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透明铁黄 被引量:8
1
作者 华彬 朱萍 +1 位作者 施利毅 唐述祥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5-137,168,共4页
本文介绍了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透明铁黄(α-FeOOH)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影响晶种质量及晶种氧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晶种制备过程控制温度为25℃,加入分散剂,静置熟化0.5h.氧化过程中控制pH值在8.5~9... 本文介绍了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制备透明铁黄(α-FeOOH)的实验方法,考察了影响晶种质量及晶种氧化过程的主要因素.晶种制备过程控制温度为25℃,加入分散剂,静置熟化0.5h.氧化过程中控制pH值在8.5~9.0,温度35℃.反应24h后,将溶液过滤洗涤,真空烘干后即获得铁黄产品.样品粒子呈纺锤状,长轴平均120nm,短轴平均45nm,粒子间无明显的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制备 钛白 副产物 铁黄 透明铁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的精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华彬 施利毅 +1 位作者 施卫 朱萍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本文采用还原、水解、絮凝法去除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中钛离子、杂质离子及悬浮物.研究发现在控制溶液pH3~6、水解温度70℃、水解反应时间0.5h和投加1mg/l混凝剂的条件下,精制后的硫酸亚铁溶液中Ti离子浓度C... 本文采用还原、水解、絮凝法去除生产钛白的副产物硫酸亚铁中钛离子、杂质离子及悬浮物.研究发现在控制溶液pH3~6、水解温度70℃、水解反应时间0.5h和投加1mg/l混凝剂的条件下,精制后的硫酸亚铁溶液中Ti离子浓度CTi<1×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水解 钛白 副产物 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液膜光极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为民 张国莹 +2 位作者 李斌 吴颖 漆德瑶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用金属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ETH1062)研制新型铜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液膜光极.光极的检测范围为10-5~10-10mol/L(pH=5.7).采用不同ETH1062含量测得铜离子与ETH1062的络合比为1∶2.铜... 用金属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ETH1062)研制新型铜离子选择性中性载体液膜光极.光极的检测范围为10-5~10-10mol/L(pH=5.7).采用不同ETH1062含量测得铜离子与ETH1062的络合比为1∶2.铜离子与氢离子的离子交换常数Kexch为0.0744.Cd2+,Zn2+,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 光极 中性载体 ISO 离子选择性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在液体碱式氯化铝制备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陆永生 邱慧琴 张光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96-700,共5页
在液体碱式氯化铝(BAC)制备过程中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利用其混凝性能,以除去产品中的悬浮颗粒,能达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非离子型N-PAM-1投加量为28.0ppm或阴离子型A-... 在液体碱式氯化铝(BAC)制备过程中投加聚丙烯酰胺(PAM),利用其混凝性能,以除去产品中的悬浮颗粒,能达到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当非离子型N-PAM-1投加量为28.0ppm或阴离子型A-PAM-1投加量为24.0ppm或两者共同投加(14.0+12.0=26.0ppm)的情况下,均有较好的混凝分离效果,产品中水不溶物的指标不超过0.02%,生产周期由原来的8d缩至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液体 碱式氯化铝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