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作近红外光引导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诊疗剂
被引量:
5
1
作者
涂港
凌丹萍
+4 位作者
刘杰
汪丰
王海芳
施利毅
孙丽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0-1051,共12页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驱动的化学-光热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体系诊疗剂(UBDAs),其具有出色的光热转换能力(28.5%)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UBDAs能够发射紫外/可见光,用于促进光敏剂偶氮苯在介孔中的...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驱动的化学-光热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体系诊疗剂(UBDAs),其具有出色的光热转换能力(28.5%)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UBDAs能够发射紫外/可见光,用于促进光敏剂偶氮苯在介孔中的连续旋转-翻转运动,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且利用近红外光激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紫外光对生物组织的副作用。光热实验表明,UBDAs杂化纳米体系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此外,含有Tm和Bi元素的UBDAs有望用于上转换发光成像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进而实现双模成像介导且单一近红外光激发的癌症化学疗法和光热疗法。该研究结果为诊断和协同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成像
光热治疗
药物释放
杂化纳米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壁碳纳米管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2
作者
罗蔓
邓小勇
+1 位作者
董玲
沈锡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研究多壁碳纳米管(p-MWCNTs)与牛磺酸修饰的多壁碳钠米管(tau-MWCNTs)在体外对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p-MWCNTs与tau-MWCNT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观察RAW264.7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
目的:研究多壁碳纳米管(p-MWCNTs)与牛磺酸修饰的多壁碳钠米管(tau-MWCNTs)在体外对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p-MWCNTs与tau-MWCNT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观察RAW264.7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形态、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凋亡情况。结果:P-MWCNTs可以使细胞的LDH释放率增高,诱发细胞发生凋亡,增加细胞内TNF-a释放,而即使高浓度的tau-MWCNTs对RAW264.7细胞也没有毒性作用。结论:tau-MWCNTs不影响细胞活力,它可以在生物与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RAW264.7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A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g掺杂ZnO纳米晶的低温共沉淀法制备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景磊
潘登余
+2 位作者
任兆玉
冯娟娟
郑继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1-567,共7页
采用共沉淀(co-precipitation)法制备了Mg掺杂ZnO纳米晶,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光致发光(PL)光谱、透射电镜(TEM)、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采用共沉淀(co-precipitation)法制备了Mg掺杂ZnO纳米晶,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光致发光(PL)光谱、透射电镜(TEM)、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探究了Mg离子在ZnO纳米晶中的存在状态,ZnO纳米晶颗粒尺寸和发射光谱随Mg掺杂浓度的变化,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离子在ZnO晶格中以部分晶格位,部分间隙位的方式存在,没有形成MgO表面壳层结构;随Mg掺杂浓度的增大,ZnO纳米晶的颗粒尺寸变小,发射光的光强增大。发射光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42nm,中心波长为500nm,荧光量子产率为22.8%。实验分析表明:Mg离子的掺杂在ZnO纳米晶中引入了锌空位(VZn),间隙位的镁离子(IMg),提供了新的复合中心,从而增强了ZnO纳米晶的光致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共沉淀法
Mg掺杂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热休克蛋白MjHSP16.5对多肽纤维生长的抑制及对成熟纤维的解聚作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曹傲能
汪蔚学
+2 位作者
宇文泰然
邓巍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15-2020,共6页
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与蛋白质或多肽的淀粉样聚集(纤维化)有关.由于这类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研究各种因素如小热休克蛋白对蛋白质或多肽淀粉样聚集的影响对开发防治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与蛋白质或多肽的淀粉样聚集(纤维化)有关.由于这类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研究各种因素如小热休克蛋白对蛋白质或多肽淀粉样聚集的影响对开发防治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及其突变体很容易形成淀粉样纤维,并与多种疾病相关.Mj HSP16.5是一种来源于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的小热休克蛋白,它在酸性条件下具有非常高的分子伴侣活性.本文研究了Mj HSP16.5对WTTR肽(在N端添加了色氨酸的TTR105-115片段,序列为WYTIAALLSPYS)纤维化的影响,发现Mj HSP16.5能够显著地抑制WTTR肽纤维的生长,且在Mj HSP16.5存在下,WTTR肽形成的纤维比正常条件下形成的要显著细小.尤其是Mj HSP16.5还可以使已经成熟的WTTR肽纤维解离.结果表明,Mj HSP16.5抑制多肽纤维的机理可能在于其能够与多肽纤维及纤维种子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纤维
抑制
解聚
小热休克蛋白
MjHSP1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傲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称为第二遗传密码,至今未破译;蛋白质序列的天书仍然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最近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这一假说指出,蛋白质中存在一些关键的...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称为第二遗传密码,至今未破译;蛋白质序列的天书仍然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最近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这一假说指出,蛋白质中存在一些关键的长程强相互作用位点,这些位点相当于标点符号,将蛋白质序列的天书变成可读的句子(多肽片段)。这些片段的天然结构是在这些强长程相互作用位点限域下的能量最低状态。完整的蛋白质结构由这些"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拼合而成,而蛋白质整体结构并不一定是全局性的能量最低状态。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局部片段的天然结构倾向性为强长程相互作用的形成提供主要基于焓效应的驱动力,而天然强长程相互作用的形成为局部片段的天然结构提供主要基于熵效应的稳定性。在蛋白质进化早期,可能存在一个"石器时代",即依附不同界面(比如岩石)的限域作用而稳定的多肽片段先进化出来,后由这些片段逐步进化(包括拼合)而成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多肽
生命起源前
杂合体
人工蛋白质
金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的分级变性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铮
赖兵
+4 位作者
曹洁
李竹
瞿丽丽
曹傲能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45-1750,共6页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动态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来自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Mj)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在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过程.研究表明,在pH7时,Mj HSP16.5在8mol·L-1尿素作用下不...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动态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来自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Mj)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在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过程.研究表明,在pH7时,Mj HSP16.5在8mol·L-1尿素作用下不会发生变性.在pH7条件下,盐酸胍对Mj HSP16.5的变性表现为一个分级过程,分别在2.0、3.0和6.0mol·L-1盐酸胍浓度附近,出现明显的结构变化;到7.0mol·L-1盐酸胍时,Mj HSP16.5才完全变性.降低溶液pH值将使Mj HSP16.5的变性变得更为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热休克蛋白
MJ
HSP16.5
蛋白质折叠
变性剂
分级变性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溶液稳定、高导电性波纹状石墨烯片(英文)
被引量:
3
7
作者
范承伟
张新
+2 位作者
陈胜
王海芳
曹傲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65-2470,共6页
特殊的单原子层二维sp2碳结构给石墨烯带来众多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然而,单层石墨烯容易聚集并会逐渐重新石墨化,这成为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即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sp2碳纳米结构作为永久的...
特殊的单原子层二维sp2碳结构给石墨烯带来众多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然而,单层石墨烯容易聚集并会逐渐重新石墨化,这成为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即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sp2碳纳米结构作为永久的波纹来阻止石墨烯的聚集和石墨化,并使之在溶液中易于分散和稳定.和其他功能化方法不同,该方法没有引入杂原子,不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和功能.制得的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65000S·m-1),并具有较好的溶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波纹
碳纳米笼
可膨胀石墨
导电性
溶液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作近红外光引导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诊疗剂
被引量:
5
1
作者
涂港
凌丹萍
刘杰
汪丰
王海芳
施利毅
孙丽宁
机构
上海大学
理学院
纳米
科学与技术
研究
中心
上海大学
理学院
化学
系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40-105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218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19SG38)资助项目。
文摘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用于近红外光驱动的化学-光热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体系诊疗剂(UBDAs),其具有出色的光热转换能力(28.5%)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980 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UBDAs能够发射紫外/可见光,用于促进光敏剂偶氮苯在介孔中的连续旋转-翻转运动,从而实现药物的可控释放,且利用近红外光激发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紫外光对生物组织的副作用。光热实验表明,UBDAs杂化纳米体系在980 nm激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热效应。此外,含有Tm和Bi元素的UBDAs有望用于上转换发光成像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进而实现双模成像介导且单一近红外光激发的癌症化学疗法和光热疗法。该研究结果为诊断和协同增强抗肿瘤治疗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成像
光热治疗
药物释放
杂化纳米体系
Keywords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maging
photothermal therapy
drug release
hybrid nanosystems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壁碳纳米管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2
作者
罗蔓
邓小勇
董玲
沈锡中
机构
复旦
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文摘
目的:研究多壁碳纳米管(p-MWCNTs)与牛磺酸修饰的多壁碳钠米管(tau-MWCNTs)在体外对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p-MWCNTs与tau-MWCNTs作用于RAW264.7细胞后,观察RAW264.7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细胞形态、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凋亡情况。结果:P-MWCNTs可以使细胞的LDH释放率增高,诱发细胞发生凋亡,增加细胞内TNF-a释放,而即使高浓度的tau-MWCNTs对RAW264.7细胞也没有毒性作用。结论:tau-MWCNTs不影响细胞活力,它可以在生物与医学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RAW264.7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A
凋亡
Keywords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RAW264. 7 macrophage tumour necrosis factor-a apoptosis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g掺杂ZnO纳米晶的低温共沉淀法制备及光学性质
被引量:
2
3
作者
景磊
潘登余
任兆玉
冯娟娟
郑继明
机构
西北
大学
光子学与光子技术
研究所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1-56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4118)资助项目
文摘
采用共沉淀(co-precipitation)法制备了Mg掺杂ZnO纳米晶,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UV-Vis)光谱、光致发光(PL)光谱、透射电镜(TEM)、电子顺磁共振(EP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探究了Mg离子在ZnO纳米晶中的存在状态,ZnO纳米晶颗粒尺寸和发射光谱随Mg掺杂浓度的变化,并对其发光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离子在ZnO晶格中以部分晶格位,部分间隙位的方式存在,没有形成MgO表面壳层结构;随Mg掺杂浓度的增大,ZnO纳米晶的颗粒尺寸变小,发射光的光强增大。发射光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42nm,中心波长为500nm,荧光量子产率为22.8%。实验分析表明:Mg离子的掺杂在ZnO纳米晶中引入了锌空位(VZn),间隙位的镁离子(IMg),提供了新的复合中心,从而增强了ZnO纳米晶的光致发光。
关键词
ZNO
共沉淀法
Mg掺杂
光致发光
Keywords
ZnO
co-precipitation
Mg doping
photoluminescence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热休克蛋白MjHSP16.5对多肽纤维生长的抑制及对成熟纤维的解聚作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曹傲能
汪蔚学
宇文泰然
邓巍
来鲁华
机构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北京
大学
化学与
分子工程学院、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15-20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3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9CB930200)
+1 种基金
上海市教委(09YZ16)
上海市重点学科(S30109)资助~~
文摘
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与蛋白质或多肽的淀粉样聚集(纤维化)有关.由于这类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还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研究各种因素如小热休克蛋白对蛋白质或多肽淀粉样聚集的影响对开发防治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及其突变体很容易形成淀粉样纤维,并与多种疾病相关.Mj HSP16.5是一种来源于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的小热休克蛋白,它在酸性条件下具有非常高的分子伴侣活性.本文研究了Mj HSP16.5对WTTR肽(在N端添加了色氨酸的TTR105-115片段,序列为WYTIAALLSPYS)纤维化的影响,发现Mj HSP16.5能够显著地抑制WTTR肽纤维的生长,且在Mj HSP16.5存在下,WTTR肽形成的纤维比正常条件下形成的要显著细小.尤其是Mj HSP16.5还可以使已经成熟的WTTR肽纤维解离.结果表明,Mj HSP16.5抑制多肽纤维的机理可能在于其能够与多肽纤维及纤维种子结合.
关键词
淀粉样纤维
抑制
解聚
小热休克蛋白
MjHSP16.5
Keywords
Amyloid fibril
Inhibition
Dissociation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Mj HSP16.5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傲能
机构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1007,3157102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201600)资助项目.
文摘
蛋白质折叠问题被称为第二遗传密码,至今未破译;蛋白质序列的天书仍然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最近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这一假说指出,蛋白质中存在一些关键的长程强相互作用位点,这些位点相当于标点符号,将蛋白质序列的天书变成可读的句子(多肽片段)。这些片段的天然结构是在这些强长程相互作用位点限域下的能量最低状态。完整的蛋白质结构由这些"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拼合而成,而蛋白质整体结构并不一定是全局性的能量最低状态。在蛋白质折叠过程中,局部片段的天然结构倾向性为强长程相互作用的形成提供主要基于焓效应的驱动力,而天然强长程相互作用的形成为局部片段的天然结构提供主要基于熵效应的稳定性。在蛋白质进化早期,可能存在一个"石器时代",即依附不同界面(比如岩石)的限域作用而稳定的多肽片段先进化出来,后由这些片段逐步进化(包括拼合)而成蛋白质。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多肽
生命起源前
杂合体
人工蛋白质
金抗体
Keywords
Protein folding
Peptide
Prebiotic
Hybrid
Artificial protein
Goldbody
分类号
O629.73 [理学—有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的分级变性
被引量:
9
6
作者
王铮
赖兵
曹洁
李竹
瞿丽丽
曹傲能
来鲁华
机构
北京
大学
化学与
分子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45-175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3001,20673003,30490245)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体积排阻色谱、激光动态光散射等技术,研究了来自嗜热古细菌Methanococcus jannaschii(Mj)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在变性剂作用下的变性过程.研究表明,在pH7时,Mj HSP16.5在8mol·L-1尿素作用下不会发生变性.在pH7条件下,盐酸胍对Mj HSP16.5的变性表现为一个分级过程,分别在2.0、3.0和6.0mol·L-1盐酸胍浓度附近,出现明显的结构变化;到7.0mol·L-1盐酸胍时,Mj HSP16.5才完全变性.降低溶液pH值将使Mj HSP16.5的变性变得更为容易.
关键词
小热休克蛋白
MJ
HSP16.5
蛋白质折叠
变性剂
分级变性
圆二色谱
Keywords
Small heat shock protein
Mj HSP16.5
Protein folding
Denaturant
Hierarchical unfolding
Circular dichroism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溶液稳定、高导电性波纹状石墨烯片(英文)
被引量:
3
7
作者
范承伟
张新
陈胜
王海芳
曹傲能
机构
上海大学纳米化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65-2470,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1073117)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973)(2009CB930200,2011CB933402)
Shanghai Leading Academic Disciplines,China(S30109)~~
文摘
特殊的单原子层二维sp2碳结构给石墨烯带来众多独特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然而,单层石墨烯容易聚集并会逐渐重新石墨化,这成为其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即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sp2碳纳米结构作为永久的波纹来阻止石墨烯的聚集和石墨化,并使之在溶液中易于分散和稳定.和其他功能化方法不同,该方法没有引入杂原子,不破坏石墨烯的结构和功能.制得的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65000S·m-1),并具有较好的溶液稳定性.
关键词
石墨烯
波纹
碳纳米笼
可膨胀石墨
导电性
溶液稳定性
Keywords
Graphene
Ripple
Carbon nanocage
Expandable graphite
Conductivity
Solution stability
分类号
O613.7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作近红外光引导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的上转换-铋纳米诊疗剂
涂港
凌丹萍
刘杰
汪丰
王海芳
施利毅
孙丽宁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壁碳纳米管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罗蔓
邓小勇
董玲
沈锡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Mg掺杂ZnO纳米晶的低温共沉淀法制备及光学性质
景磊
潘登余
任兆玉
冯娟娟
郑继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热休克蛋白MjHSP16.5对多肽纤维生长的抑制及对成熟纤维的解聚作用
曹傲能
汪蔚学
宇文泰然
邓巍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蛋白质结构的“限域下最低能量结构片段”假说与蛋白质进化的“石器时代”
曹傲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Mj HSP16.5的分级变性
王铮
赖兵
曹洁
李竹
瞿丽丽
曹傲能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溶液稳定、高导电性波纹状石墨烯片(英文)
范承伟
张新
陈胜
王海芳
曹傲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