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工管道工程进度集成控制与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金侠杰 林财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51-456,共6页
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大型化工管道工程的特点,运用集成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大型化工管道工程全过程进度集成控制与管理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WBS的进度集成管理体系,采用... 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大型化工管道工程的特点,运用集成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大型化工管道工程全过程进度集成控制与管理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构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WBS的进度集成管理体系,采用分类加权的实物工程量综合评价方法对项目进度进行评价,分析了赢得值法在化工管道工程进度与费用集成控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管道 进度控制 集成管理 赢得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入多输出微振动系统的混合鲁棒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昱斌 朱晓锦 +1 位作者 高志远 张小兵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9-1568,共10页
Q参数化方法在结构振动自适应控制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出明显优势.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利用Q参数化方法的优势,基于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提出了一种结合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MIMO混合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Q参数化方法在结构振动自适应控制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出明显优势.本文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利用Q参数化方法的优势,基于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提出了一种结合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MIMO混合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同时,给出前馈,反馈MIMO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的详细推导过程,给出混合MIMO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推导和稳定性,收敛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三自由度微振动主动振动控制实验系统,针对单频窄带和双频窄带扰动展开了对比实验分析,相关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MIMO混合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自适应控制 多输入多输出 Q参数化 振动控制 鲁棒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接触纯滚动轴承球的强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设计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井玲 朱礼进 +2 位作者 陈晓阳 张培志 刘学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2-574,共3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点接触式纯滚动轴承球的强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被测试样球仅在同一最大圆截面上受到三次非等间隔但等强度的循环接触载荷作用 ,并沿此圆周做纯滚动 ,试样球的最大转速为 2 30 0 0r/min ,最大赫兹接触应力可达 7GPa... 设计了一种新型三点接触式纯滚动轴承球的强化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被测试样球仅在同一最大圆截面上受到三次非等间隔但等强度的循环接触载荷作用 ,并沿此圆周做纯滚动 ,试样球的最大转速为 2 30 0 0r/min ,最大赫兹接触应力可达 7GPa。该试验机可用于评定各种材料轴承球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 ,具有被试球球径变化范围大、效率高、实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滚动 接触疲劳寿命 疲劳试验 轴承球试验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主动控制油膜轴承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柯达 吴超 +2 位作者 付亚琴 王文 李宝福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传统油膜轴承位置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应用于主动控制油膜轴承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实测了驱动器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在常态磁场强度下可以产生与油膜厚度同一数... 针对传统油膜轴承位置精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应用于主动控制油膜轴承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实测了驱动器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超磁致伸缩驱动器在常态磁场强度下可以产生与油膜厚度同一数量级的位移输出和较宽的静态调节范围;在2 000 Hz的激励电压作用下有良好的频响特性。说明所研制的超磁致伸缩驱动器能够用来控制油膜轴承的间隙,满足油膜轴承所支承转子的减振频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轴承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静态特性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位移驱动器在止推油膜轴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娟 吴超 王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6-78,共3页
针对止推油膜轴承的偏载问题,研究了微位移驱动器在止推油膜轴承中的应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分布,分析了止推轴承油膜厚度的变化对载荷与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微位移驱动器,并建立了杠杆... 针对止推油膜轴承的偏载问题,研究了微位移驱动器在止推油膜轴承中的应用。通过理论计算得到油膜厚度、压力和温度分布,分析了止推轴承油膜厚度的变化对载荷与温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微位移驱动器,并建立了杠杆试验机测试其静态位移输出特性,证实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具有与润滑膜厚同一数量级的位移输出,可应用于止推轴承油膜间隙的主动调节,均衡瓦块间载荷并降低温升。利用超磁致伸缩微位移驱动器微位移驱动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可自动调节间隙的止推油膜轴承,并建立了用于测试该新型轴承的止推轴承实验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推油膜轴承 偏载 微位移驱动器 油膜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高压电阻箱式结构的抗震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佳 许京荆 翁健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2-75,共4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作为仿真平台,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高压电阻箱式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得到电阻箱式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响应及整体结构的等效应力响应,评估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ANSYS WORKBENCH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抗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曹珍 王文 +1 位作者 陶德华 王晨 《轴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4,54,共4页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评价了T202,T321和T406的摩擦学性能,应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XPS)分析了GCr15钢球表面磨痕及化学反应膜成分,对不同添加剂对轴承钢球接触疲劳寿命可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这几种...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评价了T202,T321和T406的摩擦学性能,应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XPS)分析了GCr15钢球表面磨痕及化学反应膜成分,对不同添加剂对轴承钢球接触疲劳寿命可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这几种添加剂的抗磨机理和对疲劳寿命可能的影响,也确定了其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润滑油 添加剂 摩擦 磨损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线重构的微段插补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施群 黄宇亮 高胜林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9-1235,共7页
针对传统微段加工中由于频繁加减速产生的机床振动大、加工效率低及微段节点处速度方向不连续的问题,在计算机数控中采用微段曲线重构技术,对连续微段进行实时样条重构,以实现对曲面的高速高精度插补加工。应用微段插补技术进行的样件... 针对传统微段加工中由于频繁加减速产生的机床振动大、加工效率低及微段节点处速度方向不连续的问题,在计算机数控中采用微段曲线重构技术,对连续微段进行实时样条重构,以实现对曲面的高速高精度插补加工。应用微段插补技术进行的样件数控加工实验中,在保证原曲线加工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加工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重构 微段加工 样条插补 数控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P与液晶显示器接口及程序设计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永章 李居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在由DSP驱动LCD的显示系统中,为了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提高整个显示系统的稳定性,针对DSP高工频与LCD读写数据的时序不匹配,提出了更为经济实用的软件处理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常用的硬件锁存方法资源占用过多的问题。实践表明... 在由DSP驱动LCD的显示系统中,为了防止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提高整个显示系统的稳定性,针对DSP高工频与LCD读写数据的时序不匹配,提出了更为经济实用的软件处理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常用的硬件锁存方法资源占用过多的问题。实践表明这种方案很好地解决了DSP对LCD驱动与显示问题,节省了I/O端口资源,文中给出相应的部分硬件接口电路和相应的程序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 数字信号处理器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测量中标准二次曲面的一种拟合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爽 李明 +1 位作者 杨恢 赵幸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3,共5页
针对标准二次曲面拟合算法目标方程复杂,拟合初值不易获取的情况,提出了工业测量领域工件表面标准二次曲面的一种拟合方法。该方法对工件表面常见标准二次曲面进行了重新参数化后得出较为简便的目标函数,采用数值迭代优化进行拟合。针... 针对标准二次曲面拟合算法目标方程复杂,拟合初值不易获取的情况,提出了工业测量领域工件表面标准二次曲面的一种拟合方法。该方法对工件表面常见标准二次曲面进行了重新参数化后得出较为简便的目标函数,采用数值迭代优化进行拟合。针对拟合初值的获取,由于工件的表面往往有多个平面,先对待拟合标准二次曲面周围的平面进行测量拟合,然后利用平面与待拟合标准二次曲面间的位置约束关系来得出拟合初值。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得出正确拟合结果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测量 标准二次曲面拟合 迭代优化 目标方程 迭代初值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虚拟立体靶标的大视场高精度视觉标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曦 程东勤 李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1-899,共9页
为了提高立体视觉系统在大视场下的测量精度,基于误差溯源思想提出了一种构建虚拟立体靶标的大视场高精度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克服了大尺寸高精度标定物难以制造等问题。对影响立体视觉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列出视觉测量系统... 为了提高立体视觉系统在大视场下的测量精度,基于误差溯源思想提出了一种构建虚拟立体靶标的大视场高精度视觉系统标定方法,克服了大尺寸高精度标定物难以制造等问题。对影响立体视觉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列出视觉测量系统的误差溯源链,解析了大视场视觉系统精度瓶颈的原因。借助激光跟踪仪,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单位四元数算法求解坐标系刚体变换,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空间点阵,构建虚拟靶标。在相机畸变模型中考虑了三阶径向畸变和二阶切向畸变参数,并使用Levenberg-Marquardt迭代算法进行标定参数求解,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实验构建了一套测量空间约为4m×3m×2m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对某型号高精度直线导轨进行点距测量,在测量距离3m处,152组不同长度的横向距离测量的误差算术均值为-0.003mm,误差标准差为0.08mm。测量精度相较于传统的平面标定法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觉测量 误差溯源 虚拟立体靶标 大视场 摄像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光学元件在位动态干涉拼接测量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瀛洁 齐特 武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64-1770,共7页
为了满足车间条件下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在位、在线检测的迫切需求,本文构建了一个适于一般环境下应用的动态干涉拼接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动态干涉仪、二维移动平台、控制系统及拼接软件等部分构成。应用该系统对200mm×300mm... 为了满足车间条件下大口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在位、在线检测的迫切需求,本文构建了一个适于一般环境下应用的动态干涉拼接测量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动态干涉仪、二维移动平台、控制系统及拼接软件等部分构成。应用该系统对200mm×300mm×20mm的光学元件在一般应用环境下进行了拼接测量实验,采用误差均化拼接算法进行拼接,并对拼接后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比较拼接测量与全口径测量结果,PV值的相对误差为3.1%,RMS值的相对误差为1.6%,Power值的相对误差为2.1%。该系统为在车间环境下建立大口径光学元件在位检测建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子孔径拼接 动态干涉仪 大口径光学元件 误差均化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体颜色和尺寸特征的机器人视觉算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春生 郭帅 +1 位作者 程泓井 李华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43-1647,共5页
针对基于颜色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无法去除相同颜色干扰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尺寸特征的目标识别算法。通过联合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转换,采用阈值法和种子生长法对特征颜色进行图像分割,通过双目视觉技术利用目... 针对基于颜色特征的目标识别方法无法去除相同颜色干扰物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尺寸特征的目标识别算法。通过联合HSV(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转换,采用阈值法和种子生长法对特征颜色进行图像分割,通过双目视觉技术利用目标物体尺寸信息对分割后的图像区域进行过滤,获得颜色和尺寸均符合指定要求的物体图像区域,以此实现目标物体的识别,并提高物体识别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多次重复实验证明,在进行规则形状物体的识别时,该方法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 尺寸 HSV颜色空间 机器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比例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姚磊 邢科礼 +1 位作者 金侠杰 张国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84,87,共4页
讨论了电液比例放大器的PWM控制原理,给出了比例电磁铁线圈电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液比例放大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电路;利用EDA仿真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该电路已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 讨论了电液比例放大器的PWM控制原理,给出了比例电磁铁线圈电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电液比例放大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电路;利用EDA仿真软件,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该电路已进行了实物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符,符合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电液比例放大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放大器 脉冲宽度调制 电液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推力轴承刚度非线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澄泓 汪希平 吴明贵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8-1061,共4页
分别用电磁力理论公式和整体模型的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电磁推力轴承的位置刚度和电流刚度随推力盘偏移量x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磁推力轴承的位置刚度和电流刚度存在着强烈的位移非线性现象,转轴漏磁和材料磁饱和影响了... 分别用电磁力理论公式和整体模型的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电磁推力轴承的位置刚度和电流刚度随推力盘偏移量x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电磁推力轴承的位置刚度和电流刚度存在着强烈的位移非线性现象,转轴漏磁和材料磁饱和影响了非线性关系的变化趋势。用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出与实际情况更为符合的刚度曲线,从而为设计电磁轴承的控制系统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推力轴承 位置刚度 电流刚度 非线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在海关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霆镐 豆晓强 梁维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222-1225,共4页
介绍了一种以LPC932为核心控制器,CC2500为收发芯片的无线RF电子锁的系统,给出了其工作原理,硬件组成和主要的软件设计思想。
关键词 RF 单片机 低功耗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最小二乘法在液压泵/马达特性曲线绘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科礼 纪铭 +1 位作者 金侠杰 张国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0-142,共3页
介绍一种新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特性曲线(等功率曲线、等效率曲线、综合特性曲线等)的绘制方法,即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液压泵/马达的特性曲线进行拟合。所得到的特性曲线具有拟合精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最后在MAT-LAB中编制程序并给出... 介绍一种新的液压泵/液压马达特性曲线(等功率曲线、等效率曲线、综合特性曲线等)的绘制方法,即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液压泵/马达的特性曲线进行拟合。所得到的特性曲线具有拟合精度高、通用性强等特点。最后在MAT-LAB中编制程序并给出了曲线绘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最小二乘法 特性曲线 曲线拟合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A的可控油膜轴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爽 廖凯 王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磁致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和以该轴承为支撑的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搭建的试验台上完成了GMA可控油膜轴承的静态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GMA的偏置电流,该GMA可控油膜轴承能有效的...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磁致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和以该轴承为支撑的转子-轴承系统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搭建的试验台上完成了GMA可控油膜轴承的静态性能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GMA的偏置电流,该GMA可控油膜轴承能有效的把不同工况下转子的静平衡位置调整到同一位置,使可控径向油膜轴承支撑的转子具有较好的自动调心功能和较高的位置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轴承 GMA 静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交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及其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邢科礼 李阳 +3 位作者 金侠杰 江绍成 戴再农 张顺祥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7,共4页
以液压储能式城市公交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合适的动力传动方案,并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操控、噪音低为目标,对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进行了设计。结合理论计算并以一汽太湖XQ6102SH客车为改造原型进行了样车的... 以液压储能式城市公交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合适的动力传动方案,并以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便于操控、噪音低为目标,对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进行了设计。结合理论计算并以一汽太湖XQ6102SH客车为改造原型进行了样车的运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整套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节油率可达15%以上,为城市公交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进一步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能量再生 液压储能 样车研制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致驱动人工肌肉用Fe3O4纳米粉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洁 张国贤 金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6-49,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磁致驱动人工肌肉的Fe3O4纳米粉,经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用XRD、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平均粒径为9.7 nm,饱和磁化强度为60.9 A.m2.kg-1,具有超顺磁性;用Fe3O4纳米...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用于磁致驱动人工肌肉的Fe3O4纳米粉,经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参数,用XRD、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平均粒径为9.7 nm,饱和磁化强度为60.9 A.m2.kg-1,具有超顺磁性;用Fe3O4纳米粉制备的磁致驱动人工肌肉的表面比用分析纯Fe3O4制备的表面更加平滑、颗粒分布更趋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04 纳米粉 化学共沉淀法 磁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