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许文霞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情报学报》
1988年第4期294-302,共9页
-
文摘
当今,情报技术与现代技术同步发展,起源于情报实践的理沦研究异常活跃。展望前程,情报学亟待发展其“上部结构”,即将大量直观、经验层的内容上升到思维、规律和数理化层次,尽快建立合理的科学结构模式,最终形成严密的学科逻辑体系。
-
关键词
科学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
情报技术
结构模式
现代技术
逻辑体系
情报学
数理化
-
分类号
G301
[文化科学]
-
-
题名论“信息人”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张雨声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10-113,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信息社会中人的本质为焦点,论证了从自然属性看,人是一种特定的生物圈,一种信息系统;从社会属性看,信息及其交流不仅是社会文明的推进力,也是人的个性成长与社会本质成熟的基本前提;此外,人的生存机制与实践方式也与信息密不可分;从而提出了“信息人”这一概念。
-
关键词
信息
人的本质
信息人
-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文献人
- 3
-
-
作者
王金夫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6年第5期8-18,共11页
-
文摘
本文对“文献人”(Documentor)的观念,就认识论和逻辑的角度,分五个层次作了阐述.其要点如次:一、在文献信息工作领域,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作为“幽灵”的理论模型,能将那些出自“狭局观念”的“对象领域”统括为一个新的"聚合型的对象领域"."文献人"就是这种理论模型关键的、必然要派生的观念.二、“文献人”有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对象领域”,有着自己活动方式的特定的科学逻辑,也有着自己的思维对科学有序结构的能动认识,这在观念形态上构成了“文献人”源生最基本的范畴条件.三、“文献人”活动的社会价值,是由"文献人"全局性的"合理行为"决定的,其中存有基本要素与控制机制的问题.由于“文献人”的劳动在“活劳动”、“物化劳动”方面有着更为深化的涵义,所以这种劳动绝不是一种单纯追求自身生存的较低层次的人类劳动.四、个体、群体、机构的“文献人”,所若而然的支配“合理行为”的“法”,文献信息的属——信息,保证“文献人”活动的物质,文献信息活动谋求效用的"耗费",文献信息活动的时态、时序、时效,“文献人”及其活动的物质存在形式——空间,以及在上述过程中"文献人"的能动协调作用,构成了"文献人"活动领域的基本要素和控制机制.五、“文献人”观念是“最基本的逻辑细胞”,是理论的“纽结”.对"文献人"界说,可以采用非本质主义的定义方式.与“白马非马”的命题相类,在类间关系上“文献人”和一般意义的“人”并不相同,当然也有别于"经济人"、"自然人"与"法人".以“文献人”为念,可以建立一种有效法则,从而形成对自由流动现象的规范力量.
-
关键词
文献信息资源
文献工作
信息活动
合理行为
存在形式
社会价值
控制机制
观念形态
基本要素
理论模型
-
分类号
G258.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标引与情报提供的五公理理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庄子逸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年第5期9-18,共10页
-
文摘
本文的目的在于向国内同行介绍一种用于情报检索系统设计的新理论,虽然文章较长,但内容紧凑,对文献标引、标引语言及检索系统的性能评价都有高度的理论概括,并提出了一个公理系统。这种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文对“查全与查准间的互逆关系”、“标引一致性是标引质量的度量标准之一”提出了有说服力的异议,可供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
关键词
标引语言
可预言性
文献集合
有序性
标引一致性
确定性公理
情报检索系统
相关文献
情报系统
查询
-
分类号
G258.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图书馆学校毕业生的职业前景及其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庄子逸
陶涵彧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图书馆和情报研究生院
-
出处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8年第1期53-58,共6页
-
文摘
图书馆学校的毕业除了能在图收馆之內工作之外,还能在图书馆之外的领域工作吗?这是近来国外图书馆教育界正在开展讨论的课題,也是国內同行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介绍一些国外的情况,并提出我们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 二十年前,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把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定在图书馆內,并把这看作是天经地义的,正如把图书馆学定义为“
-
关键词
图书馆学系
图书馆学教育
毕业生
专业教育
图书情报学院
理论与方法
传统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自动化
非传统
-
分类号
G258.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展望新技术背景下的情报学教育
- 6
-
-
作者
李红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6期99-102,共4页
-
文摘
信息技术变革牵动着情报学专业教育。总的说来,我国情报学教育面临以下困境:一、名称之争与学院归属;二、失时的教育目标;三、核心课程难产;四、学生来源狭隘;五、专业教材贫瘠;六、研究工作乏力等。笔者建议:一、规范学科术语,确立适应新技术环境的情报学教育目标;二、改造传统课程,制定新课程体系;三、加强研究方法的课程,致力于更多的研究工作;四、促进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之互动;五、提倡网络化教学。
-
关键词
新技术
情报学
教育
-
分类号
G35-4
[文化科学—情报学]
-
-
题名先秦两汉时代书籍形制考
- 7
-
-
作者
邵胜定
-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文献信息管理系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1985年第2期41-42,共2页
-
文摘
先秦两汉时代书籍以什么物质为载体?这是没有疑问了的,古文献有着明确的记载。《墨子》说:“以其功书于竹帛,传遗后代子孙。”这是说,历史是写在竹帛上的。但随着竹帛书籍的大量出土,先秦以来古书的具体形制(即装帧形式)如何,却反而产生了疑问。
-
关键词
两汉时代
汉书·艺文志
帛书
竹书
古文献
考古发现
墨子
竹简书
古书
成卷
-
分类号
G25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G35
[文化科学—情报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