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农村基层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唐贤兴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52-57,共6页
-
文摘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作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生长点和突破口,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摸索过程。农村基层民主的孕育和发展,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是同一个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向政治体制提出的一项政治上的要求。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生长的力量主体是多元的,既有农村社会内部力量的孕育,也有国家的介入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从根本上来说,它是改革以来整个农村社会调控体系在演变过程中自然地生长起来的。中国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点放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既是一种必然性和现实性,也有各种可能性的条件,它独特的发展路径决定了不能以西方已有的制度构架为标准来评判它。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基层民主
-
分类号
D420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冷战后的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王世雄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1年第4期64-70,共7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恐怖主义概念的不足 ,接着总结了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特征 。
-
关键词
冷战后
国际反恐怖主义
首先
概念
传统
形式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霸权管理与多边合作——冷战后美欧的亚洲战略之比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陈玉刚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太平洋学报》
2002年第3期67-77,共11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和欧洲对亚洲的战略的比较分析,指出全球国际关系中欧亚美之间的三边均势建立不起来。除了经济上的一些利益之争外,欧洲和美国对亚洲的战略在政治、安全以及综合的体系秩序上不但不相互竞争和对抗,反而是暗合、相互支持和补充的。
-
关键词
冷战后
亚洲战略
多边主义
霸权管理
美国
欧盟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西方民主观及其理论思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尧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3-68,共6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对西方民主缘起和发展过程的考察,以及对当代西方社会中几种重要的民主观的梳理,指出其历史和社会局限性,并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价值和体制,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观。
-
关键词
西方民主
民主观
社会主义民主
-
分类号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论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与发展
- 5
-
-
作者
王世雄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发挥了较为全面有效的监督功能。但还存在一系列明显的缺陷,“漏监”、“虚监”、“难监”比比皆是,为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努力转换薄弱环节,寻求整体优化机制。在现阶段的实践中,行政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尝试初见成效,这将成为我国行政监督发展完善的现实生长点。
-
关键词
政府
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体制
制度创新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习俗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费维照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8-81,共4页
-
文摘
习俗与制度创新费维照任何制度最终都是关于人的制度。“法律不是一种纯粹的‘权力作用”’①它的实现有赖于人们的眼从与接受。本文试图从习俗和正式制度的关系层面揭示出:制度创新不仅是个立法过程,还是社会成员的心理建设过程;制度创新不仅要以基本的民情出发,还要...
-
关键词
制度创新
习俗
制度文化
商务印刷
新制度
制度变迁
制度设计
制度规范
正式制度
法律制度
-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意蕴
- 7
-
-
作者
刘文富
-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
-
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1999年第6期88-90,共3页
-
文摘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以追求社会进步为目标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内容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思想。该思想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F092.7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