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铋铒共掺光纤的高增益L波段扩展光纤放大器
1
作者 巫智凯 董新永 +5 位作者 邹泳芳 文建湘 王廷云 汪松 王云才 秦玉文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100,共7页
研究了铋铒共掺光纤的L波段扩展增益性能,研制了主放大器为双程放大的二级结构高增益L波段扩展铋铒共掺光纤放大器,在63 nm(1555~1618 nm)范围内获得高于20 dB的增益,最高增益达52.84 dB,最小噪声系数为4.23 dB,3 dB平坦增益带宽达到35 ... 研究了铋铒共掺光纤的L波段扩展增益性能,研制了主放大器为双程放大的二级结构高增益L波段扩展铋铒共掺光纤放大器,在63 nm(1555~1618 nm)范围内获得高于20 dB的增益,最高增益达52.84 dB,最小噪声系数为4.23 dB,3 dB平坦增益带宽达到35 nm(1565~1600 nm)。研究工作有效提高了L波段扩展放大器的增益水平和增益平坦度,对L波段扩展放大器的发展及在大容量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掺铒光纤放大器 铋铒共掺光纤 L波段扩展 双程放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光接入网中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骆思雨 许岩 +2 位作者 李正璇 宋英雄 汪敏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629,共18页
5G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兴起对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最成熟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在满足功率预算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升物理层性能的关键技术一... 5G和数据密集型应用的兴起对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容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最成熟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在满足功率预算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提升物理层性能的关键技术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系统成本对PON的大规模部署有着重大意义.该文梳理并总结了光接入网中物理层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N标准的演进和现状,分析了下一代PON面临的挑战和成因,重点阐述了数字均衡技术、高阶调制格式、光放大、前向纠错、非线性串扰实验分析以及低成本相干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并综述了当前相关工作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均衡技术 调制格式 光放大 前向纠错 非线性串扰 低成本相干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与横模可切换掺镱光纤激光器的研究
3
作者 彭剑傲 陈伟 +4 位作者 侯超奇 刘丹丹 庞拂飞 黄素娟 王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7,共8页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环形掺镱纤芯的光纤波导结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环芯掺镱光纤和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多波长与横模可切换光纤激光器。在这种光纤激光器中,只需简单调整腔内的偏振控制器,就可以实现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激光稳定振荡... 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具有环形掺镱纤芯的光纤波导结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环芯掺镱光纤和少模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多波长与横模可切换光纤激光器。在这种光纤激光器中,只需简单调整腔内的偏振控制器,就可以实现单波长和双波长的激光稳定振荡。当激光器在单波长下工作时,可以切换两种横模输出,包括LP01模和LP11模,两种模式都获得了小于0.08 nm的3 dB窄线宽和大于45 dB的高边模抑制比,中心波长和光强的波动分别为±0.01 nm和±1 dB。试验表明:该环芯掺镱光纤有助于LP11模获得的增益高于LP01模,LP01模式激光的斜率效率为34.34%,而LP11模式激光的斜率效率高达49.09%。该光纤激光器可以在模分复用系统和激光加工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多波长 横模可切换 环芯掺镱光纤 少模光纤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腔实现光纤与边缘耦合器高效对准
4
作者 赵金杨 王柱天 +2 位作者 叶楠 庞拂飞 宋英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3,共6页
【目的】通过集成在片上的硅基边缘光耦合器(以下简称边缘耦合器),硅光子芯片可以与光纤实现低损耗耦合。在商用硅光子芯片的封装流程中,大规模的光纤与硅光子芯片对准需求对光纤与边缘耦合器的对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的研究目... 【目的】通过集成在片上的硅基边缘光耦合器(以下简称边缘耦合器),硅光子芯片可以与光纤实现低损耗耦合。在商用硅光子芯片的封装流程中,大规模的光纤与硅光子芯片对准需求对光纤与边缘耦合器的对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光纤端面与边缘耦合器端面之间形成的法布里-珀罗(FP)腔对光纤与边缘耦合器的对准流程进行优化。在光纤轴向(文章中表示为x轴方向)这一自由度上对光纤与边缘耦合器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后,将光纤沿该方向进行单次调节即可完成与边缘耦合器的高精度对准。【方法】文章研究了光纤端面与边缘耦合器端面之间形成的FP腔结构,建立了FP腔的反射/透射光谱与端面间距之间的物理模型。搭建光纤对准平台完成了基于FP腔测量端面之间距离的实验,然后基于FP腔测距结果,将光纤沿光纤轴向进行单次位置调整来实现与边缘耦合器的对准。【结果】实验中得到的FP腔长值与仿真得到的理想FP腔模型腔长值的偏差小于1μm,测得的光纤位移距离在实际位移的误差范围(±1μm)内。基于测距结果调整光纤位置后,在输出端口光纤与边缘耦合器之间的光耦合损耗为3.52 dB,与参考值(3.30 dB)的误差仅为0.22 dB。【结论】文章验证了基于FP腔实现光纤与边缘耦合器高效对准的可行性。通过FP腔实现了对光纤与边缘耦合器间距以及光纤位移的测量,测量精度为亚微米级。文章还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FP腔的测距结果,仅需对光纤进行单次位置调整即可实现与边缘耦合器的高精度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珀罗腔 精确测距 光纤对准 边缘耦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退火不同外径锗芯光纤的扫描速度研究
5
作者 杜亦凡 赵子文 +2 位作者 钟双栖 马泽成 王少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94,共11页
对内径为41~43μm,外径约为188μm、251μm和270μm的锗芯光纤进行激光退火实验,研究CO_(2)激光沿光纤轴向扫描速度对锗芯拉曼峰频率和光传输损耗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扫描速度是决定退火后光纤特性的重要参数。对不同外径的光纤,... 对内径为41~43μm,外径约为188μm、251μm和270μm的锗芯光纤进行激光退火实验,研究CO_(2)激光沿光纤轴向扫描速度对锗芯拉曼峰频率和光传输损耗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激光扫描速度是决定退火后光纤特性的重要参数。对不同外径的光纤,达到最优退火效果的激光扫描速度不同,188μm、251μm和270μm外径的锗芯光纤分别为10 mm·s^(-1)、14 mm·s^(-1)和16 mm·s^(-1),光传输损耗分别为3.435 dB·cm^(-1)、2.147 dB·cm^(-1)和3.578 dB·cm^(-1)。使用COMSOL软件对退火过程中纤芯表面固定点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激光退火过程中温度呈脉冲形变化。相同外径条件下,激光扫描速度提高,温度脉冲的峰值升高、谷值降低、单脉冲持续时间缩短;相同扫描速度条件下,光纤外径减小,温度脉冲峰值提高,谷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芯光纤 CO_(2)激光退火 激光扫描速度 COMSOL仿真 温度变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 μm超宽带PbS量子点光纤放大器
6
作者 杨南 王德恩 +2 位作者 万思宇 汪宸希 孙晓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2,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光纤放大器增益带宽较窄且结构复杂的问题,制备了一种2μm超宽带PbS量子点光纤放大器。首先,通过有机金属法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9.2 nm的PbS量子点,并采用光沉积法将其沉积在光纤锥区表面。然后,采用泵浦光源激发涂覆在光纤... 为了解决目前光纤放大器增益带宽较窄且结构复杂的问题,制备了一种2μm超宽带PbS量子点光纤放大器。首先,通过有机金属法制备出平均直径约为9.2 nm的PbS量子点,并采用光沉积法将其沉积在光纤锥区表面。然后,采用泵浦光源激发涂覆在光纤锥形区域的Pb S量子点,使其在2μm波段释放出与信号光波长一样的光子,从而实现光信号的放大。测试结果表明,光纤放大器在1 900~2 100 nm波段可获得10.1 dB增益,增益带宽约为2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μm 有机金属法 光沉积法 PbS量子点 光纤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转印方法实现Ⅲ-V-on-SOI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
7
作者 王兆璁 全志恒 +5 位作者 郑施冠卿 朱岩 叶楠 陆梁军 周林杰 宋英雄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硅基光电子平台具有低成本制造、高集成密度和高传输速度的优势,但受限于硅材料的光电性能,单晶硅难以直接实现光纤通信O/C波段的高响应度探测。InP基InGaAs材料在光纤通信的O/C波段具有1.0×10 cm^(-2)的吸收系数,可制成... 【目的】硅基光电子平台具有低成本制造、高集成密度和高传输速度的优势,但受限于硅材料的光电性能,单晶硅难以直接实现光纤通信O/C波段的高响应度探测。InP基InGaAs材料在光纤通信的O/C波段具有1.0×10 cm^(-2)的吸收系数,可制成具有较高吸收效率的有源光探测器件。因此,通过异质集成的方式,将InGaAs/InP有源器件与硅基波导结合成为基于硅光子平台,是实现高效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可行方向。大晶格失配及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使得通过外延生长技术实现大规模集成变得非常困难,而键合集成技术中的微转印技术可以实现微米尺度量级的集成,进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制备出异质集成器件。而在该技术的现有制备流程中,通过刻蚀牺牲层实现器件与衬底分离的方案需要极高的工艺积累。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保留探测器原衬底的情况下,利用微转印方法实现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件(APD)与绝缘体上硅(SOI)光栅耦合器(GC)的直接键合集成。【方法】文章研究了微转印方法的基本原理,搭建了微转印实验平台。通过微转印方法实现了Ⅲ-V族APD样片与SOI GC的异质集成,基于测试结果评估微转印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通过微转印集成获得的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响应带宽约为4 GHz,暗电流约为13 nA(@-13 V),与该样片集成前的性能测试数据基本一致。受到耦合损耗的影响,集成后整体结构的响应度为7.3×10^(-3) A/W(@-25 V)。排除输入端光纤-GC的损耗之后,集成器件的响应度约为1.8×10^(-2) A/W(@-25 V)。【结论】文章验证了基于微转印方法实现Ⅲ-V族APD与平台进行异质集成的可行性。通过保留InP衬底,使微米级×微米级尺度的APD与SOI GC通过InP衬底/硅基光子平台界面间的范德华力实现了直接键合集成,以此简化了微转印工艺的实施流程,从而提高了集成效率。通过实验可以验证,集成前/后器件的暗电流和带宽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光电子 异质集成 微转印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频可调谐U波段被动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8
作者 王明娇 黄千千 +3 位作者 李卫淅 田昊晨 黄梓楠 牟成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0-48,共9页
U波段(1 625~1 675 nm)高重频锁模光纤激光器在甲烷气体检测、扩展通信波段、光子显微镜、眼部手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被动谐波锁模(Harmonic Mode-Locking, HML)的孤子自频移(Soliton Self-Frequency Shift, SSFS)技术是一... U波段(1 625~1 675 nm)高重频锁模光纤激光器在甲烷气体检测、扩展通信波段、光子显微镜、眼部手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被动谐波锁模(Harmonic Mode-Locking, HML)的孤子自频移(Soliton Self-Frequency Shift, SSFS)技术是一种实现高重频U波段激光输出的有效方式。首先搭建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NPR)的被动HML光纤激光器,并以此为种子源,通过级联的放大系统将输出功率最高放大至1.7 W。而后将放大的脉冲输入到一段反常色散的色散位移光纤(Dispersion-Shifted Fiber, DSF)中,利用SSFS效应将其中心波长频移至U波段。研究了其中三个重复频率(722.0、941.7、1 224.2 MHz)状态,系统地探究了脉冲重复频率对SSFS的影响。首次使用NPR被动HML光纤激光器作为SSFS效应种子源,实现了波长可覆盖整个U波段范围的GHz脉冲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锁模光纤激光器 U波段 孤子自频移 非线性偏振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通信光缆Φ-OTDR扰动定位
9
作者 沈伟 胡欣 +3 位作者 张泽 鞠玲 吴健 黄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phase sensitive-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Φ-OTDR)系统对电力通信光缆上扰动的定位易受环境噪声影响而导致定位信号信噪比低的问题,文中对基于移动方差平均与谱减法的Φ-OTDR定位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搭建的相干探测型Φ-OTDR系统连接光纤与光缆进行舞动模拟实验,并采集背向瑞利散射信号,对其进行解调获得幅度信号曲线。其次,通过选择合适的曲线数量与最优步长对幅度曲线进行移动方差平均处理,得到初步的扰动定位图。然后,针对定位区域外的环境噪声,使用谱减法进行降噪,实现定位效果增强。最后,将小波分解降噪与经验模态分解降噪2种方法与谱减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谱减法的定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降噪算法,经过谱减法降噪处理后的扰动定位信号的信噪比提升可超过20 dB,从采集原始信号到完成定位和降噪处理的计算时间低至0.5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监测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Φ-OTDR)系统 扰动定位 幅度信号 移动方差平均 谱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慧交通的双重特征融合图像曝光校正
10
作者 杨佳钧 张金艺 陈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7,共10页
在智慧交通领域中,监控拍摄的车辆图像质量会受到场景光照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关键信息损失,导致后续交通执法缺乏可靠的图像依据,而现有的图像曝光校正方法存在校正后图像颜色失真、细节模糊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智慧交通的双重特征... 在智慧交通领域中,监控拍摄的车辆图像质量会受到场景光照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关键信息损失,导致后续交通执法缺乏可靠的图像依据,而现有的图像曝光校正方法存在校正后图像颜色失真、细节模糊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面向智慧交通的双重特征融合图像曝光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全局子网与曝光子网提取相关特征,全局子网引入特征注意力机制提取图像全局特征,改善校正图像的整体亮度与颜色;曝光子网基于U-Net结构,引入多尺度注意力机制提取图像中不同尺度的曝光特征,提升校正图像的细节纹理;最后对双重特征进行融合,将其映射至图像空间,实现图像曝光校正.在MSE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达到21.801 5 dB,结构相似度达到0.867 7,自然图像质量评价达到11.711 8,均优于对比的曝光校正方法,能够有效地还原图像颜色信息与细节纹理,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曝光校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曝光校正 注意力机制 双重特征 智慧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硅凹槽膜片型光纤F-P局部放电超声传感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丽娜 黄怿 +3 位作者 汪良杰 李群 郝宝欣 王廷云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共8页
文中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硅凹槽膜片型光纤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超声传感器,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采用有限元软件优化设计传感膜片的凹槽参数,与传统圆形膜片相比,硅凹槽膜片的静态灵敏度提升4.09倍且谐振频率基本不变。通... 文中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硅凹槽膜片型光纤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超声传感器,用于电力设备局部放电检测。采用有限元软件优化设计传感膜片的凹槽参数,与传统圆形膜片相比,硅凹槽膜片的静态灵敏度提升4.09倍且谐振频率基本不变。通过耦合效率修正传统双光束干涉模型,研究F-P腔长对传感器干涉光谱对比度的影响,以提升传感器的声压灵敏度。利用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制备硅凹槽膜片,其凹槽直径为829.44μm,厚度为2.09μm,F-P腔长为163.600μm。在谐振频率61.5 kHz处,传感器声压灵敏度可达357.78 mV/Pa,并结合气体绝缘开关(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缺陷模型对传感器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制备的光纤F-P超声传感器具有声压灵敏度高、实时性好、超声信号检测能力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法布里-珀罗(F-P) 凹槽膜片 微机电系统(MEMS) 局部放电 超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宝石衍生光纤及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庞拂飞 马章微 +3 位作者 刘奂奂 陈娜 陈振宜 王廷云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9-74,共16页
蓝宝石衍生光纤(sapphire-derived fiber,SDF)具有机械强度良好、耐高温等性能,在高温传感、分布式应力传感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蓝宝石衍生光纤的基本特性,然后结合该课题组近几年在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对基于蓝宝石... 蓝宝石衍生光纤(sapphire-derived fiber,SDF)具有机械强度良好、耐高温等性能,在高温传感、分布式应力传感等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蓝宝石衍生光纤的基本特性,然后结合该课题组近几年在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对基于蓝宝石衍生光纤的布拉格光栅、法布里-珀罗腔、长周期光栅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进行重点讨论,分析了基于蓝宝石衍生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宝石衍生光纤 光纤布拉格光栅 法布里-珀罗腔 长周期光栅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小贝 肖海 王廷云 《应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3-536,共14页
石英毛细管由于在材料方面与光纤具有天然一致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和功能的光纤传感器中.首先给出光纤和毛细管的模式特性和熔接工艺,在此基础上介绍干涉型毛细管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法布里-珀罗型、多模干涉型、反谐振型3种... 石英毛细管由于在材料方面与光纤具有天然一致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和功能的光纤传感器中.首先给出光纤和毛细管的模式特性和熔接工艺,在此基础上介绍干涉型毛细管光纤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包括法布里-珀罗型、多模干涉型、反谐振型3种形式.接着介绍微腔结合的毛细管光纤传感器研究进展,包括多模光纤-微球腔和锥形内壁毛细管微腔.毛细管具有中空结构且其圆柱结构能够支持回音壁模式.最后介绍毛细管光纤传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光纤传感器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微腔 光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作用下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振宜 王伟男 +3 位作者 陈娜 徐文杰 庞拂飞 王廷云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8期48-51,共4页
为克服传统的基于非光纤传感元件的光纤电压传感器在技术复杂、价格高昂、晶体损耗大且与光纤耦合困难等不足之处,首先研制出了掺锰石英光纤样品,进而实验研究了电场对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掺锰石英光纤中... 为克服传统的基于非光纤传感元件的光纤电压传感器在技术复杂、价格高昂、晶体损耗大且与光纤耦合困难等不足之处,首先研制出了掺锰石英光纤样品,进而实验研究了电场对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传输特性的影响。测试分析了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的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其呈近似的线性关系。同时,测试分析了线偏振光的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灵敏度与掺锰石英光纤长度之间关系。获得掺锰石英光纤长度分别为2.5、5和10 m时,其偏转角随电场强度的变化灵敏度分别为1.23×10^(-3)°m/kV、2.46×10^(-3)°m/kV和3.26×10^(-3)°m/kV。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掺锰石英光纤中线偏振光的偏转角与电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在全光纤高压传感领域将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光纤 掺锰 偏振光 电场 电压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5GHz光器件的50Gb/s PAM4传输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炜 宋英雄 +2 位作者 李正璇 李程程 谭阿才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5-38,共4页
50Gb/s NRZ信号所需要的传输带宽较高,25GHz光器件的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信号质量。描述了采用商用25GHz光器件实现50Gb/s PAM4信号的传输实验方案。在背靠背(BtB)和25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两种条件下,使用最大似然均衡(MLSE)算法进行译码... 50Gb/s NRZ信号所需要的传输带宽较高,25GHz光器件的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信号质量。描述了采用商用25GHz光器件实现50Gb/s PAM4信号的传输实验方案。在背靠背(BtB)和25km标准单模光纤传输两种条件下,使用最大似然均衡(MLSE)算法进行译码。通过比较不同光功率情况下接收信号的误码率性能,证明了基于25GHz光器件的50Gb/s PAM4信号传输方案可以作为单路50Gb/s的候选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衡 定时恢复 信道估计 最大似然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涡旋拉曼光纤激光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阳 范晨晨 +5 位作者 郝修路 马小雅 姚天甫 许将明 曾祥龙 周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7-262,共6页
近年来,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在激光加工、光学微粒操纵、超分辨成像、大容量光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已在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基于声致光纤光栅,实验搭建了全光纤结构拉曼光纤激光器,实现LP_(01)模与LP_(11)模... 近年来,携带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在激光加工、光学微粒操纵、超分辨成像、大容量光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已在稀土掺杂光纤激光器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基于声致光纤光栅,实验搭建了全光纤结构拉曼光纤激光器,实现LP_(01)模与LP_(11)模的有效调控,并进一步通过偏振控制实现环形径向偏振光和拓扑荷数l=±1的涡旋光束输出,最高输出功率~70 W,中心波长为1134 nm。文中提出的激光器有利于拓宽涡旋光束输出波段,在多维光通信、光场和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具备较大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纤激光器 涡旋光束 声致光纤光栅 轨道角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反谐振光纤长距离通信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萍 陈伟 《光通信研究》 2023年第2期1-8,44,共9页
空芯反谐振光纤(HCARF)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有望突破现有传统光纤的一些固有本征限制。HCARF将光束缚在空气芯中,在传输及其应用上具有传统光纤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HCARF成为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HCARF的导... 空芯反谐振光纤(HCARF)的科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有望突破现有传统光纤的一些固有本征限制。HCARF将光束缚在空气芯中,在传输及其应用上具有传统光纤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HCARF成为当前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HCARF的导光机理,并分析了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容量优势,阐述了HCARF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希望能够为我国下一代通信大容量超宽带长距离传输光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反谐振光纤 导光机理 长距离通信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互注入式分布光纤传感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凤霞 方捻 王陆唐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了简单准确地检测与定位外部扰动,基于互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环结构,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光纤传感系统,利用系统输出信号幅度的均方根与外部扰动位置的线性关系进行定位,并通过差分检测方法避免激光器功率波动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实验... 为了简单准确地检测与定位外部扰动,基于互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和光纤环结构,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光纤传感系统,利用系统输出信号幅度的均方根与外部扰动位置的线性关系进行定位,并通过差分检测方法避免激光器功率波动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该系统方案和定位方法是可行的,且检测灵敏度高,信号处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光纤传感 半导体激光器互注入 均方根 差分检测 光纤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F-P腔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磊 邵宇鹰 +2 位作者 庞拂飞 刘奂奂 彭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31,共4页
以高温环境压力传感器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它以氧化锆套筒、LC陶瓷插芯和标准单模光纤为传感器组件,利用粘结胶对3个组件固定封装,制备膜片式空气隙F-P腔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装置中... 以高温环境压力传感器应用需求为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氧化锆陶瓷的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传感器,它以氧化锆套筒、LC陶瓷插芯和标准单模光纤为传感器组件,利用粘结胶对3个组件固定封装,制备膜片式空气隙F-P腔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装置中对封装后的传感器进行0.5~4.0 MPa的压力测试,追踪1543.67 nm反射光谱波谷处波长移动,分别绘制出升压和降压过程中的光谱响应曲线,通过线性拟合后,传感器灵敏度可达9.5 nm/MPa,具有较好的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法布里-珀罗腔传感器 氧化锆陶瓷 压力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bS掺杂环形芯光纤的光放大器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灵敏 商娅娜 陈振宜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为了解决光纤传输的信号衰减和容量限制的问题,利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CVD)法制备了硫化铅(PbS)掺杂环形芯光纤,并且搭建反向泵浦光放大实验装置实现了在C波段的宽带放大,为后续利用PbS掺杂光纤实现少模光纤放大器提供了可能性。实验... 为了解决光纤传输的信号衰减和容量限制的问题,利用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MCVD)法制备了硫化铅(PbS)掺杂环形芯光纤,并且搭建反向泵浦光放大实验装置实现了在C波段的宽带放大,为后续利用PbS掺杂光纤实现少模光纤放大器提供了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泵浦功率的增加,样品光纤在C波段的开关增益增大;而随着信号功率的增大,开关增益减小;当泵浦功率为750 mW、信号光功率为0.003 nW时,样品光纤在C波段的开关增益为8 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硫化铅掺杂 环形芯光纤 开关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