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方向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明伟 刘丽俊 王淑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159,265,共6页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针对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践驱动创新理念不足、模块、层次化架构不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新需要等问题,确立了运动控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教学理念。并构...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针对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践驱动创新理念不足、模块、层次化架构不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新需要等问题,确立了运动控制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教学理念。并构建运动控制系统架构合理、层次化、模块化的课程群体系,对于课程群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新的培养模式带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同行、学生一致的好评,取得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经验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控制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型 课程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按定子磁场定向控制 被引量:32
2
作者 阮毅 张晓华 +2 位作者 徐静 朱峰 陈伯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在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 ,取长补短 ,提出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动机按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方法 ,采用定子电阻压降补偿和电流转矩分量的闭环控制 ,实现了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协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案完全可行 ,系统具有良... 在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基础上 ,取长补短 ,提出一种新型的感应电动机按定子磁场定向控制的方法 ,采用定子电阻压降补偿和电流转矩分量的闭环控制 ,实现了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的协调控制。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案完全可行 ,系统具有良好的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动机 定子磁场定向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 矢量控制 定子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度条件下N、Si共掺杂DLC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行阳 陈腾 +3 位作者 葛宙 阮敬杰 吕博 张建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采用射频化学气相法沉积了氮、硅共掺杂类金刚石碳膜(N-Si-DLC).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表面形貌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球-盘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湿度(RH为15%,45%和75%)空气中薄膜与316L不锈钢... 采用射频化学气相法沉积了氮、硅共掺杂类金刚石碳膜(N-Si-DLC).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光谱仪、表面形貌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用球-盘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不同湿度(RH为15%,45%和75%)空气中薄膜与316L不锈钢球配副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Si-DLC相比,N-Si-DLC膜内sp^2C成分含量较高,N主要以C=N、C≡N、Si-N键形式存在于膜内;膜的内应力低,硬度和杨氏模量较低;含N量少的N-Si-DLC膜显示出更低的摩擦与磨损,其摩擦学性能对湿度的变化表现出较低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氮掺杂 Si-DLC 湿度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切点优化人工势场法的三维避障规划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艳 国文青 +2 位作者 刘梅 崔建祥 谢少荣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8-1762,1768,共6页
提出三维空间基于切点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避障算法。将障碍物膨胀成其自身几何结构的外接球,根据机器人与障碍物的位置关系和外接球的半径求出由障碍物指向机器人的方向向量以及外接球上距离障碍物最近的点,此点即为切点。此切点产... 提出三维空间基于切点优化人工势场法的机器人避障算法。将障碍物膨胀成其自身几何结构的外接球,根据机器人与障碍物的位置关系和外接球的半径求出由障碍物指向机器人的方向向量以及外接球上距离障碍物最近的点,此点即为切点。此切点产生的斥力在保证机器人安全的同时减小人工势场法的运行时间,便于机器人的控制。利用切点法和等分点法建立机器人的避障环境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两种环境下切点法的避障规划时间分别占等分点法避障规划时间的15.9%和12.7%,在危险的三维避障环境中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点 人工势场法 三维避障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创新设计的机电产品满意度体系与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华尔天 裴仁清 叶飞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9-663,共5页
将满意度引入到产品创新设计中 ,建立了产品满意度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度量方法以及满意度、满意度指数的统计计算方法。认为组成产品满意度的各要素分为当然、规范和兴趣 3个层次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相互转换、动态发展 ;提... 将满意度引入到产品创新设计中 ,建立了产品满意度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度量方法以及满意度、满意度指数的统计计算方法。认为组成产品满意度的各要素分为当然、规范和兴趣 3个层次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相互转换、动态发展 ;提出了最小满意度法、层次法、满意度比较法和产品创新点挖掘程序 ,在用户期望与产品创新之间建立了有效联系 ;给出了案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满意度 测量 层次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薄Al2O3栅绝缘层的低工作电压IGZO薄膜晶体管及其在共源极放大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浩 李俊 +5 位作者 赵婷婷 郭爱英 李痛快 茅帅帅 原理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60,共10页
随着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在各类新兴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关键组件,其工作电压和稳定性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满足未来高度集成化、功能复杂的应用场合,实现其低工作电压和高稳定性就变得异常重... 随着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在各类新兴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关键组件,其工作电压和稳定性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满足未来高度集成化、功能复杂的应用场合,实现其低工作电压和高稳定性就变得异常重要。我们在150 mm×150 mm大面积玻璃基底上,采用磁控溅射非晶铟镓锌氧化物(amorphous indium-gallium-zinc-oxide,a-IGZO)作为有源层,以原子层沉积(ALD)Al2O3为栅绝缘层,制备了底栅顶接触型a-IGZO TFT,并研究了50,40,30,20 nm超薄Al2O3栅绝缘层对TFT器件的影响。其中,20 nm超薄Al2O3栅绝缘层TFT具有最优综合性能:1 V的低工作电压、接近0 V的阈值电压和仅为65.21 mV/dec的亚阈值摆幅,还具有15.52 cm^2/(V·s)的高载流子迁移率以及5.85×10^7的高开关比。同时,器件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栅极±5 V偏压1 h阈值电压波动最小仅为0.09 V以及优良的150 mm×150 mm大面积分布均一性。实现了TFT器件的低工作电压和高稳定性。最后,以该TFT器件为基础设计了共源极放大器,得到14 dB的放大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GZO薄膜晶体管 Al2O3栅绝缘层 原子层沉积 共源极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满意度的模糊机会约束模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黄风立 赵燕伟 华尔天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2222-2225,共4页
对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以顾客满意度来衡量产品设计中产品各要素与顾客需求的匹配问题 ;基于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评价 ,建立了一个分析和测量用户满意度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给出了模糊模拟处理目标函数的步骤和... 对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产品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以顾客满意度来衡量产品设计中产品各要素与顾客需求的匹配问题 ;基于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评价 ,建立了一个分析和测量用户满意度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给出了模糊模拟处理目标函数的步骤和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过程。通过手机改进设计实例的求解 ,从顾客对手机满意度评价中得出权值 ,再将对顾客满意度影响大 (即权重大 )的要素进行了改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约束规划 客户满意度 遗传算法 模糊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特性实验测试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云昊 金健 +2 位作者 吴兵 臧春阳 王小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100,104,共4页
为了研究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动特性,提出一种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力特性(油膜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实验测试方法。利用振动理论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测得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信号计算出油膜的动特性系数。实验结果... 为了研究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动特性,提出一种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油膜动力特性(油膜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的实验测试方法。利用振动理论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根据实验测得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信号计算出油膜的动特性系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排除噪声信号的干扰,具有较高的测试精度,而且简化了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径向滑动轴承 动特性 刚度系数 阻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重构机器人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综述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兵 蒋蓁 《机电工程》 CAS 2008年第5期1-4,共4页
回顾了过去20年中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概念、特点、分类方法及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现在的最新进展情况。概述了我国在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技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对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未来... 回顾了过去20年中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的概念、特点、分类方法及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现在的最新进展情况。概述了我国在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技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最后,对模块化可重构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及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进行了预测,为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机器人 模块化 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微粒经纳米化后的润滑性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陶德华 张玉伟 付尚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5-98,110,共5页
将微米级石墨、铜Cu、铝Al、锡Sn加于000#脂中进行超细纳米化加工制成纳米润滑脂。用四球机分别考察了制备的纳米润滑脂和其它微米级固体润滑剂(PTFE、MoS2、SiO2)以及含常用化学反应型抗磨极压剂(MoDTC、ZDTP和硫化异丁烯)的脂的摩擦... 将微米级石墨、铜Cu、铝Al、锡Sn加于000#脂中进行超细纳米化加工制成纳米润滑脂。用四球机分别考察了制备的纳米润滑脂和其它微米级固体润滑剂(PTFE、MoS2、SiO2)以及含常用化学反应型抗磨极压剂(MoDTC、ZDTP和硫化异丁烯)的脂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经纳米化后Cu、Al、Sn和石墨的减摩效果和抗磨性比含微米级的相应脂都有了很大提高。承载能力试验表明只有纳米Sn承载能力比研磨前明显提高,因此纳米Sn显现最好综合摩擦特性,其减摩性、抗磨性、承载能力稍逊于化学反应型MoDTC。电镜TEM分析表明,含微粒润滑剂的摩擦特性同粒子材料的硬度、熔点有关,其中Sn较软,熔点低(232℃),延展性好,所以润滑性最好。Auger能谱分析表明,纳米粒子的润滑作用是由于它们在摩擦面上形成了物理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摩擦学特性 润滑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座椅的多功能加载试验机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志明 邓明亮 +1 位作者 蔡庆楠 阚彦魁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11期94-97,共4页
为了对各种汽车座椅的各项性能指标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研制了多功能加载试验机。该试验机系统包括加载模块、机架模块、升降模块与加载方向转换模块等,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根据标准的测试要求,采用了两套力闭环控制系统,采用PID... 为了对各种汽车座椅的各项性能指标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研制了多功能加载试验机。该试验机系统包括加载模块、机架模块、升降模块与加载方向转换模块等,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根据标准的测试要求,采用了两套力闭环控制系统,采用PID的控制思想,对伺服系统进行了控制。最后,利用本试验机对丰田卡罗拉汽车座椅头枕进行了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时地显示运行结果,实时地调整控制参数,具有性能可靠、稳定性好等特点,且需达到的力矩值和位移量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满足了对汽车座椅性能的精确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加载 伺服控制 PID 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轴颈与轴瓦耦合运动的可倾瓦轴承完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玉敏 戴旭东 +1 位作者 马玥珺 张振山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9,共5页
从单块瓦与轴颈组成的子系统在整体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中的几何关系入手,建立考虑轴颈与瓦块耦合运动的可倾瓦轴承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在局部坐标系中,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求解油膜力和动力特性系数,通过坐标变换叠加到整体坐标系中从而... 从单块瓦与轴颈组成的子系统在整体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中的几何关系入手,建立考虑轴颈与瓦块耦合运动的可倾瓦轴承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在局部坐标系中,采用二维有限元方法求解油膜力和动力特性系数,通过坐标变换叠加到整体坐标系中从而得到可倾瓦轴承动力特性系数的解析表达式,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计算给定载荷工况下的轴承的静平衡位置。通过2个计算实例证明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同时通过与传统折合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可倾瓦非本质稳定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倾瓦轴承 动力特性系数 Newton-Raphson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E形截面轴压杆件屈曲分析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俊 蔡明仪 程然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86,共4页
分别采用弹性理论公式法、ANSYS软件中的特征值屈曲分析法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法计算两端简支的铝合金E形截面薄壁杆件在轴心受压时的弯扭屈曲临界载荷。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梁单元建模并用非线性法对E形截面薄壁杆件进行轴压屈曲分析,是一... 分别采用弹性理论公式法、ANSYS软件中的特征值屈曲分析法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法计算两端简支的铝合金E形截面薄壁杆件在轴心受压时的弯扭屈曲临界载荷。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梁单元建模并用非线性法对E形截面薄壁杆件进行轴压屈曲分析,是一种既能满足一般工程设计要求又简单易行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形截面 薄壁杆件 轴心受压 屈曲载荷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修形织构化N、Si共掺杂类金刚石碳膜在空气中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行阳 葛宙 +4 位作者 阮敬杰 杨义 牛浩之 陈腾 张建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4-560,共7页
采用激光加工和抛光方法,在镜面抛光的4Cr13不锈钢基板上制备了凸起面积密度分别为35%、44%和58%的边缘未修形和边缘经圆滑修形处理的圆柱凸起织构,并采用溅射和射频化学气相法在织构表面沉积N、Si共掺杂类金刚石碳(N-Si-DLC)膜;采用球... 采用激光加工和抛光方法,在镜面抛光的4Cr13不锈钢基板上制备了凸起面积密度分别为35%、44%和58%的边缘未修形和边缘经圆滑修形处理的圆柱凸起织构,并采用溅射和射频化学气相法在织构表面沉积N、Si共掺杂类金刚石碳(N-Si-DLC)膜;采用球-盘式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边缘未修形和边缘修形的凸起织构化N-Si-DLC膜与316L不锈钢球在不同相对湿度(RH=15%,45%,75%)空气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同时,基于有限元法分析了稳定摩擦阶段静态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边缘修形织构化N-Si-DLC膜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显著低于边缘未修形织构化N-Si-DLC膜,边缘修形效果与织构凸起面积密度有关,并影响织构的摩擦磨损性能;凸起面积密度为44%的边缘修形织构化DLC膜的减摩耐磨效果最佳;织构化DLC膜的摩擦磨损性能与织构边缘的最大接触应力密切相关,采用边缘修形可以大幅减小凸起织构边缘的最大接触应力,从而达到减摩耐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碳膜 边缘修形 织构 自润滑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码盘的三轴转台测角系统 被引量:2
15
作者 吉梅峰 蒋蓁 田志辉 《机电工程》 CAS 2004年第10期9-13,共5页
测角系统是三轴转台的关键系统。目前转台测角系统大多采用模拟电路,原理复杂,不易实现,且精度难以预测。介绍一种基于光电码盘的小型三轴飞行仿真转台测角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软硬件的实现。该测角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完全... 测角系统是三轴转台的关键系统。目前转台测角系统大多采用模拟电路,原理复杂,不易实现,且精度难以预测。介绍一种基于光电码盘的小型三轴飞行仿真转台测角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软硬件的实现。该测角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完全数字化控制等特点。实验表明,系统可以满足转台进行小型、微型飞机的半实物仿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角系统 三轴转台 小型 测量精度 半实物仿真 模拟电路 光电码盘 飞行仿真转台 软硬件 设计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材料复合运动磨损测试装置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
16
作者 华子恺 范永威 张欢欢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6-10,共5页
根据人工关节材料的体外磨损性能测试,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运动销盘测试装置(MPOD)。借助公理化设计原则,分析了仪器中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独立公理生成了相应的设计矩阵,并在非耦合设计矩阵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开发,包含运动合成模... 根据人工关节材料的体外磨损性能测试,开发了一种新型复合运动销盘测试装置(MPOD)。借助公理化设计原则,分析了仪器中不同功能之间的关系。根据独立公理生成了相应的设计矩阵,并在非耦合设计矩阵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化开发,包含运动合成模块、销导向模块及加载模块。通过销传导模块中的力传感器可对试验中的摩擦力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磨损 材料测试 销盘试验 复合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系统高性能微段插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陶佳安 游清宁 施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3-1929,共7页
针对在复杂曲线曲面加工时,由CAM产生的连续微段在加工中由于频繁加减速所带来的加工精度和速度的矛盾问题。在CNC中采用微段插补技术对连续微段进行实时样条重构及递推插补以实现对曲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给出的微段插补技术包括新设... 针对在复杂曲线曲面加工时,由CAM产生的连续微段在加工中由于频繁加减速所带来的加工精度和速度的矛盾问题。在CNC中采用微段插补技术对连续微段进行实时样条重构及递推插补以实现对曲面的高速高精度加工。给出的微段插补技术包括新设计的代数指数样条函数,结合速度规划给出的样条重构及样条曲线的递推插补算法。应用微段插补技术进行的样件数控加工实验中,在保证原曲线加工轮廓误差的同时,加工轨迹以μm级精度逼近原曲线,并且加工速度提高了5~5.4倍。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加工轨迹的整体上实现了进给速度的平滑衔接,在加工过程中避免了频繁的加减速,机床运行平稳,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微段 样条插补 代数指数样条 快速递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复合型人工滑液摩擦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华子恺 张建华 吴行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滑液透明质酸钠、白蛋白和阿仑磷酸钠3种主要成份对于金属对金属材料界面的润滑性能,为其在关节润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滑液进行配比,借助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黏度测试仪以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 目的研究复合滑液透明质酸钠、白蛋白和阿仑磷酸钠3种主要成份对于金属对金属材料界面的润滑性能,为其在关节润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滑液进行配比,借助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黏度测试仪以及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其相应的摩擦学表现。结果(1)透明质酸钠对滑液的减摩、抗磨以及黏度性能影响最大;(2)由于潜在电化学反应的影响,滑液的抗磨能力并非随白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高含量的治疗性成份阿仑磷酸钠表现出更好的润滑性能。结论复合滑液部分还原了天然关节液的作用,并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滑液 人工关节 生物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仿人机器人步行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薇 章亚男 +1 位作者 见浪護 刘勖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已有的仿真建模中,为了减少复杂性,大多将人足模型简化为点或圆弧,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在C++Builder 6.0环境下利用"Open GL"图形库建立了3D仿人型机器人双足步行仿真系统,用多关节串联机构模拟足部,实现包括由前脚掌支撑... 已有的仿真建模中,为了减少复杂性,大多将人足模型简化为点或圆弧,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在C++Builder 6.0环境下利用"Open GL"图形库建立了3D仿人型机器人双足步行仿真系统,用多关节串联机构模拟足部,实现包括由前脚掌支撑、足部转动的多种步态方式,并分析步行中各种步态间的转换,根据机器人脚跟、脚尖与地面接触状态的变化动态切换不同的步态方式,符合人足步行的实际情况,增强了机器人步行的灵活性与拟人性。该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位置反馈与正弦驱动相结合的行走控制方法,通过对人足模型的多关节动力学建模,有效地实现了机器人的稳定步行仿真,并实现了步行过程中的实时步态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OPEN GL 行走控制 步态切换 步行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丝切割加工中研磨液的运动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志华 裴仁清 《工具技术》 2009年第1期52-56,共5页
多丝切割加工机理的研究多以单磨粒的"滚—刻"和硬脆材料的崩裂切除为推论,以"滚—刻"、"滚—刻—削"混合加工模型描述实际的多丝切割加工过程。文章认为切割加工的关键在于研磨粒,而研磨粒的综合力学行... 多丝切割加工机理的研究多以单磨粒的"滚—刻"和硬脆材料的崩裂切除为推论,以"滚—刻"、"滚—刻—削"混合加工模型描述实际的多丝切割加工过程。文章认为切割加工的关键在于研磨粒,而研磨粒的综合力学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硅碇和金属丝之间研磨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基于加工区域研磨液的的运动分析,研磨液的速度分布支持磨粒滚动的假设,研磨液流体的动压力(剪切力)的分布支持磨粒磨削切割的存在。文章的结论支持"滚—刻"、"滚—刻—削"混合模型的切割加工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丝切割 磨粒 研磨液 滚-刻 滚-刻-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