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六届英美文学国际研讨会征稿通知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
无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2
|
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与实践 |
肖维青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1
|
|
|
3
|
图像小说:中国文化典籍海外传播新路径——以《孙子兵法:图像小说》为例 |
叶珺霏
孙会军
|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数智时代的英语教学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 |
杨顺娥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大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两大教学要素研究 |
罗胜杰
刘一鸣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
6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TPACK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
王雪梅
熊奕雯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8 |
33
|
|
|
7
|
多维视角下的体裁与大学英语阅读 |
原雪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
8
|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
李维屏
刘建军
吴笛
王立新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9
|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生态给养转化对比研究 |
何艳华
秦丽莉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
10
|
从文化种族主义到白人身份政治:美国后民权时代白人民族主义的流变 |
林玲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1
|
美国社会的“政治正确”之争及其选举效应 |
林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12
|
感官叙事的跨语言、跨文化传递研究 |
孙会军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海洋之珍》中的阈限与族性书写 |
吕春媚
王一诺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时态习得现状——一项基于中国英语专业写作语料库的研究 |
张雪梅
杨滢滢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
15
|
西方视野下的毕飞宇小说——《青衣》与《玉米》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吴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
16
|
还文学以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海外译介的新方向 |
查明建
吴梦宇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5
|
|
|
17
|
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几点思考 |
何兆熊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4 |
127
|
|
|
18
|
汉语新诗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吴建
张韵菲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9
|
英语阅读研究概述 |
姚喜明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2 |
34
|
|
|
20
|
象似性与主观化:英语存在句的“数”范畴观 |
高文成
梅德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