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敏 傅懿瑾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97,共15页
技术作为一个主要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概念,往往同机器大生产、市场竞争和工具理性相提并论。后技术时代则与后工业社会、创新驱动和交往理性相适应,其展示空间在网络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体现为人性化沟通的体验情境;... 技术作为一个主要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概念,往往同机器大生产、市场竞争和工具理性相提并论。后技术时代则与后工业社会、创新驱动和交往理性相适应,其展示空间在网络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体现为人性化沟通的体验情境;其艺术风格追求回归人性,回归传统,回归自然。本文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文本阐释,运用古典趣味、现代风格和后现代追求等概念,对其展示艺术的演变做历史的美学的描述;对其游戏体验、亲近自然和民族特色等价值追求,通过亲和、质朴与个性走向全方位沟通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具体探讨,初步明确了后现代展示艺术个性化参与的虚拟艺术这一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技术时代 展示艺术 设计艺术 世博会展示空间 艺术创新 文化建设 美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上海展示到上海创意——“后世博”时代上海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被引量:2
2
作者 聂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56,66,共8页
上海凭借2010年世博会赢得了巨大的"眼球效应",上海的影视文化产业在本届展会承担了大型活动"秀场"的宣传与展示功能,但尚未提炼出新的内容创意与产业主体。第41届世博会对上海影视产业文化发展是一次机遇,也是一... 上海凭借2010年世博会赢得了巨大的"眼球效应",上海的影视文化产业在本届展会承担了大型活动"秀场"的宣传与展示功能,但尚未提炼出新的内容创意与产业主体。第41届世博会对上海影视产业文化发展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所谓机遇,上海影视产业界得以充分了解掌握世界影视技术的动向与前景;所谓挑战,我们也充分感受到上海影视文化产业在内容建设方面同世界、亚洲高水平的差距。上海应当以此次世博会为契机,在亚洲范围内致力锻造影视文化创意之都,打造内容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展示 设计 创意 后世博 影视文化产业 转型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废墟”描述及其文本背后的思考——以贾樟柯《三峡好人》、《东》和刘小东《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金丹元 杨国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7-83,共7页
在以"废墟"为描述对象的艺术作品中,既有对颓废与伤感的实体性存在的"废墟"进行展示,又有借"废墟"现象来折射社会变革中人的生存状态的。但对"废墟"描述的艺术思考其实更耐人寻味。伴随着三峡... 在以"废墟"为描述对象的艺术作品中,既有对颓废与伤感的实体性存在的"废墟"进行展示,又有借"废墟"现象来折射社会变革中人的生存状态的。但对"废墟"描述的艺术思考其实更耐人寻味。伴随着三峡工程的如期建设,三峡"废墟"引起艺术家们对过往的追思以及对历史的寻问,对三峡"废墟"的表现也构造了一种"对话":与自己的对话或者与社会的对话。三峡"废墟"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对"精神废墟"的重建,对精神故乡的寻找。抑或也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中对三峡"废墟"的表现,也属于现实主义创作的一种方法和一个侧面。然而,对在"城建"中出现的新的因人为破坏所形成的"废墟",包括仿古造假的所谓"艺术性开发"等等,理当应予以毫不妥协地尖锐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艺术作品 三峡题裁 废墟 当代艺术精神 审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囧象”及前提性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金丹元 宋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6,229,共8页
今天我们提出要重构当下艺术学理论,但事实上却无法回避客观上存在着的种种"囧象",例如是重构艺术学理论还是门类艺术理论?是文艺学、文艺美学还是艺术学?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话语体系究竟应如何定位?等等,为此要... 今天我们提出要重构当下艺术学理论,但事实上却无法回避客观上存在着的种种"囧象",例如是重构艺术学理论还是门类艺术理论?是文艺学、文艺美学还是艺术学?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范式、话语体系究竟应如何定位?等等,为此要找出它的历史成因,更应承认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自身所存在的困惑和条理性的缺乏。笔者认为重构是有前提的,倘若在学术环境、研究方法、创新理论等诸多层面都缺乏真正的改观,则重构、建构都无从谈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下中国 艺术学理论 囧象 前提性 学科建设 前提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上海影像中出现的多重“现代性”及其成因——兼论对上海想象真实性的塑造 被引量:4
5
作者 金丹元 张书端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8,共6页
当下以现代上海为题材的电影中,上海呈现出几种迥异的面貌:在《夜.上海》、《米尼》和《大灌篮》等影片中,上海是一座时尚、浪漫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苏州河》、《目的地,上海》等影片中,上海则被描述为一片精神荒原、废墟之地;而在外国... 当下以现代上海为题材的电影中,上海呈现出几种迥异的面貌:在《夜.上海》、《米尼》和《大灌篮》等影片中,上海是一座时尚、浪漫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苏州河》、《目的地,上海》等影片中,上海则被描述为一片精神荒原、废墟之地;而在外国导演拍摄的《海上梦境》、《上海红美丽》等影片中,上海明显成为外国人眼中的变化中国的缩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海现代性转型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和矛盾性,另一方面则是这类电影的创作者们并没有站在一个理性、客观的立场来观察和描述上海。一个较为真实的上海形象在电影中的塑造,需要一大批具有良好艺术造诣,并且对上海有整体性了解的电影工作者们的不懈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上海影像 现代性悖论 上海形象 文化特征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反射的超大屏幕触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田丰 夏雪 +1 位作者 田晶 张文俊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81,共6页
通过介绍基于光反射的大屏幕定位方法,解释了视觉触控的实现原理,搭建了大屏幕触控系统。针对大尺寸超大屏幕的应用和平板显示屏幕的大型化趋势,研究了超大屏幕触控的小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位置选行方法、背景跟随方法和屏幕抗重压方法。... 通过介绍基于光反射的大屏幕定位方法,解释了视觉触控的实现原理,搭建了大屏幕触控系统。针对大尺寸超大屏幕的应用和平板显示屏幕的大型化趋势,研究了超大屏幕触控的小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位置选行方法、背景跟随方法和屏幕抗重压方法。实验证明,在不需要佩戴任何标记和传感器的条件下,基于光反射的超大屏幕触控系统能够在100英寸(1英寸=2.54 cm)的大屏幕上全屏绘图且不产生断笔与跳笔等现象,触控系统的设计也为大尺度真三维人机交互奠定了实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控检测 重压鬼点 断笔 跳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的功能与艺术的观念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少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0-184,79,共6页
随着博物馆的诞生及其功能的变化,艺术的含义及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艺术展示空间功能出现"位移",艺术作品被剥离"上下文"而"集装箱式"呈现,对艺术品重新组合与排列,并不断建构与改变着城市景观,这种现... 随着博物馆的诞生及其功能的变化,艺术的含义及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艺术展示空间功能出现"位移",艺术作品被剥离"上下文"而"集装箱式"呈现,对艺术品重新组合与排列,并不断建构与改变着城市景观,这种现象必然带来人们对艺术作品接受与观赏方式的变化,观众与日常生活空间疏离,常常以对转换媒介形式的观看代替对实物的接受,可重复性反复观看与比较,观众被博物馆叙事逻辑所支配。所有这一切,都在不断重构着时代的文化版图与博物馆自身的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博物馆 公共艺术 艺术功能 会展 设计 视觉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视产业中的集聚经济——从好莱坞到横店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蓓 蒋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69-,共1页
本文介绍了集聚经济理论及优势,并用该理论分析影视产业中影响最大、最成功的美国“好莱坞”经济。从而得出产业集聚这种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同样适用于影视产业的发展。进而分析了中国第一家影视产业实验区选择横店的优势。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好莱坞 横店 影视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金丹元 周开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5-91,43,共7页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新科技与新文明的精彩实录,也是集新思想、新理念、新创造之所长的全球性展示会。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每一届世博会都为世界呈现着创新的精彩。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新科技与新文明的精彩实录,也是集新思想、新理念、新创造之所长的全球性展示会。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每一届世博会都为世界呈现着创新的精彩。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参加海外注册世博会,无论是设计理念、建筑用材还是展陈设计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形同金色麦浪的中国馆,用艺术化的设计语言、先进的科技手段,诠释了中国人对农业、粮食、饮食、自然的独特见解,同时也为今后举办各种艺术博览会及艺术设计理念带来了不少新的启示和延伸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创意 艺术设计 世博会 中国馆 艺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所见即所得视觉特效影视拍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凌晨 张文俊 丁友东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4,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特效影视拍摄系统,称为ARFMS,其通过自然交互控制CG角色完成动作设计,应用DR-marker实现稳定无缝的注册,最终达到现场拍摄所见即所得的目的。实验证实,ARFMS能够实现实时、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方式,为非专业用户提... 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特效影视拍摄系统,称为ARFMS,其通过自然交互控制CG角色完成动作设计,应用DR-marker实现稳定无缝的注册,最终达到现场拍摄所见即所得的目的。实验证实,ARFMS能够实现实时、所见即所得的拍摄方式,为非专业用户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视觉特效拍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拍摄 增强现实 削弱现实 交互 注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第六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晓红 汪博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2010年9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学学会年会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共收到近百篇论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出席... 2010年9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艺术学学会年会在上海大学顺利召开。会议共收到近百篇论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借势2010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提出“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院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美好 城市 上海大学 2010年 上海世博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的发明看其艺术与产业属性——以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少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5,共5页
关于电影的艺术与产业特质,以及它到底是一门审美化的新兴艺术,还是商业化的产业运作,学界向来争议颇大。通过对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发明电影之初所采取的运作策略、技术创新、市场操作与文化观念的比较,可进一步探讨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产... 关于电影的艺术与产业特质,以及它到底是一门审美化的新兴艺术,还是商业化的产业运作,学界向来争议颇大。通过对卢米埃尔与爱迪生发明电影之初所采取的运作策略、技术创新、市场操作与文化观念的比较,可进一步探讨电影的艺术特点及其产业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纪录片 纪实影片 卢米埃尔 爱迪生 艺术性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戏曲电视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不同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晓红 陈莉 《福建艺术》 2009年第5期61-63,共3页
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剧艺术形态之下的一种新的艺术类型。它不应只是借助电视的技术手段对戏曲舞台艺术作记录和传播,而应该是电视艺术系统之内的一种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那么,戏曲电视剧中的表演艺术就应该是在遵从电视表演艺术的规律... 戏曲电视剧是电视剧艺术形态之下的一种新的艺术类型。它不应只是借助电视的技术手段对戏曲舞台艺术作记录和传播,而应该是电视艺术系统之内的一种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那么,戏曲电视剧中的表演艺术就应该是在遵从电视表演艺术的规律之上,摒弃或改造戏曲舞台上的一些传统表演方式。从而形成戏曲电视剧特有的表演艺术特点。同为表演艺术,电视表演与舞台表演虽然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表演艺术 戏曲电视剧 戏曲舞台艺术 艺术类型 艺术形态 艺术形式 电视艺术 表演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动画艺术的运动美学 被引量:7
14
作者 罗业云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0-21,共2页
动画艺术既具有美术绘画的造型性 ,又具有电影电视的运动性 ,然而长期以来 ,这种运动性并未被动画界所重视 ,本文正是从动画艺术的运动表现与美术绘画、电影电视的不同之处 ,来论述动画艺术中独特的运动美。
关键词 动画艺术 造型性 运动性 夸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型试错与艺术“夹带”:试论新生代导演创作转型之困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77,53,共6页
伴随中国电影市场化迅速加深,作为中小成本国产商业电影市场最具品牌价值的创作群体,新生代导演在新世纪十年之后面临类型片探索与艺术片情结的双重考量。本文针对四位新生代导演较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展开分析,讨论其商业化尝试与市场定... 伴随中国电影市场化迅速加深,作为中小成本国产商业电影市场最具品牌价值的创作群体,新生代导演在新世纪十年之后面临类型片探索与艺术片情结的双重考量。本文针对四位新生代导演较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展开分析,讨论其商业化尝试与市场定位的成败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艺术作品 新生代 类型化 电影创作 艺术片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中华面具艺术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蓝凡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33-41,共9页
面具的艺术性存在于静态的面具造型和动态的面具表演之中,是具体的人类行为中的造型性表达。中华面具艺术的艺术性,也就存在于这种独有的神秘性——"天人合一"的叙事之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中华面具艺术的独特神秘性,也就... 面具的艺术性存在于静态的面具造型和动态的面具表演之中,是具体的人类行为中的造型性表达。中华面具艺术的艺术性,也就存在于这种独有的神秘性——"天人合一"的叙事之中。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中华面具艺术的独特神秘性,也就是独特的"天人合一"性。中国人在艺术创作上的写意原则,是形成中华面具艺术特殊性格的最基本原因,它建筑在自身独有的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的哲学观念上的——"天人合一"的哲性想象上。中华面具艺术的造型-表演性,背后隐藏的生活逻辑是一种礼仪的生活逻辑,中华面具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面具 天人合一 写意原则 礼仪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56
17
作者 张高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7期113-114,共2页
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电影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它也不同于商业化的广告与音乐电视(MV),可以说,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尽管微电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依然有自... 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电影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它也不同于商业化的广告与音乐电视(MV),可以说,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尽管微电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依然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时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在电影院的院线生存。微电影的这种艺术形式注定了要与广告联姻,但是假如整部电影都成为广告的附庸,那么微电影也将失去思考的力量与社会关注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微电影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投入到新媒体的竞争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电影理论家的指导,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院 叙事艺术 互联网技术 电影工作者 DV作品 音乐电视 影视叙事 艺术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艺术素质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少雄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5期56-59,共4页
艺术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可以说艺术教育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成败与专业教育的质量,并与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建、社会体制的长久竞争... 艺术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教育不仅被赋予了特殊的内涵与外延,同时也可以说艺术教育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成败与专业教育的质量,并与学生个人身心的发展、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建、社会体制的长久竞争力密切相关。在此大视野下,作为实施艺术教育第一线的艺术教师的素养,就成为了当代艺术教育能否顺利进行与质量能否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素质 教师素养 审美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法规的哲学与逻辑 被引量:1
19
作者 蓝凡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
艺术法规哲学的复杂性,是艺术的复杂性与法的复杂性的双重叠加的结果。艺术法规的哲学基础,是自由与限制的矛盾、美学与市场的矛盾和无序与有序的矛盾。这种艺术行为的特殊性,也带来了艺术法规的特殊性——特殊的复杂性。正是由于艺术... 艺术法规哲学的复杂性,是艺术的复杂性与法的复杂性的双重叠加的结果。艺术法规的哲学基础,是自由与限制的矛盾、美学与市场的矛盾和无序与有序的矛盾。这种艺术行为的特殊性,也带来了艺术法规的特殊性——特殊的复杂性。正是由于艺术法规在哲学上的这种逻辑属性,决定了其内在的对立矛盾是平衡性的,而非调和性的。艺术法规的生成与展开,是生产、流通和消费,与自由与限制、美学与市场和无序与有序的矛盾的叠加合成的结果,它最终导致了艺术法规特殊性的矛盾解决。艺术法规的哲学就是艺术的存在哲学,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把根治艺术"人治"管理的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法规 哲学基础 矛盾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明杰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新媒体艺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依据最新的科技来展示自己的特色。新媒体艺术作品不仅具有屏幕化、互动化的特点,令人可观、可感,而且操作方式趋向简单化,呈现方式趋向多维化,使人可行、可居。
关键词 新媒体 媒体 艺术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