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 |
张敏
傅懿瑾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2
|
从上海展示到上海创意——“后世博”时代上海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
聂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废墟”描述及其文本背后的思考——以贾樟柯《三峡好人》、《东》和刘小东《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为例 |
金丹元
杨国柱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重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囧象”及前提性思考 |
金丹元
宋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5
|
当下上海影像中出现的多重“现代性”及其成因——兼论对上海想象真实性的塑造 |
金丹元
张书端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6
|
基于光反射的超大屏幕触控技术研究 |
田丰
夏雪
田晶
张文俊
|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7
|
博物馆的功能与艺术的观念 |
林少雄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8
|
影视产业中的集聚经济——从好莱坞到横店 |
李晓蓓
蒋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9
|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
金丹元
周开娅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0
|
一种所见即所得视觉特效影视拍摄方法 |
凌晨
张文俊
丁友东
|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第六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赵晓红
汪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从电影的发明看其艺术与产业属性——以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为例 |
林少雄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3
|
论戏曲电视剧表演艺术与戏曲舞台表演艺术的不同 |
赵晓红
陈莉
|
《福建艺术》
|
2009 |
4
|
|
14
|
论动画艺术的运动美学 |
罗业云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4 |
7
|
|
15
|
类型试错与艺术“夹带”:试论新生代导演创作转型之困 |
聂伟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6
|
天人合一:中华面具艺术的哲学阐释 |
蓝凡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2
|
|
17
|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
张高伟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56
|
|
18
|
当代艺术素质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 |
林少雄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7 |
6
|
|
19
|
艺术法规的哲学与逻辑 |
蓝凡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15 |
1
|
|
20
|
新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
赵明杰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