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迟亚低温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 被引量:2
1
作者 韩锁成 吕佳宁 +1 位作者 郭景春 范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点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2h组(HT2h组)、亚低温治疗6h组(HT6h组)和缺血对照组(NT组),每... 目的探讨不同延迟时间点给予亚低温治疗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2h组(HT2h组)、亚低温治疗6h组(HT6h组)和缺血对照组(NT组),每组10只。应用激光多普勒监测局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持续监测核心温度。取脑制备冷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脑水肿程度,TUNEL染色确定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NT组比较,HT2h组和HT6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全脑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缺血半暗带区域内大脑皮质区、纹状体区和丘脑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与HT6h组比较,HT2h组脑梗死体积全脑体积、脑水肿程度以及缺血半暗带区域内大脑皮质区和纹状体区TUNEL阳性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结论延迟亚低温治疗通过抑制大脑中动脉阻塞后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梗塞 大脑中动脉 细胞凋亡 神经元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智玉 王雯 +1 位作者 王维宝 刁加桂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新入院的老年患者260例,根据患者入院后头颅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对患者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和脑动脉粥样硬化三个方面的严重程度进行影像学评分;同时根据患者入院后所做的心电图检查及既往病史,对患者进行冠心病严重程度评分,然后将患者的影像学评分与冠心病评分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脑梗死、缺血性脑白质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评分与冠心病评分均无相关性(r=0.056,P=0.382;r=0.009,P=0.882;r=0.045,P=0.591)。在249例头颅MRI检查的患者中,确诊脑梗死153例(61.4%),无脑梗死96例(38.6%)。在260例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依据心电图检查及冠心病史,确诊冠心病164例(63.1%),无冠心病96例(36.9%)。脑梗死与冠心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人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患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相关性,说明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在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具体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在治疗和预防方面也应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冠心病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与产褥期中风的病因及预后 被引量:4
3
作者 董继宏 汪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妊娠期及产褥期脑卒中并非常见病,欧美国家报道的发生率在3.8/10万~62.5/10万孕产妇[1,2],我国尚没有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的报道.
关键词 妊娠 产褥期 中风 病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瘫痪型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海燕 金莉蓉 +2 位作者 丁晶 李鑫 范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07-507,共1页
关键词 非瘫痪型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