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语料库的新加坡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闫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44,共18页
本文借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型,以China一词的搭配和索引行分析为切入点,对新加坡外交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考察,并剖析了这种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研究发现,新加坡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主要表现为:在政治... 本文借助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模型,以China一词的搭配和索引行分析为切入点,对新加坡外交话语的语言特征及其所建构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考察,并剖析了这种建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动因。研究发现,新加坡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主要表现为:在政治层面,中国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和区域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经济层面,中国是蓬勃发展、市场广阔、经商环境良好的经济强国,是与新加坡密切合作的友好伙伴;在国家精神层面,当面临发展挑战时,中国富有进取精神,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新加坡的外交策略、利益诉求以及东方价值观对其外交话语中的中国形象建构产生了影响。本研究揭示了话语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作用,希望可以为中国形象的对外传播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话语 批评话语分析 三维分析模型 语料库 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对比——基于语料库的情感分析与主题建模 被引量:5
2
作者 闫潼 胡开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本研究聚焦外交事件中的国家身份构建,借助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对比分析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中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媒体报道呈现强烈的积极情感,聚焦外交作用、外交理念、国际角色、经贸交流、政治... 本研究聚焦外交事件中的国家身份构建,借助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对比分析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中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媒体报道呈现强烈的积极情感,聚焦外交作用、外交理念、国际角色、经贸交流、政治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塑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贡献者、外交纷争的协调者、积极务实的行动者、值得信赖的大国等身份;美方媒体报道的积极情感强度弱于中方,重点聚焦经济利益、外交影响、国际纷争等主题,在以肯定态度认可中国经济强国、外交大国身份的同时,捏造中国利益驱动的生意人身份。此外,国家利益冲突、外交理念差异与媒体价值差异是影响双方对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重要动因。本研究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国家身份进行深度剖析,以期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厘清外交事件背后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构建 沙伊复交 媒体话语 情感分析 主题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新闻话语情感策略对比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尚文博 胡开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方法,借助修改后的评价系统情感分析框架,对中美媒体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的情感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媒体运用积极的情感资源构建中国人的感受群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庆过程中的喜悦自...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方法,借助修改后的评价系统情感分析框架,对中美媒体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的情感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媒体运用积极的情感资源构建中国人的感受群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庆过程中的喜悦自豪,以及外国政要对合作共赢、密切外交关系的祝愿。这种情感策略建构了中国的国家认同、国际认同以及中华民族认同。而美国媒体将国庆刻画为社会精英的党派狂欢和个人崇拜,还把铭刻的积极情感也引发为消极的判断评价,通过消极评价破坏中国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美媒对中方新闻人物进行模糊化,隐藏消息来源,谈论中国的内政,其背后体现的是美国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本研究为新闻话语中的情感研究提供了一个语义分析框架,用于探索媒体如何利用情感塑造国家形象、建构民族认同和表明身份立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媒体 情感策略 评价系统 新闻话语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议题与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开宝 田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7,101,共16页
本文在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缘起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开展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拓展并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翻译共性、翻译规范、翻... 本文在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缘起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开展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拓展并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翻译共性、翻译规范、翻译单位和翻译策略与方法等研究。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不仅能够克服目前语料库翻译学过于依赖单语或双语语料库的局限,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而且可以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推进普通翻译学的构建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学 翻译研究 议题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疫情网课期间和课程恢复后在线英语学习的交际意愿对比研究
5
作者 陈毅萍 张震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受全球COVID-19疫情的影响,在线学习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针对西南地区某双一流高校96名大学生在疫情网课期间和课程恢复后的两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感受进行了历时调查,依据以往研究中提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型,研究了他... 受全球COVID-19疫情的影响,在线学习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针对西南地区某双一流高校96名大学生在疫情网课期间和课程恢复后的两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感受进行了历时调查,依据以往研究中提出的二语交际意愿模型,研究了他们在两个不同学习情景下同一门英语课程的交际意愿情况,并探究了融入性动机对中国大学生的交际意愿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学生在疫情网课期间与课程恢复后的交际意愿水平差异较大;在线学习中的融入性动机在疫情网课期间和课程恢复后都对大学生的交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学生态度在两个时期里并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最后,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在线英语教学的启示,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意愿 融入性动机 在线英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美国智库气候变化涉华话语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苏瑶 巩浩宇 杨晏乙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1期116-130,共15页
[目的/意义]梳理美国智库气候变化涉华话语,全面了解美国智库气候变化议题下对华研究动态与态度趋势,以供决策与学术研究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语料库方法,本研究以14家美国主要智库2012—2021年气候变化议题下的涉华话语为语料自建语料... [目的/意义]梳理美国智库气候变化涉华话语,全面了解美国智库气候变化议题下对华研究动态与态度趋势,以供决策与学术研究参考。[方法/过程]基于语料库方法,本研究以14家美国主要智库2012—2021年气候变化议题下的涉华话语为语料自建语料库,依据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的三维分析框架,将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相结合,从高频实词、关键词、索引行多角度剖析美国智库近年来对气候变化议题下对华研究动态与态度趋势。[结果/结论]美国智库始终关注中国在气候治理中的各项政策与措施,重点关注碳排放、中美在绿色低碳经济中的竞争与合作、中美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权竞争问题。在2012—2016年、2017—2020年和2021年3个时间段中,美国智库在气候问题中对华态度展现出竞合兼备的特点。随着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日益显著,竞争成分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利本位的生态破坏型话语增多、话语态度逐渐强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美国智库 语料库 生态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与武装冲突研究现状与趋势(1982-2018)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珊珊 韩子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6,112,共8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与武装冲突研究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涌现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也覆盖了过去和当今的多场主要战争和武装冲突,使这一领域中的翻译现象逐渐显形。与翻译学其他主题的研究相比,翻译与武装冲突研究特色鲜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翻译与武装冲突研究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涌现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也覆盖了过去和当今的多场主要战争和武装冲突,使这一领域中的翻译现象逐渐显形。与翻译学其他主题的研究相比,翻译与武装冲突研究特色鲜明,为翻译研究的整体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要想克服不足,保持并增强目前的发展势头,学界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对其巨大的潜力进行充分发掘,使其能够持续为翻译学的繁荣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与武装冲突 现状 问题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译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英译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洋 胡开宝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本文以批评译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三个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在不同时期的我国官方文件以及外媒中的英译。研究发现,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译法较为一致,但对“国”的措辞存在较大差异;“一带一路”... 本文以批评译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三个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在不同时期的我国官方文件以及外媒中的英译。研究发现,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译法较为一致,但对“国”的措辞存在较大差异;“一带一路”在我国有明确的规范译文和禁用译法,外媒总体与我国一致,但也有使用禁用词的情况;“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中的英译存在相似的历时变化。外交术语的英译特征反映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翻译主体对术语的认识及其自身的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译学 当代中国外交术语 英译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籍的“演译”:典籍漫画《庄子说》的人物多模态改写 被引量:6
9
作者 韩子满 黄广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蔡志忠典籍漫画《庄子说》备受国外普通读者认可,其中人物庄子的多模态改写尤受读者喜爱,主要原因在于该译本采用了“演译”策略。该译本借助多模态资源展演的引用性行为赋予漫画庄子如表演者般的行为表现力,使之在译本架构的时空内以... 蔡志忠典籍漫画《庄子说》备受国外普通读者认可,其中人物庄子的多模态改写尤受读者喜爱,主要原因在于该译本采用了“演译”策略。该译本借助多模态资源展演的引用性行为赋予漫画庄子如表演者般的行为表现力,使之在译本架构的时空内以过程性的表演带动故事的发展和典籍思想的演绎。相比传统文字译本的研译式译介,这种由人物改写带动的“演译”式译介更能引发读者的镜像反应,使没有足够跨文化知识的普通读者能在轻愉观演中通过与人物的共情,感知庄子思想,这让庄子思想成为一个读者可以参与的生成过程而非被研读和审视的他者,而读者的情感投射反过来又能强化他们对译本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典籍译介 典籍漫画 演译 《庄子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实践四人谈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开宝 金山 +1 位作者 赵雪琴 毛浩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遗憾的是,大家对于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仍存在诸多分歧。为此,本文采用访谈的形式,结合访谈专家介绍的新文科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梳理了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原则、理念与路径。
关键词 外语学科 新文科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学与语言智能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开宝 尚文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09,176,共8页
从语言智能的内涵与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分析语言学与语言智能之间的关系。语言智能的发展得益于语言学研究对语言智能的理论指导,而非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随着语言智能的发展,语言学对于语言智能的价值越来越小。尽管语言智能研究... 从语言智能的内涵与发展历史的角度,可以分析语言学与语言智能之间的关系。语言智能的发展得益于语言学研究对语言智能的理论指导,而非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随着语言智能的发展,语言学对于语言智能的价值越来越小。尽管语言智能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然面临诸多瓶颈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语言智能研究没有对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语言智能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并能对语言学研究产生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 语言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