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海外利益研究 |
刘宏
汪段泳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2
|
中美石油关系研究现状述评--兼论中美学者研究之异同 |
王联合
周云亨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3
|
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现状和发展 |
苏长和
|
《国际展望》
|
2009 |
9
|
|
4
|
国际危机管理的“有限理性”——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 |
荣正通
胡礼忠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电子资源在中东研究中的基本使用途径探索 |
胡礼忠
顾坚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
2011 |
4
|
|
6
|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利益保护——从双边协定到海外私人投资公司 |
吉小雨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7
|
防扩散安全倡议的局限与困境:非正式国际机制的视角 |
刘宏松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中国参与非正式国际制度:以APEC和ARF为例 |
刘宏松
|
《国际展望》
|
2009 |
7
|
|
9
|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研究 |
张静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0
|
日本的中东研究——以《日本中东学会年报》为例 |
张绍铎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
2009 |
0 |
|
11
|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 |
陈会玲
汪段泳
|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12
|
“走出去”战略实施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评估:2008—2009 |
刘宏
汪段泳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3
|
国家形象的心理形成机制初探 |
王珏
汪伟民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4
|
|
14
|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 |
韦宗友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5
|
|
15
|
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以《纽约时报》(1980—2010年)为例 |
张绍铎
马洪喜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6
|
中美日内瓦会谈与钱学森回国 |
荣正通
胡礼忠
|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7
|
哈萨克斯坦对外政策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
韦进深
汪宁
|
《国际展望》
|
2012 |
3
|
|
18
|
集群式革命之“阿拉伯之春” |
陈敏华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19
|
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
韦宗友
|
《国际展望》
|
2013 |
8
|
|
20
|
1973年石油危机与日本中东政策的调整 |
张绍铎
|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
201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