手车牌市场的政策效果——基于上海车牌拍卖市场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白小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94,共15页
本文以上海市车牌市场为例,考察二手车牌市场限制政策的效果。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限制车牌二手市场对拍卖市场的影响;继而结合上海市车牌市场价格、投标人数、中标率等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表明:理论逻辑上,限制政策很难起... 本文以上海市车牌市场为例,考察二手车牌市场限制政策的效果。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限制车牌二手市场对拍卖市场的影响;继而结合上海市车牌市场价格、投标人数、中标率等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结论。研究表明:理论逻辑上,限制政策很难起到预期效果;实践效果上,“警示价”前的限制政策无法缓解价格上涨的趋势,“警示价”后的限制政策难以缓解投标人数激增和中标率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限制政策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方面对车牌市场的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拍卖 二手市场 中标价格 中标率 上海车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视角下产业模块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大军 巫景飞 芮明杰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95-96,共2页
模块化技术是一种关于产品的特殊知识,这种知识使得产品得以有效分解、重组与升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对其从大型机时代向个人电脑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文章指出,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 模块化技术是一种关于产品的特殊知识,这种知识使得产品得以有效分解、重组与升级,能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对其从大型机时代向个人电脑时代的演进历程进行了考察。文章指出,企业间竞争而激发的创新战略是产业模块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产业模块化 演进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供战略联盟的条件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骏阳 施煜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9-121,共3页
零供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流通业创新的重要方向是缓解零供冲突、建立和谐工商关系的有效途径。其在我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生鲜行业和家电行业已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零供战略联盟的涵义、特征... 零供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以及流通业创新的重要方向是缓解零供冲突、建立和谐工商关系的有效途径。其在我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生鲜行业和家电行业已有一些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零供战略联盟的涵义、特征,以及在我国实践的基本情况并探讨零供战略联盟建立的可行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供战略联盟 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关税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颜克益 巫景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59-60,共2页
在国际理论界,对碳关税的关注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碳关税提出背景、合法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给出了相应评述。文章指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碳关税的研究较为薄弱,但... 在国际理论界,对碳关税的关注由来已久,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本文从碳关税提出背景、合法性、可行性以及有效性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给出了相应评述。文章指出,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碳关税的研究较为薄弱,但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国际贸易中"隐含碳"大国,将是受碳关税影响最为深远的国家,因此加强碳关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关税 碳泄露 隐含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碳汇、碳税、绿色技术:实现“双碳”目标的组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程娜 陈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161,共12页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构建包含海洋碳汇、绿色技术、碳税在内的多部门DSGE模型发现,作为地球最大吸碳主体的海洋碳...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如何在实现碳减排的同时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构建包含海洋碳汇、绿色技术、碳税在内的多部门DSGE模型发现,作为地球最大吸碳主体的海洋碳汇,同时具备生态、经济双重效应,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增长具有动态影响。绿色技术在20212030年间对碳排放强度降低的作用效果明显,能同时实现经济增长与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目标,但2030年碳达峰后绿色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不因碳排放强度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碳税是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升环境质量的手段,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海洋碳汇在2030年碳达峰后将会扭转绿色技术、碳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向作用,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实现降低碳排放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碳中和 碳达峰 DS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中国“碳解锁”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娜 桑一铭 李博文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162,共12页
因经济发展对碳基技术、传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适配制度和社会嵌入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引发的“碳锁定”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意愿、政府环境规制、受教育程度对“碳解锁”发展... 因经济发展对碳基技术、传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适配制度和社会嵌入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而引发的“碳锁定”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目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创新意愿、政府环境规制、受教育程度对“碳解锁”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中国“碳解锁”水平较低且存在回落现象,区域间“碳解锁”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东北地区“碳解锁”路径较其他地区选择余地更小。应从技术、经济、制度和社会四个维度入手,构建区域差异化的“碳解锁”机制,建立“多主体—多路径”的区域治理体系,进而推动绿色技术革新,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达峰 碳中和 碳解锁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对农村能源贫困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城乡相对贫困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锦 王政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 基于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以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的农村能源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纳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等控制变量,研究城镇化发展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费数量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比消费结构维度下的农村能源贫困分布范围更广且贫困程度更深;(2)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皆可对农村能源贫困产生负向影响,但这种负向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随着农村能源贫困程度下降,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强化趋势,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的负向影响呈弱化趋势;(3)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情况对农村能源贫困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因素异质性,强化机构的基层结构与提升机构人员文化水平比单纯扩充农村能源推广管理机构人员数量更有利于缓解农村能源贫困。基于此,提出了缩小城乡相对贫困视角下农村能源贫困程度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能源贫困 相对贫困 城镇化 城乡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测度、区域差异及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欧阳峣 袁礼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0,共16页
庞大的市场规模能通过市场需求、供给和供需互动对技术创新形成积极影响,从而塑造大国技术创新的规模优势。基于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创新要素投入、市场需求驱动、创新资源流动和创新集聚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国技术... 庞大的市场规模能通过市场需求、供给和供需互动对技术创新形成积极影响,从而塑造大国技术创新的规模优势。基于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创新要素投入、市场需求驱动、创新资源流动和创新集聚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指标体系,以中国为研究样本,采用熵值法测算2005—2021年大国技术创新的规模优势指数,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从区域内和区域间视角揭示其区域差异及来源。研究发现: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创新要素投入和市场需求驱动是形成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重要动因,而创新资源流动和创新集聚能力则是进一步释放大国技术创新规模优势的掣肘。大国技术创新的规模优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主要来源于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在区域间,东高西低的规模优势差异稳定,与东北地区相比,中部地区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在区域内,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域内部差异较大,但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呈下降趋势,而西部地区区域内差异呈上升趋势。本文提出打破技术市场区域性分割,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驱动高质量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优势 市场需求 创新要素 创新集聚 技术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笔谈 被引量:10
14
作者 纪玉山 代栓平 +6 位作者 刘美平 焦成焕 程娜 李博文 高一兰 黄晓野 董金明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25,共23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持续奋斗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理解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那样,“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来持续奋斗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全面理解和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的那样,“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发现理念源于新时代的发展实践,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要不断深化,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学术界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在不断深化,不仅要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还要保障安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本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以“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撰写一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技术 新发展理念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隐性激励与企业知识共享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娟 巫景飞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61,共5页
现有KM研究成果对知识共享激励的研究多数是对传统激励理论的简单移植,主要的激励合约是报酬激励,在个人产出为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传统的显性激励对编码化知识共享有效;当团队产出可以观测,但是在团队成员间不可分割时,如果没有额外的激... 现有KM研究成果对知识共享激励的研究多数是对传统激励理论的简单移植,主要的激励合约是报酬激励,在个人产出为公开信息的情况下,传统的显性激励对编码化知识共享有效;当团队产出可以观测,但是在团队成员间不可分割时,如果没有额外的激励,显性激励模型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然而,以信任机制为基础的隐性激励下,只要团队成员具有一定的耐心,就会选择共享,而且对于重视知识的知识员工而言,则只需要具有微弱的耐心,隐性契约就可以有效激励其共享。隐性激励而不是以薪酬激励为代表的显性激励是激励知识共享的最优激励契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共事 隐性激励 报酬契约 信任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功效与获取——基于一项问卷调查的探索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大军 王是平 巫景飞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8,74,共7页
以我国长三角地区以及河南省的54位企业家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围绕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功效以及获取途径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数据显示:社会资本对于中国企业家经营企业具有重要价值,在社会资本的各项构成之间,... 以我国长三角地区以及河南省的54位企业家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围绕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构成、功效以及获取途径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数据显示:社会资本对于中国企业家经营企业具有重要价值,在社会资本的各项构成之间,重要性存在差异,其中与同行的关系最为重要,但相比较而言,落后地区企业家更加重视政府官员关系.对于社会资本的建立,中国企业家最常用的方式是熟人引荐和参加各种协会组织,而维护这种关系则更多依赖请客吃饭和经常问候.基于此,文章给出了相应分析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家 社会资本 提名生成法 位置生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浪费反思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铮 陈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5,共5页
城镇是要素聚集的产物,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城镇规模扩张以及土地聚集,带来对农村耕地的侵蚀以及土地稀缺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均耕地锐减、城镇用地浪费以及进城农民原有土地的撂荒。其原因在于GDP崇拜导致的发展观偏离,以及土... 城镇是要素聚集的产物,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城镇规模扩张以及土地聚集,带来对农村耕地的侵蚀以及土地稀缺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在农村人均耕地锐减、城镇用地浪费以及进城农民原有土地的撂荒。其原因在于GDP崇拜导致的发展观偏离,以及土地产权不清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解决问题之策在于树立可持续的城镇发展观,制定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传统路径 规模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牌管控政策与城市治堵的最优方案
18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2-94,共13页
本文基于上海和北京车牌市场的现状及现有车牌管控政策的实施情况,界定车牌市场的经济环境,通过拟线性效用函数刻画消费者的偏好,定义能够涵盖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车牌管控政策的车牌配置的一般机制,构建包括路况、效率、公平在内的... 本文基于上海和北京车牌市场的现状及现有车牌管控政策的实施情况,界定车牌市场的经济环境,通过拟线性效用函数刻画消费者的偏好,定义能够涵盖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车牌管控政策的车牌配置的一般机制,构建包括路况、效率、公平在内的机制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路况最佳的机制必然在现上海机制中产生;效率最高的机制既不可能是路况最佳的机制,也不可能是公平性最好的机制,但路况最佳的机制却同时可能是公平性最好的机制。就优化车牌配置机制,本文提出“路况与公平并重,兼顾效率”的基本原则,并阐释车牌配置机制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地,本文剖析车牌配置机制的内在缺陷,给出“道路拥堵费+公共交通补贴”的新方案,并论证其是在路况、效率、公平三个指标维度上全面优于车牌配置机制的城市治堵的最优方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短期内应优化各城市的车牌管控政策,作为暂时缓解交通压力的权宜之计;长期中则推行“道路拥堵费+公共交通补贴”方案,使其成为解决城市道路拥堵的长久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 配置机制 交通拥堵 最优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
19
作者 郝亮 巫景飞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91,共10页
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由海运企业相互出口的理论模型,分析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并考察了减排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减排机制实施后:(1)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利润必然降低,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利... 本文通过构建两国经由海运企业相互出口的理论模型,分析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机制的福利效应,并考察了减排机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能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减排机制实施后:(1)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利润必然降低,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利润不一定降低。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其利润反而会提高。多数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比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受到更大的利润冲击。(2)两国的消费者剩余均降低。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生产企业利润均提高;若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于市场容量较小,则两国生产企业的利润均降低。(3)若发达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足够大的成本优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提高;若发展中国家海运企业具备较严重的成本劣势,则其经济福利必然下降。若两国海运企业成本差异较小,且产品的运输成本相对市场容量较大,则两国的经济福利可能均会提高。(4)碳排放总量必然降低,环境状况得到改善。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就海运企业、国内产业、谈判策略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运 温室气体 减排机制 福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超采威胁华北平原 被引量:20
20
作者 艾慧 郭得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3,共4页
由于多年来的持续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而华北的大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在开发地下空间的过程中,也频频遭遇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地质塌陷等问题。对地球地下水的过度攫取,使得大地空心化危机... 由于多年来的持续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而华北的大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在开发地下空间的过程中,也频频遭遇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地质塌陷等问题。对地球地下水的过度攫取,使得大地空心化危机日渐逼近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水 地下空间 大城市 石家庄 空心化 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