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短学期在培养科研创新素质方面的尝试——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振国 华子义 沈忠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76,共4页
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实践短学期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素质方面作了探索。在实践短学期内进行的创新实验效果显著,使学生学会并实践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强的执行力、团结协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以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实践短学期在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素质方面作了探索。在实践短学期内进行的创新实验效果显著,使学生学会并实践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强的执行力、团结协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合理地利用了实验中心实验室的资源,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加快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短学期 本科生 创新实验 创新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旭 雍克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经过近几年来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以基础的光谱分析实验为例,阐述了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三方面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Y方法在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振国 华子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在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中采用加分奖励政策,作者对利用DIY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尝试。DIY方法的具体应用措施包括:实验时间自由选择;学生自由组合;实验内容自由选择;实验过程独立操作;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DIY... 在食品工艺学实验课中采用加分奖励政策,作者对利用DIY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了尝试。DIY方法的具体应用措施包括:实验时间自由选择;学生自由组合;实验内容自由选择;实验过程独立操作;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果表明,学生对DIY实验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参与率达到了86%。学生的DIY实验项目共有7个,都是和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密切相关的,具体包括特色水饺、布丁、果冻、蛋饼、果酱、巧克力和蛋黄酱的制作,由此看出同学们对日常的食品制作比较感兴趣。DIY实验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较强的执行力。实验中的"明确分工"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DIY实验方法值得在所有理工科实验课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Y方法 食品工艺学实验 主观能动性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链式教学模式在生化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旭 戴小峰 +3 位作者 曹亚 张娟 赵婧 朱小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0-193,291,共5页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上海大学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团队与校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创造性地开设了具有学科技术特色的生化仪器分析实验,建立了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实习三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式课程体系... 生化仪器分析实验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上海大学生命科学课程教学团队与校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协作,创造性地开设了具有学科技术特色的生化仪器分析实验,建立了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实习三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式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生态链式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学期制下植物学实验课程开设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振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259-12260,共2页
介绍了短学期制下植物学实验课程概况,指出了课程开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短学期制 植物学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4
6
作者 华子义 刘振国 +3 位作者 朱正芳 王锦华 黄俊逸 黄海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148,共3页
在生物工艺学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改革:①优化和整合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反映本学科新成果的课程内容体系;②编制多媒体课件和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实现课程教学... 在生物工艺学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课程网站、实验教学等多方面的改革:①优化和整合出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反映本学科新成果的课程内容体系;②编制多媒体课件和建设课程教学网站,实现课程教学信息化;③运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④实验教学同步进行改革,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开设与生物工艺相关的设计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工艺学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振国 王伟 王天慧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1,共5页
以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和硫酸铜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体积浓度达到0.0125 mol/L时开始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育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硫酸铜体积浓度达到0.4... 以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和硫酸铜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体积浓度达到0.0125 mol/L时开始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育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硫酸铜体积浓度达到0.4 mmol/L时开始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育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和对照纯水处理相比,虽然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幼苗的根重和苗重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度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纳米氧化铜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推测纳米氧化铜表现出来的毒性是游离在溶液中的Cu^(2+)和作为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纳米效应共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铜 硫酸铜 紫花苜蓿 种子发芽 纳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HPLC建立对比筛选法测定红花中色素金橙Ⅱ 被引量:3
8
作者 金竹昳 陈旭 +3 位作者 戴小峰 罗声 辛宇 金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4-387,402,共5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并对比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金橙Ⅱ的浓度,从而建立对比筛选红花样品中金橙Ⅱ的方法。结果在46个红花样品中,推测有26个可疑阳性样品;而通过对比筛选法能将可疑阳性样品数减至2个。经HPLC-MS法确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并对比红花药材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金橙Ⅱ的浓度,从而建立对比筛选红花样品中金橙Ⅱ的方法。结果在46个红花样品中,推测有26个可疑阳性样品;而通过对比筛选法能将可疑阳性样品数减至2个。经HPLC-MS法确证了对比筛选法的结果。检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色谱条件为:甲醇-乙腈-0.01%磷酸溶液(体积比为26∶2∶72)为流动相。检测金橙Ⅱ的色谱条件为:乙腈-0.025 mol/L溶液(40∶60)为流动相。此法相比于常规只检测红花中金橙Ⅱ的方法,筛选效率与精确度更高,并且更经济、适应性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HPLE HPLC MS 羟基红花色素A 金橙Ⅱ 对比筛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一枝黄花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俊哲 张精杰 +6 位作者 金惠超 顾佳纯 江洲 徐煜 赵强 黄裕 刘振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茎和叶)、地下部分(根茎和细根)和根际土壤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两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起抑制作用,... 研究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上部分(茎和叶)、地下部分(根茎和细根)和根际土壤的水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两种经济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起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地上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紫花苜蓿的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红苋菜的根重更多的是表现出促进作用。(3)地下部分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和红苋菜的苗高、根长以及根重(粗)均表现出抑制作用。(4)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对紫花苜蓿的根长以及根重均表现出抑制作用,而对苗高起促进作用;对红苋菜的根长起抑制作用,而对苗高和根重既起促进作用又起抑制作用。(5)相同浓度的水浸液对作物幼根的影响大于对作物苗高的影响。(6)当浸提液的浓度变化时,不同作物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响应对策呈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一枝黄花 化感作用 紫苜蓿 红苋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