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方法与途径——以上海大学“中国系列”课程为例
1
作者 刘娇蕾 《继续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99-102,共4页
如何在高校课堂和日常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上海大学率先开设"大国方略"通识课程,在高校掀起了一股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热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上... 如何在高校课堂和日常工作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上海大学率先开设"大国方略"通识课程,在高校掀起了一股开设"中国系列"课程热潮。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上海大学近五年选修"中国系列"课程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现状,凝练"中国系列"课程在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上的有效做法。这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当下的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有着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感 上海高校 “中国系列”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何为”——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运用与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祖耀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31,共6页
概要梳理了社会实践理论的脉络和分析策略,介绍和阐释了布迪厄应用社会实践理论对体育场域的社会学分析。研究认为,布迪厄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来思考"何谓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何为"这两个相互联系... 概要梳理了社会实践理论的脉络和分析策略,介绍和阐释了布迪厄应用社会实践理论对体育场域的社会学分析。研究认为,布迪厄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来思考"何谓体育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何为"这两个相互联系的理论问题。循着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使用的这条主线,进一步对体育与社会分层、社会不平等研究中理论的使用和社会实践理论概念工具的适用做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社会实践理论 布迪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志愿者身份对居民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基于上海X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佳丽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3期111-112,共2页
社会资本作为社区前进车轮的润滑剂,它的存量与公民参与存在高度相关性。本研究基于2014年上海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调查中关于X社区的数据,分析"社区志愿者身份"对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将社区社会... 社会资本作为社区前进车轮的润滑剂,它的存量与公民参与存在高度相关性。本研究基于2014年上海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调查中关于X社区的数据,分析"社区志愿者身份"对居民的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将社区社会资本操作化为"小区的认识居民户数""与周围邻居的交往频次""对社区普通居民信任度"三个维度。分析发现,具有"社区志愿者"这一身份的居民对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具有显著影响,社区志愿活动在培育社区社会资本上具有重要作用,推动社区志愿活动有利于社区的自治共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志愿者 社区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 社区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资本形态与价值的嬗变——艺术家社会地位变化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4
作者 黄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4,共5页
要考察艺术家身份地位变化的机制,除了关注艺术场域外部社会条件的作用,也要关注艺术家自身的行动策略和逻辑,他们的相关行为可以看作是对文化资本的运作;这种运作导致了文化资本形态和价值的嬗变,而这种嬗变过程既反映了艺术场域的发... 要考察艺术家身份地位变化的机制,除了关注艺术场域外部社会条件的作用,也要关注艺术家自身的行动策略和逻辑,他们的相关行为可以看作是对文化资本的运作;这种运作导致了文化资本形态和价值的嬗变,而这种嬗变过程既反映了艺术场域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揭示出艺术家身份地位变化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嬗变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政府信息公开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莹盈 《兰台内外》 2017年第2期43-43,共1页
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信息公开,相继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2007年,我国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流程、主体等作了详细规定... 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提升了政府管理效率。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信息公开,相继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2007年,我国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流程、主体等作了详细规定,使政府信息公开日益规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些制约政府信息公开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发言人制度 社会学视角 因素分析 门户网 信息源 保密事项 公众知情权 现代信息手段 国家秘密 《保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配偶年龄差的社会学分析
6
作者 季敬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研究发现,夫妻双方的年龄差距与双方的经济资本关联不大,而与文化资本有关,这也提示了与文化资本相关的认知模式的特征。同时,年龄差距对婚后男方的主观满意度以及对家庭的期待并无太大影响。但是在目前中国,对年龄差距的认知在很大程... 研究发现,夫妻双方的年龄差距与双方的经济资本关联不大,而与文化资本有关,这也提示了与文化资本相关的认知模式的特征。同时,年龄差距对婚后男方的主观满意度以及对家庭的期待并无太大影响。但是在目前中国,对年龄差距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一种刻板印象。这些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年龄差这种现象的某些机制和特点,为进一步从社会学意义上研究家庭与婚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妇年龄差 收入 教育程度 主观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商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一个消费社会学的视角
7
作者 Assel Samuratova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中俄商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一个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以哈萨克斯坦文具用品市场为例,对中国与俄罗斯商品在哈国的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消费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造成中俄商品竞争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中俄商品在哈萨克斯坦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一个消费社会学的视角》以哈萨克斯坦文具用品市场为例,对中国与俄罗斯商品在哈国的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从"消费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造成中俄商品竞争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以下简称为《中俄商品》。首先,《中俄商品》的调查研究表明:从文具用品市场来看,俄罗斯的商品比中国商品在哈国更具有品牌竞争力。其次,从消费社会学的理论视角《中俄商品》从原产地效应、早期中哈贸易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差异三个方面的因素,对造成竞争力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研究发现和相应的消费者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本文对中国商品如何更好地进入中亚市场给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产地效应 品牌态度 哈萨克斯坦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制度逻辑下社会组织发展的动力、后果与优化建议——以S市购买服务为例
8
作者 顾诗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创新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在基层改革背景下重塑基层政府的灵活性与弹性这三个方面的制度逻辑相互缠绕的态势,使得社会组织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非预期后果。购买服务领域是观察多重制度逻辑交汇的...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面临创新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在基层改革背景下重塑基层政府的灵活性与弹性这三个方面的制度逻辑相互缠绕的态势,使得社会组织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非预期后果。购买服务领域是观察多重制度逻辑交汇的绝佳窗口,以S市购买服务为例进行分析,发现项目提出成为一个目标置换的过程,项目竞争成为一个行政选择的过程,项目评估成为一个财政监管替代绩效评估的过程。可见,在多重制度逻辑交织下,社会组织发展存在许多问题:社会组织缺乏社会关怀和与社会的联系,并有体制内化的倾向;社会组织缺乏竞争性的环境,导致其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不足;政府通过评估、监管持续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的治理机制不足,导致社会组织缺乏学习机会,不利于其专业化发展。因此,从制度设计层面对社会组织进行优化与完善,需要以党建为依托推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网络,构建良性竞争的购买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健全购买服务的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政府购买服务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被引量:8
9
作者 骆建建 聂家昕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波德里亚是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费社会的图景。那是一个表面上物质资料丰裕、人们享受消费的社会,而实际上它是一个为大型统治集团所操纵的、充满幻象的、贫困的、颠覆的世界,... 波德里亚是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费社会的图景。那是一个表面上物质资料丰裕、人们享受消费的社会,而实际上它是一个为大型统治集团所操纵的、充满幻象的、贫困的、颠覆的世界,也是一个没有眩晕、没有历史、除了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神话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符号 颠覆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初中生父母教育期望的影响和机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琪瑛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21,共9页
研究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年数据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育期望影响的路径和机制,重点关注亲子关系和学业成绩在这一机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育期望具有直接效应,但不能完... 研究运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4年数据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育期望影响的路径和机制,重点关注亲子关系和学业成绩在这一机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育期望具有直接效应,但不能完全解释两者之间的关系;(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亲子关系和学业成绩两条路径对父母教育期望产生间接效应;(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关系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进而影响到父母教育期望。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父母教育期望的影响在性别、年级和城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亲子关系 学业成绩 父母教育期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管社区”体制下城郊大型居住社区治理的财政困境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大型居住社区为主要调查对象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红伟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74,共4页
镇管社区是城市大型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基层行政体制创新,财政资金的安排对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镇管社区所采用的资金保障机制对大型居住社区的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一体制还处于试验阶段,其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镇管社区是城市大型居住区建设中出现的基层行政体制创新,财政资金的安排对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镇管社区所采用的资金保障机制对大型居住社区的运行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一体制还处于试验阶段,其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镇管社区的财政体制的关键,在于超越财政资金的筹措与运用本身,从更广泛的维度,如产业、住房政策、横向财政公平、治理改革、行政体制创新等方面,来综合解决大型居住社区治理的财政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管社区 大型居住社区 财政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趋势探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袁同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607-11608,共2页
论述"连续统"中各种模式在我国过去、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及作用,提出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过程是不可逆的,"连续统"中从以家庭养老为主到以社会养老保障为主也必将是农村养老模式变迁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农村养老模式 连续统 变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社会的分层逻辑:一种研究取向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远太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随着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关于社会结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结构性制约下的消费行为研究,转为研究消费实践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在消费社会中,增长没有带来丰盛,消费的社会区分逻辑仍是客观存在的。符号消费、大众消费与品位消... 随着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关于社会结构与消费之间关系的研究,已结构性制约下的消费行为研究,转为研究消费实践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在消费社会中,增长没有带来丰盛,消费的社会区分逻辑仍是客观存在的。符号消费、大众消费与品位消费作为社会理论家分析消费社会的概念工具,为我们描绘了消费实践中阶层分化的三种图景,也为中国分层研究提供了新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消费实践 社会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硕果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1949—1966年,中共文化管理部门和电影工作者做出了种种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电影文化。在电影生产方面,"十七年"电影作品塑造了全新的"工农兵"群众形象,建构并宣扬了一整套新的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在电影发行放映方... 1949—1966年,中共文化管理部门和电影工作者做出了种种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电影文化。在电影生产方面,"十七年"电影作品塑造了全新的"工农兵"群众形象,建构并宣扬了一整套新的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在电影发行放映方面,追求文化传播和分配上的独立与平等。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理想并未完全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十七年 电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斌志 程代超 《社会工作》 2021年第4期30-43,104,105,共16页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的重要论述,需要不断总结疫情防控的经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拓展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一方面,要不断夯实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社会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专业优势”的重要论述,需要不断总结疫情防控的经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拓展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一方面,要不断夯实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探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健康观、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理论、增权理论以及公民权理论在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中的时代价值与方向指引;另一方面,要不断构建与完善增权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内涵维度与内容框架,进一步践行与验证相应的操作原则、实践层级以及方法技术,最终促进中国特色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能赋权 公共卫生 社会工作 新冠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 被引量:10
16
作者 邓伟志 《北方经济(内蒙)》 2005年第4期19-19,共1页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它们各有各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什么时侯多教并存,什么时... "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是国家重要的社会资源.这些社会资源之间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它们各有各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什么时侯多教并存,什么时候社会和谐;什么时侯多党合作,什么时候社会和谐."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富民"不是富少数人.和谐社会应当给各类人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提供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把各类社会资源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合力是吸引力与排斥力的平衡方程.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的经纬交织的公民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源 社会和谐 生存与发展 多党合作 治国之道 “富民” 物质利益 资源联合 形成合力 公民社会 互相促进 生命力 少数人 排斥力 吸引力 共生 应当 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上海——上海影像的“镜头引入”探讨(1930—1959)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丹丹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早期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勃兴,与上海在20世纪前半期的都市现代化同构。引入上海的片头作为"看上海"的表征,发挥了都市诱导的想象。镜头语言的引入创造了"上海作为整体"的表征,作为片语的语言结构,它与上海现实建... 早期中国电影中上海影像的勃兴,与上海在20世纪前半期的都市现代化同构。引入上海的片头作为"看上海"的表征,发挥了都市诱导的想象。镜头语言的引入创造了"上海作为整体"的表征,作为片语的语言结构,它与上海现实建立的指涉关系极为重要,进而建立了人群与城市的社会学联系。运用分裂、平行与对位,上海片语弥合了现实与意识形态的矛盾,创造了中产阶级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片头 片语 都市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伟志 陈文彬 《城市公用事业》 2008年第5期16-19,共4页
通过研究上海出租汽车驾驶员收入得知,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不在于收入过低,而在于该市户籍劳动力供应总量不足和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地位的社会评价发生了很大变化等社会原因所致。
关键词 出租汽车 劳动力 短缺 收入 社会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形态的博弈与沦陷区上海“职业女性”的时尚生产——以通俗文化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19
作者 姜云飞 张智慧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119,共9页
时尚的发生机制充满了各种权力或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上海“孤岛”和沦陷区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语境下,政治意识形态与消费主义、现代市民意识之间抗衡又联合的结果,造就了一波热衷“趣味”和“女作者”的通俗文化杂志复苏,推涌出“职业女... 时尚的发生机制充满了各种权力或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上海“孤岛”和沦陷区特殊的政治和经济语境下,政治意识形态与消费主义、现代市民意识之间抗衡又联合的结果,造就了一波热衷“趣味”和“女作者”的通俗文化杂志复苏,推涌出“职业女性”风气;职业女性苏青和关露主编的刊物《天地》和《女声》上的“女子写作”对女性读者的广泛影响,体现了掌握话语权的女性主体依托大众媒介建构“新女性共同体”,进一步凸显“职业女性”新风尚;而电影产业对女明星“爱国”和“摩登”符号的双重强调、女明星对大众消费时尚的强烈引领以及时尚文化杂志对女明星的“职业女性”气质的有意彰显,共同表征出上海沦陷区女性美时尚由光鲜的“电影明星”向务实的“职业女性”符号位移的倾向。这一时尚符号的生产与转换背后,缠绕着抗战爱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媒介消费主义的召唤收编、媒介消费主义对爱国意识形态和女性意识的迎合互构、职业女性主体改写市民意识与消费话语等多重意识形态的回旋博弈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天地》 《女声》 电影明星 职业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东 谭奕飞 《中国建设信息》 2015年第11期16-19,共4页
特大城市的社会治理转型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中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既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极具中国特色。
关键词 特大城市 治理 社会 中国特色 城市化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