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的生长与剥落特性 被引量:81
1
作者 黄兴德 周新雅 +1 位作者 游喆 赵泓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02-608,共7页
阐述了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的晶粒特点,重点分析了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蒸汽氧化皮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成和脱落现律.指出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应进一步研究各种运行条件对氧化皮程度、结构形态和剥落时... 阐述了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的晶粒特点,重点分析了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蒸汽氧化皮的结构特征及其生成和脱落现律.指出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应进一步研究各种运行条件对氧化皮程度、结构形态和剥落时机的影响,以便从机组的运行方式、检修策略和控制理念等各方面来预测和防止氧化皮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锅炉 高温受热面 钢管 蒸汽氧化皮 生长与剥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锅炉给水疏水系统流动加速腐蚀特征和风险辨识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兴德 游喆 +3 位作者 赵泓 王国蓉 顾庆华 祝青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2,共6页
结合水(汽)与炉管接触反应界面的氧化层(膜)的物质输送模型和流动加速腐蚀(FAC)研究理论,确定FAC是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暴露的众多共性化学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对超(超)临界机组FAC特征的识别、预警和有效抑制,有助于提高超临界机组... 结合水(汽)与炉管接触反应界面的氧化层(膜)的物质输送模型和流动加速腐蚀(FAC)研究理论,确定FAC是超(超)临界机组运行中暴露的众多共性化学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对超(超)临界机组FAC特征的识别、预警和有效抑制,有助于提高超临界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采用给水全挥发性处理的超(超)临界机组,要加强对FAC现象及特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机组 FAC 给水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氧化皮微观结构和剥落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兴德 许琨 +2 位作者 杨心刚 游喆 赵泓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72,共5页
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包含了平面晶粒形貌和剖面分层结构等多维信息。氧化皮剥落敏感性与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运行工况(运行时间、温度和方式)和化学工况下氧化皮微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氧化皮的平面晶粒形貌特征... 氧化皮的微观结构包含了平面晶粒形貌和剖面分层结构等多维信息。氧化皮剥落敏感性与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多种材料、运行工况(运行时间、温度和方式)和化学工况下氧化皮微区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氧化皮的平面晶粒形貌特征可以提炼出晶粒类型和大小、柱状和切面特性等特征描述晶粒的镶嵌性能,剖面分层结构特征可以通过厚度、分层程度、空洞含量等加以表征。两个维度信息的结合,可以综合判断氧化皮状态、生长阶段和剥落敏感性,为预测、预防氧化皮危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高温受热面 蒸汽氧化皮 显微结构 剥落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及AGC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姚峻 高磊 +2 位作者 陈维和 李慧棣 杨鉴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65,共4页
针对外高桥二厂国内首台超临界900MW机组蓄热能力小、全程滑压运行等特点,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协调控制系统(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策略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诸如加快变负荷时给水的响应;变负荷时暂时改变主汽压力设定... 针对外高桥二厂国内首台超临界900MW机组蓄热能力小、全程滑压运行等特点,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协调控制系统(CCS)和自动发电控制(AGC)策略进行了改进和完善,诸如加快变负荷时给水的响应;变负荷时暂时改变主汽压力设定值,以利用锅炉蓄热;燃料、给水超调采用智能判断等,更好地保证了锅炉与汽轮机之间及锅炉燃料与给水之间的协调动作。现场的实际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协调控制系统不仅使机组运行更加稳定,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负荷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0MW机组 超临界机组 对象特性 控制策略 协调控制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W超临界锅炉机组节能方略初探
5
作者 李道林 徐洪海 +2 位作者 虞美萍 戴岳 林英红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2-508,共7页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900 MW超临界锅炉机组投产以来的运行情况,对再热器汽温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再热器汽温的几种调节方法及效果,探讨了煤混烧时磨煤机的运行方式、电耗及对再热汽温的影响,还对吹灰...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900 MW超临界锅炉机组投产以来的运行情况,对再热器汽温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再热器汽温的几种调节方法及效果,探讨了煤混烧时磨煤机的运行方式、电耗及对再热汽温的影响,还对吹灰系统应用优化专家系统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论证.结论是:再热汽温可以通过喷燃器、改变磨煤机运行方式和燃料品种以及控制前级受热面的清洁度等来调节;锅炉节能要综合机组热耗、厂用电耗等进行评估,制粉系统及吹灰系统的优化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锅炉机组 节能 再热汽温 吹灰优化 磨煤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W超临界汽轮机的控制策略
6
作者 黄伟 郭平 吕麒明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分析了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900 MW超临界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功能、构成及组态,探讨了900 MW超临界汽轮机自动顺序启停、步进控制的设计原理和特点。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汽轮机 控制策略 设计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煤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及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徐迪 王波 +1 位作者 袁益超 钟海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43,55,共5页
目前,我国许多电厂都主动或被动地燃用混煤,合理使用混煤能够节约煤炭资源,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Q500型热重分析仪对神木煤、印尼煤、大同煤及其混煤在空气气氛下的失重过程进行了测... 目前,我国许多电厂都主动或被动地燃用混煤,合理使用混煤能够节约煤炭资源,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采用Q500型热重分析仪对神木煤、印尼煤、大同煤及其混煤在空气气氛下的失重过程进行了测定,计算了燃烧特性评价指数,并利用Coats-Redfern法对失重曲线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频率因子、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着火特性接近的神木煤和大同煤混合时,混煤的着火特性偏向于掺混比例较大的煤种;神木煤与着火特性较好的印尼煤混合时,印尼煤掺混比例的增加能显著改善混煤的着火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煤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W超临界机组FCB试验 被引量:56
8
作者 冯伟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7,共4页
阐述机组快速甩负荷(FCB)的现实意义,介绍外高桥2×900MW超临界机组的基本配置,分析机组采用全容量高压旁路系统,停机不停炉、停发电机不停汽轮机等单向连锁保护及特殊的厂用电切换方式,使机组具备了实现FCB功能的有利条件。同时还... 阐述机组快速甩负荷(FCB)的现实意义,介绍外高桥2×900MW超临界机组的基本配置,分析机组采用全容量高压旁路系统,停机不停炉、停发电机不停汽轮机等单向连锁保护及特殊的厂用电切换方式,使机组具备了实现FCB功能的有利条件。同时还分析了低压旁路容量偏小、FCB过程中工质不平衡、汽动给水泵汽源需快速切换、控制系统不完善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介绍全真实运行工况的50%、70%及100%负荷的FCB试验情况,试验的成功,证实了火电大机组实现FCB功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超临界参数 FCB 孤岛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含充换储一体站的配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26
9
作者 袁洪涛 韦钢 +2 位作者 张贺 罗志刚 胡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7-197,共11页
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站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快充用户行驶行为特点、城市道路速度-流量实用模型分别建立快充站和换电站模型,并结合梯级储能集成为一体站模型。在含有风机、光伏、微型燃气轮机和一体站接入... 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站与主动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快充用户行驶行为特点、城市道路速度-流量实用模型分别建立快充站和换电站模型,并结合梯级储能集成为一体站模型。在含有风机、光伏、微型燃气轮机和一体站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中建立优化调度模型,并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求解。使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实现对配电网日前调度、日内滚动调度和实时反馈校正,减少了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预测误差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以某市公交线路实际道路情况为例,验证了所提出的优化调度策略具有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需求、抑制功率波动并降低配电网运行维护费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换储一体站 速度-流量模型 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 模型预测控制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充换储一体站的主动配电网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28
10
作者 袁洪涛 韦钢 +3 位作者 张贺 朱兰 胡珏 罗志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53-2467,共15页
该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站与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多面体不确定集合分别描述电动汽车快充站、风机和光伏模型。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计及网络拓扑结构的交通流量模型,利用电动公交车发车时刻表和... 该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站与主动配电网的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基于多面体不确定集合分别描述电动汽车快充站、风机和光伏模型。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计及网络拓扑结构的交通流量模型,利用电动公交车发车时刻表和线路安排,结合速度-流量实用模型建立电动汽车换电站模型。在风机、光伏、微型燃气轮机和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站接入的主动配电网中,建立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并将其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模型,采用分层列和约束生成算法对其进行求解。以某地区实际道路情况为例,并结合改进的PG&E69节点系统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换储一体站 多面体不确定集 速度-流量模型 混合整数二阶锥 两阶段鲁棒优化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W级机组凝结水泵变频运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俞震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6,共4页
为解决凝结水泵通过凝汽器调节门开度来控制凝汽器水位而造成的节流损失问题,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厂将凝结水泵改造为"一用一备"控制方式的变频运行。介绍了凝结水泵改造为变频调速后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变频运行中对凝汽器水位... 为解决凝结水泵通过凝汽器调节门开度来控制凝汽器水位而造成的节流损失问题,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厂将凝结水泵改造为"一用一备"控制方式的变频运行。介绍了凝结水泵改造为变频调速后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变频运行中对凝汽器水位的自动控制、2台凝结水泵的连锁保护等问题的控制逻辑策略,并通过对凝结水泵变频运行前后的系统性能比较计算证明了GW级机组凝结水泵采用变频运行对降低能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小维护量,改善机组运行经济性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W级机组 凝结水泵 变频调速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0MW机组中压厂用电系统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俞震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108,83,共6页
在分析了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压厂用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拟定了优化方案、实施步骤和优化后的效果。中压厂用电系统结构优化后,总功率为2 000 kW的电动机负荷转移到3 kV厂用电母线上,总容量为32 000 kVA的厂用变压器设备... 在分析了上海外高桥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压厂用电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拟定了优化方案、实施步骤和优化后的效果。中压厂用电系统结构优化后,总功率为2 000 kW的电动机负荷转移到3 kV厂用电母线上,总容量为32 000 kVA的厂用变压器设备转移到10 kV厂用电母线上,总容量为25 200 kVA的厂用变压器设备分别组成2个10kV辅助段,正常运行时由厂高压变压器提供电源。优化保留了原设计的优点,大幅降低了外购电量,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0 MW机组 中压 厂用电系统 母线 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酸露点检测的烟气余热回收工程改造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建跃 张锡奇 曹绛敏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5-59,共5页
对某一个确定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深度取决于烟气降温后的排烟温度,该温度受制于烟气的酸露点温度。鉴于烟气酸露点温度计算数值的不确定性,提出应该用类似受热面工况下的实测结露温度作为判断烟气降温幅度或者烟气换热器运行控制的依... 对某一个确定的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深度取决于烟气降温后的排烟温度,该温度受制于烟气的酸露点温度。鉴于烟气酸露点温度计算数值的不确定性,提出应该用类似受热面工况下的实测结露温度作为判断烟气降温幅度或者烟气换热器运行控制的依据,并结合工程改造予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酸露点温度 烟气余热回收 烟气低温腐蚀 露点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用于斜向三叉烟道流量分配及流场均衡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建跃 张锡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8,65,共6页
大型电站锅炉尾部烟道均为分叉结构,分叉烟道的流场状况与布置其后的烟气换热器换热效率密切相关,在改造工程中烟道布置不能满足设计规程要求的情况下,如何使新增的烟气换热器达到设计指标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CFD数值计算,结合工程... 大型电站锅炉尾部烟道均为分叉结构,分叉烟道的流场状况与布置其后的烟气换热器换热效率密切相关,在改造工程中烟道布置不能满足设计规程要求的情况下,如何使新增的烟气换热器达到设计指标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利用CFD数值计算,结合工程实例对斜向三叉烟道的流场优化进行了探索,并得到实际运行数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流量 流场分布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