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EDs瞬态延迟时间的模拟及在信号通讯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潘赛虎 司长峰 +4 位作者 郭坤平 胡湛晗 彭翠云 陈果 魏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原理,建立了载流子注入延迟时间和发光延迟时间模型,探索了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发现发光延迟时间与器件有效面积、器件厚度、外加电压等密切相关。通过制备不同面积的OLED器件,发现器件面积越小,发光延迟...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原理,建立了载流子注入延迟时间和发光延迟时间模型,探索了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发现发光延迟时间与器件有效面积、器件厚度、外加电压等密切相关。通过制备不同面积的OLED器件,发现器件面积越小,发光延迟时间越短。以高速信号激励不同面积的OLEDs器件,面积为0.01 mm2的器件能够实现1 000 Mbit/s的信号传输速率,且能量利用率达到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载流子注入 发光延迟时间 脉冲激发 器件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导电胶膜互连的液晶显示屏翘曲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华 袁方 张金松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7-861,共5页
为研究非导电胶膜封装的液晶显示屏可靠性,用有限元法分析玻璃覆晶模块的温度及应力场.建立玻璃覆晶模块的三维模型,应用热-力耦合分析的顺序耦合法求解热压键合、卸载冷却过程中的模块翘曲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热压键合是近稳态的热... 为研究非导电胶膜封装的液晶显示屏可靠性,用有限元法分析玻璃覆晶模块的温度及应力场.建立玻璃覆晶模块的三维模型,应用热-力耦合分析的顺序耦合法求解热压键合、卸载冷却过程中的模块翘曲和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热压键合是近稳态的热过程,凸点附近的玻璃基板和芯片温度一致,非导电胶膜在固化过程中吸收热应力、松弛热应变,玻璃覆晶模块的内部温差小、翘曲量小;卸载冷却是非稳态的热过程,模块中各点的温度相差较大,但随时间而逐渐下降并趋于一致,玻璃覆晶模块的内部温差大、热应力大、翘曲量大.减小热压键合过程中的机械载荷和卸载冷却过程中模块的温差,有利于降低液晶显示屏内部的残余热应力及翘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导电胶 玻璃覆晶 翘曲 热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足球视频自适应显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夏中超 杨高波 +1 位作者 张兆扬 周志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60-1664,共5页
移动终端播放足球视频时,通常会受其屏幕尺寸小、分辨率低的制约,而易于导致细节信息丢失,从而影响视觉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面向移动终端的足球视频自适应显示方法.在足球检测过程中,运用二维哈希表和图像分块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 移动终端播放足球视频时,通常会受其屏幕尺寸小、分辨率低的制约,而易于导致细节信息丢失,从而影响视觉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面向移动终端的足球视频自适应显示方法.在足球检测过程中,运用二维哈希表和图像分块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追踪足球对象.此外,根据窗口大小和球员位置分别动态地调整感兴趣区域窗口的位置和大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比较准确地定位足球区域,且很好地兼顾了处理速度和视频质量的要求,适合于制作面向移动终端的视频节目,高效而可靠地在移动设备上实时地播放足球比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视频 感兴趣区域窗口 移动视频终端 视频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EG-4框架下的视频对象分割及其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高波 张兆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122,共14页
在简要介绍MPEG-4引入的视频对象概念及其应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视频对象分割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首先,按照视频是否压缩将现有算法划分为像素域和压缩域两类,详细讨论了所涉及到的初始对象分割、对象跟踪技术。其次,阐述了立体... 在简要介绍MPEG-4引入的视频对象概念及其应用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视频对象分割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首先,按照视频是否压缩将现有算法划分为像素域和压缩域两类,详细讨论了所涉及到的初始对象分割、对象跟踪技术。其次,阐述了立体视频对象分割以及基于细胞神经网络体系结构的对象分割算法的研究进展。此外,对视频对象分割算法的客观性能评价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本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对象分割 MPEG-4 压缩域 细胞神经网络 分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双极性主体材料及其高效蓝色电致磷光
5
作者 屈文山 朱慧文 +3 位作者 李伟 樊霞霞 魏斌 高志翔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1-1121,共11页
高性能蓝光磷光主体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咔唑和二苯并[b,d]呋喃作为空穴传输基团和氰基苯基作为电子传输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两例基于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新型双极性主体材... 高性能蓝光磷光主体材料是实现高性能电致发光器件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选取咔唑和二苯并[b,d]呋喃作为空穴传输基团和氰基苯基作为电子传输基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两例基于三取代苯衍生物的具有高三重态能级的新型双极性主体材料(材料1和2)。材料1和2在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中具有强烈的蓝紫色荧光发射。研究发现,将氰基基团引入到苯环的不同位置可以有效地调节双极性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T1),特别是对于具有更高三重态能级的材料1,该化合物适用于制备高效蓝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此外,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还为双极性主体材料提供了有利于实现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的空间位阻效应。以材料1为主体的蓝色磷光OLED的峰值电流效率、功率效率和外量子效率分别达到31.53 cd/A、26.93 lm/W和16.17%。初步结果表明,三取代分子设计策略在设计用于蓝色电致发光的高性能主体材料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主体材料 蓝色电致发光 咔唑 二苯并[b d]呋喃 有机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TFT阈值对LCD显示屏可靠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楼均辉 姜姝 +6 位作者 吴天一 符鞠建 夏兴达 何泽尚 迟宵 应变 李喜峰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3-387,共5页
TFT的器件特性是影响氧化物TFT驱动的LCD显示屏良率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氧化物TFT的关键特性参数(阈值,稳定性)对窄边框LCD显示屏的良率和可靠性的影响。氧化物TFT阈值过负,将会导致TFT无法正常关断,而使显示屏的外围移位寄存器(VSR... TFT的器件特性是影响氧化物TFT驱动的LCD显示屏良率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氧化物TFT的关键特性参数(阈值,稳定性)对窄边框LCD显示屏的良率和可靠性的影响。氧化物TFT阈值过负,将会导致TFT无法正常关断,而使显示屏的外围移位寄存器(VSR)电路失效。另外,在显示区域用于像素驱动的氧化物TFT的高温和背光照射下阈值持续负向漂移,最终会导致显示区域的驱动TFT漏电流过大,从而使显示屏出现串扰和残影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阈值 LCD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性层技术提升柔性OLED弯曲可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马佳奇 张驰 +3 位作者 王伟高 杨连乔 张建华 魏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1-716,共16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和厚度超薄的特点,结合柔性基底可以制备具有弯曲和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器件,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受以弯曲为主的外加载荷时,柔性OLED器件...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制造工艺简单和厚度超薄的特点,结合柔性基底可以制备具有弯曲和折叠功能的柔性OLED器件,在柔性显示、柔性照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承受以弯曲为主的外加载荷时,柔性OLED器件中的无机薄膜很容易出现裂纹、脱层和屈曲等形式的失效,这些失效会使器件的导电性下降并破坏器件原有的结构,从而影响器件的效率与可靠性。中性层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小器件关键部位的应变,从而减轻或消除失效,器件在弯曲状态下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近年来,一系列基于柔性OLED器件中性层的研究被陆续报道。本文综述了中性层技术在柔性OLED器件上的应用。首先,讨论了中性层的概念以及单个中性层位置的确定方法;其次,介绍了单个中性层和多个中性层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最后,对柔性OLED器件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OLED器件 中性层 弯曲半径 黏附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灰阶硅基OLED微显示器的递归扫描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沈文心 冉峰 +1 位作者 郭爱英 沈华明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7-537,共11页
硅基微显示器正向着高灰度、高帧率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扫描算法存在时间冗余问题。通过对数字脉宽调制扫描算法、灰度权值扫描算法及子场扫描算法进行研究,对微显示的扫描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递归扫描模型,并推导出递归扫描算法在任意比... 硅基微显示器正向着高灰度、高帧率方向发展,而传统的扫描算法存在时间冗余问题。通过对数字脉宽调制扫描算法、灰度权值扫描算法及子场扫描算法进行研究,对微显示的扫描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种递归扫描模型,并推导出递归扫描算法在任意比特位的扫描结构。通过数学模型将扫描过程抽象为矩阵的形式,其原理是将整个显示空间分为多个子空间,充分利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间使传输效率达到100%。经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硬件平台验证,在时钟频率50 MHz、256级灰阶下采用递归扫描算法可使转换效率达到100%,同时帧率可达85 Hz,基本可以满足高灰阶微显示器中帧率和灰度高、时钟频率低的要求。该扫描算法不仅可以运用在微显示器的图像数据传输,也可以运用在平板、大屏显示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微显示器 高灰度级 扫描算法 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_(1−x)Ga_(x)P梯度合金核无镉量子点的制备及LED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叶海桥 曹璠 +1 位作者 窦永江 杨绪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6-855,共10页
低毒性磷化铟量子点(indium phosphide quantum dot,InP QD)作为最有可能取代有毒重金属镉基量子点的材料,已经在下一代商业显示和照明领域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合成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 QY)的InP... 低毒性磷化铟量子点(indium phosphide quantum dot,InP QD)作为最有可能取代有毒重金属镉基量子点的材料,已经在下一代商业显示和照明领域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合成具有高荧光量子产率(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PL QY)的InP QD仍然具有挑战性.因此,提出了以乙酰丙酮镓作为镓源,在高温下通过乙酰丙酮基对表面配体的活化作用,生成具有梯度合金核的In_(1−x)Ga_(x)P/ZnSe/ZnS量子点,有效解决了原有的InP与ZnSe之间晶格失配的问题;同时减少核壳界面缺陷,使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高达82%,所制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的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达到3.1%.相比传统的InP/ZnSe/ZnS结构量子点,In_(1−x)Ga_(x)P/ZnSe/ZnS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25%,器件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近一倍.该方案为解决InP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低、发光器件性能差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铟量子点 梯度合金核 配体活化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分段近似双边滤波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诗瑜 赵夏冬 +3 位作者 温盼 陈龙龙 李喜峰 张建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41-1349,共9页
为了增强图像显示的质量以及减少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双边滤波算法中硬件资源的消耗,设计了一种分段近似的双边滤波算法。通过分段近似计算减少了双边滤波中值域的存储容量以及输出的数据位宽,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硬件资源... 为了增强图像显示的质量以及减少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双边滤波算法中硬件资源的消耗,设计了一种分段近似的双边滤波算法。通过分段近似计算减少了双边滤波中值域的存储容量以及输出的数据位宽,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硬件资源消耗。在Zynq-7000和Sparten-7的FPGA平台上实现了分段近似的双边滤波算法,研究了不同高斯噪声及在其最佳的值域标准差下的滤波和边缘保持性能。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性能上与传统的双边滤波算法相当,并且与传统的双边滤波算法相比,其查找表(LUT)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SP)的使用量减少了9.9%和71.1%,且功耗仅为0.128 W。本文算法适合用于硬件资源有限的图像滤波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双边滤波算法 FPGA 分段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兆声电源波形优化设计——栅源极桥臂串扰及漏源极振荡尖峰问题
11
作者 刘建停 苏含玉 +3 位作者 刘诗瑜 苏晨洋 赵夏冬 李喜峰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9-1396,共8页
针对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MET)在兆声清洗电源应用中由频率高导致的栅源极桥臂串扰及漏源极振荡尖峰问题,首先对GaN HEMT产生桥臂串扰进行陈述,基于辅助电容法结合理论计算抑制了桥臂串扰;并对漏源极产生高频振荡和尖峰的问... 针对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MET)在兆声清洗电源应用中由频率高导致的栅源极桥臂串扰及漏源极振荡尖峰问题,首先对GaN HEMT产生桥臂串扰进行陈述,基于辅助电容法结合理论计算抑制了桥臂串扰;并对漏源极产生高频振荡和尖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利用缓冲电路改善了此现象。协同解决栅源极桥臂串扰和漏源极振荡尖峰问题,实验证明所设计的串扰抑制电路和缓冲电路可将栅源串扰电压从+2.4 V减小到-1.6 V,串扰的振荡时间从234 ns缩小到50 ns,漏源极电压尖峰从142 V降低到90 V,振荡时间从310 ns缩短到124 ns,电路开通损耗减小了10.2%,关断损耗减小了10.4%,关断延时减小了14%,显著改善了GaN HEMT的工作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兆声电源 GaN HEMT 桥臂串扰 尖峰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_2O_3封装薄膜的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方法及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段玮 李晟 +2 位作者 张浩 张志林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水汽透过率(WVTR)是衡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封装薄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钙电学法的WVTR测试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可满足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精度和功能要求的测试系统,测试精度达1×10-6g·m-2·d-1,量程为... 水汽透过率(WVTR)是衡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封装薄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钙电学法的WVTR测试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可满足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精度和功能要求的测试系统,测试精度达1×10-6g·m-2·d-1,量程为10 g·m-2·d-1,可同时完成20个样品的快速、精确测量。利用本系统对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的不同厚度Al2O3封装薄膜的WVTR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l2O3薄膜具有良好的水汽阻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水汽透过率 钙电学测量法 多通道测试系统 薄膜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PI基底的氧化物IGZO TFT器件工艺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龙龙 张建华 +2 位作者 李喜峰 石继锋 孙翔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6-800,共5页
讨论了基于柔性PI基底上的底栅型TFT器件工艺,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双层结构干刻速率不同造成的下切角形状。本文TFT器件是基于氧化物IGZO为有源层,栅绝缘层采用Si3N4/SiO2双层结构,采用两次补偿曝光、干刻方式消除干刻引入的下切角形状,... 讨论了基于柔性PI基底上的底栅型TFT器件工艺,通过工艺优化解决了双层结构干刻速率不同造成的下切角形状。本文TFT器件是基于氧化物IGZO为有源层,栅绝缘层采用Si3N4/SiO2双层结构,采用两次补偿曝光、干刻方式消除干刻引入的下切角形状,有效解决了薄膜沉积引入的断线风险。实验结果表明,经过SEM断面观察,干刻后双层结构taper角度适合TFT器件后续沉膜条件,柔性基底上制作的TFT器件迁移率达到14.8cm2/(V·s),阈值电压Vth约0.5V,亚域值摆幅SS约0.5V/decade,TFT器件的开关比Ion/Ioff>106。通过此方法制作出的器件性能良好,满足LCD、OLED或电子纸的驱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薄膜晶体管 铟镓锌氧化物 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立体匹配的深度获取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鞠芹 安平 +2 位作者 张倩 吴妍菲 张兆杨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4-176,共3页
提出一种深度获取方法,利用基于颜色分割的多目立体匹配算法,从多个视点图像中提取深度信息。利用mean-shift算法,根据颜色信息分割参考图像,提取图像中的颜色一致性区域,通过局部窗口匹配算法进行多目立体匹配得到多幅初始视差图,根据... 提出一种深度获取方法,利用基于颜色分割的多目立体匹配算法,从多个视点图像中提取深度信息。利用mean-shift算法,根据颜色信息分割参考图像,提取图像中的颜色一致性区域,通过局部窗口匹配算法进行多目立体匹配得到多幅初始视差图,根据融合准则将多幅视差图合成为一幅视差图以提高视差图的精度并对视差图进行优化后处理,按照视差与深度的关系,将视差图转化为深度图。该算法能有效处理匹配过程中的遮挡区域,提高匹配精度和视差图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获取 立体匹配 颜色分割 视差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_2O_5绝缘层厚度对ZnO基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帆 张良 +5 位作者 李俊 张小文 林华平 俞东斌 蒋雪茵 张志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报道了不同厚度Ta2O5栅绝缘层对氧化锌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影响。在室温下用射频磁控溅射分别制备了100,85,60,40 nm厚度的Ta2O5薄膜作为绝缘层的一组底栅氧化锌薄膜晶体管器件。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Ta2O5栅绝缘层厚度的增... 报道了不同厚度Ta2O5栅绝缘层对氧化锌薄膜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影响。在室温下用射频磁控溅射分别制备了100,85,60,40 nm厚度的Ta2O5薄膜作为绝缘层的一组底栅氧化锌薄膜晶体管器件。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随着Ta2O5栅绝缘层厚度的增加,相应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下降,其数值分别是50.5,59.3,63.8,71.2 cm2/V.s,对应100,85,60,40 nm厚度的绝缘层。从原子力显微图像可以看到,Ta2O5薄膜表面粗糙度随着薄膜厚度的减小而降低,这是场效应迁移率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100,85,60,40 nm不同厚度的绝缘层相应器件的开关电流比分别是1.2×105,4.8×105,3.2×104,7.2×103,其阈值电压分别为1.9,1.5,1.2,0.9 V。从各项性能综合考虑,85 nm厚度的Ta2O5栅绝缘层所制备的薄膜晶体管器件具有最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2O5 绝缘层 氧化性薄膜晶体管 磁控溅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通信的高速响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宏 周朋超 +4 位作者 王菲菲 魏娜 童亮 王子兴 魏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共5页
采用直接光强调制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光电信号传输体系,研究了发光层掺杂、发光面积和预置电压对OLED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光层为单独的Alq3的器件相比较,掺杂rubrene的发光层的荧光寿命较短,响应... 采用直接光强调制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的光电信号传输体系,研究了发光层掺杂、发光面积和预置电压对OLED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发光层为单独的Alq3的器件相比较,掺杂rubrene的发光层的荧光寿命较短,响应较快;减小OLED的发光面积能提高OLED的响应速度,并在0.02 mm2的发光面积上实现了100 Mbit/s的信号传输速度;同时,预置直流电压也能改善OLED的响应速度。最后,提出将柔性OLED与聚合物波导及有机光电二极管结合,实现了一种全有机的柔性光电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通信 光互连 响应速度 光电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Boost分类问题的理论推导 被引量:8
17
作者 严超 王元庆 +1 位作者 李久雪 张兆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0-705,共6页
为解决AdaBoost算法在二分类问题及多分类问题上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算法系列的系统性难以得到理论诠释这一问题,首先,从算法思想的层面对AdaBoost算法与最优贝叶斯推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对AdaBoost算法的训练流程及相关参量进行了... 为解决AdaBoost算法在二分类问题及多分类问题上缺乏共同的理论基础,算法系列的系统性难以得到理论诠释这一问题,首先,从算法思想的层面对AdaBoost算法与最优贝叶斯推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然后对AdaBoost算法的训练流程及相关参量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从基本不等式定理入手,重点推导了AdaBoost算法由二分类问题向多分类问题延展的理论依据,探讨了AdaBoost算法的本质.总结并证明了AdaBoost算法的2条理论基础:当非负数之和是一个定值时,其差值越大则其乘积越小;非负数的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并且分别就二分类问题和多分类问题对AdaBoost算法的应用提出了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类 ADABOOST算法 归一化因子 贝叶斯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和Kalman算法的人眼检测与跟踪 被引量:15
18
作者 严超 王元庆 张兆扬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1-687,共7页
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人眼位置的探测与跟踪是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的学术及社会价值,人眼检测近年来成为模式识别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人眼检测要求准确、实时,为了满足上述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和Kalman算法的人眼检测... 自由立体显示装置中,人眼位置的探测与跟踪是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的学术及社会价值,人眼检测近年来成为模式识别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人眼检测要求准确、实时,为了满足上述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和Kalman算法的人眼检测新方法.新方法使用"人脸——人眼"的两步检测模式.首先利用连续AdaBoost算法遍历图像,完成人脸定位和人眼的初定位工作,并在人眼定位位置进行标定;然后进一步利用连续AdaBoost算法在上述标定位置附近完成人眼的精定位工作,最后,利用Kalman算法对已经检测到的人眼位置进行跟踪,以提供下一帧图像中人眼可能存在的区域,使得在下一帧图像中对这些区域优先进行检测.在实验条件为Windows XP,PentiumIV,512 Memory,2.4 GHz的情况下,对于640×480分辨率的连续视频,系统的人眼检测率达到93.5%;人眼检测平均时间小于10 ms/帧,达到了实时性的要求.同时对于人脸表情变化和人脸小角度倾斜也具有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眼检测 人脸检测 连续型AdaBoost算法 KALMA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低温制备非晶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 被引量:5
19
作者 信恩龙 李喜峰 +3 位作者 陈龙龙 石继锋 李春亚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室温制备了铟镓锌氧(IGZ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晶体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表面形貌,分光光度计测量其透光率。结果表明: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为非晶态且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室温制备了铟镓锌氧(IGZ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晶体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其表面形貌,分光光度计测量其透光率。结果表明: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为非晶态且薄膜表面均匀平整,可见光透射率大于80%。将室温制备的IGZO薄膜作为有源层,在低温(<200℃)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铟镓锌氧薄膜晶体管(a-IGZO TFT),获得的a-IGZO-TFT器件的场效应迁移率大于6.0 cm2.V-1.s-1,开关比约为107,阈值电压为1.2 V,亚阈值摆幅(S)约为0.9 V/dec,偏压应力测试a-IGZO TFT阈值电压随时间向右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铟镓锌氧薄膜 薄膜晶体管 场效应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界面调制层对GZO电极LED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万晶 李喜峰 +1 位作者 石继峰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0-215,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制备GZO和具有ITO界面调控层的GZO(ITO/GZO)透明导电薄膜作为大功率LED的电流扩散层,对比研究界面调控层对LED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TO/GZO薄膜的透过率在可见光区达80%以上,退火后的ITO/GZO薄膜有较低的电阻率(1.... 采用磁控溅射制备GZO和具有ITO界面调控层的GZO(ITO/GZO)透明导电薄膜作为大功率LED的电流扩散层,对比研究界面调控层对LED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TO/GZO薄膜的透过率在可见光区达80%以上,退火后的ITO/GZO薄膜有较低的电阻率(1.15×10-3Ω.cm)。ITO调控层的介入能够调制GZO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改善LED外量子效率,降低GZO/p-GaN界面的接触势垒,提高LED器件的光电性能。通过ITO界面调控后,LED器件20 mA驱动电流下的工作电压从9.5 V降低为6.8 V,发光强度从245 mcd升到297 mcd,提高了20%;驱动电流为35 mA时,其发光强度从340.5 mcd升到511 mcd,提高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ITO/GZO薄膜 界面调控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