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开关三相逆变器磁链轨迹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许春雨 陈国呈 +1 位作者 孙承波 屈克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9-33,共5页
近年来零电压开关PWM变频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零电压开关电路使逆变器主电路在各载波周期起始时刻产生谐振,确保各功率开关器件在主电路P、N极间电压为零期间进行动作切换。为了使谐振电路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正负... 近年来零电压开关PWM变频技术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零电压开关电路使逆变器主电路在各载波周期起始时刻产生谐振,确保各功率开关器件在主电路P、N极间电压为零期间进行动作切换。为了使谐振电路正常工作,通常采用正负斜率交替的锯齿波作为 载波,这使得该PWM模式的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较传统硬开关SPWM模式发生很大变化。该文利用空间电压矢量概念,深入分析了软开关PWM模式下磁链的运动轨迹。指出在硬开关:PWM模式下,磁链的运动速度靠零空间电压矢量调节;而在软开关PWM模式下,空间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时甚至没有零空间电压矢量。但该模式依靠非零空间电压矢量进行调节,使得磁链的运动速度仍然保持与硬开关时完全相等。文章还分析了软开关PWM逆变器电流波形畸变的原因,并从磁链轨迹圆出发,提出相应的补偿方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改善逆变器的输出电流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器 磁链轨迹 PWM 调制原理 功率开关器件 电磁干扰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量理论的开链机器人动力学Kane方程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武发 龚振邦 汪勤悫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7-584,共8页
 首先介绍了旋量的基本理论、指数积及雅可比矩阵·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旋量理论的主动力旋量、惯性力旋量、偏速度旋量、广义主动力及广义惯性力等概念,之后推导出了基于旋量理论的开链机器人动力学Kane方程,再者阐明了偏速度...  首先介绍了旋量的基本理论、指数积及雅可比矩阵· 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基于旋量理论的主动力旋量、惯性力旋量、偏速度旋量、广义主动力及广义惯性力等概念,之后推导出了基于旋量理论的开链机器人动力学Kane方程,再者阐明了偏速度旋量几何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量理论 偏速度旋量 开链机器人 动力学Kane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双轴倾角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武发 蒋蓁 龚振邦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8,共3页
利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设计了双轴倾角计,并采用单片机进行了线性化和温度补偿,倾斜角以模拟量和数字量2种形式输出。该倾角计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满足MAV姿态控制及其他应用的倾角测量。
关键词 MEMS加速度传感器 无人飞行器 倾角计 线性化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空机械臂振动形态三维重构算法及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晓锦 陆美玉 +1 位作者 赵晓瑜 樊红朝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4706-4709,4713,共5页
以太空柔性伸展机械臂为仿真模型,利用光纤光栅材料的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精确检测结构正交多点的曲率信息,实现空间结构振动形态实时感知的仿真分析;通过将运动坐标系和曲率矢量、密切平面结合,分析曲率信息插值方法、空间曲... 以太空柔性伸展机械臂为仿真模型,利用光纤光栅材料的空分复用和波分复用技术,通过精确检测结构正交多点的曲率信息,实现空间结构振动形态实时感知的仿真分析;通过将运动坐标系和曲率矢量、密切平面结合,分析曲率信息插值方法、空间曲线三维拟合方法及其重构算法;结合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开发仿真试验环境,实现多关节空间曲杆柔性仿真结构振动形态的三维拟合和可视化显示。仿真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曲率检测方法及其振动形态三维拟合重构算法,比较精确反映了细长伸展结构的低模态振动形态,为进一步工程实现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分析和实现思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机械臂 振动形态感知 曲率信息 空间曲线拟合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控制在橡胶硫化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庆 程维明 +1 位作者 沈耀宗 沈振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橡胶硫化温度控制是保证橡胶硫化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由于模糊控制不必事先知道被控温度严格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来制定模糊控制规则,采用计算机和模糊控制理论来实现自动控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研究利用可... 橡胶硫化温度控制是保证橡胶硫化正常进行的关键之一。由于模糊控制不必事先知道被控温度严格的数学模型,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来制定模糊控制规则,采用计算机和模糊控制理论来实现自动控制,可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研究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和简化的模糊控制理论,通过脉宽调制(PWM)的方法来实现硫化温度的自动控制。在要求的硫化温度在200±5℃时,实际温度可以连续8小时以上控制在200±1℃。因此可以得到良好的硫化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模糊控制 脉宽调制 橡胶硫化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炮水射流轨迹拟合方程 被引量:23
6
作者 万峰 陈晓阳 +1 位作者 闵永林 王伟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7年第6期656-658,共3页
根据质点运动学、外弹道学等理论,在消防炮水射流实测轨迹曲线基础上,推导出消防炮射流轨迹方程束。其核心是将消防水炮的相关工作参数融入该方程,并据此方程进行了消防炮性能分析。经实验验证表明其可靠性,为消防炮参数数据库的建立提... 根据质点运动学、外弹道学等理论,在消防炮水射流实测轨迹曲线基础上,推导出消防炮射流轨迹方程束。其核心是将消防水炮的相关工作参数融入该方程,并据此方程进行了消防炮性能分析。经实验验证表明其可靠性,为消防炮参数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炮 射流轨迹 方程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庆 程维明 +1 位作者 蒋蓁 邓寅喆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57-560,共4页
微型飞行器 (MAV)是一项包含了多种交叉学科的高、精、尖技术 ,是集微机械、电子、高性能数字计算机于一身的微机电系统。在民用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双旋翼式MAV ,根据其飞行动力学特点 ,以微直流电机锂电池驱... 微型飞行器 (MAV)是一项包含了多种交叉学科的高、精、尖技术 ,是集微机械、电子、高性能数字计算机于一身的微机电系统。在民用 ,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针对双旋翼式MAV ,根据其飞行动力学特点 ,以微直流电机锂电池驱动为动力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采用遥控加脉宽调制控制方式 ,实现了微风条件下微型飞行器的起飞、悬停、前后飞行和降落整个过程的飞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飞行器 单片机 遥控 脉宽调制 飞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压电陶瓷棒角速率陀螺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武发 龚振邦 蒋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9-444,共6页
研制了基于微型压电陶瓷棒结构代替双敏感梁结构及压电陶瓷片的微型角速率陀螺,并设计了相敏检波电路。首先采用易于加工成高精度的微型陶瓷棒作为敏感体,在其上印刷成六个带状电极并予以极化构成三副电极对,然后设计了封装及相敏检波电... 研制了基于微型压电陶瓷棒结构代替双敏感梁结构及压电陶瓷片的微型角速率陀螺,并设计了相敏检波电路。首先采用易于加工成高精度的微型陶瓷棒作为敏感体,在其上印刷成六个带状电极并予以极化构成三副电极对,然后设计了封装及相敏检波电路,从而有效地减小了敏感结构的尺寸,提高了其加工精度,实现了角速率陀螺微型化。标定结果表明,该角速率陀螺线性度好,相关系数为0.9996;精度高,标准误差为0.0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压电陶瓷棒 角速率陀螺 相敏检波电路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润滑冷轧铝板表面缺陷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霞 张晨辉 +1 位作者 王岩 马陟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3,共6页
针对乳化液润滑冷轧铝板表面出现的黑色条纹状缺陷及腐蚀斑缺陷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表面形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铝板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使用能量色散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铝板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 针对乳化液润滑冷轧铝板表面出现的黑色条纹状缺陷及腐蚀斑缺陷进行了研究,分别使用表面形貌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铝板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微观结构进行了观测.使用能量色散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铝板表面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表面缺陷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表面发黑缺陷是由于润滑失效导致表面出现微裂纹造成的,而腐蚀缺陷是由于局部残留水的作用在铝板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较厚的氧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铝板 铝腐蚀 水基乳化液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材料电流变流体在运输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华良 金国斌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在深入分析缓冲运输包装基本理论基础上 ,并将研制的ERF阻尼器用于缓冲隔振支座的设计中 ,可实现有效的振动控制 ,使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由于振动冲击而损坏。
关键词 智能材料 电流变流体 振动冲击控制 缓冲隔振支座 运输包装 缓冲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钢 梁世颇 +3 位作者 殷庆振 张彪 刘莹 刘汝卫 《轴承》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31,共5页
研究了8磁极主动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Taylor公式对其进行非线性展开,用数值方法对得到的系统空间状态方程进行分析,通过M atlab软件编程,借助Poincare影射和Lyapunov指数对系统... 研究了8磁极主动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建立了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Taylor公式对其进行非线性展开,用数值方法对得到的系统空间状态方程进行分析,通过M atlab软件编程,借助Poincare影射和Lyapunov指数对系统的运动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一定参数条件下,系统会产生分叉和混沌现象,并结合试验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运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转子系统 非线性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在实时灌溉系统关键部件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奕青 李明 +1 位作者 张美华 隋艳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在实时自动灌溉施肥系统中,混肥装置的设计是混肥精度控制的关键。这里将CFD技术运用到实时自动灌溉施肥系统中水射器混肥装置的设计中,通过流场模拟和相关调整,完成了对水射器的结构定型,取得良好的运用效果。
关键词 CFD 水射器 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吉米尔式轧机轴承套圈变形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彪 张钢 +1 位作者 林彬 梁世颇 《轴承》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22,共5页
针对森吉米尔式轧机轴承提出了一种考虑轴承套圈变形的载荷计算方法,结合轴承的刚性假设和套圈弯曲变形的理论,通过Matlab计算分析了森吉米尔式轧机轴承的径向游隙、滚子个数和套圈壁厚对载荷分布以及轴承寿命的影响,为其优化设计确定... 针对森吉米尔式轧机轴承提出了一种考虑轴承套圈变形的载荷计算方法,结合轴承的刚性假设和套圈弯曲变形的理论,通过Matlab计算分析了森吉米尔式轧机轴承的径向游隙、滚子个数和套圈壁厚对载荷分布以及轴承寿命的影响,为其优化设计确定参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轧机轴承 套圈 变形 载荷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延时和数据丢包下事件驱动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崔彦良 费敏锐 +1 位作者 杜大军 李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08-1218,共11页
本文研究受网络通信延时和数据随机丢包的多智能系统一致性问题,探索事件驱动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两类普遍应用的事件触发器,提出了一个可用于选择触发策略的触发频率比较方法.然后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律以保证系统的渐近一... 本文研究受网络通信延时和数据随机丢包的多智能系统一致性问题,探索事件驱动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两类普遍应用的事件触发器,提出了一个可用于选择触发策略的触发频率比较方法.然后提出了分布式协同控制律以保证系统的渐近一致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时滞依赖Markov切换控制器设计新方法.本文所提的控制策略不仅保证系统一致性目标,而且能显著减少通信数据传输量并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驱动 渐近一致性 多智能体系统 通信延时 数据丢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电力市场协同方法及其特点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晓刚 杨立兵 +3 位作者 吴敏 刘岩松 邹斌 邵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80,116,共11页
省间市场和省内市场之间的协同方法是两级电力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协同方法的具体内容包含两级电力市场的阻塞管理协同及两级电力市场出清的协同。介绍两级电力市场协同的市场裂解方法和基于潮流的省间联合市场方法,比较了2种方法的特点... 省间市场和省内市场之间的协同方法是两级电力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协同方法的具体内容包含两级电力市场的阻塞管理协同及两级电力市场出清的协同。介绍两级电力市场协同的市场裂解方法和基于潮流的省间联合市场方法,比较了2种方法的特点,并给出具体算例说明。市场裂解方法通过电力转移系数计算系统潮流,逐步增加系统中阻塞线路作为市场出清模型的约束条件,通过多轮迭代可以达到与一级市场节点电价相同的市场效果。基于潮流的省间联合市场方法通过区域电力转移系数在各个省净输出已知的情况下计算省间联络线潮流,并在考虑省间联络线潮流约束的情况下,完成省间市场的出清;该方法通过申报省净输出曲线可直接得到省间市场结果,无须多次迭代。市场裂解方法适合于各省省内市场均较为完善情况,而基于潮流的省间联合市场方法则适合于各省省内市场建设程度不一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电力市场 阻塞管理 市场出清 节点电价 电力转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刻画风–光–荷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 被引量:33
16
作者 王洪涛 李晓刚 邹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4753-4763,共11页
针对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之间相关性不易描述的难题,基于大数据思维,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准确、全面、完整地刻画风–光–荷之间非线性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完成概率潮流计算。首先,分析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给出建立贝叶... 针对风速、光照强度和负荷之间相关性不易描述的难题,基于大数据思维,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准确、全面、完整地刻画风–光–荷之间非线性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完成概率潮流计算。首先,分析贝叶斯网络的基本原理,给出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方法和步骤;然后,以实测风速、光照强度和典型负荷数据为原始样本,通过贝叶斯网络获得合成样本,再分别考察原始样本与合成样本的数字特征、概率密度、累积分布和散点图,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改造后的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完成概率潮流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数据挖掘 非线性相关性 概率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子模型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微摩擦力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柏平 方燕飞 +1 位作者 王亚珍 黄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共5页
为研究接触表面之间的微摩擦力,建立振子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镍钛形状记忆合金2个原子之间的摩擦力,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的摩擦力大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纳米条件下摩擦力与外载荷和表面物理性质,... 为研究接触表面之间的微摩擦力,建立振子模型。采用该模型计算镍钛形状记忆合金2个原子之间的摩擦力,并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和奥氏体相的摩擦力大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在纳米条件下摩擦力与外载荷和表面物理性质,如弹性模量、泊松比、晶格常数等关系密切;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奥氏体相的摩擦因数小于马氏体相。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采用振子模型计算微摩擦力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摩擦力 振子模型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火电大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宋鸣程 贾立 叶灵芝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58-2165,共8页
传统数据挖掘在处理火电大数据时,普遍存在计算瓶颈。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的火电大数据挖掘方法。该方法根据机组实际运行特点,对火电大数据进行稳态工况判定和基于外部约束的工况划分,并在Spark计算框架下,引入了分布式的理念,... 传统数据挖掘在处理火电大数据时,普遍存在计算瓶颈。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Spark的火电大数据挖掘方法。该方法根据机组实际运行特点,对火电大数据进行稳态工况判定和基于外部约束的工况划分,并在Spark计算框架下,引入了分布式的理念,使用基于Spark的K-means算法对火电大数据进行离散化,并使用基于Spark的FP-growth算法对火电大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各工况的强关联规则,进而得到符合优化目标的参数所达到过的最优值。该方法应用到安徽某电厂300MW机组,对该机组某月10天的运行数据进行挖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火电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且在数据量大时。该方法与传统的数据挖掘相比计算效率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大数据 SPARK 大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邻滚子间距和错位对弹流成膜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9
作者 刘晓平 陈军 +1 位作者 邱良伟 陈晓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滚动体数量会影响轴承中相邻滚动体的间距大小,而轴承制造和装配误差会造成相邻滚动体错位,这些几何位置因素会影响接触副区的回流补油和油膜成膜性能。利用三滚轮整体加载有限长线接触光弹流试验装置,在给定初始油量下,开展相邻滚子间... 滚动体数量会影响轴承中相邻滚动体的间距大小,而轴承制造和装配误差会造成相邻滚动体错位,这些几何位置因素会影响接触副区的回流补油和油膜成膜性能。利用三滚轮整体加载有限长线接触光弹流试验装置,在给定初始油量下,开展相邻滚子间距和错位距离对滚子弹流油膜成膜性能和补油机制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使用低黏度润滑油时,增加相邻滚子间距,能够提高滚子端部膜厚,但错位对滚子端部膜厚影响较小;使用高黏度润滑油时,相邻滚子间距大小只对距离端面0.25 mm较近处膜厚有影响,对距离端面1.05 mm较远处的膜厚无影响;随着错位距离的增加,距离端面0.25 mm较近处的成膜性能先增加后减小,而距离端部1.05 mm较远处的膜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干涉试验 滚子间距 滚子错位 弹流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