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种族主义到白人身份政治:美国后民权时代白人民族主义的流变 被引量:2
1
作者 林玲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3,共8页
从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冲突事件到2021年1月的“国会山骚乱”,美国社会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白人极端主义典型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今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势力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强烈冲击。后民权时代的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呈现为文化... 从2017年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冲突事件到2021年1月的“国会山骚乱”,美国社会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白人极端主义典型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今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势力的蔓延及其对社会政治秩序的强烈冲击。后民权时代的美国白人民族主义呈现为文化种族主义形态,不同于种族隔离时期的白人至上主义。而当今美国白人身份政治的兴起,则进一步赋予白人民族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在选举政治推动下,新白人民族主义思想正日益深入影响美国右翼政治势力,成为极端话语与政治暴力主流化背后的重要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民权时代 白人民族主义 文化种族主义 白人身份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当代美国新右翼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恩铭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20世纪下半叶是美国保守主义活跃、扬威于美国政坛的时期,其中新右翼是组织最庞杂、队伍最壮大、影响最广泛、领导最有效的一支政治力量。新右翼对老右翼在新形势下的固执不变和共和党温和派的自由主义倾向,以及保守主义主流派的暧味态... 20世纪下半叶是美国保守主义活跃、扬威于美国政坛的时期,其中新右翼是组织最庞杂、队伍最壮大、影响最广泛、领导最有效的一支政治力量。新右翼对老右翼在新形势下的固执不变和共和党温和派的自由主义倾向,以及保守主义主流派的暧味态度大为不满。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并重新确立以美国中产和中下层白人群体为脊梁的价值体系,新右翼通过其有效的组织领导和广泛的网络联系,在美国草根社会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右翼浪潮,与其他保守势力联手作战,共同向自由派发动进攻,直至最终重掌美国国内外政策制定大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右翼 老右翼 保守主义 传统价值观 草根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主义与融入主义——从奥巴马现象看美国历史上黑人政治斗争的嬗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恩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5,共9页
作为一个长期受奴役、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黑人应该怎样争取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公民生存权利一直是困扰黑人群体的难题。从主观上讲,绝大多数黑人希望和要求融入美国社会,成为真正的美国公民;从客观上讲,白人种族主义观念的顽强抵... 作为一个长期受奴役、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黑人应该怎样争取自己的自由平等权利和公民生存权利一直是困扰黑人群体的难题。从主观上讲,绝大多数黑人希望和要求融入美国社会,成为真正的美国公民;从客观上讲,白人种族主义观念的顽强抵制使黑人融入美国社会困难重重。黑人在融入努力受挫之后,不得不诉诸分离主义,试图通过自立和自治的方式实现黑人的自由和平等。综观美国黑人史,融入主义和分离主义贯穿于整个斗争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黑人 融入主义 分离主义 种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美国保守主义思想重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恩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8,共11页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保守派在民主党自由派独步美国政坛的形势下对保守主义思想进行了重构,以便为自己重掌美国政治大权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这一思想重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保守派外交思想的重构和保守派内政思想的重构。第一种重...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保守派在民主党自由派独步美国政坛的形势下对保守主义思想进行了重构,以便为自己重掌美国政治大权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这一思想重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保守派外交思想的重构和保守派内政思想的重构。第一种重构使得保守派走出孤立主义的思想阴影,接受和支持干涉主义政策;第二种重构使得保守派在坚持自由市场和个人主义的同时,认同联邦政府对国民经济某种程度的干预及为此而推出的一部分福利政策,以张扬社会公正、维护道德秩序。战后保守主义的思想重构意义重大,其影响和作用贯穿于20世纪的最后30年,直至今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保守主义 思想重构 孤立主义 干涉主义 自由意志论 传统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与美国革命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恩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79,共9页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在研究和探讨美国革命时,大多从政治、宪法、经济、贸易、黑奴和民族等视角阐述美国革命的渊源和意义,鲜有宗教因素方面的考量。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在两大宗教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宗教在推动殖民地走上美国革命之...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在研究和探讨美国革命时,大多从政治、宪法、经济、贸易、黑奴和民族等视角阐述美国革命的渊源和意义,鲜有宗教因素方面的考量。北美殖民地与英国宗主国在两大宗教问题上存在着冲突,宗教在推动殖民地走上美国革命之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法印战争结束后,随着英国在宗教和政治上加大对北美殖民地的干预和控制,宗教自由和政治自由成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两者不可须臾缺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殖民地争取宗教自由的斗争促进和推动了美国革命的爆发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美国革命 英国 圣公会主教 《魁北克法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19、20世纪之交的一场“文化战争”——神学现代派与传统福音派之间的斗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恩铭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6,共9页
19、20世纪之交,伴随着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美国宗教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神学观念——现代主义神学观。这种新的神学观主张破除陈旧的神学理念,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解读《圣经》,用新的理念和新的视角诠释上帝与人和上帝与社会之间... 19、20世纪之交,伴随着美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美国宗教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神学观念——现代主义神学观。这种新的神学观主张破除陈旧的神学理念,用新的思维和新的方式解读《圣经》,用新的理念和新的视角诠释上帝与人和上帝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针对现代主义神学观的这些观点和主张,笃信和坚守传统基督教精神的福音派迅速做出回击,提出只有坚持基督教的最根本原则,基督徒才可能获得拯救,美国文明才可能免于毁灭。鉴于现代主义神学观和传统福音派的观点和立场截然对立,两者之间的争论引发了一场"文化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福音派 原教旨主义 神学现代派 文化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扼住暴力的喉咙:《天赋寓言》中的恐惧书写与美国的系统性暴力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麟 汪小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美国非裔女性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天赋寓言》将目光投向于2032年沦为恶托邦的美国,聚焦笼罩在整个社会的恐惧情感,深刻揭露美国的制度痼疾和社会积弊,竭力召唤人们的警醒和行动。小说中人物普遍流露的恐... 美国非裔女性科幻作家奥克塔维娅·巴特勒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天赋寓言》将目光投向于2032年沦为恶托邦的美国,聚焦笼罩在整个社会的恐惧情感,深刻揭露美国的制度痼疾和社会积弊,竭力召唤人们的警醒和行动。小说中人物普遍流露的恐惧源于嵌入美国经济和政治结构中的系统性暴力,既反映出美国社会的系统性暴力直接威胁到个体和群体生存,也反向激发个人重获主体性和集体爆发凝聚力,促使人类建立起跨越阶层、种族、性别、国界的情感共同体,为抗击和消除系统性暴力生发新思路,融合新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赋寓言》 情感共同体 系统性暴力 星云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