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拉伯翻译运动中的“科技翻译”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放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 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应当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科技翻译活动。其证据之一是当时的阿拉伯翻译家对希腊科学的兴趣要远大于对希腊文学的兴趣;证据之二是现代科学术语直接源自于阿拉伯语的例证不在少数。因此,在这场科技翻译运动中所形成的"阿拉伯科学"就具有了明显的国际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运动 科技翻译 阿拉伯科学 阿拉伯文明 阿拉伯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与特奥会的和谐互动
2
作者 包澄章 李玮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76-80,共5页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中国圆满落幕。阿拉伯国家对特奥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59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阿拉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支持、参与特奥,关心、帮助智障人士,促进社会文明、... 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已在中国圆满落幕。阿拉伯国家对特奥会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来自19个阿拉伯国家的59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了11个项目的比赛,阿拉伯社会正在逐步形成支持、参与特奥,关心、帮助智障人士,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奥会 阿拉伯国家 和谐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群体视角下的阿拉伯战争文学书写——以《太阳下的人们》及《贝鲁特75》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史月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142-150,共9页
离散是生活于中东不同族群的共同主题,格桑·卡纳法尼的《太阳下的人们》和嘉黛·萨曼的《贝鲁特75》以战争为背景,以现实为依据书写由战争引起的离散群体的去向,以其命运走向警示世人,深入挖掘造成离散背后的原因,以离散为切... 离散是生活于中东不同族群的共同主题,格桑·卡纳法尼的《太阳下的人们》和嘉黛·萨曼的《贝鲁特75》以战争为背景,以现实为依据书写由战争引起的离散群体的去向,以其命运走向警示世人,深入挖掘造成离散背后的原因,以离散为切入点书写战争,其创作虽受时代背景制约,但却超越了这种背景,即使在今日读来也仍然有其现实意义,是研究阿拉伯世界战争文学的重要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战争文学 抵抗文学 内战文学 黎巴嫩 难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中阿数字经济合作机遇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磊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46,158,共23页
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是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阿... 在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是各国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数字发展战略上高度契合,都致力于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和促进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阿拉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差异较大,海合会国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指标方面处于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先进水平,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则大多属于中低收入经济体,处于数字化发展起步阶段。在开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过程中,中国注重针对各国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中阿双方已在数字基础设施、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城市、人才培养等合作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推动了阿拉伯各国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与阿拉伯国家的务实合作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中国内外双向融合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阿合作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数字丝绸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弗拉克与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希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97,159,共19页
阿拉伯社会复兴党的创始者之一阿弗拉克和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分别提出了内涵不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阿弗拉克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旨在动员社会中下阶层进行阿拉伯民族革命。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同伊斯兰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杂糅体,该... 阿拉伯社会复兴党的创始者之一阿弗拉克和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分别提出了内涵不同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阿弗拉克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思想旨在动员社会中下阶层进行阿拉伯民族革命。作为欧洲社会主义同伊斯兰化的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杂糅体,该思想仅是一种口号而未能真正付诸实践。纳赛尔的阿拉伯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经济和社会制度,亦是其政治民主的基础。纳赛尔社会主义思想旨在消除埃及经济与社会关系中的殖民痕迹和传统势力,以期摆脱国家的落后面貌。纳赛尔的社会主义思想吸取了南斯拉夫铁托社会主义和印度尼赫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在实践过程中演化为威权统治的政治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社会主义 米歇尔·阿弗拉克 纳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中的伊斯兰影响研究
6
作者 孔令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以但丁的《神曲》为载体,以先知登宵故事在欧洲的传播为线索,研究伊斯兰文化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传播,以及此种传播如何扩大了伊斯兰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使得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带有显著的混合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伊斯兰影响 文明传播 文明对话 但丁《神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十亿之夜》看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史月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68-74,共7页
认同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而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女性写作所寻求的身份认同往往是多元认同的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在阿拉伯国家甚至在西方世界都享有盛名的作家嘉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十亿之夜》的介绍,探讨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 认同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而跨越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女性写作所寻求的身份认同往往是多元认同的结合。本文力图通过对在阿拉伯国家甚至在西方世界都享有盛名的作家嘉黛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十亿之夜》的介绍,探讨后现代语境下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黛 《十亿之夜》 后现代语境 宗教认同 政治认同 性别认同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经济思想 被引量:7
8
作者 祁学义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0年第1期61-67,共7页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 伊斯兰经济思想是关于阿拉伯-伊斯兰社会经济问题理论和观点的统称。其渊源主要依据《古兰经》和圣训,以伊斯兰信仰和道德伦理为基本特点。伊斯兰积极入世的思想,对社会、经济、生活均有指导和干预作用,因此,其经济思想、理论、实践都受《古兰经》和圣训教诲的制约。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经济思想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经济理论及其实践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训 伊斯兰经济 《古兰经》伊斯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及宪法的创设、沿革及其修订 被引量:5
9
作者 孔令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5期47-52,共6页
1971年,埃及颁布永久宪法,该体制在3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状态。然而,自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并大力推行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改造"以来,埃及国内政治改革进程发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改变;加之埃及近年... 1971年,埃及颁布永久宪法,该体制在30多年里一直保持着稳定状态。然而,自从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并大力推行对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民主改造"以来,埃及国内政治改革进程发生了复杂而微妙的改变;加之埃及近年来经济发展遭遇困难,贫困现象激增,社会动荡加剧,宗教势力崛起,民众要求进行政治和民主改革的呼声与日俱增。2005年5月和2007年3月,穆巴拉克总统直接主持两次重大的宪法修订活动,允许全民通过直接选举从多个候选人中选出总统,禁止以宗教名义建立政党和从事政治活动,将反对恐怖主义写入宪法,有力地推动了埃及政治改革的进程,加速了埃及社会改革的步伐,对埃及国内和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 政治改革 宪法修订 宗教势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外籍劳务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杰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7年第5期26-33,共8页
自海湾发现石油并进行大规模开采后,海合会成员国开始利用石油美元兴建和改善各自的基础设施。但海湾国家本土劳动力匮乏和就业特点促使政府考虑大量输入外籍劳工,以致出现外籍劳工比例过高的状况。本文认为外籍劳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 自海湾发现石油并进行大规模开采后,海合会成员国开始利用石油美元兴建和改善各自的基础设施。但海湾国家本土劳动力匮乏和就业特点促使政府考虑大量输入外籍劳工,以致出现外籍劳工比例过高的状况。本文认为外籍劳工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海湾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但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文化、安全等诸方面的问题,迫使海湾国家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劳务管理。本文还探讨了海湾外籍劳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对中国向海湾派遣劳务提出若干建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地区 石油开发 外籍劳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因素对伊斯兰帝国民族关系之影响
11
作者 曹笑笑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76-80,F0003,共6页
民族问题已成为二战后政治秩序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宗教与民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宗教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还对民族间的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早期的西班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个一神教的共存... 民族问题已成为二战后政治秩序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宗教与民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宗教不仅对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还对民族间的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世纪早期的西班牙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三个一神教的共存之地,也是阿拉伯、柏柏尔、西哥特罗马和犹太各民族的大融合时期。以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宗教因素为研究目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现代阿拉伯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早期 安达卢西亚 民族关系 宗教因素 欧洲穆斯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埃及教育改革
12
作者 孔令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9年第4期62-67,共6页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 埃及实行免费教育体制,长期和持续的国家投入保证了教育在大众中间的普及,使埃及教育长期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埃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埃及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力行非中央化的政策,在教育投入和管理上,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的力度,加强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教师待遇;另一方面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问责制度,保证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教育 教育改革 非中央化 信息技术 教育质量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叙军驻黎的历史演变
13
作者 严庭国 《阿拉伯世界》 2005年第5期14-19,共6页
在国际社会各方的支持和默认下,叙军进驻黎巴嫩。叙军驻黎维护了黎的政治格局,维护了叙黎的“特殊关系”,但是阻碍了美国的中东和平进程和大中东民主计划。美法共同推动安理会通过1559号决议,逼迫叙利亚从黎全面撤军。美国高举关注黎“... 在国际社会各方的支持和默认下,叙军进驻黎巴嫩。叙军驻黎维护了黎的政治格局,维护了叙黎的“特殊关系”,但是阻碍了美国的中东和平进程和大中东民主计划。美法共同推动安理会通过1559号决议,逼迫叙利亚从黎全面撤军。美国高举关注黎“民主进程”的大旗,将叙撤军视为推动中东民主的切入点和摆脱泥潭的突破口。法国欲通过美国的“大门”更多地参与中东事务,展示其参与解决地区问题的实力和能力,保护在黎的传统利益。以色列配合美国的中东战略,抬高恢复和谈的条件,以期渔翁得利。叙撤军导致黎政局扑朔迷离,黎各派别势力将重新洗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利亚 军事介入 撤军 黎巴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印度见闻录》考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宁荣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06年第2期59-64,共6页
《中国印度见闻录》根据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亲身见闻而写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是现存阿拉伯文库藏中最古老的中国游记,也是古代交通史上一部重要文献。但因成书年代较早,此书在为后人留下许多颇具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资料的同... 《中国印度见闻录》根据曾旅居中国的阿拉伯商人的亲身见闻而写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初,是现存阿拉伯文库藏中最古老的中国游记,也是古代交通史上一部重要文献。但因成书年代较早,此书在为后人留下许多颇具价值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资料的同时,也将许多极具争议的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书重新进行多视角的考证,分析其创作背景与特点,研究其历史意义与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印度见闻录》 苏莱曼 艾布·载德·哈桑·西拉菲 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娟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6,共12页
本文主要运用查阅一手文献资料、案例研究等方法,从阿盟发布的各项决议和公告着手,分析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处理的三个不同阶段(旁观期、斡旋期和制裁期)及具体举措,从而对其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通过"阿盟介入叙利亚危... 本文主要运用查阅一手文献资料、案例研究等方法,从阿盟发布的各项决议和公告着手,分析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处理的三个不同阶段(旁观期、斡旋期和制裁期)及具体举措,从而对其介入叙利亚危机的影响进行评估,并通过"阿盟介入叙利亚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得出了卡塔尔、沙特等海湾国家逐步掌握了阿盟的话语权,主导着阿盟对叙利亚问题解决走向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盟 叙利亚危机 海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沙特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及其应对
16
作者 潘潇寒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3-156,160,共25页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沙特的经济与社会改革。一方面,疫情造成全球能源需求陡降和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沙特石油减产计划延迟、石油收入大幅减少、财政赤字加剧。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停滞,沙特旅游业严重受挫,相关收入锐减,失...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沙特的经济与社会改革。一方面,疫情造成全球能源需求陡降和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沙特石油减产计划延迟、石油收入大幅减少、财政赤字加剧。另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国际航运停滞,沙特旅游业严重受挫,相关收入锐减,失业率攀升,劳动力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在疫情暴发初期,沙特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同时,沙特通过经济纾困措施加强对民众的财政补助,并推动地区与国际防疫合作以缓和地区紧张局势。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沙特疫情趋稳,经济开始复苏。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沙特实体经济趋于停滞,但也使该国的数字经济进程加速推动,推动了沙特数字经济政策和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的实施,为未来沙特经济社会转型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沙特阿拉伯 石油经济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