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特征校准的区域感知图像和谐化
1
作者 谢志峰 梁佳佳 +2 位作者 夏世宇 李梦甜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5-643,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像和谐化质量,提出基于自适应特征校准的区域感知图像和谐化方法.首先,采用多层次的编码器提取多尺度特征;然后,在跳跃连接处设计自适应特征校准模块,降低局部含偏特征对解码器重构过程的干扰;其次,构建区域感知Transfo...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像和谐化质量,提出基于自适应特征校准的区域感知图像和谐化方法.首先,采用多层次的编码器提取多尺度特征;然后,在跳跃连接处设计自适应特征校准模块,降低局部含偏特征对解码器重构过程的干扰;其次,构建区域感知Transformer增强上下文信息交互,并且在不同尺度上利用背景特征的统计信息调制前景特征;最后,通过解码器逐层重构出和谐化结果.在公开的图像和谐化iHarmony4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PSNR, MSE和fMSE指标上分别达到了39.83 dB, 19.25和206.40,均优于目前的主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和谐化 Swin Transformer 特征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和模仿学习的多智能体寻路干扰者鉴别通信机制
2
作者 李梦甜 向颖岑 +1 位作者 谢志峰 马利庄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74-2480,共7页
现有的基于通信学习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ulti-agent path finding,MAPF)方法大多可扩展性较差或者聚合了过多冗余信息,导致通信低效。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干扰者鉴别通信机制(DIC),通过判断视场(field of view,FOV)中央智能体的决策是... 现有的基于通信学习的多智能体路径规划(multi-agent path finding,MAPF)方法大多可扩展性较差或者聚合了过多冗余信息,导致通信低效。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干扰者鉴别通信机制(DIC),通过判断视场(field of view,FOV)中央智能体的决策是否因邻居的存在而改变来学习排除非干扰者的简洁通信,成功过滤了冗余信息。同时进一步实例化DIC,开发了一种新的高度可扩展的分布式MAPF求解器,基于强化和模仿学习的干扰者鉴别通信算法(disruptor identifiable communication based on reinforcement and imitation learning algorithm,DICRIA)。首先,由干扰者鉴别器配合DICRIA的策略输出层识别出干扰者;其次,在两轮通信中分别完成对干扰者与通信意愿发送方的信息更新;最后,DICRIA根据各模块的编码结果输出最终决策。实验结果表明,DICRIA的性能几乎在所有环境设置下都优于其他同类求解器,且相比基线求解器,成功率平均提高了5.2%。尤其在大尺寸地图的密集型问题实例下,DICRIA的成功率相比基线求解器甚至提高了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路径规划 强化学习 模仿学习 干扰者鉴别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烟码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志峰 吴佳萍 +3 位作者 章曙涵 汤臻 范杰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卷烟条码是烟草局对卷烟是否串货销售的主要判断依据,针对当前人工录码方式操作烦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烟码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技术构建区域检测模型,实现对烟码区域的准确定位;然后采用基... 卷烟条码是烟草局对卷烟是否串货销售的主要判断依据,针对当前人工录码方式操作烦琐、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烟码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技术构建区域检测模型,实现对烟码区域的准确定位;然后采用基于角点检测的切割算法将烟码区域切分为待识别的小块;再构建字符识别模型,对小块进行多字符识别;最后按顺序拼接各小块的识别结果输出完整烟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能够替代人工录码方式,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码 深度神经网络 智能识别 区域检测 字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空间特征引导的服装关键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志峰 周志鹏 +2 位作者 王兆胜 丁辉明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3-1771,共9页
为了提高服装关键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多尺度空间特征引导的服装关键点检测方法.首先,借鉴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思想,构建空间特征引导的注意力模块,在增强网络流中空间特征的同时,强化不同特征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其次,将注意力模块嵌... 为了提高服装关键点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多尺度空间特征引导的服装关键点检测方法.首先,借鉴深度可分离卷积的思想,构建空间特征引导的注意力模块,在增强网络流中空间特征的同时,强化不同特征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其次,将注意力模块嵌入HRNet网络的多个尺度上,在每个尺度上对输入特征的空间信息进行细粒度建模,从而更精确地定位关键点;然后,利用无偏数据增强方法,将数据从离散空间转换到连续空间,减小关键点检测过程中的量化误差;最后,采用由粗到细的训练策略,在提高关键点检测准确率的同时,大幅减少计算量.所提方法在DeepFashion2数据集的服装关键点检测任务中达到67.4%的准确率,超过文中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关键点 服装检测 注意力机制 无偏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训视野中女明星的身体呈现与形象建构——以汤唯及其在《色·戒》和《黄金时代》里的角色为视点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波 袁海燕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9-163,共5页
明星的身体呈现,受到来自于银幕内空间与银幕外空间的双重规训;明星的形象建构,同样受制于真实个体与饰演角色两者之间的纠葛。作为社会文化展示场域的电影,因作者的不同书写和差异化风格的追求,以及政治、资本、媒介、性别观念等话语... 明星的身体呈现,受到来自于银幕内空间与银幕外空间的双重规训;明星的形象建构,同样受制于真实个体与饰演角色两者之间的纠葛。作为社会文化展示场域的电影,因作者的不同书写和差异化风格的追求,以及政治、资本、媒介、性别观念等话语权力的强力参与,一个多重复杂的明星形象便被呈现在观众眼前。以汤唯及其饰演的王佳芝和萧红两个角色为切入点,试图读解作为社会个体的演员,是如何在多重话语体系下完成艺术空间中银幕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空间中明星形象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训 权力 资本 编码重构 革命话语 身体呈现 形象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嘉学派"与艺术思维 被引量:2
6
作者 金丹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乾嘉学派”与艺术思维似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但在清代,二者间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缀。从表面上看,“乾嘉学派”的兴起是中国学术研究朝考据学转向,实质倒是文人士大夫对知识、真理和艺术追求的另一种曲折的表述。为此,梁... “乾嘉学派”与艺术思维似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但在清代,二者间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缀。从表面上看,“乾嘉学派”的兴起是中国学术研究朝考据学转向,实质倒是文人士大夫对知识、真理和艺术追求的另一种曲折的表述。为此,梁启超、胡适等曾认为“复古即解放”。即因为清代对思想的控制,对人的个性自由的弹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学派” 艺术思维 考据学 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理学与“远”、“逸”、“韵”对艺术思维的双重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丹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5,共8页
关键词 宋代 理学 “远” “逸” “韵” 艺术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艺术思维与“意念” 被引量:1
8
作者 金丹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7,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传统艺术思维 艺术意念 气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特征融合的头发属性转移方法
9
作者 谢志峰 苏旭 +2 位作者 刘思维 张桂菘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2-779,共8页
针对现有的属性转移方法无法有效地转移头发属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深度特征融合的头发属性转移方法.该方法包括特征提取、属性向量获取和图像合成3个子网络.首先从特征提取网络中提取原图像特征,添加重构损失保持原图像的身份不变;然后... 针对现有的属性转移方法无法有效地转移头发属性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深度特征融合的头发属性转移方法.该方法包括特征提取、属性向量获取和图像合成3个子网络.首先从特征提取网络中提取原图像特征,添加重构损失保持原图像的身份不变;然后在属性向量获取网络中构建头发特征与头发属性的映射模型,得到属性向量;最后将原图像特征与属性向量融合输入到合成网络,生成最终结果.在FFHQ数据集上进行了多种属性转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转移头发属性,生成高分辨率的结果.大量在Celeba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主流属性转移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发 生成对抗网络 特征融合 属性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中国秦汉艺术思维方法之一的类比、类推
10
作者 金丹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61,共6页
关键词 逻辑范畴 艺术思维 逻辑史 哲学界 形式逻辑 中国先秦 事实 纯粹 指正 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序对齐视觉特征映射的音效生成方法
11
作者 谢志峰 孙络祎 +2 位作者 孙郁洲 余椿鹏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6-1514,共9页
针对目前视觉引导的音效生成方法存在的保真度低、时序对齐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对齐视觉特征映射的音效生成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时序约束的特征聚合窗口,将视频序列滑动整合为视觉特征集合;其次,构建时空匹配的跨模态视音频特... 针对目前视觉引导的音效生成方法存在的保真度低、时序对齐效果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对齐视觉特征映射的音效生成方法.首先,设计基于时序约束的特征聚合窗口,将视频序列滑动整合为视觉特征集合;其次,构建时空匹配的跨模态视音频特征映射网络,将视觉特征集合转换为多频段音频特征;最后,采用音频解码器将音频特征解码为梅尔频谱,再使用声码器将其转换为最终波形.在VAS数据集上进行定性与定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文中方法在语音质量感知评估、发声点平均偏移量以及人工评估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其中,发声点平均偏移量平均降低至0.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效生成 跨模态 自编码器 时序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so整脸形状回归的人脸配准算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律 丁守鸿 +1 位作者 谢志峰 马利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3-1319,共7页
人脸配准是人脸识别、美化和面部表情分析等人脸相关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应用通过人脸配准以精准定位人脸五官及面部轮廓特征点.在整脸形状回归的人脸配准框架基础上,使用Lasso回归来解决人脸配准问题,提出基于Lasso的整脸回归人脸... 人脸配准是人脸识别、美化和面部表情分析等人脸相关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应用通过人脸配准以精准定位人脸五官及面部轮廓特征点.在整脸形状回归的人脸配准框架基础上,使用Lasso回归来解决人脸配准问题,提出基于Lasso的整脸回归人脸配准算法.首先对人脸配准过程中的回归系数施加L1模惩罚,以在不牺牲效果的基础上减少模型大小;然后提出人脸变换比例调整方法,在回归过程中使用人脸变换比例对特征点位置进行调整,用于解决小规模样本条件下不同尺度样本相互干扰的问题.在相关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配准精确度高,可以达到实时的速度,且适用于不同姿态下的人脸配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配准 Lasso回归 形状回归 五官特征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审美与时空观的转换——读解当代艺术的一种方法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丹元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当代审美 时空观 当代艺术 方法论
全文增补中
基于深度条件扩散模型的零样本文本驱动虚拟人生成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吉 王森 +2 位作者 蒋智文 谢志峰 李梦甜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1226,共9页
虚拟人生成技术对于虚拟现实和影视制作等领域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虚拟人生成需要大量数据和制作成本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零样本文本驱动的三维虚拟人生成方法,包括条件人体生成和迭代纹理细化2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利用神... 虚拟人生成技术对于虚拟现实和影视制作等领域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虚拟人生成需要大量数据和制作成本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零样本文本驱动的三维虚拟人生成方法,包括条件人体生成和迭代纹理细化2个阶段。第一阶段,首先利用神经网络初始化三维人体的隐式表示,然后,使用一个基于文本提示的深度条件扩散模型来引导神经隐式场生成用户所需的虚拟人模型。第二阶段,利用扩散模型进行去噪还原,针对第一阶段人体模型提供的纹理先验进行高精度的纹理图推理更新,进而迭代细化虚拟人的纹理表示,生成最终结果。使用该方法,用户可以创建一个生动的具有任意文本描述的虚拟人,而无需使用任何参考照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给定的文本提示条件下生成具有真实感的高质量、生动的虚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虚拟人 零样本 文本驱动的生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派之“意”
15
作者 周文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3,共7页
本文从意派本体出发去探讨意派中的"意",认为意必须包含智性认识、感性思绪、体悟三层面,是与存在相关的反二元论的思维范式。文章简要探讨了意的不确定性、精神性与日常性等,与此同时,也打开了意派另一扇更富哲学性、立体性... 本文从意派本体出发去探讨意派中的"意",认为意必须包含智性认识、感性思绪、体悟三层面,是与存在相关的反二元论的思维范式。文章简要探讨了意的不确定性、精神性与日常性等,与此同时,也打开了意派另一扇更富哲学性、立体性与当代性的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派 反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