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放电容量二氧化锰纳米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微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
作者 胡鹏飞 鲁波 倪建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反应合成了二氧化锰纳米棒束和纳米片状结构;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纳米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聚乙二醇的长链结构有助于一维纳米结构的形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通过配合物的方式影响纳... 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水热反应合成了二氧化锰纳米棒束和纳米片状结构;分析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纳米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聚乙二醇的长链结构有助于一维纳米结构的形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苯磺酸钠通过配合物的方式影响纳米材料的生长。用TEM、SEM对纳米材料进行微结构表征,进一步探讨了其对材料放电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锰 纳米微观结构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的室温固相合成 微结构表征及SERS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寇春合 公国栋 胡鹏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6,40,共4页
以次亚磷酸钠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法制备银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对其进行了晶相、结构、形貌及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大粒径纳米颗粒存在层状孪晶及表面突起结构... 以次亚磷酸钠和硝酸银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法制备银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对其进行了晶相、结构、形貌及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大粒径纳米颗粒存在层状孪晶及表面突起结构,而小粒径粒子多为热力学稳定多面体结构;纳米粒子制备的拉曼基底的扫描电镜表征显示,相邻纳米粒子间距较小(<10 nm),纳米颗粒表面粗糙。拉曼测试显示,银纳米粒子基底能显著提高罗丹明6G的拉曼散射信号。用室温固相化学反应合成的纳米粒子表面粗糙,裸露较多的高自由能晶面,粒子间距较小对材料的高SERS活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化学合成 银纳米粒子 表面微结构 表面等离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硫化锌纳米晶水热生长影响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杰 徐甲强 +2 位作者 胡鹏飞 闵娜 李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7,共4页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影响下硫化锌纳米晶的微观结构,以醋酸锌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助下水热反应合成了具有纤锌矿和闪锌矿混合结构的硫化锌纳米晶。运用XRD、TEM及选区电子衍射对多种形态和粒... 为了探究表面活性剂影响下硫化锌纳米晶的微观结构,以醋酸锌和吡咯啶二硫代氨基甲酸铵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辅助下水热反应合成了具有纤锌矿和闪锌矿混合结构的硫化锌纳米晶。运用XRD、TEM及选区电子衍射对多种形态和粒径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产物中纤锌矿成分的比例随表面活性剂用量的增多而增大,同时纳米颗粒趋于粒径减小,粒径尺寸分布变宽,形态出现多样化,包括球形、多面体形以及六方片状,另外,高分辨透射电镜解析显示,颗粒中存在大量的孪晶和位错,许多相邻颗粒出现了取向连接生长。对表面活性剂在硫化锌水热合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做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反应 表面活性剂 硫化锌 纳米结构 孪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的复杂晶体结构表征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柳 周邦新 +1 位作者 彭剑超 王均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86,共7页
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90℃水淬,660℃调质处理,然后在400℃时效13000h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中的复杂晶体结构。纳米富Cu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约为20nm,除了观察到常见的亚稳态9R结构、3R... 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90℃水淬,660℃调质处理,然后在400℃时效13000h后,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谱仪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RPV模拟钢中纳米富Cu析出相中的复杂晶体结构。纳米富Cu析出相的平均尺寸约为20nm,除了观察到常见的亚稳态9R结构、3R结构和稳态fcc结构外,还观察到同一富Cu析出相由3种不同的晶体结构组成,并分别分布在5个不同的区域中,包括1处9R、2处fcc和2处3R结构。9R结构与相邻的2个fcc结构形成的界面都具有特定的晶体取向,呈半共格关系,是由非孪晶9R结构演化而来。2处3R结构互为孪晶关系,是由孪晶9R结构演化而来。这种状态反映了纳米富Cu析出相从亚稳态演化到稳态结构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V模拟钢 热时效 纳米富Cu析出相 9R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温度对Cu(In,Al)Se_2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辉义 邓红梅 +5 位作者 崔金玉 孟宪宽 张俊 孙琳 杨平雄 褚君浩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6-730,共5页
采用了磁控溅射制备Cu-In-Al金属前驱体薄膜,后硒化快速退火得到铜铟铝硒(Cu(In,Al)Se2,CIAS)薄膜.研究了硒化温度对CIAS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CIAS薄膜的晶体结构依赖于硒化温度,其禁带宽度随硒化温度升高发生红移.研... 采用了磁控溅射制备Cu-In-Al金属前驱体薄膜,后硒化快速退火得到铜铟铝硒(Cu(In,Al)Se2,CIAS)薄膜.研究了硒化温度对CIAS薄膜晶体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CIAS薄膜的晶体结构依赖于硒化温度,其禁带宽度随硒化温度升高发生红移.研究结果表明,CIAS薄膜的最佳硒化温度为540℃,其晶体结构为纯黄铜矿结构,禁带宽度为.34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 Al)Se_2 薄膜 硒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NdFeO_3体系的晶体结构精修与磁特性研究
6
作者 郭沛音 曹世勋 +6 位作者 黄若祥 冯振杰 曹义明 赵伟尧 康保娟 鲁波 张金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8048-18053,共6页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l掺杂的NdFe1-xAlxO3系列化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结构精修分析发现,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样品晶胞参数变小,晶胞内Fe—O键长、Fe—O—Fe键角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并且在a、b、c方向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A...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Al掺杂的NdFe1-xAlxO3系列化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结构精修分析发现,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样品晶胞参数变小,晶胞内Fe—O键长、Fe—O—Fe键角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并且在a、b、c方向上存在不同的变化规律。Al掺杂导致样品结构上的改变对其磁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磁测量结果表明,随着Al掺杂量的增加,由dzyaloshinsky-moriya(D-M)相互作用导致的宏观磁性逐渐减弱;由Nd离子磁晶格与Fe离子磁晶格耦合作用导致的体系自旋重取向相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Al掺入浓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表明Fe位非磁性元素Al的掺入,使得样品内部由D-M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倾角反铁磁结构受到了明显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铁氧化物 晶胞结构 磁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构筑银基纳米结构
7
作者 马村成 范永丽 +2 位作者 谢忱 甄强 胡鹏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600,共5页
本文通过电子束流辐照(EBI)技术,以AgX(X=Cl^-, Br^-, etc.)为前驱体,构筑银基纳米复合结构以及单分散Ag纳米粒子。通过调节电子束流强度和电子辐照束流剂量实现了对产物组成及形貌控制,低束流强度电子辐照成功构筑了AgCl@Ag复合物,控... 本文通过电子束流辐照(EBI)技术,以AgX(X=Cl^-, Br^-, etc.)为前驱体,构筑银基纳米复合结构以及单分散Ag纳米粒子。通过调节电子束流强度和电子辐照束流剂量实现了对产物组成及形貌控制,低束流强度电子辐照成功构筑了AgCl@Ag复合物,控制电子辐照剂量可以调控复合物中银单质和银盐的比例以及银纳米颗粒的介孔组装结构;高束流强度、大剂量电子辐照可以合成单分散的Ag纳米粒子,纳米粒子的粒径及形貌受束流强度大小控制。以长方体AgCl颗粒为模型,探讨了AgCl@Ag复合物组成的调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纳米构筑 微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含量对Zr-4合金在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金龙 谢兴飞 +3 位作者 姚美意 周邦新 彭剑超 李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42-1548,共7页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 采用堆外高压釜腐蚀试验研究添加0.1%Ge和0.5%Ge(质量分数)对Zr-4合金在360℃、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用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第二相成分。结果表明:与Zr-4合金相比,添加Ge后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但随着Ge添加量的增加,对耐腐蚀性能的提高作用减弱。当Ge含量为0.1%时,析出密排六方结构的Zr(Fe,Cr)2和Zr(Fe,Cr,Ge)2型第二相;当Ge含量达到0.5%时,还会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四方结构Zr3Ge型第二相,添加Ge会使α-Zr基体中固溶的Sn含量降低。固溶在α-Zr中的Ge和尺寸较小的Zr(Fe,Cr)2、Zr(Fe,Cr,Ge)2型第二相可以提高Zr-4+xGe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析出Zr-Sn-Fe-Cr-Ge和尺寸较大的Zr3Ge第二相后会对耐腐蚀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合金 Ge 耐腐蚀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Zr-Sn-Nb-Fe-Si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金龙 张骏 +6 位作者 梁楠 曾奇锋 袁改焕 王练 高博 姚美意 周邦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4,共8页
SZA-6(Zr-(0.35~0.65)Sn-(0.35~0.65)Nb-(0.15~0.45)Fe-(0.01~0.02)Si)合金经β相区水淬后经500和580℃保温5~50 h,通过静态高压釜腐蚀实验研究样品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和360℃、18.6 MPa、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SZA-6(Zr-(0.35~0.65)Sn-(0.35~0.65)Nb-(0.15~0.45)Fe-(0.01~0.02)Si)合金经β相区水淬后经500和580℃保温5~50 h,通过静态高压釜腐蚀实验研究样品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和360℃、18.6 MPa、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利用SEM、TEM和EDS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包括第二相的尺寸、分布与种类。结果表明:经500℃退火处理的样品发生部分再结晶,经580℃退火处理的样品发生完全再结晶,退火时间对第二相尺寸的影响也不明显,退火时间对第二相尺寸的影响不明显;合金中的第二相主要是密排六方的Zr(Nb,Fe,Cr)_2、四方的Zr_5Si_4以及正交的Zr_3Fe;SZA-6合金在400℃、10.3 MPa过热蒸汽与360℃、18.6 MPa、0.01 mol/L LiOH水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均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变差,退火时间对SZA-6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第二相 退火工艺 显微组织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探针层析方法研究690合金晶界偏聚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慧 夏爽 +1 位作者 周邦新 刘文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09,共4页
利用脉冲电解抛光的方法制备了含有晶界的三维原子探针(3DAP)针尖样品,用原子探针层析方法(APT)研究了杂质原子在690合金晶界附近的偏聚情况。结果表明:样品经过固溶处理并在500℃~0.5 h时效后,碳化物仅在部分有利于形核的晶界位错纠... 利用脉冲电解抛光的方法制备了含有晶界的三维原子探针(3DAP)针尖样品,用原子探针层析方法(APT)研究了杂质原子在690合金晶界附近的偏聚情况。结果表明:样品经过固溶处理并在500℃~0.5 h时效后,碳化物仅在部分有利于形核的晶界位错纠结处析出,大小为5~10 nm。用三维原子探针可观察到晶界处杂质原子的偏聚现象,C主要偏聚在晶界附近1个原子层内,Si和P偏聚在晶界附近约2个原子层的厚度内。根据这些元素的偏聚数据,讨论了它们发生偏聚时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晶界 偏聚 690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Nd_(9.5)Fe_(76)Co_5Zr_(3-x)Nb_xB_(6.5)(x=0~3.0)粘结磁体的磁性能和温度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丽萍 谭晓华 +1 位作者 徐晖 徐兴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2-1105,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及真空退火工艺制备了Nd9.5Fe76Co5Zr3-xNbxB6.5(x=0~3.0)粘结磁体,研究了其磁性能及温度系数。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合金剩磁逐渐提高,磁能积和矫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元素与Nb元素复合添加,能够有效... 采用熔体快淬法及真空退火工艺制备了Nd9.5Fe76Co5Zr3-xNbxB6.5(x=0~3.0)粘结磁体,研究了其磁性能及温度系数。结果表明,随着Nb含量的增加,合金剩磁逐渐提高,磁能积和矫顽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Zr元素与Nb元素复合添加,能够有效地改善矫顽力温度系数β。经最佳条件退火处理后制备的Nd9.5Fe76Co5Zr1.5Nb1.5B6.5的粘结磁体,具有最优的综合磁性能:Br=0.717T,Hcj=773kA/m,(BH)max=82kJ/m3,α20~150℃=-0.111%/℃,β20~150℃=-0.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 磁性能 温度系数 交换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扩散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荣 陈业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6,共6页
用电化学氢渗透方法研究高强度纯净钢Q960中氢陷阱、氢渗透温度和试样厚度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960纯净钢中的氢陷阱延长氢原子的穿透时间,同时降低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而可逆氢陷阱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不可逆氢陷阱;氢... 用电化学氢渗透方法研究高强度纯净钢Q960中氢陷阱、氢渗透温度和试样厚度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Q960纯净钢中的氢陷阱延长氢原子的穿透时间,同时降低氢在钢中的扩散系数,而可逆氢陷阱对氢扩散系数的影响大于不可逆氢陷阱;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为26 056 J/mol;氢在Q960纯净钢中的扩散系数与试样厚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氢渗透 扩散系数 氢陷阱 Q960纯净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关键材料中的晶界工程问题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爽 李慧 +8 位作者 周邦新 陈文觉 姚美意 李强 刘文庆 王均安 褚于良 彭建超 张金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简要介绍上海大学"核电站关键材料的基础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690合金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engineering,GBE)的研究情况.借助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先进材料分析测试设备,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从显微组织的表征与控制... 简要介绍上海大学"核电站关键材料的基础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690合金晶界工程(grain boundaryengineering,GBE)的研究情况.借助上海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先进材料分析测试设备,开展了一些有特色的工作.从显微组织的表征与控制的角度,研究材料微观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简要介绍690合金晶界元素偏聚、晶界碳化物析出、晶界网络分布控制以及对耐腐蚀性能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关键材料 晶界工程 690合金 晶界偏聚 碳化物 晶界网络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 617合金中第二相的析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凯 师梦杰 +3 位作者 郑合凤 王宝顺 刘文庆 李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8-2434,共7页
利用SEM和TEM对Inconel 617合金在700℃时效0~1000 h后的M23C6碳化物和γ′-Ni 3(Ti,Al)相的析出规律及第二相析出对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时效过程中样品在160 h时达到硬度峰值,且硬度的提高与晶界处析出的不规则M23C6... 利用SEM和TEM对Inconel 617合金在700℃时效0~1000 h后的M23C6碳化物和γ′-Ni 3(Ti,Al)相的析出规律及第二相析出对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时效过程中样品在160 h时达到硬度峰值,且硬度的提高与晶界处析出的不规则M23C6碳化物、晶粒内部析出的棒状M23C6碳化物和球状γ′相有关,其中γ′相对材料的强化效果更明显。时效初期,第二相以M23C6碳化物为主,γ′相倾向在碳化物周围的富Al和Ti的区域形核长大。两种相互依附的析出相存在共格取向关系,限制彼此的生长。γ′相数量不断增多并向碳化物内部生长,导致碳化物逐渐分解。时效后期,晶粒内部的碳化物几乎消失,晶粒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球状γ′相。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两种析出相的析出长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3C6碳化物 γ'-Ni3(Ti Al)相 析出强化 INCONEL 617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复合Nd_(10)Fe_(76)B_(10)Nb_(4-x)Zr_x(x=0~4)永磁合金的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洁 谭晓华 +3 位作者 徐晖 陶雪云 白琴 侯雪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64,共4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10Fe76B10Nb4-xZrx(x=0~4)的合金条带,退火处理后得到了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了该合金体系的退磁曲线、磁交互作用曲线(δM-H曲线)、磁化率χ随外加磁场变化曲线,研究了其磁...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成分为Nd10Fe76B10Nb4-xZrx(x=0~4)的合金条带,退火处理后得到了纳米晶复合永磁合金。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分析了该合金体系的退磁曲线、磁交互作用曲线(δM-H曲线)、磁化率χ随外加磁场变化曲线,研究了其磁性能及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Zr元素可细化晶粒,从而有效地增强合金中软、硬磁性相间的交换耦合作用,进而提高合金的综合磁性能。当Zr含量为2%(原子分数)时,制得的合金具有最佳的综合磁性能:jHc=1059.16kA/m,Br=1.08T,(BH)max=185.72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复合 磁性能 交换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制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殿震 郑红星 翟启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14,共6页
综述了磁制冷机理及几种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对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Heusler型铁磁性材料以及快速凝固技术在磁制冷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予以关注,并指出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寻找室温附近具有宽工作区间、易制备、低成本且在永久... 综述了磁制冷机理及几种磁制冷材料的研究进展,特别对具有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的Heusler型铁磁性材料以及快速凝固技术在磁制冷材料制备中的应用予以关注,并指出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寻找室温附近具有宽工作区间、易制备、低成本且在永久磁铁磁场下具有大磁熵变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技术 磁制冷材料 Heusler型铁磁性材料 磁熵变 快速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含量对3Cr4MoSiV热锻模具钢抗回火软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左鹏鹏 朱春燕 +1 位作者 闵娜 吴晓春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3,共4页
对锰质量分数分别为1.20%,2.00%和4.00%的3Cr4MoSiV热锻模具钢在550℃和650℃进行回火处理,然后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硬度仪等研究了锰含量对其抗回火软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质量分数为1.20%时,试验... 对锰质量分数分别为1.20%,2.00%和4.00%的3Cr4MoSiV热锻模具钢在550℃和650℃进行回火处理,然后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硬度仪等研究了锰含量对其抗回火软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质量分数为1.20%时,试验钢的抗回火软化能力最佳;锰含量增加有利于该钢在550℃短时间回火过程抗回火软化能力的提高,但却使550℃长时间回火过程及650℃回火过程的抗回火软化能力降低;锰质量分数大于1.20%的试验钢在650℃回火过程中,抗回火软化能力大大降低,这是因为较多锰元素的加入促进了碳化物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锻模具钢 抗回火软化能力 锰元素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晖 谭晓华 +4 位作者 夏雷 王庆 白琴 肖学山 董远达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3-513,共11页
大块非晶合金由于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重要意义而广受关注.从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出发,综述大块非晶合金形成的各种判据、特性、微观结构分析及其应用,并对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中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琳玲 徐刚 +3 位作者 冯柳 王均安 彭剑超 周邦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16,共6页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80 cC水淬、660℃调质处理和400℃1000~40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观察到纳米富Cu相的析出;随后进行20%~30%冷轧变形,采用萃取复型(extractionreplica,ER)... 提高了Cu含量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reactor pressure vessel,RPV)模拟钢样品,经过880 cC水淬、660℃调质处理和400℃1000~4000 h的等温时效处理,观察到纳米富Cu相的析出;随后进行20%~30%冷轧变形,采用萃取复型(extractionreplica,E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的方法研究纳米富Cu相的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镶嵌在α-Fe基体中的纳米富Cu相,在冷轧变形时的变形机制较为复杂,存在多种变形方式.当纳米富Cu相的晶体处于有利取向时,可以跟随基体一起发生滑移变形,表现为"软"颗粒的特性;当晶体处于不利取向时,会发生孪生变形,甚至诱发马氏体相变,有时生成"轮毂辐条"状的孪晶结构,大大提高了纳米富Cu相继续变形时的抗力,表现为"硬"颗粒的特征,因而析出纳米富Cu相会产生明显的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模拟钢 富Cu相 变形 萃取复型 高分辨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样品磁强计在磁黏滞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白琴 何建明 +1 位作者 徐晖 赵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12,共4页
介绍了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在磁黏滞测试中不同的测试方法,包括磁黏滞系数法、扫描速度法和等待时间法。其中磁黏滞系数法是先将样品正向饱和,然后加一个反向磁场到负矫顽力附近,保持该磁场不变,测量磁极化强度J随时间t的变化。扫描速... 介绍了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在磁黏滞测试中不同的测试方法,包括磁黏滞系数法、扫描速度法和等待时间法。其中磁黏滞系数法是先将样品正向饱和,然后加一个反向磁场到负矫顽力附近,保持该磁场不变,测量磁极化强度J随时间t的变化。扫描速度法是在不同扫描速率下测量相应的磁滞回线,得到矫顽力Hc与扫描速率d(H)/dt的关系,从而求得热涨落场Hf;等待时间法,先将样品正向饱和,然后磁场缓慢减小至负矫顽力附近,保持这个磁场不变,测量磁极化强度J随时间t的变化。通过磁黏滞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磁性材料的磁性机理,同时使振动样品磁强计在实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样品磁强计 磁黏滞系数法 扫描速度法 等待时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