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劳动价值论发展的人工智能前沿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天恩 焦成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177,共8页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创造价值的问题,既涉及理论的更深层次,又涉及实践的更广范围。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后果的问题,学界截然不同的观点表明必须在更深层次理解。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意...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创造价值的问题,既涉及理论的更深层次,又涉及实践的更广范围。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后果的问题,学界截然不同的观点表明必须在更深层次理解。作为人类对象性活动发展到特殊阶段的产物,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意味着人类对象化活动从创造力的对象化发展到了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正是--甚至只有从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理解人工智能,才能对其价值创造问题给出根据充分的肯定回答和相应论证,并就其所涉及的活劳动的发展过程、劳动的物化积累及其发展规律、人类创造性本身的物化等相关重要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机器作为对象化劳动得以在更高层次展开,凸显和发展了活劳动的对象化。由此,劳动资料的发展清晰呈现为一个智能化过程。正是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更深层次表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解释力;正是作为人类创造性本身的对象化,人工智能的价值创造研究成了劳动价值论发展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人类创造性的对象化 活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智能的通用迷思
2
作者 王天恩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3,共8页
以ChatGPT和Sora等为标志,人工智能全面步入数字智能发展阶段。数字智能基于统计模型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世界情境进行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获得了在既定大数据范围内甚至超越人类个体的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及超强泛化能力,促成了人... 以ChatGPT和Sora等为标志,人工智能全面步入数字智能发展阶段。数字智能基于统计模型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世界情境进行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获得了在既定大数据范围内甚至超越人类个体的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及超强泛化能力,促成了人工智能通用性的空前发展,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步入通用人工智能轨道甚至已经通用化的观点对立,关于数字智能的发展由此陷入通用性和通用化构成的通用迷思。数字智能的通用迷思根源于其通用性极度扩展,而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和“通用化”是两个不能通约的概念,即使数字智能通用性无限叠加,也不会走向人工智能的通用化,其中涉及两种不同范式的根本转换。作为信息编码层次的人工智能,数字智能的意义不在于人工智能的通用化,而在于从自然语言到广义语言、从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到纳入世界情境的通用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智能 ChatGPT SORA 通用性 通用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发展定位
3
作者 王天恩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62,共8页
在人工智能发展中,ChatGPT的发布所宣示的大语言模型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地位,其定位不仅成了最受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关系到人工智能关键性的下一步发展。大语言模型一方面标志着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范式转换,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 在人工智能发展中,ChatGPT的发布所宣示的大语言模型处于一个极为特殊的地位,其定位不仅成了最受关切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且关系到人工智能关键性的下一步发展。大语言模型一方面标志着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范式转换,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获得了以人类语境处理自然语言的巨大成功,另一方面意味着对于自然语言机器理解的战略退避。这一重要范式转换在人工智能通用性和通用化之间构成了特殊张力,既展示了大语言模型的巨大机器智能优势,又揭示了信息编码层次人工智能的局限。大语言模型是信息编码发展到大数据层次后人工智能通用性大大拓展的产物,但其本身并未实现人工智能通用化必不可少的范式转换,属于在广义语言领域通用性无限拓展的专用人工智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 信息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身智能与人机融合的哲学前瞻 被引量:7
4
作者 肖峰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90,共9页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新前沿或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它强调身体对于智能的重要性,将人工智能与具有感知行动能力的机器系统相结合,使人工智能拥有了能够与环境交互的身体。人工智能由此从只能处理信息世界中的问题发展为可以处理...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新前沿或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里程碑。它强调身体对于智能的重要性,将人工智能与具有感知行动能力的机器系统相结合,使人工智能拥有了能够与环境交互的身体。人工智能由此从只能处理信息世界中的问题发展为可以处理物理世界中的问题,从只能模拟人的思考(认识世界)发展为可以模拟人的行动(改造世界),从认知AI演进为行动AI。具身智能表明,智能不仅仅依赖于人的身体,也可以在硅基身体上涌现出来,从而形成智能与身体的多种配置方式,进而发展出赛博身体配置赛博智能的人机融合方式。具身智能所带来的人机融合使得当代哲学的身体观、技术观、具身认知观、人类发展前景观等都面临新的挑战,而当代哲学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智能 人工智能 人机融合 身体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行观视域中人工智能的当代特征与演进趋向
5
作者 肖峰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6,285,共11页
知和行是人类在智能支配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种基本活动,由此也将人的智能区分为认知智能与行动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模仿,是要制造出能像人一样思考(认知)和行动的机器,因此人工智能也可基于知行相异而区分为人工认知智能... 知和行是人类在智能支配下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种基本活动,由此也将人的智能区分为认知智能与行动智能。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智能的模仿,是要制造出能像人一样思考(认知)和行动的机器,因此人工智能也可基于知行相异而区分为人工认知智能和人工行动智能。目前人工智能的主导发展领域是人工认知智能,取得了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极为显著的成果,而以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行动智能则相对滞后,呈现出人工智能发展“知行分离”且“知易行难”的当代特征,成为哲学知行观的一种技术折射和工程阐释。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无疑是两种AI的协同发展和均衡进化,形成“知行融合”(认知和行动功能一体化)的AI新形态。这既是人类对更高水平AI的必然追求,也是知行关系最高境界在人工智能载体上的完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行融合 人工认知智能 人工行动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