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语言学习环境VILL@GE的项目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冲宇 陈坚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VILL@GE项目是英国、希腊、匈牙利等欧盟国家的语言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三维虚拟环境平台Second Life中开发的一个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已在欧盟多所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仍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该项目对我国虚拟语言学... VILL@GE项目是英国、希腊、匈牙利等欧盟国家的语言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三维虚拟环境平台Second Life中开发的一个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已在欧盟多所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仍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该项目对我国虚拟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具体包括: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应尽量贴近目的语环境;应与外语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应支持任务型语言学习;应重视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组建强大的研发团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语言学习环境 VILL@GE项目 语言学习 语言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会话中人称代词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任育新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研究以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为语料来源,考察了学术会话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如何运用人称代词建构语用身份。分析表明,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咱们"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用语言策略可以建构多种身份,且不同身... 本研究以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为语料来源,考察了学术会话中专家委员会成员如何运用人称代词建构语用身份。分析表明,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咱们"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用语言策略可以建构多种身份,且不同身份的出现频次有明显差异。另外,第二人称代词单数"你"和第三人称代词单数"她/他"也在身份建构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此类机构性互动的本质特征,对学术会话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会话 人称代词 身份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解构主义理论的翻译--以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译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韩子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7,共5页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的三种中译文各有特色,采用的翻译方法既有差别,又有共性。通过对这三种译文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西方解构主义理论文本翻译方法的回顾,可以看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并不脱节,其思路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和解释作用...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的三种中译文各有特色,采用的翻译方法既有差别,又有共性。通过对这三种译文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西方解构主义理论文本翻译方法的回顾,可以看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并不脱节,其思路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和解释作用。解构主义关注的主要是意义的产生问题,并非必然导致虚无主义。这三种译文尽管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但都能比较准确地传达本雅明的思想,即是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翻译理论 翻译方法 本雅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迟和梭罗:以《瓦尔登湖》的翻译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略昌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5年第2期38-44,共7页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 徐迟与梭罗《瓦尔登湖》之间的情缘持续了几十年时间。徐迟初译和复译《瓦尔登湖》的时间跨度极大,其间先后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和1980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徐迟对梭罗《瓦尔登湖》的翻译认知,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再次肯定的历程,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在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徐迟对梭罗和《瓦尔登湖》的态度之所以出现阴阳两重天的巨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是在政治和个人双重因素的制约下,译者对作者和原作本身的体悟有所变动。到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后,晚年的徐迟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欣赏依旧,但更多时候徐迟是在借梭罗和《瓦尔登湖》来巧妙地剖白心迹,进行自我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迟 《瓦尔登湖》 梭罗 翻译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信用经济思想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马玉秀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3期75-80,共6页
基于公正与平等理念的伊斯兰信用思想作为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但在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亦呈现出其阻滞伊斯兰社会金融发展、滞缓其全球化进程的因子,凸显了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张力。伊斯兰... 基于公正与平等理念的伊斯兰信用思想作为伊斯兰教经济思想的重要内涵,彰显了丰富的伦理内涵,但在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浪潮中亦呈现出其阻滞伊斯兰社会金融发展、滞缓其全球化进程的因子,凸显了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二元张力。伊斯兰教在留存其信用经济思想丰富伦理内涵的同时,也应依据创制精神对其加以阐释,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金融浪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教 信用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基于《读书》杂志的梭罗真假隐士论争再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略昌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3,共8页
梭罗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历程中,曾引发以《读书》杂志为主要阵营的真假隐士论争。这场激烈的论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梭罗从未宣称自己是名隐士。由于思想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隐士和隐逸文化,所以梭罗在异域中国的旅行中... 梭罗在中国近九十年的传播历程中,曾引发以《读书》杂志为主要阵营的真假隐士论争。这场激烈的论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梭罗从未宣称自己是名隐士。由于思想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中国的隐士和隐逸文化,所以梭罗在异域中国的旅行中硬是被扣上了真隐抑或假隐的帽子。从中国隐逸文化的视域出发,部分中国学人从隐居时间、隐居地点、隐居动机和隐居期间的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结果在历史时空的错位中误读了梭罗,从而造成了跨文化传播中的镜像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真假隐士论争 《读书》 中国隐选文化 文学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勒斯坦问题与中东地缘政治的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包澄章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中东剧变以来,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力量格局的复杂变动,一度令巴勒斯坦问题被严重边缘化。2013年7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轮和谈在美国重启,却因双方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实质性妥协等多重因素而宣告破裂。2014年6月,3名犹太... 中东剧变以来,中东地区国际关系的深刻调整和力量格局的复杂变动,一度令巴勒斯坦问题被严重边缘化。2013年7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新一轮和谈在美国重启,却因双方在关键问题上难以达成实质性妥协等多重因素而宣告破裂。2014年6月,3名犹太青年的失踪事件成为新一轮加沙冲突的直接导火索,以色列随后发起的"护刃行动"导致双方人员大量伤亡。2014年加沙冲突的背后是中东国家在美国对中东影响力日渐式微的背景下,利用地区热点问题进一步开展权力斗争、争夺地区事务的主导权和控制权,由此形成了中东政治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勒斯坦问题 巴以和谈 加沙冲突 中东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民诗与清初福建诗风的嬗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可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3,共6页
清初前四十年,活跃于福建诗坛者大部分是明遗民,他们的诗歌风格与明代闽诗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林古度的清婉多讽、余怀的凄丽绝俗、许友的孤旷高迥和孙学稼的浩瀚逶迤代表了福建明遗民诗人异彩纷呈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清初遗民诗... 清初前四十年,活跃于福建诗坛者大部分是明遗民,他们的诗歌风格与明代闽诗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林古度的清婉多讽、余怀的凄丽绝俗、许友的孤旷高迥和孙学稼的浩瀚逶迤代表了福建明遗民诗人异彩纷呈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在清初遗民诗人的努力下,闽诗经历了复古流派解构化、风格体裁多样化和地域成就平衡化三大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遗民诗 福建诗风嬗变 林古度 余怀 许友 孙学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称谓考辨
9
作者 郭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1期191-197,共7页
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卷帙浩繁,"中国"称谓的使用情况亦十分复杂。这个沿用至今的称谓,其地位无以替代,始终承载着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的向西传播的中国文明。通过翻译、梳理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记载,... 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卷帙浩繁,"中国"称谓的使用情况亦十分复杂。这个沿用至今的称谓,其地位无以替代,始终承载着从古至今从未间断的向西传播的中国文明。通过翻译、梳理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记载,结合中文古籍对"中国"称谓进行考辨,分析其使用特点以及称谓背后所体现的"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认同。随着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接触与交往的不断加深和扩大,这些称谓反映了对"中国"形象认知与认同的不断丰富和拓展,从神话到现实,从模糊到清晰,体现了持续的善意和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阿拉伯地理古籍 中国称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罗政治思想的中国观照
10
作者 刘略昌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4期69-75,共7页
梭罗对政治问题的阐释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以往人们相对较少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初现,到90年代的扛鼎之作,再到进入21世纪以来的拓展勃兴,中国的梭罗政治思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梭罗政治思想研究是... 梭罗对政治问题的阐释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是以往人们相对较少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初现,到90年代的扛鼎之作,再到进入21世纪以来的拓展勃兴,中国的梭罗政治思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中国梭罗政治思想研究是世界梭罗研究和美国文学跨国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学人的文化立场,但也存在着对梭罗政治理念研究不够全面和忽视梭罗政治思想历时嬗变的不足。未来的梭罗政治思想研究依然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和推进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 政治思想 研究评述 推进拓展 中国学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的中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筠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39-143,共5页
7—15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地图学高度繁荣,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阿拉伯地理学家对遥远的中国的认识逐渐加深,留下了很多游记、交通史等地理著作。本文对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内容进行归纳、翻译,总结... 7—15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地图学高度繁荣,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阿拉伯地理学家对遥远的中国的认识逐渐加深,留下了很多游记、交通史等地理著作。本文对7—15世纪阿拉伯地理古籍中有关中国的内容进行归纳、翻译,总结提及中国的阿拉伯地理古籍的数量及其原因,分析其最早记载的时间和内容,并归纳这一时期阿拉伯地理古籍中中国形象的特点。从阿拉伯世界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丝绸之路上中阿交往的历史,为"一带一路"的建设,加强了"丝路故事"的历史根基,证明了中阿友好交往既是一种现实需求,也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自然延续。随着中阿两大民族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东西方交流的优良传统必将进一步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5世纪 阿拉伯 地理文献 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私家文人建筑的文化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可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中国传统文人建筑发展至明清臻于鼎盛。文人建筑是指主要供文人活动或具有浓厚文人气息的建筑,可以分为私家建筑、公共建筑和教育建筑三大类,其中私家建筑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明清私家文人建筑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文化理念,以自适独善... 中国传统文人建筑发展至明清臻于鼎盛。文人建筑是指主要供文人活动或具有浓厚文人气息的建筑,可以分为私家建筑、公共建筑和教育建筑三大类,其中私家建筑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明清私家文人建筑以天人合一为核心文化理念,以自适独善为精神追求,以雅人深致为外化特征。它们在文艺层面有提供活动场所、提供创作素材、反映创作状况、提供研究视角等重要功用。文化传承在文人建筑的存续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私家文人建筑是大多数明清文人真正的“此心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私家文人建筑 文化理念 外化特征 文艺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评估新方法——一致性通用评估工具介评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家延 章婷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7,共6页
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研究是课程评价领域的重要话题。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三大一致性测评模型——韦伯分析模式、成功分析模式、课程实施调查模式,各有特点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克服传统一致性评估方式的局限性,国外学者开发了一致... 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研究是课程评价领域的重要话题。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三大一致性测评模型——韦伯分析模式、成功分析模式、课程实施调查模式,各有特点又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为克服传统一致性评估方式的局限性,国外学者开发了一致性通过评估方法。本研究通过一致性通用评估工具的背景及实施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和分析,为我国开展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测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通用评估工具 课程标准与评价一致性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阅读教育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慧婷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数字阅读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了解最新动态资讯的主要阅读方式。智慧学习环境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它不仅提供学习者智慧性的学习时空环境,同时也重视学习者的自我潜能,要求学习者具有自主创新的学习策略。...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数字阅读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知识、了解最新动态资讯的主要阅读方式。智慧学习环境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它不仅提供学习者智慧性的学习时空环境,同时也重视学习者的自我潜能,要求学习者具有自主创新的学习策略。智慧学习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种新的学习范式。然而,目前为止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在对特性与理念的探讨,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建议,尤其是评价标准建构方面的研究。文章从智慧学习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智慧学习环境的特点、数字阅读的特性、阅读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等因素,设计了智慧学习环境中阅读自我评价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 阅读教育 自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藏宋元佛画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爽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118,I0003,共9页
因收藏现状及学术发展,目前宋元佛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及台湾地区,其中又以日本为大宗,引领整体研究方向。日藏宋元佛画不仅是重建宋元画史的重要材料,也为人文学领域提供鲜活的视觉资料。本文旨在从世界范围内梳理日藏宋元佛画... 因收藏现状及学术发展,目前宋元佛画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欧美及台湾地区,其中又以日本为大宗,引领整体研究方向。日藏宋元佛画不仅是重建宋元画史的重要材料,也为人文学领域提供鲜活的视觉资料。本文旨在从世界范围内梳理日藏宋元佛画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并从大陆学界研究优势出发提出几条研究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佛画 日本 综述 外来美术 宋元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志清《水浒传》“帮会道德”论之溯源与辨析
16
作者 李金梅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9-245,共7页
美国汉学家夏志清提出,《水浒传》中梁山集团奉行的是"帮会道德"。这一评论在国内外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夏志清"帮会道德"论的来源,学界仍未有探索,且缺乏对这一批评的反馈。夏志清&q... 美国汉学家夏志清提出,《水浒传》中梁山集团奉行的是"帮会道德"。这一评论在国内外学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夏志清"帮会道德"论的来源,学界仍未有探索,且缺乏对这一批评的反馈。夏志清"帮会道德"论实际上是在萨孟武的《水浒传》"流氓集团"观基础上,结合西方思想和文学批评,揭示《水浒传》的阴暗面:嗜杀和厌女,是一种带有一定文化偏见的跨文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志清 萨孟武 《水浒传》 帮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