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简便测定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能级的电化学方法 被引量:20
1
作者 丁邦东 张积梅 +5 位作者 朱文清 郑新友 吴有智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611,共6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能带的准确测定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至关重要。电化学方法(如循环伏安法)是表征有机材料的HOMO能级的简单而被广泛采用的方法。通常所用循环伏安法存在用料多、数值确定不明显等方面的缺点,因此我们改进了上述方法...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能带的准确测定对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研究至关重要。电化学方法(如循环伏安法)是表征有机材料的HOMO能级的简单而被广泛采用的方法。通常所用循环伏安法存在用料多、数值确定不明显等方面的缺点,因此我们改进了上述方法,将待测定材料在工作电极上成膜,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直接测定氧化电流起峰位置而得到其HOMO能级。再结合光谱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材料的LUMO能级。研究表明该方法用料量少、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HOMO能级 循环伏安法 线性扫描伏安法 LUMO能级 带隙 能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夹层石英陶瓷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雷景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3-1287,1293,共6页
本文采用PVA对造孔剂颗粒与石英颗粒造粒,将过筛后的造粒料颗粒加入到石英料浆中真空混合除泡,采用压力浇注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石英陶瓷材料及其部件,探讨了造孔剂含量对多孔石英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多孔陶瓷材料整体密度均匀... 本文采用PVA对造孔剂颗粒与石英颗粒造粒,将过筛后的造粒料颗粒加入到石英料浆中真空混合除泡,采用压力浇注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石英陶瓷材料及其部件,探讨了造孔剂含量对多孔石英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多孔陶瓷材料整体密度均匀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石英陶瓷材料是一种适合宽频带天线罩的芯层材料。通过真空浸渍工艺制备A夹层石英陶瓷材料及部件,观察了A夹层材料的结合界面形貌,表明多孔芯层与蒙皮通过石英颗粒烧结形成了结合界面,界面结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英陶瓷 A夹层 造粒 宽频带 天线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0.7CaTiO_3-0.3NdAlO_3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国祥 卞建江 +1 位作者 董云飞 严康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用固相反应和熔盐法制备工艺合成了0.7CaTiO3-0.3NdAlO3(CTNA)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对CT-NA陶瓷的合成过程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固相反应的长时间合成,熔盐法中,混合粉料在1 200℃2、h下即可合成CTNA单相,样品在1 375... 用固相反应和熔盐法制备工艺合成了0.7CaTiO3-0.3NdAlO3(CTNA)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对CT-NA陶瓷的合成过程和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固相反应的长时间合成,熔盐法中,混合粉料在1 200℃2、h下即可合成CTNA单相,样品在1 375℃下可烧结致密,获得的样品具有与固相反应相当的微波介电性能,即介电常数rε=43;品质因数与频率的乘积Q×f=35 736 GHz;频率温度系数τf=1.3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7CaTiO3-0.3NdAlO3(CTNA)陶瓷 固相反应 熔盐法 微波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4
作者 顾峰 沈悦 +2 位作者 徐超 夏义本 张建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8-320,共3页
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对粉体进行了颗粒分布、XRD谱、HRTEM形貌及电子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PEG)的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分布有着... 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对粉体进行了颗粒分布、XRD谱、HRTEM形貌及电子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PEG)的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用PEG2000作分散剂时制备出的粉体颗粒细而均匀,平均粒径为25nm,无明显团聚与颗粒长大现象;经1000℃/2h煅烧已完全转化为α-Al2O3.文章对不同聚合度的分散剂的分散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胶体 纳米氧化铝 分散剂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及动态矩阵显示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志林 蒋雪茵 +4 位作者 张步新 朱文清 郑新友 吴有智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了绿色、红色、蓝色和白色 4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掺杂得到了高稳定性的绿色及红色器件 ,绿色器件的半寿命达 1 4 0 0 0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 ,红色器件的半寿命为 75 0 0小时 (初始亮度 5 0cd/m2 )。还研究了具有... 研究了绿色、红色、蓝色和白色 4种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通过掺杂得到了高稳定性的绿色及红色器件 ,绿色器件的半寿命达 1 4 0 0 0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 ,红色器件的半寿命为 75 0 0小时 (初始亮度 5 0cd/m2 )。还研究了具有空穴锁定层及非锁定层的多种不同结构和材料的蓝色及白色器件。研究表明无论蓝色还是白色器件 ,具有空穴锁定层的器件稳定性较差 ,老化过程中界面势垒的变化很大。非锁定层的蓝色及白色器件中 ,新材料JBEM比DPVBi有更优越的性能。JBEM构成的蓝色器件的半亮度寿命为 1 0 35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由JBEM构成的白色器件中 ,由蓝色及红色掺杂在同一层的器件得到最好的稳定性 ,其半亮度寿命为 2 80 0小时 (初始亮度 1 0 0cd/m2 ) ,而且它具有发光颜色不随电流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在稳定性改善的基础上研制成功 96× 6 0线 ,分辨率为 2线 /mm的绿色及白色矩阵显示屏 ,还利用选择蒸发的方法制造了彩色矩阵屏 ,设计和研制了驱动及控制电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 稳定性 平板显示器件 动态矩阵显示 彩色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_(60)为空穴缓冲层的高效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文清 郑新友 +4 位作者 张步新 吴有智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2,共4页
以富勒烯C60 作为空穴注入缓冲层 ,在结构为ITO/C60 /TPD/Alq3 /LiF/Al的器件中 ,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效率。研究了C60 厚度对器件发光特性的影响。当C60 厚度为 1 6nm时 ,器件发光效率最高。在电流密度为 10 0mA/cm2 时 。
关键词 C60 空穴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载流子平衡 发光效率 碳60 发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二氧化硅包覆ZnS:Mn/CdS纳米晶 被引量:9
7
作者 姚渊 李冬梅 +1 位作者 桑文斌 晏刚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0-403,共4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核壳结构ZnS:Mn/CdS(-4.5nm)纳米晶,为获得水溶性纳米晶,继续向此微乳液添加硅酸乙酯(TEOS),并使用氨水作为催化剂,通过TEOS水解缩聚反应,在ZnS:Mn/CdS粒子表面生长连续的二氧化硅壳层。采用透射电子显...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核壳结构ZnS:Mn/CdS(-4.5nm)纳米晶,为获得水溶性纳米晶,继续向此微乳液添加硅酸乙酯(TEOS),并使用氨水作为催化剂,通过TEOS水解缩聚反应,在ZnS:Mn/CdS粒子表面生长连续的二氧化硅壳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光致发光谱(PL)对其表面形貌、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ZnS:Mn/CdS纳米粒子表面被二氧化硅壳层完全包覆,粒径大小约为10nm左右,粒子均匀性好。由于二氧化硅相无定形且透光性良好,二氧化硅包覆ZnS:Mn/CdS纳米晶的光学特性与未包覆的ZnS:Mn/CdS极其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纳米微粒 ZnS:Mn/CdS 氧化硅壳层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界面激基复合物的形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文清 郑新友 +4 位作者 吴有智 丁邦东 蒋雪茵 张志林 许少鸿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2-605,共4页
在ITO/TPD/:PBD/Al双层器件中,电致发光光谱相对于TPD和PBD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的红移。根据对TPD、PBD和TPD∶PBD等量混蒸膜的PL激发光谱及电致发光光谱的研究,认为在TPD和PBD的界面产生了激基复合物。另外,该器件发射光谱既有TPD的成分... 在ITO/TPD/:PBD/Al双层器件中,电致发光光谱相对于TPD和PBD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的红移。根据对TPD、PBD和TPD∶PBD等量混蒸膜的PL激发光谱及电致发光光谱的研究,认为在TPD和PBD的界面产生了激基复合物。另外,该器件发射光谱既有TPD的成分也有激基复合物的成分,并且随着电流的改变,两者的相对强度发生变化。在电流密度增大时,峰值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器件发光颜色由白光变为黄绿光。根据器件能级关系,说明了相关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激基复合物 电致发光光谱 荧光光谱 光谱红移 空穴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Mn/CdS核壳结构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光学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晏刚 李冬梅 +1 位作者 桑文斌 姚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9-513,共5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掺Mn的ZnS纳米微粒并用CdS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XRD、紫外吸收和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制得的纳米微晶粒径为4~6nm,为立方纤锌矿结构。与未经包覆的ZnS∶Mn纳米微粒相比,核壳结构的ZnS∶Mn/...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掺Mn的ZnS纳米微粒并用CdS对其进行了表面修饰,以XRD、紫外吸收和发射光谱对其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制得的纳米微晶粒径为4~6nm,为立方纤锌矿结构。与未经包覆的ZnS∶Mn纳米微粒相比,核壳结构的ZnS∶Mn/CdS纳米微粒中Mn2+发射峰的强度增强了很多,适当厚度的壳层的修饰可减少其表面态发射和非辐射跃迁,增强了Mn2+离子的4T1—6A1的能量传递和ZnS的带边发射,提高了发光效率;讨论了ZnS核中Mn掺杂浓度对ZnS∶Mn/CdS纳米微晶的光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当掺Mn浓度为4%时Mn2+发射峰的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结构 ZNS:MN 米颗粒 乳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AlON粉体的表征及透明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景轩 施鹰 石坚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0-1524,共5页
以γ-Al_2O_3和炭黑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AlON粉体,经球磨后得到了亚微米级AlON粉体,无压烧结制备了透明AlON陶瓷,利用SEM、XRD、FTIR、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氧氮分析仪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AlON粉体经1 h... 以γ-Al_2O_3和炭黑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氮化法合成AlON粉体,经球磨后得到了亚微米级AlON粉体,无压烧结制备了透明AlON陶瓷,利用SEM、XRD、FTIR、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和氧氮分析仪对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AlON粉体经1 h球磨后得到了平均粒度为0.65μm,比表面积为12.6 m^2/g的AlON粉体,粉体中Al含量与Al_5O_6N相的接近,氧含量稍微偏高,氮含量偏低。该粉体添加0.08wt%Y_2O_3+0.02wt%La_2O_3为烧结助剂,在1875℃无压烧结24 h制备了光学直线透过率为71.5%@900 nm的透明AlON陶瓷(1 mm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热还原氮化法 AlON粉 电子能量损失谱 透明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制备AlON透明陶瓷的性能表征
11
作者 雷景轩 施鹰 +1 位作者 石坚波 李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6-980,共5页
以纳米氧化铝粉和微米C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Al ON粉体,经无压烧结制备了Al ON透明陶瓷,并对其微观组织、力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875℃×24 h条件下无压烧结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10~120μm的Al ON... 以纳米氧化铝粉和微米C粉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Al ON粉体,经无压烧结制备了Al ON透明陶瓷,并对其微观组织、力学、热学和光学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875℃×24 h条件下无压烧结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10~120μm的Al ON透明陶瓷,其室温抗弯强度为(275±25)MPa,室温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分别为0.781 J/(g·K)和12.3 W/(m·K),该样品(1 mm厚)在1000~5000 nm波长范围内的直线透过率在80%左右,在3.93μm波长处光学透过率最高可达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ON 无压烧结 抗弯强度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x)CaWO_4+xZnWO_4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研究
12
作者 严康 宋国祥 卞建江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3-714,共2页
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HP网络分析仪研究了(1-x)CaWO4+xZnWO4(x=0~1.0)系列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和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因CaWO4和ZnWO4结构的不同以及Ca^2+和Zn^2+离子半径差异较大使得CaWO4、ZnWO4两相不能固溶或形成新的... 用X-射线衍射法(XRD)和HP网络分析仪研究了(1-x)CaWO4+xZnWO4(x=0~1.0)系列陶瓷材料的相组成和微波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因CaWO4和ZnWO4结构的不同以及Ca^2+和Zn^2+离子半径差异较大使得CaWO4、ZnWO4两相不能固溶或形成新的中间化合物,因而成为CaWO4和ZnWO4的混合相。材料的介电常数εr随着x(ZnWO4)的增加而增大,复合相的介电常数基本符合对数混和法则。品质因数与频率之积Q×f值随ZnWO4增加从x=0时的50842GHz快速降低到x=0.4时的23366GHz,然后,随之缓慢降低到x=1.0时的20557GHz;而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随之从.x=0时的-50×10^-6℃^-1线性变化到x=1.0时的-70×1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组成 微波介电性能 CAWO4 ZnW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喷射混凝土促凝剂对水泥凝固的影响
13
作者 孙智 马清 +2 位作者 谢建军 王宇 陆少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碱性喷射促凝剂能使水泥浆的凝固时间大大减少。DCA(差示量热分析)结果显示,加入C3A和C3S都会使反应发生变化。ESEM(环境扫描电镜)照片也证明了,铝酸钙水合物的形成是水泥浆快速凝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碱性喷射混凝土促凝剂 凝固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O_2晶体位错腐蚀形貌与晶体对称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方雅珂 桑文斌 闵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19-1422,共4页
用化学腐蚀的方法研究TeO2晶体(110)面和(001)面位错蚀坑的形貌,结合晶面极图,并运用对称群理论进行分析论证,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实验结果同时显示,TeO2晶体位错腐蚀坑面由{110}面族构成,即{110}面族是晶体的习性面.
关键词 TeO2晶体 腐蚀 位错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