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背景下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陈晓昕 《征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3,共11页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及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破解科技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性困境提供了全新契机。基于数字化背景,系统探讨了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信用评估体系优化、... 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区块链、人工智能及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为破解科技金融信用担保体系的结构性困境提供了全新契机。基于数字化背景,系统探讨了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的建设路径,重点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信用评估体系优化、风险分担机制智能化设计及多方协同模式构建中的核心作用。研究表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动态信用评估机制与人工智能驱动的风险分担模型,可实现信用信息的透明化和风险分担的智能化;数字人民币的高效流通则进一步提升了资金流转效率和担保精准性,从而有效缓解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研究不仅为传统信用担保模式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策制定者与科技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创新指导,对构建以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信用担保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信用担保 数字化技术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17,共5页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科技金融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通过梳理与整合相关领域的文献,构建数字技术、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理论逻辑框架,剖析当前科技金融面临的融资难点、供需双侧失衡及核心... 在全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科技金融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通过梳理与整合相关领域的文献,构建数字技术、科技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理论逻辑框架,剖析当前科技金融面临的融资难点、供需双侧失衡及核心制约因素等主要挑战,提出数字技术赋能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八条路径:一是以智能决策系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深化技术工具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三是建立基于数字技术的协同创新机制;四是构建多元化服务模式;五是构建科技金融数字生态系统;六是对区域科技资源进行优化与协同创新;七是强化产学研协同推动创新闭环;八是推动绿色科技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本文呼吁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与科技金融的融合,以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潜能,助力产业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机制研究——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驱动路径与政策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8,158,共12页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关键措施在于实现金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并建立生态闭环机制。在这一机制中,金融链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与风险分散,为创新链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支持;创新链通过技术研发...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关键措施在于实现金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效协同,并建立生态闭环机制。在这一机制中,金融链通过优化资金配置与风险分散,为创新链提供高质量的资源支持;创新链通过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链在结构优化与价值升级方面实现突破;而产业链的需求导向反作用于金融链和创新链,促进其功能的优化与强化,三者之间形成互动共生、协同赋能的闭环。在三链协同创新驱动模型理论框架下,应以金融链作为突破口,聚焦数字经济和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探索三链协同创新机制的路径设计与实施策略。金融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闭环机制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支持,具有明显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金融链 创新链 产业链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理论下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构建可持续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嘉雯 陆岷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31,共9页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挑战的加剧,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共生理论,探讨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如何共同促进可持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构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模式,揭示了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促进可持续新质生产... 随着全球环境和社会挑战的加剧,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基于共生理论,探讨金融、科技与产业创新如何共同促进可持续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构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模式,揭示了金融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促进可持续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和共生机制。研究表明,通过加强这三大领域的协调与融合,可以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双重目标,铸造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金融创新 科技创新 产业创新 可持续发展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理论框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75
5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并强调科技金融等五大领域的统筹发展。当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科技金融的角色亦日益凸显。文章深入探讨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经典理论梳...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战略目标,并强调科技金融等五大领域的统筹发展。当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科技金融的角色亦日益凸显。文章深入探讨科技金融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经典理论梳理和文献回顾,构建科技金融支撑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文章指出,尽管科技金融在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监管滞后等挑战。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原则,提出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激励、优化监管等对策,旨在推动科技金融生态优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经济结构优化 融资难题 监管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壹帆 孙嘉雯 陆岷峰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80,共11页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的生产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依赖于持续的资金投入,而科技金融为此提供了关键支持。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科技创新激发新的生产力。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科技创新依赖于持续的资金投入,而科技金融为此提供了关键支持。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均强调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论文分析了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现状与挑战,指出存在资金匹配不足和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加强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标准和重点,包括建立更有效的政策支持系统和改善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对接机制。研究进一步构建了我国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模式,并提出了提升融合度的具体路径,如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科技项目评估机制、提升科技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和风险管理能力等。这些措施将更好地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资金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论文的研究为理解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实践指导,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深度融合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思路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孟添 祝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73,共16页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依托是科创产业的协同发展,而科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通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科技金融的现状,分析制约长三角科技金融整合与协同的瓶颈性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探索长三角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协... 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依托是科创产业的协同发展,而科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通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科技金融的现状,分析制约长三角科技金融整合与协同的瓶颈性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探索长三角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的思路和路线图,并且探索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促进长三角城市群科技金融的融合发展与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长三角 协同创新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耐心资本:内在关联、发展困境与优化策略
8
作者 孟添 《社会科学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119,共9页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壮大耐心资本,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耐心资本作为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目标...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壮大耐心资本,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耐心资本作为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从科技创新与耐心资本的逻辑关系入手,通过文献综述和对相关指标、数据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耐心资本培育所面临的痛点。经济预期不佳、商业银行投贷联动受限及退出通道不畅等问题制约其发展,可通过强化科创企业治理、合理利用股权众筹及完善退出通道等策略加以解决,为耐心资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助力科技强国与金融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耐心资本 新质生产力 金融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对金融新质生产力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4,共11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力量,被视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化金融发展的核心。围绕数字金融与金融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金融如何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并优化其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推动金融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力量,被视为科技、绿色、普惠、养老及数字化金融发展的核心。围绕数字金融与金融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数字金融如何满足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并优化其发展方向。尽管数字金融对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因此,该研究旨在构建一个以数字金融为核心,能够促进金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系,包括完善的生态体制和高效的运作机制。通过对数字金融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金融新质生产力需求的考察,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和建议,旨在指导数字金融的优化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践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金融新质生产力 发展路径 策略建议 生态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产业金融的耦合机制及赋能新质生产力金融策略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陆岷峰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力和重要载体,金融服务是其发展的关键保障。耐心资本凭借自身的资本特性以及产业金融的服务功能,能够较好地契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金融要求。应构建耐心资本与产业金融的耦合协调机...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力和重要载体,金融服务是其发展的关键保障。耐心资本凭借自身的资本特性以及产业金融的服务功能,能够较好地契合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金融要求。应构建耐心资本与产业金融的耦合协调机制,结合系统化运行策略,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和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循环生态。要遵循市场规律,提升资本循环与金融活力;结合股债资本优势,强化企业管理赋能;发挥银行主体作用,统筹产业金融与风险防范;把握技术经济关系,增强产融协作有效性;推动金融改革,强化监管与创新生态匹配;搭建数字平台,推进耐心资本与产业金融技术融合。通过充分发挥“资本之道”与“金融之术”的作用,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为经济转型与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产业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的耦合路径及改革进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统性重构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岷峰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1,共11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普惠金融则是推动该目标落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及动态互动关系发现,普惠金融在赋能共同富裕进程中,面...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之一,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路径,普惠金融则是推动该目标落地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和普惠金融三者间的内在逻辑及动态互动关系发现,普惠金融在赋能共同富裕进程中,面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保障机制不完善及系统性改革滞后等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构建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的若干建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与供给模式;深化金融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普惠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国际金融合作。此举旨在弥补普惠金融发展的结构性短板,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富裕 普惠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协同演进:科技创新内生驱动下的产融互动机制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产融协同创新
12
作者 陆岷峰 刘思妤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共8页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构建以科技、金融与产业为核心的“三维协同演进”互动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依据内生增长理论、金融深化理论,提出“科技创新—金融适配—产业升级”的三螺旋协同演进模型,基于动态的视...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构建以科技、金融与产业为核心的“三维协同演进”互动机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依据内生增长理论、金融深化理论,提出“科技创新—金融适配—产业升级”的三螺旋协同演进模型,基于动态的视角来研究科技创新、金融工具及产业升级间的耦合与反馈机制。结果表明,技术突破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来重塑产业链条,金融工具借助风险分散功能促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而产业需求则通过市场反馈机制为技术迭代提供发展方向,但目前存在产融协同中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不均等现象,可能会影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认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须以数字化治理为基础,通过持续的制度和金融工具创新以及区域协同网络的建设,重塑全生命周期适配的产融协作机制,来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金融资源配置效能,最终实现战略性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既丰富了三螺旋协同理论的应用维度,又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注入了内生创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融互动机制 三螺旋协同演进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长三角一体化进阶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孟添 贺臻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之一,其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长三角一体化取得的显著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从政企联动制度、公共监管保障制度、区域间联动制度、公共制度、产权制度和要素配置制度六个方面提出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也为其他区域复制其成功经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一体化进程 新制度经济学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数字人民币的实践与挑战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孟添 陆岷峰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8,共8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供应链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工具,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随着全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供应链金融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创新的支付工具,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还解决了资金流转的复杂性和不透明性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目标,从新质生产力、数字人民币与供应链金融的内在逻辑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现状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探讨了数字人民币如何通过技术支持、支付效率提升及资金透明度增强等方面,推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发展。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技术、法律及市场接受度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数字人民币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供应链金融 数字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融合创新政策研究 被引量:42
15
作者 陆岷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9,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城乡融合发展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城乡融合发展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而且对经济结构、就业形态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引领社会向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当前,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融合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方面仍面临一定困难。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智慧农业和新质生产力的硬件支撑,发挥人才、技术、市场三维战略的协同作用,以产业支持和技术革新推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银行业务下沉背景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0
16
作者 欧阳文杰 陆岷峰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100,共12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多维数据的深度分析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下沉,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形成了明显冲击。农...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建设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多维数据的深度分析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业务下沉,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形成了明显冲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着多重市场竞争压力,包括规模扩张通道受阻、普惠贷款业务承压、资产质量趋于恶化、风险防控压力增大、调整适应能力受限等。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下,进一步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一是要以“外科手术式”改革推动合并重组,优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体制机制;二是联合打造农业产业化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构筑服务竞争新优势;三是扎紧、编细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加大业务下沉力度,向下开拓市场空间;四是处理好数字化转型“取”与“舍”的关系,把握农村数字金融服务的重点;五是优化农村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科技、社会信用体系和金融文化在农村的培育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高质量发展:属性特征、现实状况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2,共5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迁,传统短期收益导向的投资理念逐渐显露局限性,耐心资本更重视经济活动的长期收益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本形式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迁,传统短期收益导向的投资理念逐渐显露局限性,耐心资本更重视经济活动的长期收益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而被视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资本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耐心资本的属性特征、现实状况,并提出提升耐心资本的对策,旨在揭示耐心资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作用,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环境 短期收益 投资理念 长期收益 属性特征 政策制定者 高质量发展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011—2022年上市商业银行数据 被引量:8
18
作者 施志晖 周慧蕙 陆岷峰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4-74,共11页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2011—2022年我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程...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2011—2022年我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2)影响机制分析指出,银行规模在数字化转型程度与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异质性检验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强,地方性法人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最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和理论探讨,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商业银行创新转型:技术应用场景分析与未来发展路线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陆岷峰 高伦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4,共16页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强国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做强的重要手段,这就迫切需要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来提升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近期问市的DeepSeek作为数字科技中先进的应用模型之一,在商业银行的多个应用场景中...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金融强国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做强的重要手段,这就迫切需要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来提升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近期问市的DeepSeek作为数字科技中先进的应用模型之一,在商业银行的多个应用场景中具有高度的适配性,对于商业银行的多个业务单元均可以利用技术模型的优势,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经营成本、驱动业务增长,正在深刻改变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论文通过比较分析DeepSeek与当前国内外主流的大模型,发现无论是在应用成本还是在资源的适配性上,DeepSeek均已形成独特的个体竞争优势。当然,同其他任何一种数字科技应用一样,DeepSeek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数据安全等新挑战,所以论文针对这些挑战,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实际,提出了通过优化技术架构等措施来积极应对。论文还指出DeepSeek在未来的数字人民币以及绿色金融等新的应用领域仍然有很大的融合空间。总之,DeepSeek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改变我国金融业目前的生态结构,还可以在全球的数字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形成创新型样本,实现新一轮数字科技与金融业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商业银行 大模型 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 技术赋能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政府引导基金“耐心度”培育:评价体系与利益平衡 被引量:37
20
作者 张壹帆 陆岷峰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4,共12页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耐心资本规模,从理论范畴与现实表现看,私募股权基金相对符合耐心资本标准。然而,当前政府母子基金间机制待完善。若要激励私募股权子基金成长为尊重创新周期的耐心资本,政府引导基金必须提高“耐心度”,...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耐心资本规模,从理论范畴与现实表现看,私募股权基金相对符合耐心资本标准。然而,当前政府母子基金间机制待完善。若要激励私募股权子基金成长为尊重创新周期的耐心资本,政府引导基金必须提高“耐心度”,建构对子基金的容错免责与绩效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运用目标导向理论,设计“耐心度”评价体系调查问卷,根据线下、线上大样本调查数据,构建政府引导基金“耐心度”评价体系,对1000家地方政府引导基金打分排名,并检验政府引导基金“耐心度”与区域子基金数量、投早中期项目数量以及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充足的财政收入支撑了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量与“耐心度”,提升了区域股权融资量与科创质量,而更多的优质高新技术企业又进一步激励政府引导基金提高出资量与“耐心度”,以此形成正向循环。此外,本文从合伙关系与合规体系的法治角度,推演了管理人尽职合规责任豁免原则,并建议政府引导基金将“耐心度”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平等对待不同资金来源的私募子基金,助力子基金、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度 政府引导基金 “耐心度”评价体系 尽职合规 责任豁免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