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9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方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明伟 刘丽俊 王淑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59,265,共6页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针对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践驱动创新理念不足、模块、层次化架构不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新需要等问题,确立了运动控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教学理念。并构...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针对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践驱动创新理念不足、模块、层次化架构不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新需要等问题,确立了运动控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教学理念。并构建运动控制系统架构合理、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群体系,对于课程群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新的培养模式带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同行、学生一致的好评,取得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经验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型 课程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耦合效应下刚柔模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2
作者 赖王杰 蔡陈生 +2 位作者 黄昌洋 高海铭 张顺琦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18,共9页
针对刚柔耦合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柔性振动问题,研究了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模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基于Lagrange原理推导了刚柔模型的运动常微分方程和柔性部件偏微分方程,实现柔性部件与刚体之间的耦合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 针对刚柔耦合模型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柔性振动问题,研究了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模型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基于Lagrange原理推导了刚柔模型的运动常微分方程和柔性部件偏微分方程,实现柔性部件与刚体之间的耦合动力学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入压电本构,建立考虑机电耦合影响的刚柔耦合连续动力学方程,采用假设模态法将连续动力学方程离散化,建立系统特征方程。分别通过ANSYS软件单独仿真及ANSYS-ADAMS软件联合仿真的方式验证了推导模型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基于截断模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压电结构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控制进行动力学响应计算,验证了基于压电本构的电压控制对高精度刚柔模型振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刚柔耦合 假设模态法 机电耦合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禁忌搜索的多目标自动化仓库调度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文强 邓丽 +1 位作者 费敏锐 牛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7-2104,共8页
针对产品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优化问题,为平衡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该算法的改进在于,一方面为Pareto解空间构造可行的初始解,改造了禁忌搜索的邻域结构;另一方面采用惩罚策略,使搜... 针对产品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自动化立体仓库调度优化问题,为平衡解的收敛性和多样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该算法的改进在于,一方面为Pareto解空间构造可行的初始解,改造了禁忌搜索的邻域结构;另一方面采用惩罚策略,使搜索能够跳出局部最优。面向出入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产品在时间上有特定要求的工业生产过程,建立了兼顾质量和路径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运用改进的多目标禁忌搜索算法对其实现了调度优化求解。实例仿真表明,所提算法对仓库调度优化问题在解的质量及求解效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仓库 调度 多目标优化 改进的禁忌搜索算法 惩罚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企业自动化流程界面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滔 费敏锐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707-710,共4页
初步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企业自动化流程界面,并运用几何式虚拟环境构建法建立可交互的三维企业流程图模型——Virtual Workshop。配合漫游、按键、抓握三种手势,用户能在八个方向上自由地进行虚拟漫步... 初步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企业自动化流程界面,并运用几何式虚拟环境构建法建立可交互的三维企业流程图模型——Virtual Workshop。配合漫游、按键、抓握三种手势,用户能在八个方向上自由地进行虚拟漫步。特别是采用虚拟仪表对数据进行定时采集和实时显示,并结合碰撞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虚拟仪表的数据设定,以及抓握、移动、释放虚拟设备的三维交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工业自动化 虚拟环境 三维交互 流程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领域的一些进展与评论 被引量:1
5
作者 费敏锐 李力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3期241-244,共4页
针对国际上自动化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 ,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向 ,提出在先进控制及系统、现场总线、自动化软件等三大关键技术中 ,网络控制策略及系统、工业以太网以及基于增强 /虚拟现实的实时交互界面将成为发展热点。
关键词 工业自动化 网络控制 工业以太网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link总线的自动化生产线分布式控制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鹏 杨培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5-128,共4页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网络化自动化生产线提出的迫切需求,解决传统分布式控制(DCS)存在的通信速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利用一套6单元小型加工装配自动化生产线,开展了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新型分布式控制技术的研究,阐述了设备软、硬... 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对网络化自动化生产线提出的迫切需求,解决传统分布式控制(DCS)存在的通信速率低、故障率高的问题,利用一套6单元小型加工装配自动化生产线,开展了基于CC-link现场总线的新型分布式控制技术的研究,阐述了设备软、硬件设计和CC-link总线数据链接过程。这种结合工作流程和通信方式特点构建的过程控制级采用CC-link总线、过程监控级采用RS485/422串行总线的两层分布式控制网络,可实现手动、自动控制和上位机远程监控。使用效果表明该控制技术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成本较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ink总线 分布式控制(DCS) PLC 自动化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顶点课程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志坚 李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顶点课程是美国高校工程类专业面向大学四年级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一般以面向工程实际的设计需求作为实例,将本科阶段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工程系... 顶点课程是美国高校工程类专业面向大学四年级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一般以面向工程实际的设计需求作为实例,将本科阶段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机械工程系的顶点课程为例,介绍了2016年度该课程的设计需求及实施过程;在与国内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特点的对比基础上,通过分析UCLA顶点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组织方式,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三个方面,对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点课程 机械工程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轨迹导航的采棉机自动对行控制方法 被引量:5
8
作者 何创新 巩蕾 +3 位作者 苗中华 韩科立 郝付平 韩增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为解决传统人工操作采棉机长距离对行作业时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速度受限和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棉花采用卫星导航平行精准播种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轨迹导航的采棉机自动对行控制方法。首先,人工驾驶采棉机完成首行对行作业,记录... 为解决传统人工操作采棉机长距离对行作业时存在劳动强度大、作业速度受限和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棉花采用卫星导航平行精准播种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平行轨迹导航的采棉机自动对行控制方法。首先,人工驾驶采棉机完成首行对行作业,记录RTK定位轨迹数据,并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参考导航线斜率;然后,对后续各行收获时,在任意起点对齐待收获的棉花行,由起点坐标和参考斜率计算得到平行导航基准线;最后,采用速度自适应纯追踪算法,实现采棉机自动对行。田间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从任意行起始位置开始自动对行,不同速度下,平均绝对横向偏差为2.91cm,最大绝对横向偏差为9.22cm,平均标准差为1.80cm,控制性能均优于手动对行,满足采棉机对行精度要求。相对机械触碰式自动对行方法,该方法不受缺株歪株影响,并且在较高速7km/h行驶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对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 辅助驾驶 平行轨迹导航 自动对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步态时相的自动识别:基于高斯混合和隐马尔科夫模型融合算法的创新应用
9
作者 孙凯 黄振富 朱俊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2-172,共1页
目的人体步态时相的精确识别对于运动障碍的诊断、膝关节炎、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评估及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算法,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旨在实现人体步态时相的准确自动识别,以优化... 目的人体步态时相的精确识别对于运动障碍的诊断、膝关节炎、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评估及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提出一种融合算法,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隐马尔科夫模型(HMM),旨在实现人体步态时相的准确自动识别,以优化相关诊断和治疗过程。方法首先,利用IMU传感器采集80名志愿者步态数据,使用矢状面速度的一阶差分作为特征值输入。采用基于GMM-HMM的融合算法对人体步态数据进行训练分析。通过GMM模型进行数据聚类,区分静止相、站立相及摆动相。利用聚类结果的模型参数作为HMM模型的发射概率进行训练,从而精确识别步态时相。此外,为排除正常行走下转身和急停等异常状态的影响,进一步使用动态时间规整(DTW)算法筛选出完整的步态周期。结果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在静止相、站立相和摆动相的识别中分别达到了100%、93.67%和75.67%的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2.67%、75.67%和96%;F1得分分别为96.33%、83.67%和84.33%。步态周期提取的准确率为82.61%,且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型的受试者。结论GMM-HMM融合算法在识别人体步态时相上显示了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为康复工程与运动生物力学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准确的分析工具,能够有效地监控和评估病患的康复进程,支持康复治疗的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科夫模型 步态周期 运动生物力学 膝关节炎 自动识别 GMM模型 数据聚类 摆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YOLOv3的PCB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健滔 黄允 +1 位作者 汪鹏宇 瞿栋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77,共6页
为了准确快速进行PCB缺陷检测,文中针对常见的PCB缺陷铜面残渣(简称RE-CU)和铜面异物(简称FB-CU),利用YOLOv3模型进行缺陷识别实验。实验结果显示:YOLOv3模型在PCB缺陷识别中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在阈值为0.5时,有缺陷图片(简称NG图片)的... 为了准确快速进行PCB缺陷检测,文中针对常见的PCB缺陷铜面残渣(简称RE-CU)和铜面异物(简称FB-CU),利用YOLOv3模型进行缺陷识别实验。实验结果显示:YOLOv3模型在PCB缺陷识别中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在阈值为0.5时,有缺陷图片(简称NG图片)的漏检率低于15%,无缺陷图片(简称OK图片)的误检率只有5%左右。在深入分析检测的结果后,发现对于小缺陷的识别效果较差,于是增加了一个感受野更小的检测头,构建了具有四个检测头的网络结构。利用改进型的YOLOv3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3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在阈值为0.5时,OK图片的误检率较改进前降低为0.25%,并且在阈值为0.7时更是达到了0%,NG图片的漏检率较改进前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PCB 缺陷检测 YOLOv3算法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点热光效应的点热源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梅 白鑫 +2 位作者 王嘉诚 周小彤 王志明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8-295,共8页
传统点热源温度测量方法包括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和红外测温等,但它们通常存在体积较大、响应速度较慢或难以实现微小区域精确测量的局限性。为此,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光波导交叉结点和热光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小尺寸点热源的非... 传统点热源温度测量方法包括热电偶、电阻温度计和红外测温等,但它们通常存在体积较大、响应速度较慢或难以实现微小区域精确测量的局限性。为此,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光波导交叉结点和热光效应的温度传感器,实现了对小尺寸点热源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采用3D打印法制备了不同形态的光敏树脂结点,激光照射在结点交叉处,结点将激光分散到其分支结构上;氧化铝陶瓷加热片作为点热源提供小范围恒定温度,利用可调压电源实现对其温度的调节。加热片散发的热量改变结点材料的折射率(即热光效应),从而改变其分支出射光强度,光强的变化通过分支末端的光电二极管实时检测。实验证实了该传感器的温度灵敏特性和线性响应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一定范围温度变化中(330℃~554℃)的测量精度优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在465℃~554℃范围内,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检测灵敏度可达-9.4 mV/℃,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δR在1.41%~2.11%之间。该方案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微纳点热源温度检测新方法,为微型化、高灵敏、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医疗保健、激光加工和3D打印等领域的温度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结点 温度传感器 点热源 热光效应 光电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恒宇 许晓俊 +2 位作者 杨小康 刘军 刘靖逸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130,共9页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 针对无人系统在室外场景中细长、弱纹理等物体的深度估计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和多尺度代价聚合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可变形卷积和空洞金字塔卷积,改善特征提取模块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采用多尺度的匹配代价计算,兼顾视差估计的全局连续性和细节信息;然后,匹配代价聚合模块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以解决代价体值分布不均的问题;之后,通过视差回归获得最终估计视差。最终,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对深度估计方法的性能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无人系统基本实时性的条件下,该方法使D1指标降低至1.28%,EPE指标降低至0.614像素,有效提升视差估计的精度。此外,定性评估显示,该方法在细长和低纹理物体的深度估计上取得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估计 卷积网络 代价计算 自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优化成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海燕 张语心 +2 位作者 张辉 朱文发 朱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multiply and sum,DMAS)CCF-DMAS优化算法,实现薄板中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成像。该方法考虑接收阵元间的空间相干性,对接收信号进行相乘耦合,利用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计算相干因子实现自适应加权,以扩大相干和非相干信号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缩窄主瓣,减少旁瓣,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效果。建立超声阵列发射、接收实验系统,通过楔块耦合,在含通孔缺陷的锆合金薄板上激发S_(0)模态兰姆波,捕获全矩阵数据;通过CCF-DMAS算法对采集的数据相位加权,生成新的频率分量;利用带通滤波保留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全聚焦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DAS和DMAS全聚焦成像算法相比,CCF-DMAS全聚焦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信噪比提高约39%和22%,阵列性能指数提高约86%和69%,为薄板无损检测的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乘和 循环相干因子 兰姆波 全聚焦优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施工条件的盾构法隧道通用管片拼装点位优选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珉 赵鹏鹏 吴秉键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管片拼装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拼装点位选择对于隧道质量和施工效率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情境的管片拼装点位优选方法,通过设计点位生成器、模拟预测器和评价优选器,建立分级筛选的随境选择模型。该方法依据盾构... 管片拼装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拼装点位选择对于隧道质量和施工效率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情境的管片拼装点位优选方法,通过设计点位生成器、模拟预测器和评价优选器,建立分级筛选的随境选择模型。该方法依据盾构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纠偏能力,将复杂工况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情境,并针对每种情境设定相应的优化目标和权重系数。将管片拼装要求、盾尾间隙及油缸行程差等因素作为约束条件纳入优化目标中,使得管片拼装点位选择更加灵活全面和客观合理。通过上海12标右线工程仿真试验分析,证明随境选择模型在提高点位选择精度和合理性方面具有优势,与综合法、偏差法相比,随境法在不同施工情境下选择最优拼装点位时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片拼装 盾构隧道 点位优选 施工情境 优化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在线自学习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宪霞 唐胜杰 俞寅生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603,共14页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和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类似于强化学习中执行者-评论家结构,D...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融合动态模糊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和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ADP)算法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类似于强化学习中执行者-评论家结构,DFNN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分别逼近控制策略和性能指标.每个智能体的DFNN执行者从零规则开始,通过在线学习,与其局部邻域的智能体交互而生成和合并规则.最终,每个智能体都有一个独特的DFNN控制器,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参数,实现了最优的分布式同步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在线算法在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一致性控制中优于传统基于NN的AD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系统 自适应动态规划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分布式一致性控制 在线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动物目标的被动式快速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志城 卢汉 +2 位作者 沈晨 崔博伦 王驰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0,61,共8页
针对夜间暗环境下夜行动物目标监测所面临的照度低、对光线敏感和目标活动易产生拖影等问题,研究夜间暗环境动物目标的被动式快速监测方法。利用被动式微光夜视相机对动物目标进行成像监测,避免补光对夜行动物产生惊扰;利用短曝光和低... 针对夜间暗环境下夜行动物目标监测所面临的照度低、对光线敏感和目标活动易产生拖影等问题,研究夜间暗环境动物目标的被动式快速监测方法。利用被动式微光夜视相机对动物目标进行成像监测,避免补光对夜行动物产生惊扰;利用短曝光和低光增强算法Zero-Denoise解决运动物体拖影和图像亮度低的问题,进而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目标识别和跟踪。实验结果显示,Zero-Denoise网络能有效提升夜间动物图像观测的质量,在给定试验条件下使目标检测算法精度提升6.8%,速度达到32 f/s。因此,这种结合微光夜视相机与低光增强算法Zero-Denoise的监测方法,适用于夜间暗环境动物目标的被动式快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动物监测 低光增强 微光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阻尼的四参数隔振器建模与隔振性能
17
作者 林成辉 廖松泉 +2 位作者 张泉 杨扬 王敏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6-328,共13页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对环境振动隔离不断提升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的具有宽频高性能隔振效果的四参数隔振器.首先,建立隔振器的归一化振动传递模型,利用安培环形电流模型与磁场叠加定理,推导出电涡流阻尼机构的磁场分布与阻尼特... 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对环境振动隔离不断提升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电涡流阻尼的具有宽频高性能隔振效果的四参数隔振器.首先,建立隔振器的归一化振动传递模型,利用安培环形电流模型与磁场叠加定理,推导出电涡流阻尼机构的磁场分布与阻尼特性解析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涡流阻尼机构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解析模型的准确性,为电涡流阻尼四参数隔振器优化设计与性能验证提供模型基础.数值分析表明:相较于两参数隔振器,在频域角度,四参数隔振器存在最优阻尼,使系统共振峰得到有效抑制的同时高频衰减性能不变差,中频段的隔振性能略有损失,但系统的宽频综合隔振性能得到提升;在时域角度,四参数隔振器的时域稳态响应与频域分析相吻合,且能够更快地达到稳定状态,具有更好的瞬态性能;输入最大幅值1.03 mm的随机激励,四参数隔振器的响应最大幅值降低至0.22 mm,隔振率达到78.6%,隔振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参数隔振器 电涡流阻尼 有限元法 隔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SAP碱激发矿渣-硅灰砂浆体系的耐久性
18
作者 王会 方金强 张兵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7-181,共5页
碱激发矿渣体系由于其早期显著的自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开裂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此外具有优良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也是其进一步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实际工程中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背景,研究采用流动度、自收缩、抗压强度和氯离子电通量4种测试方法... 碱激发矿渣体系由于其早期显著的自收缩会导致混凝土开裂等不良现象的产生,此外具有优良的抗氯离子渗透性也是其进一步应用在钢筋混凝土实际工程中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背景,研究采用流动度、自收缩、抗压强度和氯离子电通量4种测试方法研究了含SAP的碱激发矿渣-硅灰砂浆的早期性能和耐久性,并且运用水化放热和基于扫描电镜的微观形貌分析了其变化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硅灰的掺入降低了体系的流动度、28 d以内的收缩应变和氯离子总电通量,而加入SAP进行内养护的碱激发砂浆的自收缩和抗氯离子渗透性也得到改善。掺入0.05%SAP和20%硅灰的碱激发砂浆28 d抗压强度、收缩应变和总电通量分别为46.7 MPa、1 306με和812.2 C。通过水化放热和基于扫描电镜的微观形貌分析可知,硅灰的加入降低了48 h以内的水化放热速率。此外,SAP的引入使得水化产物所形成的微观结构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养护 碱激发矿渣 硅灰 流动度 自收缩 抗氯离子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扩散场信号的近场缺陷非线性全聚焦成像
19
作者 张海燕 黄强 +2 位作者 张辉 朱文发 朱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2,共7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扩散场信息的非线性全聚焦方法 (nonlinear total focusing method, NTFM),解决了超声相控阵近场处缺陷检测时,受盲区影响造成横向分辨率低的问题。在对锆合金板缺陷进行检测时,靠近超声相控阵探头的缺陷信号淹没在盲...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扩散场信息的非线性全聚焦方法 (nonlinear total focusing method, NTFM),解决了超声相控阵近场处缺陷检测时,受盲区影响造成横向分辨率低的问题。在对锆合金板缺陷进行检测时,靠近超声相控阵探头的缺陷信号淹没在盲区中。所提方法利用信号间的空间相干性,实现对噪声的抑制,达到削弱盲区的目的。利用中心频率为0.5、1 MHz的线形相控阵探头激发兰姆波,对两块带有通孔缺陷的锆合金板进行实验,获得直接采集信号与扩散场信号。对扩散场信号互相关处理后得到重建信号,将重建信号与直接采集信号结合得到混合信号。对混合信号进行NTFM成像,实现缺陷的可视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全聚焦成像法相比,NTFM成像抑制了伪像,提高了成像质量,降低了漏检率。文中提出的方法为提高薄板材料近场处缺陷成像的横向分辨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扩散场 非线性全聚焦 兰姆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购电型产消者参与电力市场的投标策略分析
20
作者 张少华 周宇扬 +1 位作者 王晛 韦美合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84-3392,I0110,共10页
针对产消者参与电力市场投标竞争的发展趋势,研究产消者的市场投标策略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含购电型产消者的日前电力市场古诺均衡模型,其中考虑了产消者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从理论上研究了产消者的自身发电能力... 针对产消者参与电力市场投标竞争的发展趋势,研究产消者的市场投标策略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了含购电型产消者的日前电力市场古诺均衡模型,其中考虑了产消者电能生产和消费的双重属性。从理论上研究了产消者的自身发电能力对其投标策略和市场均衡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产消者作为市场价格影响者和接受者参与市场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输电阻塞对产消者投标策略的影响,给出了考虑输电约束和购电型产消者的日前市场古诺竞争双层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表明:相比于传统购电用户,具有自身发电能力的购电型产消者在市场上的投标购电量会减少,有助于降低市场价格,缓解发电侧市场力,增加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产消者 投标策略 均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