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技术预见到生态重塑:高等教育变革与人工智能的共生演进——《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之要点审视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丽华 王萍 +2 位作者 黄祯磊 李雪云 金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共9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于2024年5月发布了《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2024年《报告》在对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和政治五个维度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主要趋势纳入宏观发展趋势部分。《报告》进...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于2024年5月发布了《2024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2024年《报告》在对社会、技术、经济、环境和政治五个维度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首次将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主要趋势纳入宏观发展趋势部分。《报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六项关键技术与教学实践:探寻AI技术的适当用途、支持AI素养、促进公平与全纳学习、保护数据隐私与安全、甄别错误信息以及支持心理健康,并提出了应对技术发展的行动计划。《报告》还预测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四种情景。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态势,《报告》对2017—2024年的《地平线报告》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探索、发展、融合、深化四个阶段,旨在为未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线报告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全纳学习 技术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抑制学术漂移的内外机制:基于对瑞士七所公立应用科学大学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江小华 黄倩馨 彭丽华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7,共11页
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严峻的“学术漂移”问题。通过对瑞士七所公立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这些大学抑制学术漂移的内外部机制。研究发现,瑞士在宏观机制方面通过立法规制应用科学大学的类型地位和办学使命,以联... 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严峻的“学术漂移”问题。通过对瑞士七所公立应用科学大学的深入研究,总结出这些大学抑制学术漂移的内外部机制。研究发现,瑞士在宏观机制方面通过立法规制应用科学大学的类型地位和办学使命,以联合治理规范各类型高校各司其职,设立质量认证和保障机构来评估各类高校的办学方向和质量,并采取差异化经费拨款引导各类高校合理定位与发展。在高校内部,瑞士公立应用科学大学优先录取有实践经验的学徒制学生,基于自下而上的申报制度设立符合市场和地区需求的应用型专业,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性课程,重点招聘和培养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基于以上分析,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提出三方面的建议:政府应设立多元化的制度保障机制以应对政策漂移风险,强化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的规范性同构作用以促进整体制度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鼓励应用型高校借鉴合理的内部制度以抑制教师、课程和学生漂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应用科学大学 学术漂移 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全球教育挑战:文化适应学习与教学设计模型的实践与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柳华妮 王敏娟 +3 位作者 陈佳 汤姆.德恩泽 贾斯汀.麦克尼尔 克里斯特尔.蒙森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40,共10页
为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教育市场,世界各地的教师和教育培训机构迫切需要一个多元文化工具,来调查目标学习者群体的学习偏好,并据此设计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多元文化课程。本研究设计了学习的文化维度调查工具,对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在跨文化环... 为应对迅速变化的全球教育市场,世界各地的教师和教育培训机构迫切需要一个多元文化工具,来调查目标学习者群体的学习偏好,并据此设计适应学习者需求的多元文化课程。本研究设计了学习的文化维度调查工具,对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在跨文化环境中工作或学习的90名培训者和学员进行了学习偏好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的学习偏好受其现居国、原籍国、学习情境中的角色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关系、认识论信念和时间知觉三个维度上既有相似,亦有不同。为开展文化适应性教学,教师必须具有学习的文化意识,能够设计调查工具来准确测量学习者文化;要善用调查结果,关注学习者的共性特点和偏好差异;还要保持动态的学习文化观,通过反复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来发现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实施动态的、而非一劳永逸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教育 文化研究 学习模型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历程中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郑新民 杨春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5-60,共6页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公认的语言政策制定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其语言教育政策总体上可以分为同化时期、多元化时期和优先化时期三个时期,体现了其语言教育政策从独尊英语到倡导多语教育,再到优先发展亚洲语言教育独特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公认的语言政策制定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其语言教育政策总体上可以分为同化时期、多元化时期和优先化时期三个时期,体现了其语言教育政策从独尊英语到倡导多语教育,再到优先发展亚洲语言教育独特的发展历程。本文通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着重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语言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揭示其语言政策变化的社会背景,概括当代澳大利亚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的主要特色以及未来的可能动向,总结其语言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制定语言教育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语言教育政策 英语 特征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未来:教育新视界中的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变革——《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的解读 被引量:21
5
作者 金慧 彭丽华 +2 位作者 王萍 赵衢 田新月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共9页
全球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深刻革新。EDUCAUSE《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阐述影响未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 全球教育领域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深刻革新。EDUCAUSE《2023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影响下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阐述影响未来高等教育领域的社会、技术、经济、环境、政治维度的宏观趋势,分析“支持预测和个人学习的人工智能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模糊学习边界”“灵活学习”“微认证”和“支持学习者归属感和联结感”这六项关键技术与实践。基于对报告内容的分析和思考,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应充分把握智能时代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积极应对教育生态系统重构、师生数字能力发展、灵活化学习模式和情感联结智能技术发展的挑战,通过技术赋能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平线报告 高等教育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 灵活学习 微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的数字教育新图景:挑战、行动与思考——欧盟《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解读 被引量:70
6
作者 董丽丽 金慧 +1 位作者 李卉萌 袁贺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7,共12页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 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对世界各国的教育系统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好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及构建教育新形态,欧盟于2020年9月底发布了《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该报告聚焦于在数字教育中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与学以及培养学习者的数字能力,明确了欧盟层面未来需要推进的“促进高性能的数字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提高数字技能和能力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大战略重点,并详细列出了十三项行动计划。通过解读该报告,可为我国教育信息化2.0规划背景下优质、高效的数字教育应用与发展,带来以下启示:应开展科学评估和顶层设计,优化我国数字教育生态;推动数字能力评估,提升全民数字能力;加大共享与协作,构建更为开放的教育服务生态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育 教育信息化2.0 欧盟 数字能力 后疫情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平线报告》之关键趋势与重大挑战:演进与分析——基于2015-2019年高等教育版 被引量:32
7
作者 金慧 沈宁丽 王梦钰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32,共9页
2019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于今年4月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官网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首次提出“学位的模块化和分解”这一关键趋势和技术层面增加的“区块链”关键技术,体现了扩大教育机会、提升教育便捷性和分布式... 2019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于今年4月在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官网上正式发布。该报告首次提出“学位的模块化和分解”这一关键趋势和技术层面增加的“区块链”关键技术,体现了扩大教育机会、提升教育便捷性和分布式教育形态之趋势&在2019年报告所提出的六大挑战中,“提高数字的流畅性”“需求日增的数字学习体验和教学设计专业知识”“教育技术策略催生教师角色转变”和“反思教学实践”等四项主题均涉及教师,说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推动技术应用与创新中所处滞后与急需变革的状态。基于此,以2019年报告所提出的六大关键趋势和重大挑战为主线,进一步探讨了在2015-2019年高教版报告中所呈现的各个趋势、挑战的内容和主要案例,以解析随技术发展而变化的脉络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技术 数字化学习体验 学习测量 学位模块化 区块链 数字流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释教育人工智能研究:系统框架、应用价值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萍 田小勇 孙侨羽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9,共10页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教育创新,重塑未来教育新生态。尽管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在大数据背景下体现出了积极价值,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存在的黑箱问题,使得智能教育系统的决策结果缺乏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因此,智能教育的有效性因缺乏解...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教育创新,重塑未来教育新生态。尽管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在大数据背景下体现出了积极价值,但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存在的黑箱问题,使得智能教育系统的决策结果缺乏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因此,智能教育的有效性因缺乏解释能力和因果机制而受到限制和质疑。可解释教育人工智能(XAI)通过有意义的交互,为使用者提供智能系统做出决策的缘由与解释,使教育系统可理解、可信任、可管理。在系统框架上,构建包括教育需求分析、教育数据与特征解释、教育模型解释、可解释界面等模块的可解释教育系统模型,旨在应用价值层面上探索可解释人工智能对因果推断教育研究的新路径,分析其对深层次知识发现的推进机制,构建助力教育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并且在教育实践中的案例表明,可解释教育人工智能在智能导师系统、学习推荐系统、学习分析系统中的应用,验证了其能够有效提升教与学的效果。未来对可解释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从赋能决策支持、融合知识图谱、评估解释方法、加强跨学科合作、编制指南规范等维度,加以实施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 可解释人工智能 可解释性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因果推断 可信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预见:基于AIGC的行动框架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向东 褚乐阳 +1 位作者 王浩 金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4,共12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进路径受到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推动研究与实践。技术预见作为探索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趋势与新机遇的重要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教...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推进路径受到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新的视角推动研究与实践。技术预见作为探索技术与社会发展新趋势与新机遇的重要方法,已经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教育数字化转型仍然需要在有限资源下进行决策,存在多种可能的推进路径。有效的技术预见需要广泛的多元参与,探索转型的多重并发路径,并且规避“幸存者偏差”。根据技术预见的发展趋势以及教育领域技术预见的特征,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支持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技术预见行动框架,并开发了基于GPT-3.5-turbo的辅助工具雏形GPT-EDU4SIGHT。该框架借助大型语言模型以及自然流畅的生成文本,可以帮助决策者将转型的重要议题镶嵌于社会发展语境中进行综合审视,并且支持不同领域公众的深度参与;通过广泛的证据收集以及新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可以为相关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推进提供证据基础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技术预见 需求导向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GPT-EDU4SI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应用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萍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3-100,121,共9页
视频是教育领域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分析与创新应用是推动教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还处于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视频的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 视频是教育领域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分析与创新应用是推动教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方式,但目前还处于研究与实践的探索阶段。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视频的支持功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具体应用场景,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视频应用设计原则与框架,并进行了案例实现。研究表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育视频应用有助于增强互动学习,支持多模态学习分析,优化视频游戏设计,促进智慧课堂与智慧校园建设。对人工智能在教育视频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将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视频 人工智能 视频分析 应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方法的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萍 王陈欣 朱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5,共9页
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加速教育迈向智能化时代。文章从文献分析、地平线报告分析、技术成熟度模型分析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现状。接... 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推动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落地,加速教育迈向智能化时代。文章从文献分析、地平线报告分析、技术成熟度模型分析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的现状。接着,分析了教育人工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归纳了系统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思想和学习理论支持的新型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方法与模型,并进行了案例实践研究。基于自动化方法的教育人工智能系统设计有助于帮助教师实现智能教育应用,降低人工智能应用门槛,扩展教育应用场景,提高开发与更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教育 人工智能 系统设计 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晋升中的科研评价——基于10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小华 周涛 陆瑜雯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44,共13页
“破五唯”已成为当下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重点,然而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言,高校普遍面临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双重困境。通过对全球10所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晋升制度的比较,发现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学术晋升考核中对科研的评价存在诸多... “破五唯”已成为当下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重点,然而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言,高校普遍面临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双重困境。通过对全球10所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晋升制度的比较,发现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学术晋升考核中对科研的评价存在诸多共识和有益经验。评审主体主要依赖小同行国际顶尖专家的评审意见,并实行校内多级评审制;评审程序实行严格的披露、回避、匿名和申诉制度,且充分论证评审意见的合理性并保证所有评审过程的可追溯性;评审标准遵循以学术质量为核心的普遍主义原则,适当考察申请者的科研潜力、团队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评审方法主要包括通过标杆比较确定卓越学术标准、通过同行评议实现分类评价、适当参考引证指标以及通过多机构合作评定跨学科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政策导向,提出完善我国高校职称评审制度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并完善外审专家评议制度,系统完善评审程序以增强程序公平,遵循以成果质量为核心的考核标准并适当纳入新的评价维度,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并保障学科分类评价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学术晋升 世界一流大学 科研评价 同行评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霞 潘鸣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4,共13页
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课程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等的提出给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厘清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 加强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新时代背景下,新文科、课程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等的提出给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首先厘清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教师普遍认同外语学科的跨学科特性,能够意识到课程思政和数字素养的重要性,但在开展跨学科科学研究、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具备高水平数字化教学能力等方面仍有不足;②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前者包含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教育背景、研究兴趣、知识结构、教师认知以及个体能动性等6个维度,后者包含学科带头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选取与使用、外语学科发展环境等3个维度。最后,结合新时代背景下有关教师发展的要求和理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提升外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新文科 课程思政 教师数字素养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基于动态能力和资源编排理论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萍 彭丽华 +2 位作者 金慧 张师语 刘天乐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9,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但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尚显不足。鉴于此,以25所高校为案例样本,基于动态能力和资源编排理论,采用模糊集...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尽管已有研究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但对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的实证研究尚显不足。鉴于此,以25所高校为案例样本,基于动态能力和资源编排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组态视角探究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多重并发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发现: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因素包括数字感知、数字学习、数字创新、资源构建、资源整合和资源利用,且任何单一因素均非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多因素并发是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促进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可分为资源利用主导型和数字创新主导型两类,数字学习、数字创新是提升高校数字化转型效果的重要因素;抑制高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组合有三条,其中,数字感知因素在所有案例中均有缺失,资源构建、资源整合的缺失也是抑制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此外,高校数字化转型水平受国家和高校自身发展水平影响而存在不均衡现象,要尤其关注高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系统要素。通过阐释影响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多维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路径,反映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特征,揭示了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复杂性,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证基础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动态能力 资源编排 组态分析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芳 王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63,86,共19页
教师数字素养研究是外语教育学的新兴议题,深入把握教师素养发展现状是新兴技术赋能外语教育的重要前提。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本研究考察了我国316名中小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数... 教师数字素养研究是外语教育学的新兴议题,深入把握教师素养发展现状是新兴技术赋能外语教育的重要前提。基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数据,本研究考察了我国316名中小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数字素养总体感知情况较好,数字素养各维度水平排序依次为数字道德>数字态度>数字意识>数字能力>数字知识。年龄和学历因素对教师数字素养发展产生显著性影响,性别和学校区位对数字素养的影响反而不明显;另外,数字原生性也显著地影响了教师的数字素养。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提出了促进外语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相应对策,以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的号召,助力数智时代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外语教育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英语国家的译介模式探析——以曹文轩《青铜葵花》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30
16
作者 董海雅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5期88-95,共8页
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版权输出步伐的加快,曹文轩、沈石溪、高洪波、杨红樱、黑鹤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权输出从传统的亚洲市场拓展至欧美市场。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更是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 近年来,随着中国儿童文学版权输出步伐的加快,曹文轩、沈石溪、高洪波、杨红樱、黑鹤等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权输出从传统的亚洲市场拓展至欧美市场。2016年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更是成为中国儿童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标志。本文以2015英国沃克出版公司出版的《青铜葵花》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译介的主体、内容、途径、受众以及效果这五个方面展开,探讨英国译者汪海岚(Helen Wang)的英文译作如何成功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被英国的年轻读者喜爱并接受,由此探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有效译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曹文轩 《青铜葵花》 汪海岚 译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的词典与词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周上之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58,共7页
目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还带有相当深的“内汉”痕迹,不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这种状况与对外汉语语法尚未从“内汉”语法的束缚中独立出来有关。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词典 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学习者书面语词汇使用研究——一项基于与LOCNESS相同主题作文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辉 杨滢滢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和LOCNESS中本族语学生的相同主题作文,借助语料库技术手段从单词和词块(3~5词)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学习者的词汇使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就单词而言,中国学习者词汇量呈现出增长态势,词汇产出意识较强,但...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和LOCNESS中本族语学生的相同主题作文,借助语料库技术手段从单词和词块(3~5词)两个维度考察中国学习者的词汇使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就单词而言,中国学习者词汇量呈现出增长态势,词汇产出意识较强,但在词汇丰富性、复杂程度上还有待于提高。在词块使用方面,二者都更倾向于使用较短小词块(3~4词),对较长词块(5词)使用数量趋于减少。二者也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学习者对词块使用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本族语学生。此外,中国学习者过度使用语篇衔接性词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词 词块 相同写作提示语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黄孝方言鱼虞韵的历史层次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0-666,共7页
湖北黄孝方言鱼韵叠置着三个层次,他们是早期鱼虞有别层(见系)、鱼虞相混次晚层(精泥组)和鱼虞相混最晚层(精泥组)。文章分析了三个层次的时间及来源,认为"去、锯"是湖北官话方言鱼虞有别层的特字。
关键词 鱼虞韵 历史层次 黄孝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儿童文学在英国的翻译与传播——英国汉学家汪海岚访谈录 被引量:5
20
作者 董海雅 汪海岚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共8页
汪海岚(Helen Wang)是大英博物馆币章部东亚古钱币研究员,同时也是一位资深文学翻译家。近十余年来,她一直致力于翻译和传播中国儿童文学,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在英语国家的能见度。她翻译的多部中国儿童小说和图画书,如《红豺》《青铜葵... 汪海岚(Helen Wang)是大英博物馆币章部东亚古钱币研究员,同时也是一位资深文学翻译家。近十余年来,她一直致力于翻译和传播中国儿童文学,提升了中国儿童文学在英语国家的能见度。她翻译的多部中国儿童小说和图画书,如《红豺》《青铜葵花》《蜻蜓眼》《我是花木兰》等,深受英国儿童喜爱。2017年,她因在儿童文学翻译领域的杰出贡献而先后荣获英国“马什儿童文学翻译奖”与中国“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特殊贡献奖。2023年初,她的英译本《蜻蜓眼》(曹文轩著)荣获美国巴切尔德翻译童书奖荣誉图书。在本次访谈中,她从自己如何与儿童文学翻译结缘谈起,随后基于自身翻译经验,深入论述了中国儿童文学在英国的翻译、出版与传播等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文学 翻译 传播 《青铜葵花》 《红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