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2023年选举与“土耳其世纪”大战略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义
崔亚平
-
机构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60,158,共28页
-
基金
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土耳其2023选举前瞻及对策研究”(2022⁃N4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23年,在土耳其百年国庆之际,埃尔多安和正义与发展党经过两轮选举再次赢得胜利。在连续执政20年后,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号召开启“土耳其世纪”的伟大征程,这成为考察土耳其战略趋势的重要契机。土耳其的“大战略”讨论综合考量本国历史、地理、身份等多方面因素,致力于周边安全以及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关键地位。2023年大选后的外交政策重申了土耳其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埃尔多安的领导地位、战略自主、安全—外交联系、贸易外交、土耳其的国际地位等。在具体表现方面,土耳其国防工业的迅猛发展引人注目,其背后所反映的是土耳其在军事战略方面的自主和扩张需求。与此同时,土耳其从联合国文明联盟倡议的发起者到将文明话语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因素,也反映了其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的战略愿景。
-
关键词
埃尔多安
2023年选举
“土耳其世纪”
大战略
-
Keywords
Recep Tayyip Erdogan
2023 Elections
“Turkish Century”
Grand Strategy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土耳其“民族观念运动”与伊斯兰政党的发展
被引量:8
- 2
-
-
作者
郭长刚
-
机构
上海大学历史系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1,共19页
-
文摘
"民族观念运动"是一场主要由土耳其前总理纳杰梅丁·埃尔巴坎领导的,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的伊斯兰政党运动。伊斯兰政党的兴起除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原因外,还与国家主动的吸纳战略有重要关联。作为一场持续40年的伊斯兰政治运动,"民族观念运动"的发展、高潮、危机和持续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化与世俗化的关系、宗教与民主的关系以及宗教复兴的复杂原因。
-
关键词
民族观念运动
伊斯兰政党
吸纳战略
土耳其
-
Keywords
National Outlook Movement
Islamic Political Party
Inclusion-Coaptation Strategy
Turkey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土耳其对外关系中的宗教事务委员会
被引量:3
- 3
-
-
作者
辛思思
刘义
-
机构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82,157,共18页
-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从君士坦丁堡到伊斯坦布尔:一座帝都的变迁史”(2018ZCS005)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土耳其关系”(17PJC04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土耳其内政外交政策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17JZD036)等项目的资助。
-
文摘
土耳其正在成为伊斯兰国际政治中除伊朗和沙特外的第三股重要势力。而世俗主义改革的洗礼、与欧洲的紧密关系,使土耳其的伊斯兰教表现出与其他中东国家不同的特征。在后"9·11"和"阿拉伯之春"的背景下,伊斯兰教与世俗主义相协调的土耳其模式一度成为许多伊斯兰国家效仿的榜样。在正义与发展党长期执政下,土耳其的内政外交都呈现出明显的伊斯兰特色。土耳其"重返中东"的外交被解释为"新奥斯曼主义",这既包括其在叙利亚和利比亚战争中的扩张主义特征,也体现于伊斯兰主义在其内政外交中的回归。土耳其宗教事务委员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宗教—政治机构,管理包括海外宗教机构的设立、国外清真寺的修建、伊玛目的培训与派遣等事务。土耳其宗教事务委员会很大程度上承担了伊斯兰外交的功能。
-
关键词
伊斯兰外交
宗教事务委员会
正义与发展党
埃尔多安
-
Keywords
Islamic diplomacy
Diyanet
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AKP)
Recep Tayyip Erdoga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凯末尔时代土耳其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主义”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鑫均
-
机构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4-65,156,157,共24页
-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土耳其内政外交政策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17JZD03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囿于复杂的地缘格局和内部政治斗争,土耳其自建国伊始,"国家主义"就与"自由主义"发展哲学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独立。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二者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国家主义"理论开始在土耳其实现本土化,并借助"骨干运动"的动员具备了民意基础,最终成为凯末尔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工业发展、农业和社会改革以及财政收支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元化的经济发展哲学,一方面催生出土耳其实力庞大的国有企业,另一方面也探索出国家与市场相结合的特殊发展道路,主导了其后数十年土耳其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国家主义"在土耳其的沉浮及其影响,对于理解当前土耳其的发展道路与改革举措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关键词
土耳其
“国家主义”
“骨干运动”
经济建设
工业计划
-
Keywords
Turkey
"Statism"
"Kadro Movement"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Plan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塑造及其中国场景
被引量:6
- 5
-
-
作者
赵睿诗
-
机构
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
杭州市团校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0-154,160,共6页
-
基金
杭州市“社科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第二期‘专项课题’城市国际化视野中杭州与伊斯坦布尔比较研究”(2017RCZX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影响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要素极为复杂。但从政治系统运转的角度而言,政治意识形态、制度权威和治理绩效,构成了人们对一个政治系统认同与否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同时,现代国家政治认同的三个维度并非割裂关系,而是呈现相互支撑的关系,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需要从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权威、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成效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
关键词
现代国家
政治认同
中国场景
-
Keywords
modem countries
political identity
Chinese case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