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歌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以汶川地震诗歌现象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束定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强烈的感情往往导致诗人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想像)。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表达。当诉诸于语言手段时,语言的每一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形式部分都可以作为诗... 诗歌是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强烈的感情往往导致诗人与日常思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想像)。这一概念化过程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表达。当诉诸于语言手段时,语言的每一个层面(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形式部分都可以作为诗人进行雕琢的原材料,以表达相应的情感。这些语言形式对日常语言的偏离就是诗意的来源。其中,隐喻作为跨越两个认知域的概念化方式和表达手段,为诗歌意象的表达、意境的营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概念化 认知语言学 汶川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喻的图式及其例示的语言差异——以英汉名词动用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谭业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58,共6页
结合有关名词动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了名词动用分类和分布的转喻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现代英语和汉语名词动用现象进行了对比,探讨英汉名词动用的语言差异与转喻图式—例示级阶的关系,指出"图式—例示"级阶揭示了一... 结合有关名词动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考察了名词动用分类和分布的转喻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现代英语和汉语名词动用现象进行了对比,探讨英汉名词动用的语言差异与转喻图式—例示级阶的关系,指出"图式—例示"级阶揭示了一般概念结构和语言特有概念结构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动用 转喻 图式 例示 语言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意性原则与刑事庭审控辩中的转述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晶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5,157,共5页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q... 合意性是制约一个言语行为最重要的原则。在法律刑事庭审中,言语行为最强烈地表现为"我""你""他"三方主体的互动博弈过程,不同的行为主体的意图明显可以分为合作与对抗两类,由此决定其中的转述可分析为"肯定性转述"和"否定性转述";而一般意义上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在此也有了不同的意义。进而言之,在法庭上,所有事实的确定,都是通过转述来实现的;同时,所有转述又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无论是"肯定性转述"还是"否定性转述",无论"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在法律言语行为中,一切转述都具有原述性——都必须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由此呈现出不同于文学、新闻、学术等体裁的独特特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意性原则 庭审转述 肯定性转述 否定性转述 直接引语 间接引语 原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类句产生的基础及语用特征
4
作者 李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6-158,共3页
指类句是以"类"的划分为基础的句子,它概括一类对象的全体或一部分具有某种规律、属性或者特征。指类句在语言表达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有独特的特点。指类句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容忍反例。它表面上表示普适性的、一般质的规... 指类句是以"类"的划分为基础的句子,它概括一类对象的全体或一部分具有某种规律、属性或者特征。指类句在语言表达结构和语言运用方面有独特的特点。指类句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能够容忍反例。它表面上表示普适性的、一般质的规律,但是如果对这些普适性的、一般质的规律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却能发现其反例,而人们却又在理解中能够忽视这些反例,容忍反例的存在。指类句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认知和逻辑基础。作为人们范畴习得的重要的语言手段,指类句在古文诗词、转喻修辞和矛盾语句中都有着丰富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类句 容忍反例 产生基础 语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