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请您诊断》病例14答案:心脏淀粉样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世华
张国桢(点评)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4期461-462,共2页
-
-
关键词
病例资料
心脏淀粉样变
诊断
进行性加重
双下肢浮肿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肺癌患者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朱晓霞
李铭
金倞
赵伟
孙英丽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
-
出处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
基金
基于"云计算"IT架构的多模式跨域影像分级诊疗示范应用课题
上海市卫健委智慧医疗-医学影像重大项目(2018ZHYL0103)
-
文摘
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则采用交叉入组方式)。增强方案A:对比剂注射后32 s行动脉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对比剂注射后60 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耻骨联合。方案B:对比剂注射后32 s行动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紧接着完成胸部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 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方案A、B的延迟期扫描均开始于对比剂注射后120 s,扫描范围均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客观评价(主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CT值和辐射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主观评价(对比剂伪影,纵隔淋巴结及腹盆腔各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判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方案B的胸部血管强化较方案A更高(P均<0.001),腹主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方案B,方案A形成的对比剂硬化伪影较轻、对淋巴结、肿瘤和胸膜病变显示效果更好(P均<0.001)。两方案间的腹盆腔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评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方案B的辐射剂量较方案A更大(P<0.001)。结论:对于胸腹盆腔联合增强CT扫描,对比剂注射后60 s的胸部扫描方案较32 s后动脉期扫描可更好的显示淋巴结及胸膜病变,同时减少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辐射剂量。
-
关键词
扫描方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胸膜侵犯
辐射剂量
-
Keywords
Scan protocol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Lung neoplasms
Pleural invasion
Radiation dosage
-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