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9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校园噪声监测及评价——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徐雪丽 曹丽娜 +14 位作者 董纤凌 石相 李阳 韦松良 李政 李函烨 董绍东 牛应虎 李远航 董鹏 白宇星 张晓岚 郝莹 朱晨光 陈学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0-740,共11页
为监测及评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噪声,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声环境,对校园学习工作区、生活区、运动区3个功能区的10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连续7天的噪声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法和噪声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国家声... 为监测及评价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噪声,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声环境,对校园学习工作区、生活区、运动区3个功能区的10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了连续7天的噪声监测.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法和噪声污染指数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按照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校园生活区的夜间声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运动区的夜间噪声量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山明食堂昼间以及风雨操场昼夜间的声环境超标严重;机自楼全天声环境质量良好.由此可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的校园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基本能够满足在校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声环境 噪声监测 噪声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水平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毒性与耐药性风险
2
作者 沈洪艳 尹康年 +3 位作者 王浩林 孙昊宇 杨雷 边永欢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03-4011,共9页
为明确水环境中抗生素对细菌的毒性与耐药性风险,以诺氟沙星(NOR)与头孢噻肟钠(CTX)为受试化合物,选择半数效应浓度(EC_(50))、突变和接合转移促进率为10%的较低浓度作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混合抗生素,探究抗生素对大肠杆菌(... 为明确水环境中抗生素对细菌的毒性与耐药性风险,以诺氟沙星(NOR)与头孢噻肟钠(CTX)为受试化合物,选择半数效应浓度(EC_(50))、突变和接合转移促进率为10%的较低浓度作特征参数,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混合抗生素,探究抗生素对大肠杆菌(E.coli)的毒性及耐药性效应.结果表明,NOR与CTX在单一及二元混合条件下对E.coli的毒性、突变与接合转移效应均产生了“Hormesis”现象,生长促进率、突变促进率与接合促进率峰值分别达38.40%、101.26%、28.73%.相比于抗生素单独暴露,混合抗生素对E.coli生长与突变的最大促进率均减小,E.coli产生突变与接合转移的相对安全浓度降低.混合体系中NOR浓度配比越大,EC_(50)越小,最大突变促进率、最大接合促进率越高,且相对安全浓度越低.随着混合体系浓度的增加,对E.coli毒性、突变与接合转移的联合作用模式分别由相加、协同、协同转变为协同、拮抗、拮抗,且NOR浓度配比越高,促进E.coli生长、突变、接合转移的协同、协同、拮抗强度最大值越小.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混合浓度配比是评估其细菌毒性与耐药性等生态风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浓度 抗生素 细菌毒性 突变 接合转移 Hormesis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母乳和液态奶中有机磷酸酯化合物的赋存特性和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杜睿琪 陈媛媛 +2 位作者 周静 李柯欣 张晓岚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7,共13页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鉴于膳食摄入是人群接触OPEs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估母乳喂养等食源性暴露对婴幼儿人群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上海地区母乳和液态奶中30多种OPEs的浓度水平... 有机磷酸酯(organophosphate esters,OPEs)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污染物。鉴于膳食摄入是人群接触OPEs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估母乳喂养等食源性暴露对婴幼儿人群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系统分析了上海地区母乳和液态奶中30多种OPEs的浓度水平和赋存特性,通过饮食摄入量计算评估了其对婴幼儿的可能健康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母乳和液态奶中普遍存在多种OPEs污染物,母乳OPEs总浓度范围为84.5~8.35×10^(2)ng·L^(-1),中值为2.74×10^(2)ng·L^(-1);液态奶的总浓度和中值则分别为1.11×10^(3)~6.03×10^(3)ng·L^(-1)和2.08×10^(3)ng·L^(-1)。与现有文献数据相比,整体污染程度都处于中上游水平。母乳和液态奶的重要污染物包括磷酸三(2-氯异丙基)酯(TCPP)、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2,3-二溴丙基)酯(TDBPP)和磷酸三苯酯(TPhP)等,浓度范围在12.4~2.00×10^(2)ng·L^(-1)。母乳和液态奶的重要污染物种类均存在地区差别。液态奶中烷基类OPEs的浓度也显著高于母乳。母乳和液态奶的浓度百分比组成谱比较复杂,排前三位的分别为母乳TCPP、母乳TPhP和液态奶TCPP(10.3%~37.3%)。母乳中部分结构相似的磷酸三酯以及TCPP和对应磷酸二酯间均存在显著的浓度相关性(P<0.05),这显示了一些污染物的共同来源特征;但液态奶的OPEs污染物同源性较差。另外,高暴露场景下0~6个月婴儿通过母乳喂养产生的OPEs日摄入量(71.3 ng·kg^(-1)·d^(-1))高于6~12个月婴儿(5.15 ng·kg^(-1)·d^(-1))。同样情况下通过液态奶摄入的OPEs,儿童(3~6岁)也高于成人。母乳和液态奶OPEs对婴幼儿的健康风险较低(HQ<10^(-2)),但仍应持续关注重要风险贡献因子TCPP和TDBPP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 母乳 液态奶 赋存特性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价铁物种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产生、识别和反应机制
4
作者 李春阳 张梦 +1 位作者 范淇峰 王文兵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7,共15页
目前,高价铁物种(high-valent iron species,HVIS)在基于铁基催化材料诱导的高级氧化工艺(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处理各种污染水体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已有的研究对AOPs中HVIS的产生、控制、识别的刻画还不够... 目前,高价铁物种(high-valent iron species,HVIS)在基于铁基催化材料诱导的高级氧化工艺(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处理各种污染水体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已有的研究对AOPs中HVIS的产生、控制、识别的刻画还不够精细、明确,且HVIS对消除污染物的贡献程度和反应机制也缺乏条理性分析和综合性总结,这对依靠高活性HVIS的AOPs在实际应用中保持高性能长效修复效果会产生一定影响和限制.因此,重点讨论了基于铁基催化材料下HVIS的产生、控制,获取其主控影响因素、HVIS的识别手段及其与典型污染物反应机制,以期为基于HVIS的AOPs在未来发展应用中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铁物种 高级氧化工艺 影响因素 识别方法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嘉定区表土磁性强度的空间分异及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珊 胡雪峰 +4 位作者 杜艳 姜琪 李洋 冯建伟 王建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7,共9页
在上海嘉定区,按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采集31个表土(0~5 cm)样品,分析表土磁化率(χlf)和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Mn)含量。结果表明:表土χlf普遍增强,且空间分异很大,变幅在35.1×10-8~1 676.9×... 在上海嘉定区,按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的均匀性,采集31个表土(0~5 cm)样品,分析表土磁化率(χlf)和重金属元素(Cu、Zn、Pb、Cd、Cr、Mn)含量。结果表明:表土χlf普遍增强,且空间分异很大,变幅在35.1×10-8~1 676.9×10-8m3kg-1,平均值为177.9×10-8m3kg-1。表土磁化率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呈现出显著差异,总体看:工业土壤>马路绿地>农耕土壤>林地土壤。表土磁性的增强与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有密切联系:表土χlf与Zn、Cr、Cd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土χlf与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嘉定表土磁性特征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磁学方法可作为监测和评估上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表土 磁化率 重金属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土壤磁化率的垂向分布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果 胡雪峰 +4 位作者 吴小红 曹旭 姜琪 李洋 李珊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9-434,共6页
土壤含有各类磁性矿物。土壤磁性矿物可区分为自然成凶或人为成因:自然成因的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母岩,风化成土过程或生物成磁作用;而人为成因的磁性矿物通常产生于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钢铁厂、水泥厂、发电厂等)和交通运输。... 土壤含有各类磁性矿物。土壤磁性矿物可区分为自然成凶或人为成因:自然成因的磁性矿物主要来源于母岩,风化成土过程或生物成磁作用;而人为成因的磁性矿物通常产生于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钢铁厂、水泥厂、发电厂等)和交通运输。人为活动产生含磁性物质的飞灰,通过大气传播后,沉降于土壤表层,使得表土磁化率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Xlf ) 重金属 上海宝山 土壤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应用于上海市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吴建中 王寒梅 杨天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4-1200,共7页
上海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等因素共同影响,工程性地面沉降引起的地面沉降漏斗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安全。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将深部承压含水层中应用成熟的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引入浅部... 上海地面沉降主要由过量开采地下水资源和大规模工程建设等因素共同影响,工程性地面沉降引起的地面沉降漏斗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生命线工程的建设及运营安全。通过开展试验研究,将深部承压含水层中应用成熟的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引入浅部含水层中,但由于浅部含水层砂层结构及水动力条件与深部含水层差异较大,回灌工艺及方法也存在差异。本次试验工作中,改进了地下水人工回灌工艺流程,并通过同步地面形变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对控制地面沉降的作用效果。结合上海地区实际地层特征以及各种回灌工艺的实际效果,评价了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在防治工程型地面沉降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人工回灌 地面沉降防治 试验研究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明红 王扶琳 +2 位作者 杨雪霞 史茗歌 徐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13,共9页
选取了上海地区5家污水处理厂以及黄浦江流域11处采样点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 选取了上海地区5家污水处理厂以及黄浦江流域11处采样点的水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测定了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的含量.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 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enzyl butyl phthalate,B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对PAEs浓度的贡献很大,是上海地区黄浦江流域中主要的PAEs污染物,其中DIBP对污水处理厂进水中PAEs的浓度贡献远大于其他PAEs,而出水中PAEs的浓度大大降低,远低于进水中的浓度.5家污水处理厂的PAEs平均去除率均超过了70%.黄浦江流域水样中的PAEs浓度变化范围为18.071~346.662μg/L,且PAEs在黄浦江上游农业区的浓度远低于在中下游工商业区的浓度.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和黄浦江流域水样中的PAEs浓度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黄浦江水污染的具体来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固相微萃取 黄浦江流域 半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组成、粒径分布及来源 被引量:4
9
作者 杜艳 仲勉 +3 位作者 徐玢花 胡俊超 孙文文 冯加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7-1344,共8页
为更好地理解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来源及其环境影响,利用微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上海市宝山区2012年11月—2013年8月四季节代表性时段18μm以下11个不同粒径段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硅烷化衍生和GC-MS对10种脱水糖、单糖和糖醇... 为更好地理解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来源及其环境影响,利用微孔撞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了上海市宝山区2012年11月—2013年8月四季节代表性时段18μm以下11个不同粒径段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利用硅烷化衍生和GC-MS对10种脱水糖、单糖和糖醇类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大气颗粒物中所检测的10种糖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之和在春、夏、秋、冬四季采样期的平均值分别为120.3、104.0、292.9和206.0 ng/m3,脱水糖在秋、冬季占主导地位,单糖和糖醇的质量浓度在冬季最低.绝大部分脱水糖存在于粒径≤1.8μm的颗粒中,冬、夏季质量浓度最高的粒径段(峰值粒径)为〉0.32~0.56μm,而春、秋季峰值粒径为〉0.56~1.0μm.单糖和糖醇类化合物在春、夏季时主要存在于粒径〉1.8μm的颗粒中,而秋、冬季时在粒径≤1.8μm的颗粒中质量浓度较高.应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解析出了大气颗粒物中糖类的3个来源——生物质燃烧、植物源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源土壤有机质.脱水糖全部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单糖主要来源于植物源土壤有机质,而糖醇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源土壤有机质;秋、冬季时生物质燃烧对山梨糖醇之外的单糖和糖醇有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糖类 粒径分布 来源解析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气中花粉与颗粒物的复合污染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满 吕森林 +6 位作者 张睿 沈春琳 黄建花 王幼芳 吴李泉 冯加良 吴明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95-1101,共7页
于2009~2010年,利用风标式花粉采集器,采集了上海不同区域春、秋、冬季的飞散花粉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于春季(2010年4月)利用重力花粉采集器在不同高度采集了飞散花粉样品,以及不同区域悬铃木的花粉.对风标花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进行溶... 于2009~2010年,利用风标式花粉采集器,采集了上海不同区域春、秋、冬季的飞散花粉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于春季(2010年4月)利用重力花粉采集器在不同高度采集了飞散花粉样品,以及不同区域悬铃木的花粉.对风标花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进行溶酸处理后进行花粉鉴定;对重力法采集的花粉样品染色后直接进行观察.利用高分辨的扫描电镜(SEM)对悬铃木花粉上吸附的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显示,上海春季大气中的花粉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不同区域悬铃木花粉上所吸附的颗粒物组分有所差异.冬季和春季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中的SO42-的浓度均为所检测离子(Na+、K+、Ca2+、Mg2+、NH4+、NO3-、SO42-、Cl-)中浓度最高的,NO3-、SO42-、NH4+在冬季样品中要比春季样品中的浓度高.上海大气颗粒物中的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Ca>Na>Mg>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大气颗粒物 飞散致敏花粉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环境化学行为 被引量:4
11
作者 阮秀秀 杜巍萌 +2 位作者 郭凡可 汤育圆 钱光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80-1788,共9页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EPFRs)是一种新型的环境风险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环境风险性,因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具有潜在的环境毒理效应而被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EPFRs的危害、种类、生成机理、...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Environmental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EPFRs)是一种新型的环境风险物质,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环境风险性,因其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具有潜在的环境毒理效应而被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EPFRs的危害、种类、生成机理、影响EPFRs形成的各种因素,并介绍了EPFRs潜在的迁移转化;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持久性自由基 机理 危害 影响因素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沉积物特性对比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雁茹 李春辉 +4 位作者 何池全 陈学萍 梁霞 崔心红 朱义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0-386,392,共8页
以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1年4月、8月、11月采集沉积物,测定沉积物的pH值、密度、含水率、有机质、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速效氮、速效磷.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 以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011年4月、8月、11月采集沉积物,测定沉积物的pH值、密度、含水率、有机质、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速效氮、速效磷.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有机质含量(38.96~120.19 g/kg)>江湾湿地(20.74~94.64 g/kg),大莲湖湿地的TN含量(13.25~26.93 g/kg)>江湾湿地(5.73~13.56 g/kg),大莲湖湿地的速效氮占总氮的比例(3.28%)>江湾湿地(1.62%),大莲湖湿地的速效磷占总磷的比例(3.88%)>江湾湿地(2.57%).沉积物理化指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密度与有机质、有机质与速效氮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江湾湿地与大莲湖湿地沉积物的养分含量对比结果显示,大莲湖湿地沉积物比江湾湿地更有利于湿地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大莲湖 江湾 沉积物因子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的化学老化过程及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甜甜 陈海波 +3 位作者 谢东丽 谭诗慧 张洛红 于云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16-3628,共13页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影响如今备受瞩目,环境中微塑料受光照、化学物质、机械力和生物等因素而老化,影响其环境行为和归趋.化学老化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引起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微塑料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影响... 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和生态影响如今备受瞩目,环境中微塑料受光照、化学物质、机械力和生物等因素而老化,影响其环境行为和归趋.化学老化可以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活性氧引起自由基链式反应,导致微塑料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改变,进而影响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高级氧化过程是常见的化学老化方法,用于模拟和加速微塑料的自然老化.此外,微塑料作为载体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化学老化过程中微塑料的表面形貌、粒径、含氧官能团和亲疏水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总结了微塑料化学老化的方法(例如芬顿、过氧化氢、过硫酸盐、臭氧和光复合老化)及机制;同时综述了化学老化微塑料吸附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和亲水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模型,进一步明确化学老化对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最后,基于此对微塑料化学老化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提供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化学老化 吸附 有机污染物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溶蚀器/后置膜系统分析上海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及采样误差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攀 仲勉 +4 位作者 管晶晶 荆亮 李曼 龚识懿 冯加良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97-204,共8页
利用溶蚀器/后置膜采样系统分析了上海市PM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Cl^-)以及大气中NH3、HNO3和HCl的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SO4^2-、NO3^-和NH4^+的总浓度为21.55±16.43μg/m^3,其中SO24-是含量最高的... 利用溶蚀器/后置膜采样系统分析了上海市PM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Cl^-)以及大气中NH3、HNO3和HCl的浓度。结果表明,上海PM2.5中SO4^2-、NO3^-和NH4^+的总浓度为21.55±16.43μg/m^3,其中SO24-是含量最高的水溶性离子,但冬季时NO-3/SO24-比值常大于1,说明流动源已成为上海PM2.5主要的污染源;与溶蚀器/后置膜采样方法相比,常规Teflon膜采样中Cl^-、NO3^-、NH4^+在夏秋季时存在负误差,而冬季时存在正误差,SO24-在不同季节均出现正误差;冬季常规膜采样造成的误差相对较小;采样期间大气中NH3、HNO3和HCl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56-20.84μg/m^3、0.26-2.80μg/m^3和0.15-1.62μg/m^3,HNO3和HCl浓度具有显著的夏高冬低的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水溶性离子 采样误差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特征性点源周边环境水体中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小雨 吴明红 +2 位作者 徐刚 孙瑞 唐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6-274,共9页
上海市某民用国际机场的飞机大量使用全氟化合物为重要成分的航空液压油,并且在机场内部或周边配套消防站使用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queous film-forming foams, AFFFs)中,全氟化合物作为重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含氟化合物的大量使用会对... 上海市某民用国际机场的飞机大量使用全氟化合物为重要成分的航空液压油,并且在机场内部或周边配套消防站使用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queous film-forming foams, AFFFs)中,全氟化合物作为重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含氟化合物的大量使用会对机场周边的地表水产生氟化物污染.以上海市某机场作为特征潜在点源对象,采集周边的10个地表水样,2个对照采样点,检测样品中的17种全氟化合物(perfluormated compounds, PFCs).结果显示: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在地表水中的质量浓度最高,为37.55~189.05 ng/L,均值为94.05 ng/L;其次为全氟戊酸(perfluoro pentanoic acid, PFPeA)和全氟丁烷磺酸盐(perfluorobutane sulphonate, PFBS),浓度分别为15.15~42.33 ng/L, 5.35~57.27 ng/L; PFoA, PFPeA和PFBS的检出率均为100%.运用风险商数法评价机场周边采样点的环境风险,结果显示水样中PFCs均未达到对生态环境具有风险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化合物 机场 地表水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洋山港环境空气IVOCs的浓度、组成和G20期间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攀攀 李英杰 +8 位作者 张帆 陈颖军 冯艳丽 许建明 马英歌 黄成 李莉 李军 张干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21,共9页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倍受关注。柴油机(包括船舶)是重要的IVOCs排放源,但其排放特征和环境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选择船舶活动密集的上海洋山港为研究区,采集夏季(2016年8月~9月)和冬季(2017年1月~2月)...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作为二次有机气溶胶的重要前体物倍受关注。柴油机(包括船舶)是重要的IVOCs排放源,但其排放特征和环境影响亟待研究。本文选择船舶活动密集的上海洋山港为研究区,采集夏季(2016年8月~9月)和冬季(2017年1月~2月)环境空气IVOCs样品,分析其浓度、组成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船舶排放对港口环境空气IVOCs的贡献,并评估杭州G20峰会期间船舶管控措施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1)上海洋山港环境空气IVOCs平均浓度为(5.1±0.8)μg/m^3,其中,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分别占4.3%±0.8%和1.6%±0.5%,其余为不能单体识别的组分(UCM),包括支链烷烃(26.9%±3.9%)和剩余UCM(67.2%±4.4%);(2)时间上,洋山港IVOCs浓度夏季((5.7±0.3)μg/m^3)高于冬季((4.6±0.7)μg/m^3),"上午"(采样时段7:30~15:30)高于"下午"(15:30~23:30)和"夜晚"(23:30~7:20),显示船舶活动对港口环境空气的重要影响;(3)杭州G20会期(2016年9月4日~5日)相比于会前(8月22日~29日),洋山港IVOCs、OC、SO_2和NO_2浓度分别下降了8%、47%、31%和19%,表明船舶排放管控措施具有较显著的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挥发性有机物(IVOCs) 上海洋山港 船舶排放 浓度水平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大气环境不同高度PM_(2.5)的物理化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荣驰 龙凌 +4 位作者 吕森林 刘丁彧 郝晓洁 张文超 刘品威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大气细颗粒物(PM2.5)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的首要污染物.作为青少年集中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为研究校园环境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物理化学特征,在不同高度(5,40... 大气细颗粒物(PM2.5)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的首要污染物.作为青少年集中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的空气质量状况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为研究校园环境大气细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物理化学特征,在不同高度(5,40 m)设立采样点,同步采集大气PM2.5样品,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SEM-EDS)分析了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段校园大气环境中PM2.5的微观组成、化学组分,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校园环境PM2.5的微观组分主要有燃煤飞灰颗粒、矿物颗粒(原生的和新生的矿物颗粒)、烟尘集合体以及无法鉴定的颗粒物;5 m高度处采集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均高于40 m高度处,5 m高度处PM2.5的矿物颗粒相对较多,而40 m高度处PM2.5的烟尘集合体相对较多;晚上样品中颗粒物数量和种类都比白天要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不同高度 物化特征 来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的农用地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卢新哲 谷安庆 +3 位作者 张言午 康占军 褚先尧 胡雪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8-419,共12页
为探明浙江东部某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系统采集研究区表土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和惰性元素(Li、Eu、Sc、Sm)含量。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标准因子,按标准化方... 为探明浙江东部某市周边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系统采集研究区表土样品,测定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Zn)和惰性元素(Li、Eu、Sc、Sm)含量。通过元素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合适的标准因子,按标准化方法建立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环境地球化学基线,获得基线值分别为11.13、0.38、57.48、43.86、0.30、21.55、51.91和132.7mg·kg^(-1)。在应用单因子方法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基础上,以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作为标准因子,采用富集因子方法判别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重金属污染点位,并对土壤重金属累积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以轻微至轻度污染级别为主,其中Cd和As存在少量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3.00%和0.19%。研究区重金属富集主要受工矿企业活动影响,浓集中心集中在金属矿山和印染企业周边,具有沿水系向低地势平原区迁移趋势。研究区范围Cd和Hg具有潜在的较高生态风险。利用GIS系统,将各样点重金属土壤污染程度、富集因子(EF)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农用地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上进行空间叠加,可实现从地理空间上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范围界定、重金属人为成因污染判别和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空间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值 富集因子 潜在生态危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气PM2.5中水溶性氨基酸的浓度及组成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济奇 孙文文 冯加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73-1180,共8页
氨基酸是大气颗粒物中一类重要的极性有机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生物气溶胶的贡献,也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部分,目前人们对大气细颗粒物中氨基酸的浓度和组成了解还很少。为了解上海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氨基酸的分布特征,利用大流量采样... 氨基酸是大气颗粒物中一类重要的极性有机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生物气溶胶的贡献,也是大气氮沉降的重要部分,目前人们对大气细颗粒物中氨基酸的浓度和组成了解还很少。为了解上海大气细颗粒物中水溶性氨基酸的分布特征,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季节的PM2.5样品,采用邻苯二甲醛/N-乙酰-L-半胱氨酸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水溶性氨基酸(游离态及结合态)的浓度和组成。上海PM2.5中游离态氨基酸(FAA)的浓度为0.058—0.690 nmol·m^−3,平均为0.287 nmol·m^−3,冬、春季浓度稍高,但季节变化不显著。结合态氨基酸(CAA)的浓度为0.200—10.911 nmol·m^−3,平均1.731 nmol·m^−3,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冬季最低。FAA浓度与SO4^2−、NH4^+、水溶性有机氮等主要水溶性组分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细颗粒物的吸附及大气扩散条件可能是影响FAA浓度的重要因素,而CAA浓度与其他水溶性组分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游离态氨基酸的组成以甘氨酸为主(51.9%),丙氨酸次之(12.9%),丝氨酸(7.1%)、天冬氨酸(5.5%)、谷氨酸(5.1%)、酪氨酸(4.9%)和苯丙氨酸(4.8%)也有一定含量,而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很低;结合态氨基酸的组成与游离态氨基酸有明显差别,单体分布更均匀,甘氨酸的含量最高(29.3%),丝氨酸(12.5%)、谷氨酸(12.2%)、丙氨酸(10.8%)和苯丙氨酸(9.7%)是主要的单体化合物,大气光化学转化可能是造成上海PM2.5中游离态氨基酸和结合态氨基酸组成差异的重要原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并非上海PM2.5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该研究结果能为大气细颗粒物环境影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氨基酸 组成 季节变化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区近五年的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爱红 张国莹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59-462,共4页
该文对上海市黄浦区的大气中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近 5年内的变化情况以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作了介绍和分析 .
关键词 上海 黄浦区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 大气污染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总悬浮颗粒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